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均质堤基管涌小尺寸试验模拟与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姚秋玲 丁留谦 +1 位作者 Veravan Beek 孙东亚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7-81,共5页
采用小尺寸模型对层状非均质堤基管涌发展过程进行了试验模拟,对非均质堤基管涌发展过程、管涌破坏临界水头进行了分析,并采用Mseep程序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结合模型试验和Mseep程序计算,验证了Sellmejier管涌预测模型对非均质堤基的适... 采用小尺寸模型对层状非均质堤基管涌发展过程进行了试验模拟,对非均质堤基管涌发展过程、管涌破坏临界水头进行了分析,并采用Mseep程序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结合模型试验和Mseep程序计算,验证了Sellmejier管涌预测模型对非均质堤基的适用性,推导了非均质堤基管涌预测模型公式.通过两次施加水头的试验方法,初步分析了历史管涌对堤基整体抗渗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涌 非均质堤基 预测模型 历史管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滩剖面对风暴事件的响应:现场观测和数值模拟
2
作者 郭俊丽 陈沈良 +2 位作者 叶清华 常洋 时连强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84,共16页
频繁且严重的风暴事件影响下海滩侵蚀呈现普遍加剧的趋势,理解风暴事件影响下的海滩剖面变化过程对于砂质海岸侵蚀防护至关重要。为厘清海滩剖面对风暴的响应特征,本研究结合台风期间的现场观测和XBeach数值模型,揭示了台风“塔巴”影... 频繁且严重的风暴事件影响下海滩侵蚀呈现普遍加剧的趋势,理解风暴事件影响下的海滩剖面变化过程对于砂质海岸侵蚀防护至关重要。为厘清海滩剖面对风暴的响应特征,本研究结合台风期间的现场观测和XBeach数值模型,揭示了台风“塔巴”影响下的浙江舟山朱家尖岛东沙海滩剖面形态变化,探讨了不同因素对于海滩风暴响应的影响。东沙海滩剖面在台风“塔巴”影响下展示出了显著的剖面上部冲刷、下部淤积的规律,且在位于离岸400 m的砂−泥分界线向海一侧,地形几乎无变化。对不同风暴情景计算发现,有效波高控制剖面的冲淤幅度,潮位控制冲淤的位置,风暴波高较大时细到中砂粒径范围的不同设置造成的剖面变化差异较小,有海滩养护时剖面变化停止点的离岸距离更远。本研究结果可为砂质海岸风暴侵蚀防护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滩风暴响应 剖面变化过程 台风“塔巴” XBeach数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gus图像的舟山东沙海滩对连续风暴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郭俊丽 时连强 +1 位作者 陈沈良 叶清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8-739,共12页
海滩对风暴的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尤其在连续风暴发生时。本研究利用Argus视频监测系统拍摄的连续图像,从海滩地貌、剖面、海滩滨线、海滩宽度等方面,定量分析了舟山东沙海滩对连续风暴“马勒卡”和“暹芭”的响应特征,并初步探讨了... 海滩对风暴的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尤其在连续风暴发生时。本研究利用Argus视频监测系统拍摄的连续图像,从海滩地貌、剖面、海滩滨线、海滩宽度等方面,定量分析了舟山东沙海滩对连续风暴“马勒卡”和“暹芭”的响应特征,并初步探讨了影响海滩地形地貌变化对连续风暴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1)风暴“马勒卡”发生后海滩单宽体积变化量平均值为73.75m^3/m,风暴“暹芭”发生后海滩单宽体积变化量的平均值为54.56m^3/m,风暴“马勒卡”使整个海滩滨线平均后退14.75m,风暴“暹芭”使得海滩滨线相对于两次风暴前后退10.91m;(2)在海滩自身因素、外部动力因素以及人类活动等共同作用下海滩对连续风暴产生了复杂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gus视频监测系统 东沙海滩 连续风暴 海滩对风暴的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