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全转录组测序探讨褪黑素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机制
1
作者 徐丽 陈秀娇 +4 位作者 郑伟男 毛馨琳 林丽彬 谢群 金清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70,共8页
目的全转录组测序检测神经胶质瘤细胞非编码RNA(ncRNA)表达谱并构建ceRNA网络,揭示ncRNA参与褪黑素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0、2、4、6、8 mmol·L^(-1)褪黑素干预神经胶质瘤细胞24、48、72 h,CCK-8检测褪黑素对细... 目的全转录组测序检测神经胶质瘤细胞非编码RNA(ncRNA)表达谱并构建ceRNA网络,揭示ncRNA参与褪黑素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0、2、4、6、8 mmol·L^(-1)褪黑素干预神经胶质瘤细胞24、48、72 h,CCK-8检测褪黑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0、4 mmol·L^(-1)褪黑素干预U251细胞24h后,全转录组测序检测差异表达miRNA(DEmiRNA)、lncRNA(DElncRNA)、mRNA(DEmRNA),对DEmRNA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构建ceRNA网络,采用qRT-PCR验证ceRNA关键基因表达。结果褪黑素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全转录组测序筛选出0 mmol·L^(-1)与4 mmol·L^(-1)褪黑素组DEmRNA 5049个、DElncRNA 635个、DEmiRNA 146个;DEmRNA主要富集在铁死亡、mTOR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细胞周期等癌症相关信号通路;ceRNA网络包含4个lncRNA、3个miRNA和48个mRNA,qRT-PCR验证U251细胞hsa-miR-129-5p、hsa-miR-362-5p、LINC00707和SLC16A1-AS1表达与测序结果一致,U87细胞的基因表达与测序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褪黑素通过ncRNA差异表达,影响癌症相关信号通路,进而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LINC00707、SLC16A1-AS1、hsa-miR-129-5p、hsa-miR-362-5p构成的ceRNA网络可能参与褪黑素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神经胶质瘤 全转录组测序 ceRNA网络 hsa-miR-129-5p hsa-miR-362-5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在线混合教学模式的本科护生医学统计学网络学习行为模型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林志萍 郑建盛 颜桑桑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0-142,148,共4页
目的在线混合教学模式下对本科护生医学统计学的网络学习行为进行研究,并构建相应的模型。方法在2019级220名护理本科生中开展医学统计学在线混合教学,使用SATS-36量表调查他们对医学统计学的学习态度、课程满意度,分析基于S-F-T三维分... 目的在线混合教学模式下对本科护生医学统计学的网络学习行为进行研究,并构建相应的模型。方法在2019级220名护理本科生中开展医学统计学在线混合教学,使用SATS-36量表调查他们对医学统计学的学习态度、课程满意度,分析基于S-F-T三维分类模型的在线网络操作认知行为和问题解决行为,并构建学生心理特质、网络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间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220名护生的学习态度均值得分范围为1.8~6.0分,平均4.40±0.64分。课程的自评满意度得分范围为3~10分,平均为8.54±1.34分。学生学习态度、课程满意度、操作认知行为、问题解决行为、期末成绩等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学生的期末成绩受到课程满意度、学习态度和网络学习行为的影响;课程的满意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307,P=0.047),并间接影响学习行为和期末成绩(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089和0.125);学习态度既直接影响学生期末成绩,又通过学习行为间接影响成绩(总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407,P<0.001;直接系数为0.283,间接系数为0.124);学习行为直接影响期末成绩(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429,P<0.001)。结论本科护生的医学统计学学习态度和课程满意度会影响网络学习行为,并和网络学习行为共同影响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混合教学模式 护理本科生 医学统计学 SATS-36学习态度量表 网络学习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ENST00000452996.1通过ERK/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被引量:4
3
作者 谢群 林丽彬 +2 位作者 郑伟男 徐丽 林扬元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9-687,共9页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长链非编码RNA ENST00000452996.1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等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TCGA数据集分析肝癌组织ENST00000452996.1表达;构建ENST00000452996.1的shRNA载体,包装病毒感染Huh-7细胞(shENST00000452996.1...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长链非编码RNA ENST00000452996.1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等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TCGA数据集分析肝癌组织ENST00000452996.1表达;构建ENST00000452996.1的shRNA载体,包装病毒感染Huh-7细胞(shENST00000452996.1组),CCK-8法、克隆形成法、流式细胞术、划痕法和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shENST00000452996.1组、ERK激动剂EGF处理组和GSK-3β抑制剂TDZD-8处理组的ERK/GSK-3β/β-catenin信号分子的表达。结果TCGA分析发现,肝癌组织ENST00000452996.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且与Edmondson-Steiner分级呈正相关,与总生存时间呈负相关;与对照组相比,shENST00000452996.1组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下降,凋亡能力明显增强,p-ERK1/2、p-GSK-3β^(Ser9)和β-catenin表达均下调,GSK-3β和p-β-catenin表达上调,核β-catenin表达下降;与shENST00000452996.1组相比,EGF处理组p-ERK1/2表达升高,EGF处理组和TDZD-8处理组p-GSK-3β^(Ser9)和β-catenin及核β-catenin表达均升高,GSK-3β和p-β-catenin表达均降低。结论干扰ENST00000452996.1表达抑制ERK1/2磷酸化,阻止GSK3β^(Ser9)磷酸化,导致β-catenin磷酸化,抑制β-catenin核转位,推断ENST00000452996.1通过ERK/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增强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发挥促进肝细胞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ENST00000452996.1 肝细胞癌 增殖 侵袭 ERK GSK-3Β Β-CATE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重组蛋白对小鼠黑色素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6
4
作者 谢群 林扬元 +2 位作者 林丽琳 翁剑武 林建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目的探讨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nake venom cystatin,sv-cystatin)重组蛋白对小鼠黑色素瘤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形成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建立Matrigel胶肿瘤细胞类血管生成模型,分析sv-cystatin重组蛋白(10、2... 目的探讨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nake venom cystatin,sv-cystatin)重组蛋白对小鼠黑色素瘤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形成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建立Matrigel胶肿瘤细胞类血管生成模型,分析sv-cystatin重组蛋白(10、25、50、100、200mg/L)对B16F10细胞VM形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建立C57BL/6小鼠黑色素瘤实验性肺转移模型,经25、50mg/kg重组蛋白治疗后,应用CD34和过碘酸雪夫(periodic acid-schiff stain,PAS)双重染色法检测肺转移瘤VM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转移瘤MMP-2、MMP-9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v-cystatin重组蛋白作用后B16F10细胞体外VM形成及MMP-2、MMP-9蛋白表达明显减少,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两治疗组小鼠肺转移瘤VM形成及MMP-2、MMP-9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 sv-cystatin重组蛋白能够抑制VM形成;下调MMP-2、MMP-9表达是其中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血管生成拟态 黑色素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敏 吴聃 +2 位作者 刘黎星 侯赛榕 蔡丽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1-424,430,共5页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病理过程中TLR-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调节机制及核因子-κB(NF-κB)对嗜酸性粒细胞聚集的调节作用。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成A组(对照组)、B组(AR组)、C组(AR+PGN)、D组(AR+PGN+Pam3CSK4)、E组(A...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病理过程中TLR-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调节机制及核因子-κB(NF-κB)对嗜酸性粒细胞聚集的调节作用。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成A组(对照组)、B组(AR组)、C组(AR+PGN)、D组(AR+PGN+Pam3CSK4)、E组(AR+PGN+BEL),应用卵清蛋白建造AR模型,HE染色观察鼻黏膜形态改变并计数炎症细胞浸润数,ELISA法检测鼻腔清洗液IFN-γ、IL-4、嗜酸性粒细胞主要碱性蛋白(MBP)及IgE的含量,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Toll样受体2(TLR2)、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 B组变应性损伤明显,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多于其他组,IL-4、MBP及IgE的表达较A组增高(P<0.05);C组鼻黏膜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IFN-γ、TLR2及NF-κB的表达较B组增高(P<0.05);D、E组炎症细胞浸润数、IL-4、MBP及IgE的表达较B组降低(P<0.05)。结论调控TLR-NF-κB传导通路的表达即抑制NF-κB的过度表达,有利于调节变应性鼻炎病理过程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值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TOLL样受体 肽聚糖 嗜酸性粒细胞 变应性鼻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重组蛋白对人肝癌MHCC97H细胞TGF-β2、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谢群 林扬元 +1 位作者 唐南洪 林建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08-1212,共5页
目的研究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nake venom cystatin,sv-cystatin)重组蛋白对人肝癌MHCC97H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TGF-β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 目的研究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nake venom cystatin,sv-cystatin)重组蛋白对人肝癌MHCC97H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TGF-β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浓度sv-cystatin重组蛋白对人肝癌MHCC97H细胞TGF-β2、TNF-α分泌的影响;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分析不同浓度sv-cystatin重组蛋白体外处理人肝癌MHCC97H细胞后TGF-β2、TNF-α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种浓度的sv-cystatin重组蛋白对MHCC97H细胞TGF-β2、TNF-α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25、50、100、200 mg·L-14种浓度的重组蛋白能够抑制TGF-β2的mRNA及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50、100、200 mg·L-13种浓度的重组蛋白能够抑制TNF-α的mRNA及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v-cystatin重组蛋白可能通过抑制TGF-β2和TNF-α的表达来发挥多方面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肝癌 MHCC97H 转化生长因子Β2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2和4亚型在大鼠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敏 刘黎星 胡建章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5,I0001,共7页
目的:应用卵清蛋白(OVA)建立大鼠变应性鼻炎(AR)模型,探讨Toll样受体(TLR)2和4亚型(TLR2和TLR4)在AR发病中调节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方法:8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R模型组、AR+脂多糖(LPS)组和AR+肽聚糖(PGN)组,每组20只... 目的:应用卵清蛋白(OVA)建立大鼠变应性鼻炎(AR)模型,探讨Toll样受体(TLR)2和4亚型(TLR2和TLR4)在AR发病中调节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方法:8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R模型组、AR+脂多糖(LPS)组和AR+肽聚糖(PGN)组,每组20只。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鼻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并计数炎症细胞浸润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鼻黏膜组织中TLR2、TLR4和IgE蛋白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大鼠鼻黏膜组织中TLR2和TLR4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R+LPS组和AR+PGN组大鼠鼻部症状评分和炎症细胞计数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鼻黏膜组织变应性损伤明显,鼻黏膜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AR+LPS组和AR+PGN组大鼠鼻黏膜组织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R+LPS组和AR+PGN组大鼠鼻黏膜组织中TLR2、TLR4和IgE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AR+LPS组大鼠鼻黏膜组织中TLR4和IgE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AR+PGN组大鼠鼻粘膜组织中TLR2和IgE的表达水平较模型组也明显升高(P<0.05)。结论:应用OVA腹腔注射及局部喷鼻能有效建立AR模型,TLR2和TLR4在AR发病中发挥调节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Toll样受体亚型 脂多糖 肽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重组腺病毒对人肝癌细胞 MHCC97H 侵袭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谢群 唐南洪 +1 位作者 林扬元 林建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8-671,共4页
目的构建携带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v-cystat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sv-cystatin),研究其对人肝癌细胞MHCC97H在体内、外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构建携带sv-cystatin的重组腺病毒,体外感染MHCC97H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 目的构建携带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v-cystat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sv-cystatin),研究其对人肝癌细胞MHCC97H在体内、外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构建携带sv-cystatin的重组腺病毒,体外感染MHCC97H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通过裸鼠皮下肝癌细胞肺转移模型观察Ad/sv-cystatin瘤内注射对裸鼠的治疗作用。结果体外实验证实Ad/sv-cystatin能够感染MHCC97H细胞。与对照组及空载体组相比,Ad/sv-cystatin对MHCC97H细胞体外生长、侵袭和迁移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瘤内注射Ad/sv-cystatin可以显著降低MHCC97H细胞的肺转移。结论重组腺病毒Ad/sv-cystatin具有抑制人肝癌细胞MHCC97H体内外侵袭转移的作用,在肝癌基因治疗方面具有开发应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腺病毒 肝细胞癌 肿瘤侵袭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木黄酮对糖尿病股骨头生长板早闭及骨质疏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海英 张园园 +1 位作者 蔡阿明 张趁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25-1530,共6页
目的探讨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en)对糖尿病大鼠股骨头生长板退化及骨质疏松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速发型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CON)、糖尿病组(DM)、Gen干预组(Gen)。每天1次,灌胃给药(4.0 mg/... 目的探讨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en)对糖尿病大鼠股骨头生长板退化及骨质疏松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速发型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CON)、糖尿病组(DM)、Gen干预组(Gen)。每天1次,灌胃给药(4.0 mg/kg),每组20只。15 w后光镜下作组织病理学分析及组织计量学测定;利用Van Gieson胶原纤维染色法观察胶原纤维沉积变化;ELISA测定血清蛋白聚糖和生化检测各组股骨头组织匀浆的醛糖还原酶(AR)活性。结果 CON组骨小梁粗厚、有完整的成骨细胞区。DM组骨小梁稀疏细薄、细胞核固缩;生长板厚度、生长板细胞柱密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生长板钙化区胶原纤维明显增多;AR活性增大(P<0.01);蛋白聚糖含量明显增加(P<0.01)。Gen组骨小梁排列较紧密;生长板较DM组厚、生长板细胞柱密度大(P<0.01)。AR活性降低(P<0.01),蛋白聚糖下调(P<0.01)。结论染料木黄酮可减轻糖尿病生长板的萎缩退化和骨质疏松变化,防止生长板过早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生长板 骨质疏松 染料木黄酮 胶原纤维 醛糖还原酶 蛋白聚糖 动物实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ABCA1的表达及其对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黎星 闵羡慧 +1 位作者 张敏 胡建章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8-453,I0002,共7页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静脉血清中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蛋白表达的特点,阐明ABCA1对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同期住院、年龄、孕周无明显差异的子痫前期患者40例(按病情轻重分为轻度、重度组)及正常...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静脉血清中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蛋白表达的特点,阐明ABCA1对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同期住院、年龄、孕周无明显差异的子痫前期患者40例(按病情轻重分为轻度、重度组)及正常妊娠者20名,采用ELISA试剂盒定量检测3组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清中ABCA1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表达水平的差异。原代分离并培养上述3组研究对象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采用荧光标记的牛血清白蛋白(BSA)检测内皮细胞的单层屏障功能;采用MTT法检测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内皮细胞的一氧化氮(NO)合成能力;计算OX-LDL/ABCA1比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子痫前期组患者外周静脉血清中ABCA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OX-LDL表达水平及OX-LDL/ABCA1比值明显升高(P<0.05);ABCA1与OX-LDL表达水平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681,P<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子痫前期组患者通过单层内皮细胞的BSA水平明显升高(P<0.05),内皮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内皮细胞分泌NO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病情越严重,上述改变越明显。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清中OX-LDL/ABCA1比值与通过内皮细胞的BSA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791,P<0.05),与内皮细胞的增殖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812,P<0.05),与内皮细胞中NO水平也呈负相关关系(r=-0.635,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ABCA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引起氧化应激,OX-LDL和ABCA1表达失衡,这与全身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密切相关,可能是参与子痫前期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 氧化应激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脐静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血管生成拟态观察中PAS染色法的应用
11
作者 刘彪 林丽琳 +3 位作者 翁剑武 吴志峰 王凤 谢群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54-756,共3页
自从Maniotis等在对人眼葡萄膜黑色素瘤微循环的研究中发现并提出了血管生成拟态( vasculo-genic mimicry,VM)之后,高侵袭性恶性肿瘤VM成为研究热点。 VM指瘤细胞围绕形成的管状结构,且管状结构的内部伴有血浆和红细胞,其对评价... 自从Maniotis等在对人眼葡萄膜黑色素瘤微循环的研究中发现并提出了血管生成拟态( vasculo-genic mimicry,VM)之后,高侵袭性恶性肿瘤VM成为研究热点。 VM指瘤细胞围绕形成的管状结构,且管状结构的内部伴有血浆和红细胞,其对评价肿瘤疗效和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 VM主要通过过碘酸-希夫(periodic acid-schiff staining,PAS)染色并结合CD34等血管内皮特异性标记分子来确定。然而,PAS染色过程中存在染色浅、层次不分明、假阳性等问题,给VM的观察与鉴别造成了困扰。作者在原发性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 HCC ) VM的研究中发现,组织切片厚度、孵育温度、染色及阅片等环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至关重要。为此,作者总结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为正确使用PAS染色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拟态 CD34 过碘酸-希夫染色 原发性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轮廓特征提取的叶形相似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婷婷 赵传钢 吴莉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6-159,共4页
叶片的形态特征多样,它的叶形特征对植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判断不同叶形之间的轮廓相似性,利用轮廓特征提取,将叶子的叶形存储在一维序列中。结合统计学,引用Pearson相关性进行特征分布的相关系数计算。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叶形... 叶片的形态特征多样,它的叶形特征对植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判断不同叶形之间的轮廓相似性,利用轮廓特征提取,将叶子的叶形存储在一维序列中。结合统计学,引用Pearson相关性进行特征分布的相关系数计算。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叶形的相关系数之间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测试的叶子叶形判别准确率较高,可作为判断叶形相似性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形 轮廓 特征提取 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组织中CD163的表达及其与血管、淋巴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奇超 范丽玲 +2 位作者 杨剑鑫 林扬元 谢群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8-442,共5页
目的:探讨CD163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特点。方法:收集HCC及癌旁组织各50例,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H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D163、CD68蛋白的表达,利用CD34、D2-40标记血管、淋巴管生成情况,分析CD163、CD68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病理... 目的:探讨CD163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特点。方法:收集HCC及癌旁组织各50例,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H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D163、CD68蛋白的表达,利用CD34、D2-40标记血管、淋巴管生成情况,分析CD163、CD68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学特征、血管和淋巴管生成等的关系。结果:癌组织中CD163蛋白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CD68蛋白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均<0.001);癌组织中CD163蛋白的表达在巨噬细胞占86.84%,13.16%表达在癌细胞;巨噬细胞中CD163蛋白的表达与肝硬化和Edmondson分级有关(P<0.05);巨噬细胞中CD163蛋白高表达组的MVD及LMVD均高于低表达组(P均<0.001)。结论:CD163蛋白主要表达于巨噬细胞中,且与HCC的进展及血管和淋巴管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63蛋白 CD34 D2-40 肝细胞癌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