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N的V下”与主句间的语义关系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3
1
作者 徐燕青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47,96,共11页
本文在占有大量语料的基础上,对"在N的V下"与主句间的语义关系以及相关现象做了比较全面、细致的考察和分析。主要结论是,结构与主句间的语义关系共有八种类型。但是各种类型的出现频率存在着明显差异;制约和影响语义的因素,... 本文在占有大量语料的基础上,对"在N的V下"与主句间的语义关系以及相关现象做了比较全面、细致的考察和分析。主要结论是,结构与主句间的语义关系共有八种类型。但是各种类型的出现频率存在着明显差异;制约和影响语义的因素,有句内和句外、语义和语用多种因素。必须密切联系上下文语境以及注意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才能准确地理解各种语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然未然 顺逆关系 标志性词语 语义关系 频率 表达意向 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品课程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由写作精品课程建设说起 被引量:9
2
作者 詹珊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6年第3期19-21,共3页
一、精品课程需具学科特色 任何一门学科的建设,都必须遵守事物内部的逻辑与规律,倘若脱离了客观实际条件,则可能使建设蜕变为一种众声喧哗式的浮躁而流于形式.“精品课程”是承载所在学校的办学定位、教学内容、学生水平等内涵的一个... 一、精品课程需具学科特色 任何一门学科的建设,都必须遵守事物内部的逻辑与规律,倘若脱离了客观实际条件,则可能使建设蜕变为一种众声喧哗式的浮躁而流于形式.“精品课程”是承载所在学校的办学定位、教学内容、学生水平等内涵的一个载体.当它具体到每一个学科的时候,精品课程则承载着学科的教学定位和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理念.精品课程的产生需根据学校的定位与特色、学科的内容、授者的水平、受者总体资质之异而合理规划.所以精品课程应该是千课千面各具特色没有绝对同一标准和同一模式的精品.就如同清华大学和普通地方院校不在同一层面上,前者是国家级重点名牌大学,从总体的布局需要考虑,他们的精品课程绝大部分都是建在基础和专业基础技术基础层面上的.而后者属于地方院校,建校时间或升为本科院校的时间不长,办学方向多侧重地方人才需求.所以普通地方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就应根据自身的教学定位、教学方向、教学力量、学生水准而设计,不能盲目攀高或照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品课程建设 学科特色 写作 注意 地方院校 教学定位 建校时间 客观实际 办学定位 众声喧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恶搞行为在中国当代大众文化中的生存形态 被引量:12
3
作者 詹珊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5-161,共7页
新型的恶搞行为是在高科技支持下盛行的一种玩笑文化。其表现形态是科技含量较高,参与制作人员文化程度较高,参与人员多,传播范围及影响面广,传播时效久。新型恶搞作品在制作手段上多借助电脑先进技术,融导演、编剧、音响配置、图像处... 新型的恶搞行为是在高科技支持下盛行的一种玩笑文化。其表现形态是科技含量较高,参与制作人员文化程度较高,参与人员多,传播范围及影响面广,传播时效久。新型恶搞作品在制作手段上多借助电脑先进技术,融导演、编剧、音响配置、图像处理于一身,在表达手法上采用夸张放大、戏仿、剪辑移植、篡改变形等方法。新型恶搞具有游戏化、随意性、非理性、反常规和不能承担责任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搞 大众文化 客体 表现手段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虽然P,但是Q”句式的语用条件 被引量:5
4
作者 徐燕青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41,共11页
本文考察叙述和论述两种文体中"虽然P,但是Q"句式的语用条件。结论是:句式的语用条件应该包括语用意图、上文提供的相关信息、P和Q所属信息类型和安排方式、句式与上文的语义关系等多种因素。但是,各种因素内部在出现频率上... 本文考察叙述和论述两种文体中"虽然P,但是Q"句式的语用条件。结论是:句式的语用条件应该包括语用意图、上文提供的相关信息、P和Q所属信息类型和安排方式、句式与上文的语义关系等多种因素。但是,各种因素内部在出现频率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本文认为,这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不同文体的写作意图、写作特点、句式的使用意图、表达重点、表达要求和篇章连贯的手段等有着不同程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虽然P 但是Q” 语用意图 信息类型 上下文 语义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不是P,就Q”的语用条件 被引量:4
5
作者 徐燕青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1-31,共11页
"要不是P,就Q"的语用条件可以从语用意图、信息类型、使用语境等方面分析。从语用意图看,该句式常用于表达"庆幸"(或兼"感谢")、"惋惜"、"责怪"这几种心理;从信息传递的类型看,"... "要不是P,就Q"的语用条件可以从语用意图、信息类型、使用语境等方面分析。从语用意图看,该句式常用于表达"庆幸"(或兼"感谢")、"惋惜"、"责怪"这几种心理;从信息传递的类型看,"要不是P"和Q大多数都是可推断信息,只有少数属于未知信息,个别属于半可推断信息;从使用语境看,总体上,上文与句式间存在着转折、因果、顺承和解说四种语义关系类型。该句式语用条件各因素内部存在着明显的频率差异。本文试图对其成因以及一些相关现象作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不是P 就Q” 语用意图 信息类型 语义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职业伦理问题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陈祖芬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6-38,共3页
本文分析了档案从业者的职业伦理问题的现象及其成因,阐明了解决档案职业伦理问题应当考虑的要素,并探讨了档案职业伦理规范的两种结构模式,即以档案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为代表的外在他律模式和以档案职业德性的形成为标志的内在自律模式。
关键词 档案 职业 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P,更Q”句式考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徐燕青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43,共6页
本文考察"既P,更Q"句式的实际使用情况,主要结论有三:(1)总体上,在实际运用中句式的使用频率很低,同时也存在文体差异,句式绝大多数都出现在议论文体中,文艺文体中非常少见;(2)P、Q绝大多数以肯定形式出现,并非一般所说的多... 本文考察"既P,更Q"句式的实际使用情况,主要结论有三:(1)总体上,在实际运用中句式的使用频率很低,同时也存在文体差异,句式绝大多数都出现在议论文体中,文艺文体中非常少见;(2)P、Q绝大多数以肯定形式出现,并非一般所说的多用于否定句;(3)句式的使用缘由和意图也有明显差别,由于在不同文体中写作目的不同,句式的使用意图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P 更Q”句式 文体 使用频率 使用缘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方式嬗变与小说表现形式转型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詹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10-115,共6页
小说创作是思维的产物,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思维方式影响到小说形式:古代循环轮回的思维方式,勾勒出线性、圆形的小说叙述形式;"五四"后的发散思维方式,引发了小说家对多元表现形式的探寻与创新;当代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方式,则... 小说创作是思维的产物,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思维方式影响到小说形式:古代循环轮回的思维方式,勾勒出线性、圆形的小说叙述形式;"五四"后的发散思维方式,引发了小说家对多元表现形式的探寻与创新;当代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方式,则导致了互文小说、超文本链接等新型的小说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方式 嬗变 小说叙述形式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仅p,而且q”使用的外部条件 被引量:2
9
作者 徐燕青 《汉语学报》 2007年第2期79-84,共6页
本文对"不仅P,而且Q"使用的外部(语用)条件作了比较细致的考察。文章认为,从总体上看,句式使用的外部条件包括:说话人的使用意图、P或PQ本身所属的信息类型、上文(有时是下文)所提供的相关信息以及句式与上文(有时是下文)的... 本文对"不仅P,而且Q"使用的外部(语用)条件作了比较细致的考察。文章认为,从总体上看,句式使用的外部条件包括:说话人的使用意图、P或PQ本身所属的信息类型、上文(有时是下文)所提供的相关信息以及句式与上文(有时是下文)的语义关系。从信息传递和PQ来源的不同情况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P/PQ是已知信息。(1)P是已知信息。P是对上文的承接性复述,Q是说话人对P的累加、深化或补充;(2)PQ都是已知信息。(二)P/PQ是可知信息。(1)P是可知信息。P的出现具有可推断性,Q是对P的深化、补充或累加;(2)PQ都是可知信息——PQ的出现具有可推断性。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句式与上文(有时是下文)存在解说、因果和反义这三种类型的语义关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意图 信息类型 相关信息 上下文 语义关系 可推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古典主义”概念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向红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68-72,共5页
针对我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主义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话语表述的严谨性,出现"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或"新古典主义"与"红色古典主义"的共名状态,对古典主义的概念进行厘清,分辨其在不同语境... 针对我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主义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话语表述的严谨性,出现"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或"新古典主义"与"红色古典主义"的共名状态,对古典主义的概念进行厘清,分辨其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涵义,并认为承继拉丁古典主义美学风格的学衡派、新月社以及梁实秋,周作人等京派作家可以界定为"古典主义",无需再加个"新"字。而接近17世纪欧洲古典主义文艺形态的左翼文学、延安文学及"十七年文学"可冠以"红色古典主义"之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名 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 红色古典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庄子》选词修辞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启庆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4-47,共4页
"化"字在《庄子》书中是个高频词,也是个多义词——或表达自然大化的思想,或表示"物化"的理念,或体现"与时俱化"以及"化道"的观念,而这一"化义"与"化境"也贯穿于《庄子》... "化"字在《庄子》书中是个高频词,也是个多义词——或表达自然大化的思想,或表示"物化"的理念,或体现"与时俱化"以及"化道"的观念,而这一"化义"与"化境"也贯穿于《庄子》的选词、用词与造词之中。由于对道不可言传性有着深刻的领悟,《庄子》一书不得不对如何言道与传道予以修辞处理。《庄子》中层出不穷的新词语及其词与境谐、词与道合的超凡创造与精心设计令人惊叹、充满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策略 《庄子》 词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初三次大的文艺论争新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志华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3-188,278-280,共9页
在十七年间,持续不断的"批判"、"革命"同时也是被重视的。建国初的三次大的文艺论争正是在大破"旧"大排"异"的过程中大立"新"大构"同"的。批判者通过批判确立了"十... 在十七年间,持续不断的"批判"、"革命"同时也是被重视的。建国初的三次大的文艺论争正是在大破"旧"大排"异"的过程中大立"新"大构"同"的。批判者通过批判确立了"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合法性,被批判的则正是"十七年文学批评"发展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让一体化的"十七年文学批评"充满了一种整体上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批评 文艺论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个性化案卷的设想
13
作者 陈祖芬 张煜明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62,89,共5页
本文分析提出了个性化案卷的思想,阐明了分阶段建立个性化案卷的过程,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关键词 个性化案卷 网络 档案信息服务 文书档案管理 信息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写作基本功
14
作者 姚承嵘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1-73,共3页
写作基本功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概念 ,是写作学研究的重要范畴 ,长期以来 ,写作学界缺乏对这一概念准确、严密的界定。该文从 (1)字的素养 ;(2 )词的素养 ;(3)句的素养 ;(4)写作基础能力 (格式和文字规范、书写工整流利美观、语言通顺... 写作基本功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概念 ,是写作学研究的重要范畴 ,长期以来 ,写作学界缺乏对这一概念准确、严密的界定。该文从 (1)字的素养 ;(2 )词的素养 ;(3)句的素养 ;(4)写作基础能力 (格式和文字规范、书写工整流利美观、语言通顺、标点严谨、设段合理、文路清晰和文面整洁 )和 (5 )写作基本能力 (取材、酝酿、立意、布局、行文、修改和誊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学 写作基本功 字词素养 文字规范 布局 立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色的焦虑 创作的转向——“十七年文学批评”对作家的影响
15
作者 刘志华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7-152,共6页
在"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实践过程中,作家经历了角色转换的艰难蜕变,其"知识分子"内涵发生了巨大改变。作为一个群体,作家在新中国成立后被迅速地整合到政治化权力格局之中,作家的创作随之也发生了重大转向,即响应口号... 在"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实践过程中,作家经历了角色转换的艰难蜕变,其"知识分子"内涵发生了巨大改变。作为一个群体,作家在新中国成立后被迅速地整合到政治化权力格局之中,作家的创作随之也发生了重大转向,即响应口号,深入工农。这一切不仅使当代文学具有强烈的政治实践性品格,而且也强化了当代文学的学科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焦虑 创作转向 十七年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尼玛与阿尼姆斯——论曹禺早期剧作的角色配置模式
16
作者 宋向红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69-73,共5页
运用荣格心理分析法的"阿尼玛"、"阿尼姆斯"有关理论,从内部分析了曹禺早期剧作中"男弱女强"角 色配置模式的生成动因,认为这种模式是男主人公身上的"阿尼玛"、女主人公身上的"阿尼姆斯&q... 运用荣格心理分析法的"阿尼玛"、"阿尼姆斯"有关理论,从内部分析了曹禺早期剧作中"男弱女强"角 色配置模式的生成动因,认为这种模式是男主人公身上的"阿尼玛"、女主人公身上的"阿尼姆斯"付诸行动的结 果,是"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心理原型的投射,同时也源于曹禺自身的"阿尼玛"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配置模式 阿尼玛 阿尼姆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放区“革命文艺”的实践塑形--“十七年文学批评”的文学资源研究之一
17
作者 刘志华 周兴清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94-98,145,共6页
"十七年文学批评"在自身理性和具体形态的实践塑形过程中,其发展是与解放区"革命文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解放区"革命文艺"的理论体系中的"大众化的审美价值取向"、"歌颂与暴露"、&q... "十七年文学批评"在自身理性和具体形态的实践塑形过程中,其发展是与解放区"革命文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解放区"革命文艺"的理论体系中的"大众化的审美价值取向"、"歌颂与暴露"、"整风与批判"等内容为"十七年文学批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学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区 十七年文学批评 文学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字声旁表意性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文龙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7-59,共3页
本文对占汉字总量80%以上的形声字的声旁表意性问题作了鸟瞰式的观察,主要沿用"因形见义"、"循声求义"方法,从声旁的表意方式、内容和功用方面加以粗浅的分析。
关键词 形声字 声旁 表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生命美学思想管窥
19
作者 梅华 刘志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33-36,共4页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生命美学思想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的生命活动区别于动物的生命活动在于人除了有低层次的动物式的快感外,还有高层次的美感;二是人的生命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是物质性的生命与精神性的生命的高度统一;...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生命美学思想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的生命活动区别于动物的生命活动在于人除了有低层次的动物式的快感外,还有高层次的美感;二是人的生命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是物质性的生命与精神性的生命的高度统一;三是生命的自由境界是共产主义,它是对群体生命即类生命的终极关怀,是生命的天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美 生命活动 物质性的生命 精神性的生命 个体生命 群体生命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