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积云对流方案对长江中下游流域降水和气温模拟的性能评价
1
作者 张琳悦 董晓华 +5 位作者 马耀明 李璐 冷梦辉 胡雪儿 龚成麒 苏中波 《大气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3-948,共16页
以往开展的基于长江流域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的微物理过程方案参数化优选的研究,没有对长江中下游这一特定区域多个气象要素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进行优选。本研究在适合微物理过程、边界层等参数化方案的基础上,... 以往开展的基于长江流域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的微物理过程方案参数化优选的研究,没有对长江中下游这一特定区域多个气象要素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进行优选。本研究在适合微物理过程、边界层等参数化方案的基础上,选用长江中下游流域为研究对象,针对降水、气温进行三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KF(Kain-Fritsch)、BMJ(Betts-Miller-Janjic)及GF(Grell-Freitas)的优选,并同时从不同海拔、水汽来源两个角度对比分析三种方案产生差异的原因,从而针对不同天气型选择合适的参数化方案。结果表明:(1)选取的三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在降水和气温模拟结果表现不同。KF方案在降水模拟中表现较好,日降水模拟相关系数为0.73~0.77;GF方案在气温模拟中表现优异,日均气温模拟相关系数为0.71~0.77。(2)三种方案在不同海拔高程的表现差异明显,KF和BMJ方案较好地展现了武陵山—大巴山一带降水与地形的对应关系。在经度剖面上,KF方案2015、2017年6月的降水模拟误差分别为5.96%、6.06%。GF方案则对地形抬升作用的描述过于强烈,导致剖面降雨量变化幅度较大。(3)三种方案模拟结果的水汽来源有所不同,KF方案显示印度洋季风带来充沛水汽,水成物含量少,云水混合比集中,更适合长江中下游流域的降水模拟;GF方案则显示南海暖湿气流较强,水成物含量多,云系发展旺盛,更适合强对流天气频发地区的降水模拟。(4)不同水汽来源对三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模拟结果的精度影响不大。尽管2017年6月较2015年6月受到来自西太平洋的水汽影响更大,但降水模拟结果仍显示KF方案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模式 参数化方案 降水 气温 长江中下游流域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支撑液膜 被引量:7
2
作者 金美芳 HStrathmann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8-21,共4页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复合支撑液膜 ,复合膜由超薄皮层 ,经涂复的方法附载到憎水的微孔支撑体膜 ( Celgard2 5 0 0 )复合而成。超薄皮层是一种阴离子磺化聚乙醚乙醚丙酮( SPEEK) ,探讨了新型复合支撑液膜的稳定性及传递速率。
关键词 复合支撑液膜 稳定性 液膜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高等学校分类框架的创建过程及其最新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楠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7-122,共6页
欧洲高等学校分类框架(U-Map)的建立过程经历了提出分类原则、构建分类维度与指标体系、创建分类工具三个阶段。该分类框架于2012年进行了改进与完善:修订了分类的维度与指标体系,邀请了新的地区及院校参与,更新了划分类型的临界点,完... 欧洲高等学校分类框架(U-Map)的建立过程经历了提出分类原则、构建分类维度与指标体系、创建分类工具三个阶段。该分类框架于2012年进行了改进与完善:修订了分类的维度与指标体系,邀请了新的地区及院校参与,更新了划分类型的临界点,完善了分类工具的功能。强调分类方案的动态性、注重分类对象的参与性和提高分类工具的针对性是U-Map创建及改进过程中呈现的特点,这对建立中国高校分类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高等学校分类 高等学校分类 分类维度与指标体系 分类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M液氦温区制冷机中热压缩机性能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赵月晶 王晓涛 +3 位作者 戴巍 S Vanapalli 陈燕燕 罗二仓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15,共5页
对无负载热压缩机进行了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计算与实验结果表明,无负载情况下热压缩机所获得的压比主要受频率、排出器位移(即扫气量)和冷端温度的影响。排出器位移越大,压比越高;冷端温度越低,压比越高。在现有实验条件下,热压缩机工... 对无负载热压缩机进行了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计算与实验结果表明,无负载情况下热压缩机所获得的压比主要受频率、排出器位移(即扫气量)和冷端温度的影响。排出器位移越大,压比越高;冷端温度越低,压比越高。在现有实验条件下,热压缩机工作在3 Hz时能够获得较高压比,其中排出器位移为6.0 mm时,可以获得的最高压比为1.3。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两者能够较好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氦温区 热压缩机 压比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节期间的PM2.5污染短期暴露健康效应评估——以长三角地区25个城市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戴劭勍 李佳佳 +2 位作者 杨维旭 陈方煜 江辉仙 《上海城市规划》 2020年第5期22-29,共8页
春节人口迁徙是中国一年一度在全国范围内的人口大型迁徙活动。基于空间全生命周期流行病学理论框架,集成多源时空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实现日尺度的PM2.5高时空分辨率制图,结合腾讯位置大数据评估长三角区域人群PM2.5污染短期暴露健康风... 春节人口迁徙是中国一年一度在全国范围内的人口大型迁徙活动。基于空间全生命周期流行病学理论框架,集成多源时空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实现日尺度的PM2.5高时空分辨率制图,结合腾讯位置大数据评估长三角区域人群PM2.5污染短期暴露健康风险。结果如下:(1)基于随机森林构建的PM2.5高时空分辨率制图模型空间交叉验证结果R2达到0.8以上,具有良好的精度;(2)春节人口迁徙行为使得全国范围内人口在短期内大规模流动,导致长三角地区PM2.5短期暴露健康风险增加和减少的迁徙人口分别有6070万人和6175万人;(3)春节人口迁徙行为导致的PM2.5污染短期暴露健康风险危害不容忽视,增加风险均值在0.25—0.39,高值在0.9以上;(4)PM2.5污染短期暴露健康效应具有强烈的时空异质性,两天内的健康风险变化极大(0.84,-0.75);(5)在长三角地区的部分城市中,大部分迁徙人口的春节迁徙行为导致PM2.5污染短期暴露健康风险增加,如上海和苏州,暴露人口约有1320万人和600万人。以期为PM2.5污染短期暴露健康效应估算提供实证分析,丰富了空间全生命周期流行病学的应用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短期污染暴露 春节人口迁徙 时空制图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颗粒和壁湍流的相互作用:湍流调制及颗粒分布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贵全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2-191,I0004,共11页
直接数值模拟壁面湍流与惯性点粒子方法被用来研究粒子对湍流的调制机理以及粒子在湍流场中的分布。由于在壁面湍流中,内层(约为y+<100,y+为黏性尺度下的壁面垂直方向坐标)与外层(约为y+> 100)中存在着两种特征结构,即内层中的大... 直接数值模拟壁面湍流与惯性点粒子方法被用来研究粒子对湍流的调制机理以及粒子在湍流场中的分布。由于在壁面湍流中,内层(约为y+<100,y+为黏性尺度下的壁面垂直方向坐标)与外层(约为y+> 100)中存在着两种特征结构,即内层中的大尺度结构(large-scale structures, LSMs)与外层中的超大尺度结构(very-large-scale structures, VLSMs),这两种特征结构控制着壁面湍流的动力学过程。因此研究方向主要是探究粒子与LSMs以及VLSMs之间的相互作用:即通过研究粒子惯性效应对LSMs主导的湍流内层自维持过程来解释不同惯性的粒子导致湍流增强或减弱的原因;通过研究粒子惯性效应对VLSMs主导的湍流外层的调制,提出粒子的惯性效应导致VLSMs增强的直接与间接机理。同时,通过人为控制LSMs和VLSMs与粒子分别耦合来研究这两种特征结构的存在导致的粒子聚集与群聚行为。最后,推导了惯性粒子沉积速度的控制方程,用于分析控制粒子沉积速度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粒子 壁面湍流 湍流调制 粒子分布 沉积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