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中药苍耳子的基源植物进行数量分类学及生药鉴别研究,为苍耳属药用植物的分类、鉴定与种质优选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全国25个居群苍耳属植物果实进行异地栽培试验,出苗后观察生长情况、形态特征;选取20个分类性状,如生长周期、植...目的:对中药苍耳子的基源植物进行数量分类学及生药鉴别研究,为苍耳属药用植物的分类、鉴定与种质优选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全国25个居群苍耳属植物果实进行异地栽培试验,出苗后观察生长情况、形态特征;选取20个分类性状,如生长周期、植株高度、叶柄长度、总苞刺长度、密度、喙长及成熟果实颜色等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和分析;采用聚类分析法,以25个分类运算单位的20个性状数据形成25×20的原始数据矩阵X={Xij}25×20,对矩阵经SPSS13.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与结论:以20个性状为指标的聚类分析结果将25个居群分成四大类,基本支持作者根据样品形态指标观察得出的鉴定结果。第一类鉴定为苍耳Xanthiumsibiricum,第二类为蒙古苍耳X.mongolicum,第三类为近无刺苍耳X.sibiricum var. subinerme;第四类暂将其命名为"深圳型苍耳"Xanthiumsp.(未定种),有可能为新的栽培变种。根据此结果可将国产苍耳子基源植物整理为3种1型(深圳型),并对已有分类标准进行了修订。本文报道的聚类分析法可以用于苍耳属植物及生药的鉴别。展开更多
为了解不同生长时期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菌丝体的代谢产物差异及其通路,该研究采用HPLC-MS/MS分析方法对培养10、20、30 d的灰树花菌丝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共42类584种代谢物被鉴定出,其中159种、47种和165种代谢物在对照组(1...为了解不同生长时期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菌丝体的代谢产物差异及其通路,该研究采用HPLC-MS/MS分析方法对培养10、20、30 d的灰树花菌丝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共42类584种代谢物被鉴定出,其中159种、47种和165种代谢物在对照组(10 d vs 20 d、20 d vs 30 d、10 d vs 30 d)中表现出不同的积累模式,不同培养时间的代谢物成分差异显著。(2)培养10 d产生较多与促进菌丝体生长和氧化供能有关的物质,培养20 d产生或积累了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次生代谢物,如橄榄苦甙、甘胆酸、N-甲基酪胺、Alprazolam,培养30 d菌丝体中含有多种与产生香气有关的物质。(3)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10 d vs 20 d比较组、20 d vs 30 d比较组和10 d vs 30 d比较组分别富集到163条、81条、137条代谢通路,氨基酸代谢在菌丝体不同培养时间中的影响最大。该研究初步探索了灰树花菌丝体的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并发现不同培养时间灰树花菌丝体代谢产物具有明显的差异,以及菌丝体中部分成分含量与培养时间有关,对灰树花菌丝体的质量控制和机理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对中药苍耳子的基源植物进行数量分类学及生药鉴别研究,为苍耳属药用植物的分类、鉴定与种质优选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全国25个居群苍耳属植物果实进行异地栽培试验,出苗后观察生长情况、形态特征;选取20个分类性状,如生长周期、植株高度、叶柄长度、总苞刺长度、密度、喙长及成熟果实颜色等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和分析;采用聚类分析法,以25个分类运算单位的20个性状数据形成25×20的原始数据矩阵X={Xij}25×20,对矩阵经SPSS13.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与结论:以20个性状为指标的聚类分析结果将25个居群分成四大类,基本支持作者根据样品形态指标观察得出的鉴定结果。第一类鉴定为苍耳Xanthiumsibiricum,第二类为蒙古苍耳X.mongolicum,第三类为近无刺苍耳X.sibiricum var. subinerme;第四类暂将其命名为"深圳型苍耳"Xanthiumsp.(未定种),有可能为新的栽培变种。根据此结果可将国产苍耳子基源植物整理为3种1型(深圳型),并对已有分类标准进行了修订。本文报道的聚类分析法可以用于苍耳属植物及生药的鉴别。
文摘为了解不同生长时期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菌丝体的代谢产物差异及其通路,该研究采用HPLC-MS/MS分析方法对培养10、20、30 d的灰树花菌丝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共42类584种代谢物被鉴定出,其中159种、47种和165种代谢物在对照组(10 d vs 20 d、20 d vs 30 d、10 d vs 30 d)中表现出不同的积累模式,不同培养时间的代谢物成分差异显著。(2)培养10 d产生较多与促进菌丝体生长和氧化供能有关的物质,培养20 d产生或积累了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次生代谢物,如橄榄苦甙、甘胆酸、N-甲基酪胺、Alprazolam,培养30 d菌丝体中含有多种与产生香气有关的物质。(3)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10 d vs 20 d比较组、20 d vs 30 d比较组和10 d vs 30 d比较组分别富集到163条、81条、137条代谢通路,氨基酸代谢在菌丝体不同培养时间中的影响最大。该研究初步探索了灰树花菌丝体的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并发现不同培养时间灰树花菌丝体代谢产物具有明显的差异,以及菌丝体中部分成分含量与培养时间有关,对灰树花菌丝体的质量控制和机理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