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膜解剖的胃后间隙入路在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惠滨 邱仙土 +4 位作者 郑长悦 黄少雄 林智鑫 徐金桥 林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09-714,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膜解剖的胃后间隙入路”(我们称之为“欢乐间隙”)联合食管空肠自牵引后离断吻合技术(self-pulling and latter transection,SPLT)在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9月~2021年9月,对15例T1~2N... 目的探讨“基于膜解剖的胃后间隙入路”(我们称之为“欢乐间隙”)联合食管空肠自牵引后离断吻合技术(self-pulling and latter transection,SPLT)在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9月~2021年9月,对15例T1~2N0M0食管胃结合部肿瘤行3D全腹腔镜下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欢乐间隙”为我们基于“膜解剖”理论提出的位于腹腔干左侧、胰腺上后缘的Gerota筋膜与胃背系膜之间的融合筋膜间隙,手术进入此间隙可快速完成胃后部分的分离并完成手术,术者感到愉悦,故称为“欢乐间隙”。使用SPLT技术行食管-空肠吻合。结果15例均顺利完成全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237.5±55.3)min,术中出血量(84.7±28.3)ml,术后排气时间(2.1±0.4)d,术后进流质饮食时间(2.9±1.1)d,术后引流时间(6.4±0.9)d,总住院时间(15.1±2.1)d。术后病理腺癌11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4例,切缘均为阴性。术后肺部感染2例。随访1年,均未出现反流性食管炎及肿瘤复发,各营养指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欢乐间隙”入路联合SPLT技术在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中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近端胃切除术 双通道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L1阻断对脓毒症小鼠T淋巴细胞凋亡及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韦金磊 陈建新 张森(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58-963,共6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PD-L1)阻断对脓毒症小鼠T淋巴细胞凋亡及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30只8~10周龄清洁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sham组、模型组、PD-L1拮抗组,每组10只,模型组、PD-L1拮抗组小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手术...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PD-L1)阻断对脓毒症小鼠T淋巴细胞凋亡及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30只8~10周龄清洁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sham组、模型组、PD-L1拮抗组,每组10只,模型组、PD-L1拮抗组小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手术(CLP)构建脓毒症小鼠模型,sham组小鼠暴露盲肠后即进行伤口缝合,不结扎。PD-L1拮抗组小鼠术后腹腔注射抗PD-L1抗体(50μg/只),每6 h注射1次,连续4次,sham组和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流式标记法检测各组小鼠CD3+T细胞表面PD-1和单核细胞CD11b+表面PD-L1表达,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电镜下观察脾脏和胸腺超微病理结构改变,TUNEL染色检测脾脏和胸腺组织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胸腺组织T淋巴细胞凋亡,ELISA检测Caspase-3和TNF-α、IL-6及IL-10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模型组小鼠CD3^(+)、CD11b^(+)表面PD-1和PD-L1表达、脾脏和胸腺组织细胞凋亡率、T淋巴细胞凋亡率、Caspase-3、TNF-α、IL-6、IL-10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PD-L1拮抗组小鼠CD3^(+)、CD11b^(+)表面PD-1和PD-L1表达、脾脏和胸腺组织细胞凋亡率、T淋巴细胞凋亡率、Caspase-3、TNF-α、IL-6蛋白表达明显降低,IL-10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PD-L1阻断可有效降低脓毒症小鼠T细胞凋亡率,改善其单核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 脓毒症 T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