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中基因毒性杂质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1
作者 阮晓玲 郑项元 +2 位作者 徐洁 丁黎 郑枫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7-274,共8页
基因毒性杂质或者潜在基因毒性杂质,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需要严格控制药物中这类杂质的限度。由于此类杂质检测在灵敏度、选择性、待测物稳定性、基质复杂性等方面呈现特殊要求,因此在分析方法的开发和选择上具有与其他药物杂质检测不同... 基因毒性杂质或者潜在基因毒性杂质,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需要严格控制药物中这类杂质的限度。由于此类杂质检测在灵敏度、选择性、待测物稳定性、基质复杂性等方面呈现特殊要求,因此在分析方法的开发和选择上具有与其他药物杂质检测不同的特点。本文对药物中常见的基因毒性杂质卤代烷烃、磺酸酯、肼类化合物、环氧化物和酰卤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为更好地选择基因毒性杂质控制方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毒性杂质 分析方法 卤代烷烃 磺酸酯 肼类化合物 环氧化物 酰卤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黄寅 许风国 +2 位作者 张伟 王俊南 张尊建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5-112,共8页
药物代谢组学是在系统生物学背景下,代谢组学与药学紧密交叉、有机结合促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依托现代分析技术、化学计量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通过分析比较给药前后生物体液中小分子代谢物轮廓的改变来进行药物疗效和毒性的评价、预测... 药物代谢组学是在系统生物学背景下,代谢组学与药学紧密交叉、有机结合促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依托现代分析技术、化学计量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通过分析比较给药前后生物体液中小分子代谢物轮廓的改变来进行药物疗效和毒性的评价、预测。本文对药物代谢组学的研究流程和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系统概括,并对相关技术要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代谢组学 系统生物学 代谢通路 生物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LC-MS/MS测定鸡蛋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被引量:18
3
作者 田媛 张尊建 +2 位作者 李静 李文静 陈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鸡蛋中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达氟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二氟沙星残留的固相萃取-LC-MS/MS测定方法。方法:鸡蛋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质和正己烷脱脂后,过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LC-MS/M...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鸡蛋中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达氟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二氟沙星残留的固相萃取-LC-MS/MS测定方法。方法:鸡蛋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质和正己烷脱脂后,过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LC-MS/MS分析,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13∶87),色谱柱为岛津Shim-packVP-ODSC18柱。结果:建立的固相萃取-LC-MS/MS选择性好,灵敏度和准确度均良好。结论:建立的方法可作为多种药物残留检测的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 鸡蛋 多残留 LC-MS/MS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装式注射器与药物相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小慧 印晖 +1 位作者 严方 狄斌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5-281,共7页
预装式注射器(PFS)包装的注射液作为一种药械组合产品,近几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其包装材料与生物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很高,因此,有关二者的相容性也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PFS的可提取物和浸出物、安全性评价和相关分析方法等... 预装式注射器(PFS)包装的注射液作为一种药械组合产品,近几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其包装材料与生物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很高,因此,有关二者的相容性也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PFS的可提取物和浸出物、安全性评价和相关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装式注射器 药械组合 生物药物 可提出物 浸出物 相容性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量子点在纳米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王运庆 叶超 +1 位作者 王晓梅 胡育筑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5,共8页
量子点是一类新型无机纳米荧光探针,在长时间、多色的荧光成像和检测中具有突出优势。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量子点标记技术推动了纳米药物在细胞、活体动物水平上的研究;基于量子点和荧光成像技术开发的集靶向、成像和治疗作用于一体的多功... 量子点是一类新型无机纳米荧光探针,在长时间、多色的荧光成像和检测中具有突出优势。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量子点标记技术推动了纳米药物在细胞、活体动物水平上的研究;基于量子点和荧光成像技术开发的集靶向、成像和治疗作用于一体的多功能纳米药物,有望应用于肿瘤诊断和治疗。本文从量子点作为纳米药物载体、量子点标记纳米药物载体、量子点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用于纳米药物释放研究以及多功能纳米药物开发这四个方面综述了荧光量子点技术用于纳米药物研究的最新进展,并讨论了该领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纳米药物 荧光成像 体内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分析生物样品中肽类及蛋白类药物的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被引量:8
6
作者 周娜 王晶 丁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01-407,共7页
肽类及蛋白类药物的理化性质较为特殊,其LC-MS分析方法与传统的化学药物相比,存在不少特殊性,在定量分析测定上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容器壁对肽类及蛋白的吸附作用、生物样品中肽类及蛋白易降解、生物样品基质中大量内源性肽... 肽类及蛋白类药物的理化性质较为特殊,其LC-MS分析方法与传统的化学药物相比,存在不少特殊性,在定量分析测定上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容器壁对肽类及蛋白的吸附作用、生物样品中肽类及蛋白易降解、生物样品基质中大量内源性肽类及蛋白对测定的干扰、极性较大在反相柱上不易保留、质谱分析肽类及蛋白时对离子源和质量分析器的要求以及内标不易寻找等。本文对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肽类及蛋白类样品分析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样品 蛋白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吸附 衍生化 多电荷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国立大学和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本科教学的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吴春勇 柳文媛 +2 位作者 肖莹 何志磊 康立峰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5期468-472,共5页
对新加坡国立大学和中国药科大学本科药学专业的药物分析课程进行比较性研究,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评价模式和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概述,为药物分析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药物分析 本科教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作用色谱在体内药物定量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张禄阳 田媛 +2 位作者 沈晓航 罗江 张尊建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9-384,共6页
亲水作用色谱(HILIC)是一种结合了亲水性固定相与极性有机溶剂-水体系流动相的色谱分离技术,对反相色谱中难以保留的极性化合物能够实现有效分离。近年来,将HILIC-串联质谱联用技术(HILIC-MS/MS)应用于体内药物定量分析的报道已引起广... 亲水作用色谱(HILIC)是一种结合了亲水性固定相与极性有机溶剂-水体系流动相的色谱分离技术,对反相色谱中难以保留的极性化合物能够实现有效分离。近年来,将HILIC-串联质谱联用技术(HILIC-MS/MS)应用于体内药物定量分析的报道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HILIC的定义和机制,并综述了其在体内药物定量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作用色谱 体内药物分析 极性化合物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肝微粒体和指纹图谱研究六味地黄丸与硝苯地平的药物相互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郑梅 刘富垒 +1 位作者 薛敬伟 柳文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5-201,共7页
本研究建立了基于体外肝微粒体和中药代谢指纹图谱研究六味地黄丸与硝苯地平的药物相互作用的方法。体外肝微粒体温孵采用加入六味地黄丸和硝苯地平置37℃水浴中温孵60 min。指纹图谱测定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 本研究建立了基于体外肝微粒体和中药代谢指纹图谱研究六味地黄丸与硝苯地平的药物相互作用的方法。体外肝微粒体温孵采用加入六味地黄丸和硝苯地平置37℃水浴中温孵60 min。指纹图谱测定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240 nm;测定温孵前后微粒体中六味地黄丸的代谢指纹图谱,通过相似度比较评价两者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六味地黄丸与硝苯地平共孵前后,代谢指纹图谱无明显差异。在体动物试验显示,六味地黄丸与硝苯地平联合给药前后,典型成分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硝苯地平 肝微粒体 指纹图谱 药物相互作用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对药物转运体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伟 沈青青 +4 位作者 徐玲燕 杜娟 江振洲 张陆勇 黄鑫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7-414,共8页
肝和肾是机体最主要的代谢和排泄器官。炎症状态下,机体内肝、肾和肠道大部分转运体表达和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均下调。肠道作为口服药物吸收的主要器官,肠转运的内外源性物质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发生改变,进而导致药物不良反应。本文主要从... 肝和肾是机体最主要的代谢和排泄器官。炎症状态下,机体内肝、肾和肠道大部分转运体表达和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均下调。肠道作为口服药物吸收的主要器官,肠转运的内外源性物质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发生改变,进而导致药物不良反应。本文主要从细胞、动物和机体3个方面综述了促炎细胞因子、炎症诱导物和炎症性疾病对药物转运体表达和活性的影响,以及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影响,最后阐述了炎症引起转运体改变的相关机制,对阐明药物不良反应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药物转运体 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杂质研究方法最新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戚立凯 狄斌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7-263,共7页
药物杂质是反映药物质量的重要指标,其研究也贯穿着药物研发、生产以及销售的整个过程。随着分析仪器技术的不断发展,药物中杂质的研究技术以及杂质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本文从药物杂质来源、杂质研究方法以及基因毒性杂质研究等方... 药物杂质是反映药物质量的重要指标,其研究也贯穿着药物研发、生产以及销售的整个过程。随着分析仪器技术的不断发展,药物中杂质的研究技术以及杂质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本文从药物杂质来源、杂质研究方法以及基因毒性杂质研究等方面重点讨论了分析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基因毒性杂质的确定方法,为药物分析工作者在杂质研究时提供技术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杂质 分析技术 方法 基因毒性杂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中转运蛋白对药物透皮吸收的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金琪雯 张峻颖 +1 位作者 吴春勇 康立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94-799,共6页
经皮给药是临床避免药物首关效应、提高生物利用度的有效方法,具有口服和注射给药不可替代的优点。皮肤存在一系列转运蛋白,会影响药物的透皮吸收。研究皮肤中转运蛋白的分布、功能以及表达的调节对经皮给药和化妆品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经皮给药是临床避免药物首关效应、提高生物利用度的有效方法,具有口服和注射给药不可替代的优点。皮肤存在一系列转运蛋白,会影响药物的透皮吸收。研究皮肤中转运蛋白的分布、功能以及表达的调节对经皮给药和化妆品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人类转运蛋白可分为ATP结合盒(ABC)转运蛋白和溶质转运体(SLC)。这两种类型的转运蛋白在皮肤中均有表达,影响药物透皮吸收。该文综述皮肤各种转运蛋白的表达及其在经皮给药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给药 皮肤 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药科大学召开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药物一致性评价关键技术与标准研究”子课题工作推进会议
13
作者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3-543,共1页
2020年10月11日上午,由中国药科大学牵头承担的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药物一致性评价关键技术与标准研究”子课题4“基于BCS分类及体内外相关性的生物豁免研究”以线上形式召开2020年度工作推进会。来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 2020年10月11日上午,由中国药科大学牵头承担的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药物一致性评价关键技术与标准研究”子课题4“基于BCS分类及体内外相关性的生物豁免研究”以线上形式召开2020年度工作推进会。来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沈阳药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天津药物研究院、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湖北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四川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北京市药品检验所及中国药科大学等9家单位的22位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药科大学 一致性评价 沈阳药科大学 体内外相关性 子课题 天津药物研究院 科技重大专项 食品药品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库中细菌与人源药物代谢酶的比较及肠道菌群对药物代谢影响的展望
14
作者 皇甫逸凡 冉雨叶 +1 位作者 封硕 李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2-130,共9页
聚焦药物代谢相关的各种数据库和文献,对细菌来源与人源药物代谢酶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比较数据库中细菌与人源药物代谢酶收录信息的异同。结果发现细菌来源药物代谢酶比人源药物代谢酶要多很多(9703 vs 964),但是细菌来源药物代... 聚焦药物代谢相关的各种数据库和文献,对细菌来源与人源药物代谢酶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比较数据库中细菌与人源药物代谢酶收录信息的异同。结果发现细菌来源药物代谢酶比人源药物代谢酶要多很多(9703 vs 964),但是细菌来源药物代谢酶的数量相较于BRENDA数据库中细菌酶的总体数量却少很多(9703 vs 20835235)。这说明细菌对药物代谢的影响可能被大大地低估,需要进行深入的系统性研究。本文总结了目前研究肠道菌群影响药物代谢的进展及不足,提出研究思路,即通过人工智能对肠道细菌来源蛋白是否具有药物代谢的能力进行预测,用基因编辑与体内外实验等方法进行生物学功能的验证,并建立注释功能完善的肠道菌群与药物代谢相关数据库,为如何深入挖掘肠道菌群对药物代谢影响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药物代谢 代谢酶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蛋白质成像方法进展
15
作者 姚春露 张惟杰 +6 位作者 张云龙 邓朝霞 王梦灵 张左玲 王琛 宋沁馨 邹秉杰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7,共11页
单细胞蛋白质的差异化表达及其亚细胞定位同机体的生理状态和病理机制密切相关。单细胞蛋白质原位成像方法的发展为空间单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以及单细胞蛋白图谱绘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本文对近几年开发的基于抗体有序多轮孵育的循环... 单细胞蛋白质的差异化表达及其亚细胞定位同机体的生理状态和病理机制密切相关。单细胞蛋白质原位成像方法的发展为空间单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以及单细胞蛋白图谱绘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本文对近几年开发的基于抗体有序多轮孵育的循环免疫荧光成像、基于金属元素标签抗体的质谱成像、基于抗体DNA条形码的荧光成像、基于基因编码的荧光蛋白成像、基于拉曼光谱或X射线的光谱成像等单细胞蛋白质成像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对它们的成像原理作简要说明。文章重点关注了这些方法的多重性能、成像分辨率以及信号放大性能,并分析了它们在实际科研和临床工作中的应用特点,希望为新的单细胞蛋白质成像方法的开发提供参考,并为生物医学和精准医学的发展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蛋白质 免疫荧光 质谱成像 荧光蛋白 光谱成像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醋制前后柴胡皂苷a、b_2、c、d的LC-MS/MS法测定及比较 被引量:26
16
作者 许磊 田稷馨 +3 位作者 宋瑞 刘国强 田媛 张尊建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4-340,共7页
采用LC-MS/MS法对醋制前后柴胡中的Ⅰ型柴胡皂苷a、c、d与Ⅱ型柴胡皂苷b2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KinetexTMC18(50 mm×4.6 mm,2.6μm),流动相为水-乙腈-甲醇三元梯度洗脱;检测系统为电喷雾离子源(ESI)-三重四级杆质谱仪,ESI负离子模... 采用LC-MS/MS法对醋制前后柴胡中的Ⅰ型柴胡皂苷a、c、d与Ⅱ型柴胡皂苷b2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KinetexTMC18(50 mm×4.6 mm,2.6μm),流动相为水-乙腈-甲醇三元梯度洗脱;检测系统为电喷雾离子源(ESI)-三重四级杆质谱仪,ESI负离子模式检测,待测成分与内标均采用负离子加合物作为选择性反应监测(SRM)的前体离子,以[M+HCOO]-/[M-H]-作为SRM检测离子对。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好,可作为柴胡生品及醋炙品的质量控制方法。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醋制过程引发了由Ⅰ型柴胡皂苷向Ⅱ型的转化,醋制后柴胡皂苷b2的含量明显增加,对柴胡醋炙品的质量控制应同时考虑对Ⅰ、Ⅱ型柴胡皂苷柴胡皂苷进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醋制 柴胡皂苷A 柴胡皂苷b2 柴胡皂苷c 柴胡皂苷D 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法研究大承气汤与其君药大黄物质基础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24
17
作者 许风国 刘颖 +3 位作者 宋瑞 董海娟 田媛 张尊建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从物质基础角度研究大承气汤与其君药大黄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LC-MS/MS)分析中药经典方剂大承气汤及其君药大黄水提液,研究两者化学成分间的相关性并对主要成分进行结构鉴定和推测。采用Zorbax SB... 目的:从物质基础角度研究大承气汤与其君药大黄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LC-MS/MS)分析中药经典方剂大承气汤及其君药大黄水提液,研究两者化学成分间的相关性并对主要成分进行结构鉴定和推测。采用Zorbax SB C18色谱柱,0.2%甲酸-甲醇-乙腈三元梯度洗脱,ESI离子源,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从大承气汤中共发现75个成分源于其君药大黄,经与标准品比对可确定其中9个;利用提取离子流技术(EIC)并结合质谱裂解规律可初步推测其中22个成分的结构。结论:大黄单煎剂中的主要成分在大承气汤中均有所体现;LC-MS/MS技术为中药方剂物质基础溯源、鉴定,方剂与单味药间的相关性研究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承气汤 大黄 物质基础 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对小鼠急性脂肪肝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4
18
作者 王少杰 李晓洁 +4 位作者 徐志猛 闫亢 陈曦 江振洲 张陆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9-95,共7页
探讨大黄素对DL-乙硫氨酸和四环素分别诱导的小鼠急性脂肪肝的改善作用及机制。雄性ICR小鼠连续给予大黄素或阳性对照药熊去氧胆酸共7 d,第7天给予DL-乙硫氨酸,建立DL-乙硫氨酸脂肪肝模型。雄性ICR小鼠连续给予大黄素或阳性对照药东宝... 探讨大黄素对DL-乙硫氨酸和四环素分别诱导的小鼠急性脂肪肝的改善作用及机制。雄性ICR小鼠连续给予大黄素或阳性对照药熊去氧胆酸共7 d,第7天给予DL-乙硫氨酸,建立DL-乙硫氨酸脂肪肝模型。雄性ICR小鼠连续给予大黄素或阳性对照药东宝甘泰、鸡骨草总黄酮碳苷共7 d,在给药第4天起每天给予四环素,建立四环素脂肪肝模型。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三酰甘油(TG)和肝TG、总胆固醇(TC)水平。Western blot测定肝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磷酸化乙酰辅酶A羧化酶(p-ACC)、SREBP1和脂肪酸合酶(FAS)蛋白的表达。RT-PCR测定肝脏脂肪酸转位酶(CD36)、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和微粒体三酰甘油转运蛋白(MTTP)基因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大黄素能改善DL-乙硫氨酸和四环素引起的肝细胞肿大及小泡型肝脂肪变性;显著降低血清TG、AST、ALT和肝脏TG、TC的水平;抑制DL-乙硫氨酸引起的肝脏脂肪酸合成相关蛋白表达的增加;减少肝脏脂肪酸的摄取、增加脂肪酸的氧化及分泌。结果表明,大黄素对DL-乙硫氨酸和四环素引起的脂肪肝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DL-乙硫氨酸 四环素 急性脂肪肝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炙甘草配伍对附子水煎液中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和离体肠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蓝娟 阿衣夏木.夏衣提 +3 位作者 何雷萍 狄斌 冯芳 苏梦翔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0-434,共5页
采用LC-MS/MS法研究炙甘草配伍对附子水煎液中双酯型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和离体肠吸收的影响。以生附子水煎液和生附子炙甘草药对水煎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两种水煎液中以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为代表的双酯型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差异... 采用LC-MS/MS法研究炙甘草配伍对附子水煎液中双酯型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和离体肠吸收的影响。以生附子水煎液和生附子炙甘草药对水煎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两种水煎液中以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为代表的双酯型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差异。并通过离体外翻肠囊模型,考察炙甘草配伍对三者在不同肠段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炙甘草配伍附子在显著降低游离的双酯型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和肠道吸收率的同时,还可以促使各肠段对乌头类生物碱无差异吸收,达到减毒缓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炙甘草 配伍 离体外翻肠囊 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灌服枳实提取液后体内黄酮类代谢产物的LC-MS/MS分析 被引量:22
20
作者 李哲 宋瑞 +3 位作者 许风国 许磊 田媛 张尊建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9-547,共9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分析大鼠灌服枳实提取液后尿液、粪便和胆汁中的黄酮类成分。采用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甲醇-乙腈三元梯度洗脱系统,柱温35℃,流速1.0m...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分析大鼠灌服枳实提取液后尿液、粪便和胆汁中的黄酮类成分。采用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甲醇-乙腈三元梯度洗脱系统,柱温35℃,流速1.0mL/min;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源-三重四极杆质谱系统,负离子模式检测。在枳实提取液中共检出了34种黄酮类成分,在大鼠生物样本中共检出40种黄酮类成分,其中14种来源于体外,26种为代谢产物,并初步归属了它们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实 黄酮 代谢产物 体内代谢 高效液相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