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靶向药物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安琪 李爽 +2 位作者 杨德智 吕扬 杜冠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7-402,共6页
由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材料科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靶向药物制剂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与普通药物制剂相比,靶向药物制剂可以选择性地提高靶组织中药物浓度,有效降低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是一种较理想的给药方式。纳米材料... 由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材料科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靶向药物制剂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与普通药物制剂相比,靶向药物制剂可以选择性地提高靶组织中药物浓度,有效降低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是一种较理想的给药方式。纳米材料以其在动物体内优越的性能受到更多的关注。纳米晶体在靶向药物制剂中的应用与发展有效改善了难溶性药物的开发瓶颈,在药物递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该文简要综述靶向制剂特点、分类,以及纳米晶体在药学领域的应用,可为靶向药物制剂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药物制剂 靶向药物 纳米晶体 难溶性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疾病与活性化合物靶点网络研究牛舌草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谭文溚 胡博军 +4 位作者 黄贝 张雯 王淑美 臧林泉 杜冠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5-544,共10页
目的基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牛舌草中活性化合物靶点网络,研究牛舌草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缺血1.5 h再灌注24 h,对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分,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 目的基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牛舌草中活性化合物靶点网络,研究牛舌草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缺血1.5 h再灌注24 h,对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分,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采用网络药理学的分子网络分析技术、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基因本体(GO)生物过程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分析、分子对接等方法研究牛舌草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结果牛舌草给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神经行为功能障碍,减轻脑组织病理损伤。并且牛舌草能够通过143个缺血性脑卒中相关靶点,调控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生物过程,干预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和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结论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表明,牛舌草通过多靶点、多机制整体联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有效降低脑损伤和保护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舌草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感病毒RNA聚合酶PA亚基:潜在抗流感药物靶点 被引量:7
3
作者 连雯雯 刘艾林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7-302,共6页
流感是世界范围内的严重传染性疾病,目前抗流感药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病毒耐药性和对高致病性流感病毒的效价低。流感病毒RNA聚合酶是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完成复制和转录过程的关键性酶,其中PA亚基通过内切酶活性为流感病毒的转录过程提供引... 流感是世界范围内的严重传染性疾病,目前抗流感药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病毒耐药性和对高致病性流感病毒的效价低。流感病毒RNA聚合酶是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完成复制和转录过程的关键性酶,其中PA亚基通过内切酶活性为流感病毒的转录过程提供引物,成为潜在抗流感药物靶点。该文对PA亚基的结构、功能及内切酶抑制剂类抗流感药物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为PA亚基的深入研究及针对此靶点的抗流感药物发现提供信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PA亚基氨基端 PA亚基羧基端 内切酶 金属离子结合位点 高通量筛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亨廷顿舞蹈症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4
作者 付铄 张雯 +1 位作者 宋俊科 杜冠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65-1076,共12页
亨廷顿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HD)是一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主要症状为舞蹈状的不自主运动、精神行为异常和认知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消耗大量社会医疗资源。为了更好地理解其病理机制并探索治疗方法,已... 亨廷顿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HD)是一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主要症状为舞蹈状的不自主运动、精神行为异常和认知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消耗大量社会医疗资源。为了更好地理解其病理机制并探索治疗方法,已有多种HD实验动物模型被成功构建。本文概述了从秀丽隐杆线虫、果蝇、斑马鱼到小鼠、大鼠和小型猪等多种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情况,并对不同动物模型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了分析。通过综述不同动物模型及其相关评价指标,本文强调了综合运用多种动物模型的重要性,以期深入理解疾病的机制并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廷顿舞蹈症 动物模型 模型特点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氘代药物分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琦 谢逸菲 +2 位作者 张丽 吕扬 杜冠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89-994,共6页
自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第一个氘代药物上市后,由于氘代药物能降低代谢效率,有效延长药物半衰期,减少药物使用频率,提高依从性,并具有研究时间短、耗资少、创新性强的优势,目前已逐渐成为药物研究热点。长期以来,限制氘代药物... 自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第一个氘代药物上市后,由于氘代药物能降低代谢效率,有效延长药物半衰期,减少药物使用频率,提高依从性,并具有研究时间短、耗资少、创新性强的优势,目前已逐渐成为药物研究热点。长期以来,限制氘代药物发展的问题是检测方法。该文综述氘代药物相关研究进展,总结归纳氘代药物检测方法并展望氘代药物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氘代药物 检测方法 质谱 核磁共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共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袁鹏辉 杨德智 +3 位作者 胡堃 杜冠华 张丽 吕扬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7-192,共6页
药物共晶作为近年来晶型药物研究中新的方向,正在受到广泛关注。共晶研究对于改善药物的溶解度、生物利用度及物理化学稳定性具有科学意义。该文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的角度出发,针对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脑卒中五类... 药物共晶作为近年来晶型药物研究中新的方向,正在受到广泛关注。共晶研究对于改善药物的溶解度、生物利用度及物理化学稳定性具有科学意义。该文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的角度出发,针对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脑卒中五类发病率较高的心脑血管疾病,选取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10余种药物共晶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综述,为后续相关药物的共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药物 心脑血管疾病 共晶 多晶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岳义松 张雯 +2 位作者 谢逸菲 秦雪梅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1-206,共6页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由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障碍引起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HUA实验动物模型是研究HUA病理机制和药物治疗作用的基础。该文综述了目前药物研究中常用的HUA实验动物模型,介绍了模型的造模原理、制备方法、...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由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障碍引起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HUA实验动物模型是研究HUA病理机制和药物治疗作用的基础。该文综述了目前药物研究中常用的HUA实验动物模型,介绍了模型的造模原理、制备方法、物种选择和相关检测技术等,为应用该类模型开展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尿酸 动物模型 氧嗪酸钾 嘌呤 痛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化学药物晶型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26
8
作者 杨世颖 周健 +2 位作者 张丽 吕扬 杜冠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7-182,共6页
化学药物的晶型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药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该文简要介绍药物的多晶型现象、晶型成因及研究意义,分析国际药物研发历程以及我国晶型药物发展特点,并从基础理论、技术方法、知识产权、研发监管等四个方面综述了我国化学药物... 化学药物的晶型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药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该文简要介绍药物的多晶型现象、晶型成因及研究意义,分析国际药物研发历程以及我国晶型药物发展特点,并从基础理论、技术方法、知识产权、研发监管等四个方面综述了我国化学药物晶型研究的现状与进展,为正确定位我国晶型药物研究水平以及明确晶型药物研发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药物 晶型 知识产权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吡啶类抗高血压药物的晶型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袁天翊 陈迪 +3 位作者 张丽 吕扬 方莲花 杜冠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3-208,共6页
二氢吡啶类(地平类)钙通道阻滞药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近年来,随着地平类药物仿制药的大量出现,人们发现其药效与原研药物相比差距较大,其中原因与口服制剂晶型的差异关系密切。该文对目前国内市场上的部分地平类药物多晶型现... 二氢吡啶类(地平类)钙通道阻滞药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近年来,随着地平类药物仿制药的大量出现,人们发现其药效与原研药物相比差距较大,其中原因与口服制剂晶型的差异关系密切。该文对目前国内市场上的部分地平类药物多晶型现象进行综述,介绍地平类晶型药物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分析同种药物不同晶型间的差异,为地平类药物的仿制药乃至新晶型地平类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吡啶类药物 钙通道阻滞药 晶型药物 抗高血压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祖卡木颗粒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药效及机制研究
10
作者 刘芮绮 袁天翊 +6 位作者 王冉冉 郑瑞芳 龚迪菲 王守宝 邢建国 杜冠华 方莲花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0-560,共11页
目的探究祖卡木颗粒对单纯低氧及低氧+Su5416诱导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小鼠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多种数据库及相关文献搜集祖卡木颗粒中10种单味药的活性成分,预测药物靶点并获得HPH相关靶点,进行网络构建及富集... 目的探究祖卡木颗粒对单纯低氧及低氧+Su5416诱导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小鼠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多种数据库及相关文献搜集祖卡木颗粒中10种单味药的活性成分,预测药物靶点并获得HPH相关靶点,进行网络构建及富集分析。通过单纯二周低氧及四周低氧+Su5416诱导建立HPH小鼠模型,观察小鼠右心室压力等主要药效学指标,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中Bcl-2-相关X蛋白质(Bcl-Associated X,Bax)、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p-PI3K、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ase synthase,eNOS)、低氧诱导因子-1α亚基(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筛选得到祖卡木颗粒共167种活性成分,与HPH有179个交集靶点,涉及PIK3CA、HIF1等靶点。验证结果显示,祖卡木颗粒可以显著降低HPH小鼠的右心室压力,减轻右心室肥厚,下调小鼠肺组织中Bcl-2、HIF-1α蛋白的表达,上调Bax、PI3K、p-PI3K、eNOS蛋白的表达。结论祖卡木颗粒可能通过调节Bax/Bcl及PI3K-eNOS/HIF-1α信号通路对HPH起到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卡木颗粒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网络药理学 药效机制 Bcl-2相关X蛋白质/B淋巴细胞瘤-2基因 磷脂酰肌醇3-激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低氧诱导因子-1α亚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60
11
作者 杨秀颖 张莉 +1 位作者 陈熙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8-602,共5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2型糖尿病DPN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高糖参与的外周神经损伤机制包括线粒体功能障碍及氧化应激、多元醇通路激活、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硝基化...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2型糖尿病DPN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高糖参与的外周神经损伤机制包括线粒体功能障碍及氧化应激、多元醇通路激活、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硝基化反应、内质网应激等。血脂紊乱的影响机制包括氧化和糖基化低密度脂蛋白、FFA、脂类介质、氧化型胆固醇等。另外,代谢性炎症、胰岛素抵抗、神经滋养血管病变、神经营养因子、外周神经的解剖学特点均参与其中,组成了复杂而相互关联的发病机制。因此,2型糖尿病DPN需要从多靶点进行综合治疗。该文对相关发病机制进行了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醛糖还原酶 糖基化终末产物 血脂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可利对6-羟多巴胺不同注射位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何国荣 穆鑫 +5 位作者 李晓秀 王月华 方莲花 孙岚 吕扬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3-630,共8页
目的观察百可利对6-羟多巴胺(6-OHDA)内侧前脑束(MFB)和纹状体尾壳核(CPu)两个不同注射位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两个注射位点模型分别记为:MFB-M,CPu-M。方法运用6-OHDA两点注射法,损毁大鼠左侧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制备PD... 目的观察百可利对6-羟多巴胺(6-OHDA)内侧前脑束(MFB)和纹状体尾壳核(CPu)两个不同注射位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两个注射位点模型分别记为:MFB-M,CPu-M。方法运用6-OHDA两点注射法,损毁大鼠左侧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制备PD模型。记录大鼠后肢肌电(EMG)信号频率观察肌肉震颤;测定大鼠自主活动;电化学法检测纹状体内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内酪氨酸羟化酶(TH)、OX-42表达;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给药3周后,两个注射位点的模型组行为改变趋势一致,百可利在两个注射位点的模型动物上药效表现不同,在CPu-M组可明显提高PD大鼠自主活动数(P<0.05)。EMG信号分析显示,在MFB-M组,给予百可利,肌电频率降低55%;在CPu-M组,给予百可利,肌电频率降低60%。EMG时效研究表明,在CPu-M组,百可利药效持续420 min以上。纹状体递质水平显示,两个注射位点的模型组DA递质水平差异很大,在CPu-M组,百可利能够明显升高DA水平(P<0.05)。两个注射位点的模型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趋势一致,在CPu-M组,百可利有更明显神经元保护作用(P<0.05),在MFB-M组,百可利抑制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作用更强(P<0.01)。结论不同注射位点制备的PD模型能够反映不同时期PD的病理变化,百可利可通过抑制炎性介质生成和释放、保护残存神经元、恢复神经元功能等机制改善PD不同发病时期模型动物的行为学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可利 帕金森病 6-羟多巴胺 黑质纹状体通路 内侧前脑束 纹状体尾壳核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抗肝癌单味中草药提取物的高通量筛选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秀颖 张莉 +3 位作者 杨海光 李莉 方莲花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3-247,共5页
目的利用高通量筛选分析技术评价单味中草药提取物对肝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的作用,以期获得具有特异性抗肝癌作用的中草药提取物。方法将242种常用单味中草药分别应用石油醚、乙醇或水进行提取,共获得554个中草药提取物。采用MTT来评价... 目的利用高通量筛选分析技术评价单味中草药提取物对肝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的作用,以期获得具有特异性抗肝癌作用的中草药提取物。方法将242种常用单味中草药分别应用石油醚、乙醇或水进行提取,共获得554个中草药提取物。采用MTT来评价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存活的作用。结果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及成纤维细胞NIH3T3生长抑制作用>50%的样品分别占总样品数的7.4%和14.8%,对2种细胞抑制率同时>50%的样品占总数的4.4%,对Bel7402抑制率为对NIH3T3抑制率2倍以上且对Bel7402抑制率>50%的样品占总样品数的1.6%。复筛结果显示,防己乙醇提取物(DF173)对肝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特异性较好,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DF173对Bel7402细胞毒作用IC50为8.27 mg·L-1,对NIH3T3的细胞毒作用IC50为19.48 mg·L-1。结论肿瘤细胞联合正常成纤维细胞筛选评价中草药提取物特异性抗肿瘤作用,有利于发现高效、低毒抗肿瘤中草药提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筛选分析 中草药提取物 抗肝癌药(中药) Bel7402细胞 NIH3T3细胞 防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利度胺多晶型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夙博 陈芊茜 +2 位作者 方莲花 吕扬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31-1134,共4页
目的研究沙利度胺3种晶型在SD大鼠胃肠道吸收过程,评价其优势药物晶型,探讨药物晶型状态对临床用药的影响。方法 SD大鼠灌胃给予不同晶型沙利度胺固体原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沙利度胺浓度,计算其大鼠体内药动学参数并在不同晶... 目的研究沙利度胺3种晶型在SD大鼠胃肠道吸收过程,评价其优势药物晶型,探讨药物晶型状态对临床用药的影响。方法 SD大鼠灌胃给予不同晶型沙利度胺固体原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沙利度胺浓度,计算其大鼠体内药动学参数并在不同晶型之间进行对比。结果大鼠经口给予沙利度胺晶型α、晶型β和晶型γ后,血液中Cmax分别为6.79、4.28和5.55 mg.L-1,晶型α的测定值最大;Tmax分别为8.33、8.00和7.33 h;达峰时间相差约1 h;AUC0→t分别为40.73、30.34和38.74 mg.h.L-1,最大差距约25%;T12分别为2.29、1.95和1.93 h。结论大鼠口服不同晶型沙利度胺后血药浓度存在差异,其中晶型α峰浓度最高,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药物多晶型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药浓度 药代动力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Rho激酶抑制剂DL0805-1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武玉洁 王夙博 +5 位作者 袁天翊 李人则 焦晓臻 谢平 方莲花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71-1174,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具有Rho激酶抑制作用的吲唑类化合物DL0805-1在大鼠血浆中血药浓度的方法,并用该法研究DL0805-1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方法检测系统为Agilent 1200-DAD;色谱...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具有Rho激酶抑制作用的吲唑类化合物DL0805-1在大鼠血浆中血药浓度的方法,并用该法研究DL0805-1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方法检测系统为Agilent 1200-DAD;色谱柱:Agilent TC-C18(4.6 mm×250mm,5μm);检测波长:235 nm;柱温:35℃;流速:1 ml·min-1;流动相:乙腈与0.05%H3PO4梯度洗脱;尾静脉给予大鼠DL0805-1,于不同时间点取血,测定血浆中DL0805-1的浓度并计算其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尾静脉给予DL0805-1后,在血浆中检测到原型及其代谢产物。其中,DL0805-1的半衰期为(2.34±1.42)h,达峰浓度为(3.51±0.44)mg·L-1,代谢产物半衰期为(1.27±0.45)h,达峰浓度为(3.55±0.22)mg·L-1。结论 DL0805-1在体内可能代谢成其它物质发挥生物学作用。该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准确,可用于大鼠血浆中DL0805-1的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0805-1 吲唑类化合物 RHO激酶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药浓度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常用尼群地平片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加琳 宋俊科 +2 位作者 邢程 吕扬 杜冠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7期755-760,共6页
目的:研究大鼠灌胃不同厂家尼群地平片后体内药代动力学的一致性。方法:固体灌胃给予SD雄性大鼠尼群地平50mg/kg,用液质联用的方法测定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用DAS 3.0数据处理系统对测得的血药浓度数据进行药代动力学参数的计算。结果:... 目的:研究大鼠灌胃不同厂家尼群地平片后体内药代动力学的一致性。方法:固体灌胃给予SD雄性大鼠尼群地平50mg/kg,用液质联用的方法测定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用DAS 3.0数据处理系统对测得的血药浓度数据进行药代动力学参数的计算。结果:三个原料药生产厂家的测定结果显示,晶Ⅳ型尼群地平原料药较常用晶型即晶Ⅰ型有着更好的药物吸收和相对生物利用度,为优势药物晶型;随机抽取的临床常用的16个不同厂家尼群地平产品的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呈现差异性,Cmax、tmax、t1/2、AUC(0-t)四个主要参数的最大差异分别可以达到2.5、24.4、4.5和1.6倍之多。结论:不同厂家的尼群地平片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存在显著差异,化合物的晶型状态是导致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群地平 LC-MS 晶型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结构Rho激酶抑制剂对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舒张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袁天翊 王夙博 +5 位作者 张惠芳 陈俞材 焦晓臻 谢平 方莲花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04-1410,共7页
目的评价2个全新结构小分子Rho激酶抑制剂J35242和J35243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的舒张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模型,分别用高浓度KCl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预刺激,评价化合物的舒张血管活... 目的评价2个全新结构小分子Rho激酶抑制剂J35242和J35243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的舒张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模型,分别用高浓度KCl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预刺激,评价化合物的舒张血管活性;通过各种工具药干预,观察化合物舒张血管作用的内皮相关机制、钾通道相关机制和钙离子相关机制。结果 J35242和J35243可以剂量依赖性舒张高浓度KCl和NE预收缩的血管环,并呈现一定的内皮依赖性;L-NAME和亚甲蓝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舒张作用;化合物还明显抑制由细胞内钙释放和外钙内流引起的血管收缩,说明其可能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发挥舒张血管作用;另外两个化合物可能不是通过开放钾离子通道发挥舒张血管作用。结论 J35242和J35243在体外具有一定的舒张血管作用,并且J35242的作用要强于J35243,其机制可能依赖于血管内皮功能,另外可能与抑制平滑肌细胞钙离子通道,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激酶抑制剂 离体血管环 血管舒张 血管内皮细胞 钾离子通道 钙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饮的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孔令雷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09-709,共1页
丹参饮是中医临床治疗“心腹诸痛”等疾病的常用经典名方,由丹参、砂仁和檀香三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主治血瘀气滞,心胃诸痛。丹参饮疗效确切,被历代医家用于心血管系统和胃肠道系统疾病的治疗。丹参饮的现代研究已... 丹参饮是中医临床治疗“心腹诸痛”等疾病的常用经典名方,由丹参、砂仁和檀香三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主治血瘀气滞,心胃诸痛。丹参饮疗效确切,被历代医家用于心血管系统和胃肠道系统疾病的治疗。丹参饮的现代研究已经有一定积累,包括药效学研究,药理作用机制研究以及物质基础研究等。本文通过查阅现代文献,对丹参饮的药理作用及机制、提取工艺和物质基础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丹参饮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饮 心腹诸痛 药理作用 物质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风藤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9
作者 郑湘锦 任利文 +2 位作者 李婉 王金华 杜冠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30-1433,共4页
青风藤是防己科植物青藤及毛青藤的干燥藤茎,具有降压、抗心律失常、抗炎和抗肿瘤等作用。该文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分析青风藤的毒性以及引起毒性反应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评价青风藤毒性反应与药效活性的关系,分析毒性反... 青风藤是防己科植物青藤及毛青藤的干燥藤茎,具有降压、抗心律失常、抗炎和抗肿瘤等作用。该文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分析青风藤的毒性以及引起毒性反应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评价青风藤毒性反应与药效活性的关系,分析毒性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对策,以期为科学认识和临床合理应用青风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风藤 青藤碱 毒性反应 药效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酸对糖尿病肾病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琪文 杨德智 +2 位作者 杨秀颖 吕扬 杜冠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48-852,共5页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一种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是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目前临床上治疗DN的药物主要是降压降血糖药物,而针对于DN的发病机制的药物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但一些药疗效欠...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一种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是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目前临床上治疗DN的药物主要是降压降血糖药物,而针对于DN的发病机制的药物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但一些药疗效欠佳,不良反应严重。研究表明,从中药大黄分离提纯得到的天然蒽醌类化合物大黄酸,对DN有潜在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方式是多靶点多途径的综合结果。大黄酸对机体的抗炎、抗氧化性应激,并抑制转化生长因子活性等作用机制,是治疗DN的新策略。该文综述近年国内外对大黄酸在DN方面的作用及机制最新研究进展,分析大黄酸对DN的治疗前景,为大黄酸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酸 糖尿病肾病 抗炎 氧化性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