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激光测距的机械设备微小结构件调姿控制方法
1
作者 林舒萍 李惠玲 张铃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0-245,共6页
微小结构件在工作状态下容易受到机械设备其他结构件的外部扰动,导致调姿控制过程中产生的过调量较大。针对该问题,本研究提出基于激光测距的机械设备微小结构件调姿控制方法。首先,标记结构件激光测距的初始位置,通过激光测距的方式捕... 微小结构件在工作状态下容易受到机械设备其他结构件的外部扰动,导致调姿控制过程中产生的过调量较大。针对该问题,本研究提出基于激光测距的机械设备微小结构件调姿控制方法。首先,标记结构件激光测距的初始位置,通过激光测距的方式捕捉结构件运动状态,得到调姿控制响应点;然后,将激光测距得到的数值处理为矢量,针对多个控制响应点设置调姿动态补偿条件;最后,结合结构件单位阶跃响应周期,设计含有左右死区补偿参数的死区补偿控制器,控制调姿过程产生的过调量,实现对机械设备微小结构件调姿控制。搭建机械设备测试平台后,通过分析结构件的位移可知,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新方法调姿过程中产生的超调量最少,实际的动态控制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距 机械设备 微小结构件 调姿控制 补偿条件 响应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浸式气化器烟气分布器布气性能与多目标参数优化
2
作者 陈宇航 陈金国 +3 位作者 陈炜毅 王康 郑昊 韩昌亮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74-3285,共12页
为了实现沉浸式气化器(SCV)烟气分布器高效设计,利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烟气分布器布气性能与多目标参数优化,揭示了烟气分布器场特性、偏流/空流机理及多目标响应面规律。结果表明,由于分流作用,分支管存在明显偏流现象... 为了实现沉浸式气化器(SCV)烟气分布器高效设计,利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烟气分布器布气性能与多目标参数优化,揭示了烟气分布器场特性、偏流/空流机理及多目标响应面规律。结果表明,由于分流作用,分支管存在明显偏流现象,迎风侧烟气速度较大,盲端附近存在局部“低温区”;受变质量流动影响,分支管内烟气轴向速度逐渐降低,轴向压力逐渐增大;上游分支管排气速度不均匀度较低,故布气性能较优;为了保证烟气分布器正常布气,气孔压力应大于临界布气压力;当烟气入口速度为0.05 m/s时,部分分支管出现了空流现象,提出了临界入口速度与分支管临界长径比的预测公式;基于响应面分析方法,发现自变量因素对气孔排气速度不均匀度影响程度由小到大依次为气孔数目、气孔直径及分支管长度。研究结果可为SCV烟气分布器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气化器 烟气分布器 多目标参数 优化设计 布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智能制造生产线目标检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林舒萍 宋晓 张铃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7-231,共5页
智能制造生产线目标图像数据采集过程受到噪声、光照变化等问题,导致输入图像的质量不佳,进而影响目标检测的准确性,对此,设计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智能制造生产线目标检测方法。首先,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待检测目标点云数据,... 智能制造生产线目标图像数据采集过程受到噪声、光照变化等问题,导致输入图像的质量不佳,进而影响目标检测的准确性,对此,设计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智能制造生产线目标检测方法。首先,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待检测目标点云数据,通过点云变换准则计算数据之间的拓扑关联,生成完整三维激光图像。然后,利用杂交小波变换对三维激光目标图像进行去噪处理。最后,使用能量、熵、对比度、相关性4种参数提取图像纹理特征并采取归一化处理,创建最优分类函数,并运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划分生产线目标样本图像数据,完成智能制造生产线目标检测工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交并比值最高时达到0.97,F1值最高时达到0.96,平均检测耗时仅为0.53 s,说明所提方法的检测精度高、效率快,鲁棒性强,在实际操作中具备相当的可用性,为智能制造产业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智能制造生产线 目标检测 图像去噪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共晶焊的肖特基二极管背面金属化工艺优化
4
作者 郑志霞 陈轮兴 郑鹏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3-608,共6页
[目的]为了降低成本,减少污染,提高工艺效率,对肖特基二极管背面金属化工艺进行研究,探索锡锑合金替代金系合金的最佳不持温镀膜金属化工艺.[方法]通过持温镀膜与不持温镀膜对比实验,分析电子束蒸发镀膜基片温度对阴极金属层间黏附性和... [目的]为了降低成本,减少污染,提高工艺效率,对肖特基二极管背面金属化工艺进行研究,探索锡锑合金替代金系合金的最佳不持温镀膜金属化工艺.[方法]通过持温镀膜与不持温镀膜对比实验,分析电子束蒸发镀膜基片温度对阴极金属层间黏附性和导电性,以及薄膜厚度对空洞率的影响,得到适用于批量共晶焊的肖特基二极管背面金属化最优工艺参数.[结果]当基片温度为180℃时,不持温镀膜的剪切力为64.53 N,高于持温镀膜的剪切力;当金属化锡锑合金膜厚为3μm时,共晶焊的空洞率低于5%,符合共晶焊要求;电子束蒸发镀膜背面金属层方块电阻随基片温度升高先减小后增大,温度在180~240℃之间,方块电阻随基片温度的变化不大.[结论]用于共晶焊的肖特基二极管背面金属化的最优工艺为基底温度升到180℃后在自然降温的同时进行多层金属镀膜,锡锑合金镀膜厚度为3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特基二极管 金属化工艺 电子束蒸发镀膜 方块电阻 空洞率 剪切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广角透射式日盲紫外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曹一青 姚咏儿 +1 位作者 沈志娟 吕丽军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615,共9页
为了扩大日盲紫外光学系统在高压电晕放电检测、战术导弹告警等领域中的检测视场角范围,首先基于反远距结构型式,在近轴光学镜头前添加2片负弯月型透镜,使得光学系统的全视场角达到100°;然后,提出了应用高斯光学和三阶像差理论来... 为了扩大日盲紫外光学系统在高压电晕放电检测、战术导弹告警等领域中的检测视场角范围,首先基于反远距结构型式,在近轴光学镜头前添加2片负弯月型透镜,使得光学系统的全视场角达到100°;然后,提出了应用高斯光学和三阶像差理论来确定近轴光学镜头中3片透镜的一阶光学参数的方法,再应用光学设计软件设计了一款超广角透射式日盲紫外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工作波段为240~280 nm,F数为4,焦距为1.0 mm;系统中5片透镜均采用熔石英光学材料、标准球面,大大降低了系统复杂程度和加工制造成本。此外,该超广角透射式日盲紫外光学系统在奈奎斯特频率为20 lp/mm时,全视场角的调制传递函数值均高于0.42,相对照度大于97.9%且能量损失小,成像质量好,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前景。本工作为该类光学系统初始结构参数确定及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指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超广角 日盲紫外 透射式 像差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工业流程异常检测的均衡循环神经网络
6
作者 许荣斌 章宇 +3 位作者 谢莹 刘志强 张以文 闻立杰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459-4467,共9页
智能制造的迅速发展给网络安全防护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各类安全威胁会造成严重的损失甚至灾难,已成为工业互联网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提出一种新的均衡循环神经网络,利用神经网络的适应性特点,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门电... 智能制造的迅速发展给网络安全防护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各类安全威胁会造成严重的损失甚至灾难,已成为工业互联网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提出一种新的均衡循环神经网络,利用神经网络的适应性特点,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门电路特性,针对工业互联网流数据随着时间推移异常检测准确性较低的问题,通过不同权重与当前输入数据重构得出遗忘门控、输入门控和输出门控。随后通过sigmoid激活函数求得预测结果,并将该结果作为门控循环单元网络(GRU)的网络层输入,由GRU网络层促使当前网络快速拟合,从而较快地获得较优的参数。本方法结合LSTM和GRU的优势,保留LSTM最后时刻的隐藏状态,作为下一层网络GRU的输入,使网络层的连接更加平滑,最大程度地保留LSTM所学习到的参数,获取隐藏特征,既可提高神经网络的精度,又可高效、快速地检测工业互联网络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 门控循环单元 工业互联网 异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波红外大孔径长焦距无热化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曹一青 沈志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122,共9页
对于长波红外长焦距光学系统,大孔径能使系统具有更好的成像亮度,但也带来了孔径边缘像差较大且难以校正的问题。利用折反射式结构减少光学系统总长,采用两块反射镜结构作为基础,在其后搭配一组校正折射透镜构成光学系统,并应用光焦度... 对于长波红外长焦距光学系统,大孔径能使系统具有更好的成像亮度,但也带来了孔径边缘像差较大且难以校正的问题。利用折反射式结构减少光学系统总长,采用两块反射镜结构作为基础,在其后搭配一组校正折射透镜构成光学系统,并应用光焦度分配、消热差及消色差条件,设计出大孔径、长焦距的长波红外无热化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工作波段为8~12μm,焦距为800 mm,全视场角为0.6°,F数为2.5,遮拦比为0.2,光学系统总长为344.62 mm;在-40~60℃工作温度范围内,全视场角的调制传递函数值在奈奎斯特频率20 lp/mm处均大于0.25。设计的长波红外大孔径长焦距光学系统由2块反射镜和4块折射透镜组成,系统结构紧凑,成像性能稳定,可为类似此类光学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系统设计 长波红外 大孔径 长焦距 无热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六阶波像差理论的非球面大孔径折反射成像系统像差优化方法
8
作者 曹一青 沈志娟 吕丽军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7,共11页
大孔径折反射成像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导航和安全监控等领域。首先分析了超大视场光学系统六阶波像差理论应用于非球面光学系统的像差计算方法,随后基于该六阶波像差理论,构建了非球面大孔径折反射成像系统像差优化评价目标函数,并... 大孔径折反射成像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导航和安全监控等领域。首先分析了超大视场光学系统六阶波像差理论应用于非球面光学系统的像差计算方法,随后基于该六阶波像差理论,构建了非球面大孔径折反射成像系统像差优化评价目标函数,并给出了求解这种包含多个光学参量的目标函数的优化算法,得到优化后的系统结构参数。最后,应用所提方法设计了一款工作波段为400~700 nm、最大视场角为120°、 F数为2.6且成像质量较好的光学系统。设计案例的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是有效的,为非球面大孔径折反射成像系统像差优化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光学 像差优化 非球面 大孔径 平面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径太赫兹波成像光学系统设计
9
作者 曹一青 沈志娟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4-381,共8页
太赫兹波具有高穿透性、低能性及指纹谱性等特征,被广泛应用于探测领域,因此,设计太赫兹波成像光学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首先,以四块透镜构成的天塞物镜为参考结构,应用近轴光学系统像差理论构建系统像差平衡方程,给出... 太赫兹波具有高穿透性、低能性及指纹谱性等特征,被广泛应用于探测领域,因此,设计太赫兹波成像光学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首先,以四块透镜构成的天塞物镜为参考结构,应用近轴光学系统像差理论构建系统像差平衡方程,给出了系统初始结构参数求解函数和方法,再结合光学设计软件进一步校正系统像差,最终设计了一种用于太赫兹波探测的大孔径光学成像系统。该光学系统由4块同轴折射透镜构成,焦距为70 mm,F数为1.4,全视场角为8°,在奈奎斯特频率10 lp/mm处全视场角范围内的调制传递函数(MTF)值均大于0.32,各视场内的弥散斑均方根(RMS)半径均小于艾里斑半径。最后对系统各种公差进行分析和讨论。设计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太赫兹波探测光学成像系统具有孔径大、结构简单且紧凑、成像质量较好且加工性易于实现等特点,满足设计要求,它在太赫兹波段高分辨率探测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系统设计 太赫兹波 大孔径 像差平衡 公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asyDL的自然环境中成熟枇杷识别研究
10
作者 徐航煌 钱佳宁 马伟平 《福建农机》 2024年第1期29-33,38,共6页
以自然环境下的枇杷为研究对象,基于EasyDL定制化训练和服务平台,建立针对成熟枇杷和未成熟枇杷的识别训练模型,并分别用100张未在训练数据集内的成熟枇杷和未成熟枇杷图片素材对训练模型进行验证,识别结果大部分满足要求。通过对比分... 以自然环境下的枇杷为研究对象,基于EasyDL定制化训练和服务平台,建立针对成熟枇杷和未成熟枇杷的识别训练模型,并分别用100张未在训练数据集内的成熟枇杷和未成熟枇杷图片素材对训练模型进行验证,识别结果大部分满足要求。通过对比分析成熟枇杷的识别结果数据,总结得到其识别结果受到环境光强度、拍照视野和图像质量以及枇杷的品种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导致识别结果变化幅度大。该研究弥补了对于自然环境中成熟枇杷识别的空白,也为今后枇杷采摘机器人的实现打下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yDL 自然环境 枇杷 成熟度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驾驶时代的人机交互安全问题 评《人车路系统驾驶行为分析与安全支持》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舒萍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77-977,共1页
信息科技产业发展让汽车驾驶越来越智能化。自动驾驶技术目前已基本成熟,在智能汽车领域有广泛应用。不仅传统汽车企业投入巨资研发自动驾驶技术,汽车行业新创企业和大型科技企业亦纷纷进入自动驾驶技术研发领域。在早期汽车产品中,人... 信息科技产业发展让汽车驾驶越来越智能化。自动驾驶技术目前已基本成熟,在智能汽车领域有广泛应用。不仅传统汽车企业投入巨资研发自动驾驶技术,汽车行业新创企业和大型科技企业亦纷纷进入自动驾驶技术研发领域。在早期汽车产品中,人机交互主要通过各种实体按钮,驾驶员通过控制各类按钮实现人机交互功能,实现驾驶操作,已呈现向自动驾驶方向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产业发展 新创企业 人机交互 自动驾驶 驾驶操作 汽车驾驶 智能汽车 驾驶行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变换下基于分形编码和Zernike矩的织物图像检索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琴 曹一青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5-725,共11页
为帮助纺织企业的工作人员快速、准确地从数据库中检索出与织物图像相同或相似的图像,提出了一种小波变换下基于分形编码和Zernike矩的织物图像检索算法。首先,利用小波变换获得低频分量,对变换后的低频子图进行分形编码,得到编码参数... 为帮助纺织企业的工作人员快速、准确地从数据库中检索出与织物图像相同或相似的图像,提出了一种小波变换下基于分形编码和Zernike矩的织物图像检索算法。首先,利用小波变换获得低频分量,对变换后的低频子图进行分形编码,得到编码参数。然后,计算低频子图像的Zernike矩。将小波变换下的分形编码参数和Zernike矩相结合作为织物图像检索的特征量。相比于单特征检索方法,该算法克服了精度低、耗时长的问题。与基本分形算法(BFIC)、联合正交分形参数和改进的Hu不变矩算法(HVKF)以及稀疏分形图像压缩算法(SFIC)相比,该算法确保了重建图像的质量和较低的编码时间。实验结果表明,织物图像检索的平均精度和平均召回率均高于现有的检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图像检索 小波变换 分形编码 ZERNIKE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N快恢复二极管掺铂工艺改进
13
作者 郑志霞 陈轮兴 张丹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9-543,共5页
研究掺铂工艺对有效控制少数载流子寿命、缩短PIN快恢复二极管反向恢复时间、节约贵金属用量、提升器件综合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得到最优掺铂工艺,以电子束蒸发镀膜为参考基准,对比以液态铂源旋涂工艺在硅外延片N+面制备不同表面浓度... 研究掺铂工艺对有效控制少数载流子寿命、缩短PIN快恢复二极管反向恢复时间、节约贵金属用量、提升器件综合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得到最优掺铂工艺,以电子束蒸发镀膜为参考基准,对比以液态铂源旋涂工艺在硅外延片N+面制备不同表面浓度的铂扩散源,研究铂扩散温度T、扩散时间t、表面扩散源浓度对反向恢复时间T_(rr)和正向压降U F的变化,并分析正向压降U F与反向恢复时间T_(rr)的关系.结果表明,以300 r/min速率旋涂氯铂酸异丙醇溶液,能得到表面质量浓度为21.9%的铂扩散源,满足快恢复二极管掺铂工艺要求,相比于蒸发镀膜可节省约70%的铂;以920℃炉温铂扩散60 min,测得二极管的T_(rr)≤50 ns,U_(F)≤1.25 V,获得T_(rr)、U_(F)之间良好的折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恢复二极管 少数载流子 反向恢复时间 正向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景可观的深度聚合电网模型、求解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郝广涛 韩学山 +2 位作者 张逸 闻辉 刁浩然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10,共10页
电力系统调度与控制正面临全局统筹、紧密协同的局面,而对外部电网的等值简化是该决策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关键。由于传统等值简化方法对等值电网“源”“网”“荷”的增加或删减操作改变了其结构和主动量、被动量,从而在电网全局统筹过程... 电力系统调度与控制正面临全局统筹、紧密协同的局面,而对外部电网的等值简化是该决策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关键。由于传统等值简化方法对等值电网“源”“网”“荷”的增加或删减操作改变了其结构和主动量、被动量,从而在电网全局统筹过程中,使调度与控制的精度面临挑战。对此,在电网全景可观环境下,提出了深度聚合电网模型及其求解方法和应用。首先,给出了发电厂、联络站的聚合方法,形成聚合电网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将聚合厂站融合到输电线路,建立了深度聚合电网模型。然后,推导了深度聚合电网模型未知量与可调控量(发电机功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并使用长短期记忆网络对其参数进行求解。最后,以经济调度应用为例进行仿真验证,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景可观 深度聚合电网 聚合电网 等值简化 调度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织构刀具对钛合金切屑形成影响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德雄 林梦晗 +2 位作者 赵亚文 周华森 陈金国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24,共10页
针对微织构刀具对钛合金Ti6Al4V切屑形成以及微槽二次切削机理分析的不足,通过建立热-力耦合仿真模型对比研究不同微织构刀具、微织构几何尺寸以及切削速度对切屑形成的影响规律。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微织构刀具更有利于断屑,二次切削作... 针对微织构刀具对钛合金Ti6Al4V切屑形成以及微槽二次切削机理分析的不足,通过建立热-力耦合仿真模型对比研究不同微织构刀具、微织构几何尺寸以及切削速度对切屑形成的影响规律。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微织构刀具更有利于断屑,二次切削作用使切屑的弯曲半径变大,微织构可以减小刀屑之间实际接触面积,降低切削温度。增大微织构宽度可以增强微槽的二次切削作用,利于断屑,但应注意其对刀具强度的削弱作用,而增大相邻微槽间距则会出现相反的二次切削作用机制。提高切削速度对各刀具均有利于断屑,弧形微织构刀具的降温效果最好,V形微织构刀具次之,矩形微织构刀具降温效果最差。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理解微织构刀具对钛合金切屑的二次切削作用机理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微织构刀具 二次切削 切屑形貌 切削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机器视觉系统的双远心镜头设计 被引量:12
16
作者 曹一青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0-144,共5页
为了满足目前机器视觉工业在线检测提出的更高要求,本文给出了一种用于机器视觉系统的双远心镜头设计思路。首先,根据系统设计指标,确定较合适初始结构;然后,在双远心镜头成像原理和像差分析方法基础上,应用光学设计软件Zemax对系统像... 为了满足目前机器视觉工业在线检测提出的更高要求,本文给出了一种用于机器视觉系统的双远心镜头设计思路。首先,根据系统设计指标,确定较合适初始结构;然后,在双远心镜头成像原理和像差分析方法基础上,应用光学设计软件Zemax对系统像差反复优化设计,最终得到了一款具有高分辨率、低畸变及远心度小等特点的双远心镜头。该镜头系统由10片折射透镜组成,工作波长为400~700 nm,工作物距为100 mm,畸变小于0.07%,远心度最大不超过为0.06°,调制传递函数值在奈奎斯特频率77 lp/mm处均大于0.5,像差校正较好,满足系统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双远心镜头 远心度 畸变 像差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低压同步整流器的新型谐振驱动电路
17
作者 郭晓君 张杰 +1 位作者 林清华 林维明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20,共9页
随着开关频率的提高,同步整流变换器功率MOSFET管的开关过程及其驱动带来的损耗也愈发凸显出来,特别是在低压大电流应用中。为了降低这部分损耗,提出一种单电感双管谐振驱动技术,能够利用一个单电感驱动两个不共源极的功率MOSFET管。详... 随着开关频率的提高,同步整流变换器功率MOSFET管的开关过程及其驱动带来的损耗也愈发凸显出来,特别是在低压大电流应用中。为了降低这部分损耗,提出一种单电感双管谐振驱动技术,能够利用一个单电感驱动两个不共源极的功率MOSFET管。详细分析了工作原理和特性,给出了参数设计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驱动技术具有驱动损耗低、驱动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便于集成等优点,适用于高频高功率密度的同步整流功率变换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整流器 驱动损耗 功率MOSFET管 谐振驱动电路 高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红外双波段离轴四反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8
作者 曹一青 沈志娟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4-333,共10页
反射光学系统具有无色差、结构紧凑、体积小和成像性能优良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空间遥感探测领域。首先,基于同轴四反光学系统像差表达式,构建了以系统均方根波像差为条件的成像评价目标函数;进而应用开发的自适应变异概率遗传算法求解... 反射光学系统具有无色差、结构紧凑、体积小和成像性能优良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空间遥感探测领域。首先,基于同轴四反光学系统像差表达式,构建了以系统均方根波像差为条件的成像评价目标函数;进而应用开发的自适应变异概率遗传算法求解该目标函数,得到一组合适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初始结构参数解;随后,在上述系统结构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当离轴消除系统中心遮拦,并将四块光学面设定为偶次非球面,应用光学设计软件Zemax对其进行像差优化。最终设计了一款焦距为800 mm、工作波段为0.4~1.6μm、全视场角为1°、入瞳直径为80 mm的成像质量良好的离轴四反光学系统。结果表明,该方法为设计此类离轴光学系统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光学 离轴四反 初始结构 改进遗传算法 双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视场角入射平行平面板像差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曹一青 沈志娟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5-162,共8页
基于平面对称光学系统三阶像差理论,研究平行平面板在大视场角入射情形下的像差解析分析方法.首先,研究多个平行折射平面的三阶像差计算方法,推导出相应的孔径光线传递方程及像差系数表达式;其次,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单个平行平面板的波... 基于平面对称光学系统三阶像差理论,研究平行平面板在大视场角入射情形下的像差解析分析方法.首先,研究多个平行折射平面的三阶像差计算方法,推导出相应的孔径光线传递方程及像差系数表达式;其次,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单个平行平面板的波像差和像差计算表达式;最后,分别用像差计算表达式和光学设计软件Zemax对含平行平面板构成的大视场角光学系统实例进行像差计算.结果表明,用像差表达式计算的结果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视场角 平行平面板 像差 光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