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及种子直播繁育新方法 被引量:34
1
作者 牛俊峰 王喆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3-86,共4页
提出一种白及种子直播繁殖的新方法,该方法由种子活力测定、苗床整理、配制育苗基质、种子的处理、播种及壮苗步骤组成。结果表明:选择树皮粉、腐殖质、营养土、鸡粪和草炭土按体积比为15∶20∶8∶1∶5配成的育苗基质,控制空气温度20~3... 提出一种白及种子直播繁殖的新方法,该方法由种子活力测定、苗床整理、配制育苗基质、种子的处理、播种及壮苗步骤组成。结果表明:选择树皮粉、腐殖质、营养土、鸡粪和草炭土按体积比为15∶20∶8∶1∶5配成的育苗基质,控制空气温度20~35℃、湿度为60%~80%,在种子萌发不同阶段定期喷洒不同的营养液,种子萌发率可由自然条件下5%提升至69.7%±3.13%;播种180d假鳞茎直径可达1~1.5cm。本方法简单易行,出苗速度快,且克服了因种子细小、没有胚乳、在自然条件下极难萌发的困境,适合秦巴山区及以南的区域大规模种植白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快速繁殖 直播技术 活力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叶鬼灯檠挥发油及不同提取物抑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健 黄慧 +1 位作者 王喆之 张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76,84,共4页
研究了七叶鬼灯檠根状茎的挥发油及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为七叶鬼灯檠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滤纸片法和牛津杯法对七叶鬼灯檠根状茎挥发油及其甲醇、丙酮和乙酸乙酯提取物体外抑菌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七叶鬼灯檠根状... 研究了七叶鬼灯檠根状茎的挥发油及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为七叶鬼灯檠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滤纸片法和牛津杯法对七叶鬼灯檠根状茎挥发油及其甲醇、丙酮和乙酸乙酯提取物体外抑菌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七叶鬼灯檠根状茎挥发油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对肺炎克雷伯氏菌抑制作用最强,其次为巨大芽孢杆菌和粘红酵母,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9.11±0.31)、(26.77±0.35)、(26.20±0.62)mm。在不同溶剂提取物中,丙酮提取物和甲醇提取物均有明显的抑菌效果,解脂假丝酵母对提取物最敏感。七叶鬼灯檠的挥发油及提取物含有天然抑菌活性物质,具有光谱的抑菌效果,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鬼灯檠 挥发油 提取物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车轴草总异黄酮含药血清对MC3T3-E1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余倩 宋双红 李翠芹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8-531,539,共5页
目的研究红车轴草总异黄酮含药血清对MC3T3-E1成骨样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方法大鼠灌胃红车轴草总异黄酮一定时间后,制备含药血清,并分别采用MTT法、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法、ELISA法和茜素红染色测定矿化结节的方法考察不同浓度... 目的研究红车轴草总异黄酮含药血清对MC3T3-E1成骨样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方法大鼠灌胃红车轴草总异黄酮一定时间后,制备含药血清,并分别采用MTT法、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法、ELISA法和茜素红染色测定矿化结节的方法考察不同浓度红车轴草总异黄酮含药血清对MC3T3-E1成骨样细胞的增殖率、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生成以及矿化结节形成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红车轴草总异黄酮含药血清都能显著促进MC3T3-E1成骨样细胞的增殖并显著提高MC3T3-E1成骨样细胞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且最佳的含药血清浓度为5%;5%的红车轴草总异黄酮含药血清处理MC3T3-E1成骨样细胞6 d和9 d可显著促进骨钙素的分泌;5%的红车轴草总异黄酮含药血清处理MC3T3-E1成骨样细胞6 d、12 d和18 d,形成的矿化结节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红车轴草总异黄酮含药血清可以显著促进MC3T3-E1成骨样细胞的增殖、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分泌和矿化,说明红车轴草总异黄酮含药血清确实可以促进MC3T3-E1成骨样细胞的分化成熟,该药物具有开发为抗骨质疏松症新药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车轴草 含药血清 成骨样细胞 增殖 分化 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季节丹参营养器官中有效成分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8
4
作者 刘芬 崔浪军 +1 位作者 何刚 杨章民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3-98,共6页
分析了三年生丹参不同季节营养器官中几种有效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丹参地上部分丹参素、原儿茶醛和咖啡酸的含量在整个生长季节中显著高于根的;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的含量除8月份达到最高和最低外,其他月份差异不显著;(2)6-... 分析了三年生丹参不同季节营养器官中几种有效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丹参地上部分丹参素、原儿茶醛和咖啡酸的含量在整个生长季节中显著高于根的;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的含量除8月份达到最高和最低外,其他月份差异不显著;(2)6-8月地上部分的5种水溶性酚酸类成分的含量均显著变化,而根中除咖啡酸在6月积累较低外,其它酚酸在整个生长季节的积累量变化不明显;(3)在整个生长季节,根系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含量变化不显著,而二氢丹参酮和丹参酮Ⅰ的含量呈现上升趋势。总体来说,三年生丹参秋季采挖为宜,其地上部分水溶性成分含量较大,值得进一步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水溶性成分 脂溶性成分 动态变化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乌头生长及黑顺片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旦旦 邱浩 +3 位作者 崔浪军 张国彦 王国栋 强毅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7-183,共7页
附子是我国传统大宗药材之一。近年来,施用氮磷钾复合肥已成为提高种植附子产量的常规手段。但不同施肥模式下产出的附子及加工产品黑顺片的质量是否符合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的规定尚不清楚,因此筛选科学... 附子是我国传统大宗药材之一。近年来,施用氮磷钾复合肥已成为提高种植附子产量的常规手段。但不同施肥模式下产出的附子及加工产品黑顺片的质量是否符合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的规定尚不清楚,因此筛选科学的氮磷钾配施方案对附子产业的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陕西省城固县开展大田试验,通过对13种不同施肥处理下附子产量、加工产品黑顺片的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以及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分析,筛选科学的氮磷钾配施方案。结果表明,不同比例氮磷钾复合肥可以对附子产量及质量、黑顺片质量等影响不同,处理13(施用量N 450 kg/hm~2、P_(2)O_(5)84.375 kg/hm~2、K_(2)O 56.25 kg/hm~2)的附子双酯型生物碱和总生物碱含量较高,但是加工产品黑顺片的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浸出物的含量均不符合新《中国药典》要求,处理5(施用量N 450 kg/hm~2、P_(2)O_(5)168.750 kg/hm~2、K_(2)O 112.50 kg/hm~2)的附子产量和生物碱含量有所增加,但是经济效益一般,相比之下,处理6(施用量为N 450 kg/hm~2、P_(2)O_(5)253.130 kg/hm~2、K_(2)O 112.50 kg/hm~2)的经济效益高,加工的黑顺片符合新《中国药典》要求,同时不危害当地生态环境,最值得推广,且根据主成分分析得出附子的产量、附子的生物碱和黑顺片灰分是决定附子综合品质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品质 氮磷钾配比 经济效益 黑顺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华中五味子种实性状变异与环境因子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姜岚 刘宸 +4 位作者 崔浪军 强毅 陈清敏 王高红 郭华 《农学学报》 2023年第6期70-79,共10页
为解决华中五味子人工栽培模式下就地取材、无性扩繁出现品质下降、产量降低等问题,以华中五味子的种子和果实为研究对象,对其种子大小、果串长度、果串直径、果串质量等表观性状,和果实化学成分如果实多糖含量、五味子酯甲含量等进行测... 为解决华中五味子人工栽培模式下就地取材、无性扩繁出现品质下降、产量降低等问题,以华中五味子的种子和果实为研究对象,对其种子大小、果串长度、果串直径、果串质量等表观性状,和果实化学成分如果实多糖含量、五味子酯甲含量等进行测定,与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华中五味子种源地种实特异性及表型变异规律。结果显示:(1)华中五味子种子和果实的表观性状均表现出较大变异性,种子大小、果串长度、果实质量等指标变异最大;而种子长宽比、果实果柄质量比变异较小。(2)华中五味子果实多糖含量以及木脂素含量均有较大变异,商洛地区果实样品中木脂素含量最高。(3)华中五味子种子和果实所测指标和环境因子之间有较高相关性,主要表现在种子活力值以及果串直径与海拔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华中五味子的果实和种子在秦岭南北两侧表型变异丰富,华中五味子存在明显的地理遗传分化,体现在与海拔、年均温和年均降水量显著相关,商洛市所产华中五味子果实有较高品质,以此推断商洛市的气候地理环境适宜华中五味子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中五味子 种实特性 遗传变异 林药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际土壤理化因子与真菌群落对白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邱浩 郭倩 +2 位作者 崔浪军 闫鹏东 闫亚平 《陕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6期64-70,共7页
研究了不同产地白及产量、多糖含量、根际土壤理化因子及真菌,以期找出根际土壤理化因子及真菌与白及产量和质量的相关性,为开发高产量、高质产量的白及田间管理技术方案的研发提供指导。应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酶标仪等方... 研究了不同产地白及产量、多糖含量、根际土壤理化因子及真菌,以期找出根际土壤理化因子及真菌与白及产量和质量的相关性,为开发高产量、高质产量的白及田间管理技术方案的研发提供指导。应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酶标仪等方法分析白及产量、多糖含量、土壤理化因子和土壤真菌群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产量与木拉克酵母属(Cystofilobasidium)、梭孢壳属(Thielavia)、青霉菌属(Penicillium)、镰刀菌属(Fusari⁃um)丰度、Zn^(2+)含量正相关,与茎点霉属(Phoma)丰度、Na^(+)、Al^(3+)、Ca^(2+)含量负相关;多糖与木拉克酵母属(Cystofilobasidium)、梭孢壳属(Thielavia)、Zn^(2+)、Al^(3+)、Ca^(2+)含量正相关,与茎点霉属(Phoma)、青霉菌属(Penicillium)、镰刀菌属(Fusarium)丰度、Na^(+)负相关。结论白及田间管理中,提高Zn^(2+)、Ca^(2+)含量及木拉克酵母属(Cystofilobasidium)、青霉菌属(Penicillium)、梭孢壳属(Thielavia)的丰度降低Na^(+)、Al^(3+)的含量及茎点霉属(Phoma)、镰刀菌属(Fusarium)的丰度,可能能够提升白及产量及多糖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产量 多糖 土壤理化因子 土壤真菌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品质山茱萸规范化栽培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孙好强 杨晓琳 +1 位作者 何昌芬 康杰芳 《陕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11期97-102,共6页
山茱萸是我国的常用大宗中药,其推广栽培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生态意义。然而,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山茱萸产量的提高进入瓶颈期,且由于各产区的环境、栽培技术、加工方法等存在明显差异,造成了山茱萸药材质量良莠不齐、管控管理没有... 山茱萸是我国的常用大宗中药,其推广栽培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生态意义。然而,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山茱萸产量的提高进入瓶颈期,且由于各产区的环境、栽培技术、加工方法等存在明显差异,造成了山茱萸药材质量良莠不齐、管控管理没有统一明确标准等问题,质量因素已经制约了山茱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从生产基地选址、种质种子要求、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与采收加工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介绍,以期为山茱萸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在保证高产的同时提升山茱萸质量,推动山茱萸产业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品质 山茱萸 栽培技术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