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莆田县山区农田种植的现状和结构调整初议
- 1
-
-
作者
刘大榕
蔡赐喜
-
机构
莆田县庄边镇农技站
莆田县农技站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1999年第S1期118-119,共2页
-
文摘
长期以来 ,莆田县山区农田重用轻养 ,种植单一 ,结构失调 ,复种指数低 ,资源浪费严重 ,农田利用一直处于低效状态。提出当务之急是在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培肥土壤的前提下 ,扩大再生稻、缩减晚季稻面积、发展优质稻和反季节蔬菜、开发冬闲田、适度推广多熟种植等稳粮调优、高效利用的相应措施 ,合理优化山区农田的种植结构。
-
关键词
农田
种植
现状
结构调整
-
分类号
F32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莆田沿海赤红壤旱地土壤水分失调问题与调控技术
- 2
-
-
作者
陈庆源
高志强
-
机构
莆田县埭头农技站
福建农业大学地环系
-
出处
《福建热作科技》
2000年第2期8-11,共4页
-
文摘
全面分析了沿海丘陵区赤红壤旱地土壤水分失调的表现,危害和原因,提出了沿海早地土壤水分的调控技术措施.
-
关键词
土壤水分失调
控制技术
旱地
沿海丘陵区
-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S27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
-
题名莆田沿海旱地多熟配套栽培技术
- 3
-
-
作者
林金辉
蔡赐喜
-
机构
莆田县北高镇农技站
莆田县农技站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1999年第5期23-24,共2页
-
-
关键词
旱地
多熟配套栽培
季节配套
良种配套
-
分类号
S342.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
-
题名大麦新品种闽麦02的丰产性与栽培技术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叶定生
张秋英
涂祖荣
谢兆英
张绍南
余建华
-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
莆田县东峤镇农技站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0年第1期23-23,共1页
-
-
关键词
大麦
品种
闽麦02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512.3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高产大麦新品种闽麦02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张秋英
涂祖荣
谢兆英
叶定生
张绍南
-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
福建省莆田县东峤镇农技站
-
出处
《中国种业》
2000年第5期42-42,共1页
-
-
关键词
大麦
闽麦02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512.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酿制芦柑酒的酵母菌株筛选
被引量:1
- 6
-
-
作者
何志刚
胡丽云
-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
莆田县新度镇农技站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2年第1期23-24,共2页
-
-
关键词
芦柑酒
酿制
酵母菌株
筛选
-
分类号
TS262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
-
题名大麦新品种闽麦02在生产中的超高产表现
- 7
-
-
作者
张秋英
张绍南
余建华
谢兆英
叶定生
涂祖荣
-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
莆田县东峤镇农技站
-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1998年第4期37-38,共2页
-
-
关键词
大麦
品种
闽麦02
杂交选育
高产
-
分类号
S512.20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福薯26生物学特性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 8
-
-
作者
陈山虎
丁志成
潘庆昌
-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
莆田县忠门镇农技站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1991年第3期10-13,共4页
-
文摘
福薯26(原名配26)系省农科院耕作所于1982年用中间材料A48做母本与安溪竖仔为父本杂交而成的甘薯新品种。1990年全省推广面积达10万亩以上,1989年引进莆田忠门示范种植,并进行品种特性观察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结果,50亩早薯丰产片(土壤肥力中下)平均亩产达3750公斤;1990年100亩花生单行套种薯(肥力较高)平均亩产4165公斤;
-
关键词
甘薯
生物学特性
配套栽培
福薯26
-
分类号
S53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对比试验初报
被引量:5
- 9
-
-
作者
林文新
陈映霞
谢兆英
-
机构
福建省莆田县农技推广中心
莆田县农技站
莆田县东峤镇农技站
-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02年第6期31-31,52,共2页
-
基金
福建省农业厅试验项目
-
文摘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在花生栽培上采用覆盖普通地膜、含除草剂地膜、普通地膜 +除草剂及空白 4个处理 ,进行 3次重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4个处理中采用含除草剂地膜除草效果最佳 ,产量最高 ,经济效益最好 ,其次为普通地膜 +除草剂 ,二者与对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
关键词
花生
地膜覆盖栽培
对比试验
出苗
生育期
-
分类号
S565.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提高甘薯产量的主要途径
被引量:5
- 10
-
-
作者
陈益明
蔡赐喜
王松
陈然香
-
机构
莆田县农技站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1997年第3期30-30,共1页
-
文摘
提高甘薯产量的主要途径收稿日期:1997-02-10陈益明蔡赐喜王松陈然香(莆田县农技站351100)我县甘薯常年种植153~16万hm2,总产与面积均占粮食作物的1/4。但单产一直增长不快。近几年开展甘薯高产试验示范,采取“四改”的配套技术,各...
-
关键词
甘薯
产量
栽培
-
分类号
S53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浅谈大麦草的利用价值与栽培技术
被引量:2
- 11
-
-
作者
王银松
-
机构
福建莆田县黄石农技站
-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00年第S1期63-64,共2页
-
-
关键词
大麦草
利用价值
栽培技术
绿色营养体
啤酒大麦品种
播种期
抽穗期
营养价值
利用方式
适口性
-
分类号
S5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果蔗病害及其防治
被引量:2
- 12
-
-
作者
徐金龙
-
机构
莆田县新度镇农技站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1年第4期34-34,共1页
-
-
关键词
果蔗
花叶病
宿根矮化病
线虫病
病原
症状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
分类号
S436.67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莆大麦7号”的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 13
-
-
作者
陈德禄
王银松
-
机构
福建莆田市农科所
莆田县黄石农技站
-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00年第S1期54-55,共2页
-
-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特征特性
大麦
参试品种
种子发芽率
饲料大麦
品比试验
每公顷产量
莆田县
抽穗期
-
分类号
S512.30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两优2163再生栽培技术初探
被引量:2
- 14
-
-
作者
陈秋香
戴文蝶
-
机构
福建省莆田县农业局
莆田县白沙镇农技站
-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02年第1期23-24,共2页
-
文摘
探讨早稻 -再生稻模式的不同留桩高度与管理水平对两优 2 16 3产量性状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两优2 16 3分蘖成穗率高 ,有效穗多 ;进行高桩收割再生管理的两优 2 16 3再生成穗率、产量最高 ;而低桩收割齐苗后稍加管理的 ,产量次之 ;两优 2 16 3高桩收割时 ,倒二倒三芽节位再生能力最强 ,三个以上叶片的再生苗多 。
-
关键词
两优2163
再生
留桩高度
管理
产量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试论大小麦高产生育指标及其配套技术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杨文虎
陈益明
-
机构
新度镇农技站
-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1995年第2期53-55,共3页
-
文摘
试论大小麦高产生育指标及其配套技术杨文虎,陈益明(新度镇农技站351125)(莆田县农技站351100)大小麦是莆田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30万亩左右,总重量约占粮食作物的六分之一。近几年,单产虽然有所提高,但仍徘徊在160~180kg,且...
-
关键词
大麦
小麦
产量
生育指标
栽培
品种
施肥
-
分类号
S512.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小麦新品种绵阳26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蔡赐喜
陈益明
-
机构
莆田县农技站
-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1997年第1期45-46,共2页
-
-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绵阳26
特征特性
栽培
-
分类号
S512.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水稻高产群体优化调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陈秋香
王银松
-
机构
福建莆田县农技站
莆田县黄石镇农技站
-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00年第2期17-19,共3页
-
文摘
通过水稻高产群体优化调控栽培技术的探讨 ,认为提高成穗率、增强生育协调能力、保持后期青秀老健是水稻群体优控法栽培高产的机理 ,其关键技术措施在于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适时排灌、注意防治病虫鼠草害。
-
关键词
水稻
优化调控
栽培技术
高产群体
-
分类号
S511.0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汕优016早季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 18
-
-
作者
陈丽英
-
机构
莆田县黄石农技站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2年第3期33-34,共2页
-
-
关键词
早稻
汕优016
早季
高产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种蛋贮存温度不同对孵化效果的影响试验
被引量:1
- 19
-
-
作者
方燕凤
庄清锋
林海滨
-
机构
莆田县良种繁育场
莆田县南日镇农技站
-
出处
《福建畜牧兽医》
2002年第5期33-33,共1页
-
-
关键词
鸡
种蛋
贮存温度
孵化效果
-
分类号
S831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水稻一次性全层施肥效果显著
- 20
-
-
作者
郑明辉
黄建青
郑云雨
-
机构
莆田县梧塘镇农技站
福建农业大学莆田科教点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0年第3期23-23,共1页
-
-
关键词
水稻
一次性全层施肥法
肥效
-
分类号
S511.106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