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F-κB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敏 吴聃 +2 位作者 刘黎星 侯赛榕 蔡丽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1-424,430,共5页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病理过程中TLR-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调节机制及核因子-κB(NF-κB)对嗜酸性粒细胞聚集的调节作用。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成A组(对照组)、B组(AR组)、C组(AR+PGN)、D组(AR+PGN+Pam3CSK4)、E组(A...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病理过程中TLR-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调节机制及核因子-κB(NF-κB)对嗜酸性粒细胞聚集的调节作用。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成A组(对照组)、B组(AR组)、C组(AR+PGN)、D组(AR+PGN+Pam3CSK4)、E组(AR+PGN+BEL),应用卵清蛋白建造AR模型,HE染色观察鼻黏膜形态改变并计数炎症细胞浸润数,ELISA法检测鼻腔清洗液IFN-γ、IL-4、嗜酸性粒细胞主要碱性蛋白(MBP)及IgE的含量,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Toll样受体2(TLR2)、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 B组变应性损伤明显,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多于其他组,IL-4、MBP及IgE的表达较A组增高(P<0.05);C组鼻黏膜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IFN-γ、TLR2及NF-κB的表达较B组增高(P<0.05);D、E组炎症细胞浸润数、IL-4、MBP及IgE的表达较B组降低(P<0.05)。结论调控TLR-NF-κB传导通路的表达即抑制NF-κB的过度表达,有利于调节变应性鼻炎病理过程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值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TOLL样受体 肽聚糖 嗜酸性粒细胞 变应性鼻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2和4亚型在大鼠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敏 刘黎星 胡建章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5,I0001,共7页
目的:应用卵清蛋白(OVA)建立大鼠变应性鼻炎(AR)模型,探讨Toll样受体(TLR)2和4亚型(TLR2和TLR4)在AR发病中调节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方法:8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R模型组、AR+脂多糖(LPS)组和AR+肽聚糖(PGN)组,每组20只... 目的:应用卵清蛋白(OVA)建立大鼠变应性鼻炎(AR)模型,探讨Toll样受体(TLR)2和4亚型(TLR2和TLR4)在AR发病中调节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方法:8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R模型组、AR+脂多糖(LPS)组和AR+肽聚糖(PGN)组,每组20只。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鼻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并计数炎症细胞浸润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鼻黏膜组织中TLR2、TLR4和IgE蛋白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大鼠鼻黏膜组织中TLR2和TLR4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R+LPS组和AR+PGN组大鼠鼻部症状评分和炎症细胞计数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鼻黏膜组织变应性损伤明显,鼻黏膜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AR+LPS组和AR+PGN组大鼠鼻黏膜组织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R+LPS组和AR+PGN组大鼠鼻黏膜组织中TLR2、TLR4和IgE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AR+LPS组大鼠鼻黏膜组织中TLR4和IgE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AR+PGN组大鼠鼻粘膜组织中TLR2和IgE的表达水平较模型组也明显升高(P<0.05)。结论:应用OVA腹腔注射及局部喷鼻能有效建立AR模型,TLR2和TLR4在AR发病中发挥调节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Toll样受体亚型 脂多糖 肽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