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平原地下水水位监测网优化 被引量:48
1
作者 董殿伟 林沛 +6 位作者 晏婴 刘久荣 叶超 郑跃军 万利勤 李文鹏 周仰效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9,共10页
文章在北京市地下水水位监测现状基础上,分潜水和承压水对北京平原地下水监测网的监测密度和监测频率进行了优化设计。主要采用编制地下水动态类型图的方法进行了地下水水位监测网的优化,克里金插值法能定量评价依据监测网观测值绘制的... 文章在北京市地下水水位监测现状基础上,分潜水和承压水对北京平原地下水监测网的监测密度和监测频率进行了优化设计。主要采用编制地下水动态类型图的方法进行了地下水水位监测网的优化,克里金插值法能定量评价依据监测网观测值绘制的地下水水位等高线的精度,因而可以用来评价监测优化结果。并根据时间序列分析和统计检验提供的定量标准优化了地下水水位监测频率。优化后,北京平原共有监测孔400眼,其中利用原有监测孔300眼,新设计监测孔100眼,手工监测频率由原来的每月6次优化为每月1次,专项高频率监测可以由地下水自动监测仪实现。文中还对地下水自动监测仪(DIVER)的监测结果和手工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评价,提出了地下水水位监测网的维护、管理措施和信息发布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水位 监测密度 观测频率 自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水质监测网优化设计 被引量:19
2
作者 周磊 王翊虹 +6 位作者 林健 叶超 董殿伟 郑跃军 万利勤 李文鹏 周仰效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共9页
文章分析了北京地下水水质监测和水质变化的历史和现状。应用DRASTIC评价方法对平原区进行了易污性评价并获得易污性分区图。叠加地下水易污性分区图、地下水价值分区图和地下水源保护区图生成地下水保护紧迫性分区图。编制了地下水污... 文章分析了北京地下水水质监测和水质变化的历史和现状。应用DRASTIC评价方法对平原区进行了易污性评价并获得易污性分区图。叠加地下水易污性分区图、地下水价值分区图和地下水源保护区图生成地下水保护紧迫性分区图。编制了地下水污染源分布图。合并地下水保护紧迫性分区图和地下水污染源分布图获得地下水污染风险分区图。以地下水污染分区图指导地下水水质监测网的设计,调整地下水水质监测孔的密度。优化后的北京平原共有监测孔538眼(组),其中分层监测井136眼(组),新设计监测孔343眼。结合地区地下水水质年内变化规律调整监测频率。建议浅层极易污染区每年丰枯期各取1次样,其它地区每年枯水期取1次样。承压水每2年在枯水期取1次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水质 易污性评价 污染源 风险性评价 监测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