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分析技术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林锦明 张东春 +2 位作者 魏红 赵卫权 林德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43-1044,共2页
概括介绍了热分析技术在中药材鉴别、药物分析以及药剂学中的应用 ,以期使广大药学工作者对热分析技术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情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 差热分析 量热法 差示扫描 药学 药物分析 中药材鉴别 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驻极体与化学促渗剂对美洛昔康促渗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侯雪梅 崔黎丽 +5 位作者 江键 李国栋 梁媛媛 宋茂海 孔玉秀 程亮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09-713,共5页
目的:比较驻极体与化学促渗剂对美洛昔康的促渗作用。方法:以美洛昔康贴剂为对照组,以加化学促渗剂的美洛昔康贴剂、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和加入化学促渗剂的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为实验组,利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用紫外分光光度仪于362nm... 目的:比较驻极体与化学促渗剂对美洛昔康的促渗作用。方法:以美洛昔康贴剂为对照组,以加化学促渗剂的美洛昔康贴剂、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和加入化学促渗剂的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为实验组,利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用紫外分光光度仪于362nm处测定各类贴剂中主药的光密度并求算其10h内的累积渗透量,并与对照组10h内累积渗透量相比,比较驻极体与化学促渗剂对美洛昔康的体外促渗能力及驻极体与化学促渗剂的协同作用。结果:(1)1%、3%、5%氮酮美洛昔康贴剂作用离体皮肤10h,其累积渗透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20、1.33、1.26倍(P<0.05),促渗能力由大到小依次排序为:3%氮酮>5%氮酮>1%氮酮;(2)除20%丙二醇外,化学促渗剂(1%、3%、5%氮酮,10%油酸乙酯,1%薄荷油,30%二甲亚砜)对美洛昔康均有促渗作用;其中以10%油酸乙酯促渗能力最强,为对照组的1.86倍(P<0.05);(3)驻极体对美洛昔康的促渗作用优于选用的化学促渗剂,为对照组的2.16倍(P<0.05);(4)驻极体可增强化学促渗剂的促渗作用,加入化学促渗剂的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与加化学促渗剂的美洛昔康贴剂相比,其促渗能力提高到1.14~2.82倍(P<0.05)。结论:驻极体具有优良的药物透皮吸收促进作用,可作为一种新型促渗方法用于体外透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极体 美洛昔康 贴剂 化学促渗剂 累积渗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法动态监测硝普钠在小鼠体内释放NO过程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李承 章林慧 +2 位作者 梁桂媛 周宜开 郝巧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8-380,共3页
目的 建立一套快速有效的测量NO的方法并用来监测降压药硝普钠在小鼠体内释放NO的过程。方法 建立并采用鲁米诺 过氧化氢 (Luminol H2 O2 )化学发光体系 ,动态监测小鼠静脉注射硝普钠 (2mg/kg)后血样中NO浓度的变化。结果 Luminol H... 目的 建立一套快速有效的测量NO的方法并用来监测降压药硝普钠在小鼠体内释放NO的过程。方法 建立并采用鲁米诺 过氧化氢 (Luminol H2 O2 )化学发光体系 ,动态监测小鼠静脉注射硝普钠 (2mg/kg)后血样中NO浓度的变化。结果 Luminol H2 O2 化学发光体系构建成功 ,以此测量NO标准系列线性良好 ;硝普钠给药后 ,小鼠体内NO 30s左右达到峰值 ,2 0 0s恢复给药前水平。结论 Luminol H2 O2 化学发光体系测量NO灵敏度高、特异性好 ;硝普钠在体内快速释放NO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硝普钠 化学发光分析 药理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药獐、麂的骨和肌肉的无机元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林培英 汪学昭 +1 位作者 郑汉臣 靳守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9-200,共2页
獐、麂为鹿科动物,其骨、肌肉均可入药。据中药大辞典记载:獐肉“补益五脏”,其骨“益精髓,悦颜色”,主治产后虚乏,五劳七伤,虚损不足,脏腑冷热不调。麂骨有“补气、暖胃、耐饥,化湿祛风”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獐、麂具... 獐、麂为鹿科动物,其骨、肌肉均可入药。据中药大辞典记载:獐肉“补益五脏”,其骨“益精髓,悦颜色”,主治产后虚乏,五劳七伤,虚损不足,脏腑冷热不调。麂骨有“补气、暖胃、耐饥,化湿祛风”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獐、麂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衰老、促进溃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动物药 无机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促渗剂与负极性驻极体促进5-氟尿嘧啶体外透过大鼠增生性瘢痕和背部皮肤的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春晓 徐立丽 +5 位作者 梁媛媛 郭鑫 黄平 许佳捷 崔黎丽 江键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65-1170,共6页
目的比较化学促渗剂和负极性驻极体对5-氟尿嘧啶(5-FU)体外经增生性瘢痕皮肤的促渗作用,为驻极体5-FU缓控释贴剂的制备奠定基础。方法通过Franz扩散池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研究1%氮酮、10%油酸乙酯、-1 000V驻极体、-1 500V驻极体和-2 000... 目的比较化学促渗剂和负极性驻极体对5-氟尿嘧啶(5-FU)体外经增生性瘢痕皮肤的促渗作用,为驻极体5-FU缓控释贴剂的制备奠定基础。方法通过Franz扩散池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研究1%氮酮、10%油酸乙酯、-1 000V驻极体、-1 500V驻极体和-2 000V驻极体作用后5-FU的体外经大鼠瘢痕皮肤或背部皮肤的透皮规律。结果 (1)1%氮酮和10%油酸乙酯均可促进5-FU经大鼠瘢痕皮肤的渗透,且10%油酸乙酯的促渗效果优于1%氮酮。(2)化学促渗剂作用下的5-FU经大鼠瘢痕皮肤和背部皮肤的体外渗透规律相似,但是5-FU经瘢痕皮肤的累积透皮量少于经背部皮肤的累积透皮量。(3)负极性驻极体对5-FU均具有良好的促渗作用,促渗效果的优劣顺序依次为:-2 000V驻极体、-1 500V驻极体、-1 000V驻极体。同样,负极性驻极体作用下5-FU经大鼠瘢痕皮肤的累积透过量少于经背部皮肤的累积透皮量。结论化学促渗剂和负极性驻极体均能促进5-FU的经皮渗透。其中,10%油酸乙酯和-2 000V驻极体对5-FU的促渗效果最佳,可用于驻极体5-FU缓控释贴剂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驻极体 氮酮 油酸乙酯 透皮给药 瘢痕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驻极体产生的静电场与胰岛素的相互作用及其药效学初探 被引量:11
6
作者 梁媛媛 王美玲 +3 位作者 崔黎丽 郭鑫 黄平 江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09-1915,共7页
为了研究驻极体对胰岛素溶液中胰岛素的渗透性和聚集态的影响,利用高压真空镀膜法制备了单电极聚丙烯驻极体,借助常温栅控恒压电晕充电法制备了不同初始表面电位、不同极性的单电极和双裸面驻极体。通过等效表面电位衰减测量和蛋白质电... 为了研究驻极体对胰岛素溶液中胰岛素的渗透性和聚集态的影响,利用高压真空镀膜法制备了单电极聚丙烯驻极体,借助常温栅控恒压电晕充电法制备了不同初始表面电位、不同极性的单电极和双裸面驻极体。通过等效表面电位衰减测量和蛋白质电泳技术检测了驻极体透过胰岛素溶液后的等效表面电位衰减规律和驻极体对胰岛素聚集态的影响,并利用糖尿病大鼠模型进行了初步的胰岛素药效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驻极体连续作用48 h后,不同极性和初始表面电位的单电极驻极体透过胰岛素溶液后的等效表面电位衰减量均低于相应的双裸面驻极体组,其中±1 000 V单电极驻极体表现出更优异的电荷储存稳定性;经过驻极体连续作用24 h,胰岛素电泳分析结果显示胰岛素溶液的聚集态并未发生改变,均以单聚体和二聚体为主;-1 000 V驻极体作用后的胰岛素降糖效果显著。可得以下结论:±1 000 V驻极体透过胰岛素溶液后其电荷储存能力较优;驻极体的作用并不改变胰岛素自身的结构;驻极体可望用于制备驻极体胰岛素透皮吸收新剂型,为胰岛素透皮吸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便快捷的给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极体 静电场 胰岛素 聚集 糖尿病大鼠 血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极性驻极体环孢菌素A贴剂的压电性 被引量:11
7
作者 郭鑫 崔黎丽 +3 位作者 梁媛媛 黄平 王美玲 江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16-1920,共5页
为比较研究不同表面电位的驻极体对环孢菌素A贴剂内模型药物的极化及其压电性影响,进一步探讨驻极体环孢菌素A贴剂内药物极化及释放机制,利用药剂学方法制备了空白贴剂和不同药物质量的环孢菌素A贴剂。利用电晕充电技术制备了不同表面... 为比较研究不同表面电位的驻极体对环孢菌素A贴剂内模型药物的极化及其压电性影响,进一步探讨驻极体环孢菌素A贴剂内药物极化及释放机制,利用药剂学方法制备了空白贴剂和不同药物质量的环孢菌素A贴剂。利用电晕充电技术制备了不同表面电位的双裸面驻极体,将驻极体与环孢菌素A贴剂组合制备成驻极体贴剂。借助于等温表面电位衰减测量和准静态压电系数测量研究了驻极体对环孢菌素A贴剂压电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驻极体环孢菌素A贴剂的内、外电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驻极体可引起环孢菌素A贴剂内模型药物的极化,药物的极化程度随驻极体表面电位的升高而增强、随驻极体作用时间的延长而衰减并逐步趋于稳定;环孢菌素A药物质量越高,则驻极体环孢菌素A贴剂的压电活性越低。可得结论:驻极体可引起环孢菌素A的极化,药物的极化与驻极体表面电位、驻极体作用时间、贴剂内模型的药物质量密切相关;驻极体产生的电场力与极化的药物分子相互作用,可实现模型药物在驻极体环孢菌素A贴剂内的可控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极体 环孢菌素A 贴剂 极化 静电场 压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极性驻极体对胰岛素降糖效果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美玲 黄平 +3 位作者 梁媛媛 苑旺 郭鑫 江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816-3821,共6页
为探究不同表面电位的正极性驻极体对胰岛素降糖效果的影响,以糖尿病大鼠为动物模型,以聚丙烯(PP)薄膜为驻极体材料,通过电晕充电系统将聚丙烯制备成表面电位为500 V、1 000 V和1 500 V的驻极体。将经不同表面电位驻极体作用12 h时间后... 为探究不同表面电位的正极性驻极体对胰岛素降糖效果的影响,以糖尿病大鼠为动物模型,以聚丙烯(PP)薄膜为驻极体材料,通过电晕充电系统将聚丙烯制备成表面电位为500 V、1 000 V和1 500 V的驻极体。将经不同表面电位驻极体作用12 h时间后的猪胰岛素经皮下注入糖尿病大鼠体内,观察了正极性驻极体对胰岛素降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经正极性驻极体作用后的胰岛素的降糖效果优于无电场处理的胰岛素;正极性驻极体处理过的胰岛素的降糖效果依次为,1 000 V驻极体作用胰岛素的降糖效果优于500 V驻极体作用的胰岛素,500 V驻极体作用胰岛素的降糖效果优于1 500 V驻极体作用的胰岛素;正极性驻极体提高胰岛素的降糖效果具有"有效电压作用窗"。可得结论:合理使用正极性驻极体具有提高胰岛素的降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极体 胰岛素 电场 降糖效果 聚丙烯 糖尿病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驻极体促进水杨酸甲酯的体外透皮释药 被引量:16
9
作者 崔黎丽 江键 +3 位作者 张利 宋诚荣 赵卫权 林锦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5-417,共3页
目的 :研究负极性驻极体对水杨酸甲酯透皮扩散的影响。方法 :用改进的 Franz扩散池和高效液相色谱 (HPL C)法测定水杨酸甲酯通过离体小鼠皮肤的通透流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负极性驻极体组水杨酸甲酯的皮肤通透流量增加 1.5 5倍 ,且... 目的 :研究负极性驻极体对水杨酸甲酯透皮扩散的影响。方法 :用改进的 Franz扩散池和高效液相色谱 (HPL C)法测定水杨酸甲酯通过离体小鼠皮肤的通透流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负极性驻极体组水杨酸甲酯的皮肤通透流量增加 1.5 5倍 ,且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结论 :负极性驻极体对水杨酸甲酯的透皮扩散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极体 透皮扩散 水杨酸甲酯 通透流量 体外透皮释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几种防腐剂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健辉 胡家庆 +3 位作者 张欣荣 尹笋君 刘小宇 杨峰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8-140,共3页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重氮烷基脲、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3种防腐剂,用Waters XTerra Ms C18柱(4.6 mm i.d×250 mm,5μm),乙腈-水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回收率为97.30%~102.00%,相对...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重氮烷基脲、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3种防腐剂,用Waters XTerra Ms C18柱(4.6 mm i.d×250 mm,5μm),乙腈-水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回收率为97.30%~102.00%,相对标准偏差为3.6%~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防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6000与青蒿素分散作用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国栋 周全 +2 位作者 赵长文 林锦明 张癸荣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98-299,共2页
聚乙二醇6000与青蒿素分散作用的热力学研究李国栋周全赵长文△林锦明△张癸荣▲青蒿素(QHS)为新型抗疟疾药物,其水溶性、油溶性均较差。有文献报道QHS经与聚乙二醇6000(PEG-6000)形成共沉淀物后,溶出速率... 聚乙二醇6000与青蒿素分散作用的热力学研究李国栋周全赵长文△林锦明△张癸荣▲青蒿素(QHS)为新型抗疟疾药物,其水溶性、油溶性均较差。有文献报道QHS经与聚乙二醇6000(PEG-6000)形成共沉淀物后,溶出速率有所增加,但热力学性质的研究未见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6000 青蒿素 分散作用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布剂透皮给药基质的研究 被引量:44
12
作者 韩冬 崔黎丽 李国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2-573,共2页
目的以卡波姆和聚丙烯酸钠作为凝胶骨架研制一种巴布剂给药基质。方法通过均匀设计实验,以处方中高分子凝胶、填充剂、保湿剂、交联剂和交联调节剂为因素,以用量为水平,设计U16(86)拟水平表,以剥离强度、黏着力和制剂外观作为考察指标,... 目的以卡波姆和聚丙烯酸钠作为凝胶骨架研制一种巴布剂给药基质。方法通过均匀设计实验,以处方中高分子凝胶、填充剂、保湿剂、交联剂和交联调节剂为因素,以用量为水平,设计U16(86)拟水平表,以剥离强度、黏着力和制剂外观作为考察指标,对试验结果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选出最优处方。结果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处方中各因素对剥离强度的作用大小依次为柠檬酸、卡波姆U10、丙二醇、聚丙烯酸钠7S;对黏着力的作用大小依次为甘油、柠檬酸、高岭土、卡波姆U10。结论巴布剂的最优处方为卡波姆U10∶聚丙烯酸钠7S∶甘油∶丙二醇∶高岭土∶柠檬酸∶乙醇∶三氯化铝=0.5∶6.5∶27∶7∶1.6∶0.2∶8∶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布剂 均匀设计 卡渡姆 聚丙烯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驻极体利多卡因贴剂的透皮促渗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孔玉秀 程亮 +3 位作者 肖永恒 王冬 江键 崔黎丽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9-472,共4页
目的:研究驻极体对利多卡因透皮吸收的促渗作用。方法:利用Franz扩散池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多卡因贴剂、含不同浓度氮酮利多卡因贴剂、正/负极性驻极体利多卡因贴剂和含不同浓度氮酮的正/负极性驻极体利多卡因贴剂在10h内的体外大鼠... 目的:研究驻极体对利多卡因透皮吸收的促渗作用。方法:利用Franz扩散池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多卡因贴剂、含不同浓度氮酮利多卡因贴剂、正/负极性驻极体利多卡因贴剂和含不同浓度氮酮的正/负极性驻极体利多卡因贴剂在10h内的体外大鼠皮肤累积渗透量,研究驻极体对利多卡因的透皮促渗作用。结果:(1)含1%、3%和5%氮酮的利多卡因贴剂的10h药物累积渗透量分别是利多卡因贴剂的1.06、1.10、1.66倍(5%氮酮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2)含1%、3%和5%氮酮的负极性驻极体利多卡因贴剂与相应的含化学促渗剂利多卡因贴剂具有类似的促渗效果。(3)含1%、3%和5%氮酮的正极性驻极体利多卡因贴剂与相应的化学促渗剂利多卡因贴剂相比,具有更大的增渗倍数(P<0.05或P<0.01),且5%氮酮与正极性驻极体对利多卡因的透皮吸收有联合促渗作用。结论:正极性驻极体对利多卡因贴剂有更好的促渗效果,氮酮与正极性驻极体对利多卡因透皮吸收有联合促渗作用,并与氮酮的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极体 利多卡因 皮肤投药 增渗倍数 氮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鉴别珍珠粉与珍珠层粉及其混合物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7
14
作者 林锦明 张汉明 赵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75-277,共3页
差示扫描量热法鉴别珍珠粉与珍珠层粉及其混合物含量的测定林锦明,张汉明,赵长文珍珠粉与珍珠层粉化学组成相似,主要含碳酸钙,并有多种氨基酸,只是含量有差异[1,2],且其外观相像,给定性定量工作带来一定困难。我们应用差示... 差示扫描量热法鉴别珍珠粉与珍珠层粉及其混合物含量的测定林锦明,张汉明,赵长文珍珠粉与珍珠层粉化学组成相似,主要含碳酸钙,并有多种氨基酸,只是含量有差异[1,2],且其外观相像,给定性定量工作带来一定困难。我们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不同来源的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粉 珍珠层粉 扫描量热法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苯地平溶液的光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卫权 崔黎丽 +2 位作者 周长江 林锦明 詹先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0-213,共4页
目的 :研究硝苯地平溶液光解反应的动力学规律和影响因素 ,探讨药物光稳定性的研究方法。方法 :在日光灯、紫外灯和自然光照射下对不同浓度硝苯地平溶液进行强制降解实验。结果 :硝苯地平溶液在自然光和日光灯下的光解动力学规律基本相... 目的 :研究硝苯地平溶液光解反应的动力学规律和影响因素 ,探讨药物光稳定性的研究方法。方法 :在日光灯、紫外灯和自然光照射下对不同浓度硝苯地平溶液进行强制降解实验。结果 :硝苯地平溶液在自然光和日光灯下的光解动力学规律基本相同 ,溶液的浓度影响药物对光的吸收 :低浓度溶液的光解为一级反应 ;高浓度时光解反应趋向于零级反应 ,光解反应速率常数与光的照度成线性关系。 结论 :硝苯地平溶液光解的速率主要决定于照射光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苯地平 光解动力学 光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极性驻极体静电场对5-氟尿嘧啶贴剂体外释放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立丽 苑旺 +4 位作者 梁媛媛 郭鑫 黄平 崔黎丽 江键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4-299,共6页
目的研究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贴剂的处方优化工艺及负极性驻极体静电场对5-FU体外释放规律的影响。方法采用常温电晕充电技术制备-1 000V负极性驻极体和-2 000V负极性驻极体,以压敏胶Eudragit E100为基质、柠檬酸三丁酯为... 目的研究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贴剂的处方优化工艺及负极性驻极体静电场对5-FU体外释放规律的影响。方法采用常温电晕充电技术制备-1 000V负极性驻极体和-2 000V负极性驻极体,以压敏胶Eudragit E100为基质、柠檬酸三丁酯为增塑剂、水溶性氮酮为化学促渗剂制备负极性驻极体5-FU贴剂。单因素考察压敏胶Eudragit E100、增塑剂、水溶性氮酮和负极性驻极体对5-FU贴剂相关参数的影响,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筛选5-FU贴剂的最优处方。利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研究负极性驻极体静电场对5-FU体外释放规律的影响。结果 (1)0.25g Eudragit E100、增塑剂和Eudragit E100的质量比为55∶100、水溶性氮酮的质量分数为3%组合时为5-FU贴剂的最优处方。(2)-1 000V驻极体和-2 000V驻极体均促进了5-FU的体外释放,且电压越高促进作用越强。(3)与单用3%水溶性氮酮相比,负极性驻极体联合质量分数为3%的水溶性氮酮进一步提高了5-FU的体外释放量(P<0.05)。结论负极性驻极体与水溶性氮酮均能降低5-FU贴剂的持黏力,促进5-FU的体外释放,两者联合使用时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极体 5-氟尿嘧啶 压敏胶贴剂 水溶性氮酮 静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极性聚四氟乙烯驻极体对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江键 宋诚荣 +4 位作者 崔黎丽 王小平 方影 李莉 叶熙亭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9-411,共3页
目的 :研究负电晕充电的聚四氟乙烯 (PTFE)驻极体对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方法 :选用 - 30 0、- 5 0 0和 - 10 0 0 V PTFE驻极体作用于成纤维细胞 2 4、48和 72 h,利用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负极性驻极体对成纤... 目的 :研究负电晕充电的聚四氟乙烯 (PTFE)驻极体对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方法 :选用 - 30 0、- 5 0 0和 - 10 0 0 V PTFE驻极体作用于成纤维细胞 2 4、48和 72 h,利用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负极性驻极体对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 30 0、- 5 0 0和 - 10 0 0 V驻极体作用成纤维细胞 2 4、48和 72 h以后 ,与对照组相比 ,成纤维细胞的凋亡量从 0 .5 %增至 10 % (部分可达 15 % ) ;驻极体作用成纤维细胞 48~ 72 h,出现细胞凋亡特有的形态学特征 ,即 :细胞异染色质边集 ,细胞裂解 ,可见凋亡小体。驻极体诱导成纤维细胞凋亡的效应与作用时间和场强呈正相关性 (P<0 .0 5 )。 结论 :负极性驻极体有促进成纤维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极体 成纤维细胞 细胞凋亡 负极性聚四氟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贞子微量元素的模糊聚类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汪学昭 宓鹤鸣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84-184,共1页
女贞子微量元素的模糊聚类分析汪学昭,宓鹤鸣女贞子是一种临床上应用广泛的补益中药。它具有滋补肝肾,乌发明目之功效。对于中药材进行药效与其微量元素含量间关系的研究,目前在医药界已日趋深入。合理用药前,对药材进行鉴别及质量... 女贞子微量元素的模糊聚类分析汪学昭,宓鹤鸣女贞子是一种临床上应用广泛的补益中药。它具有滋补肝肾,乌发明目之功效。对于中药材进行药效与其微量元素含量间关系的研究,目前在医药界已日趋深入。合理用药前,对药材进行鉴别及质量评价有一定意义。作者用原子吸收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子 微量元素 聚类分析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吸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血清中钙和镁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彩琴 李彤 +5 位作者 郑克敏 张永祥 郭军 刘伟娜 张振华 赵志弘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417-417,421,共2页
血清中钙和镁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由于性质接近,又往往共存,给分析带来一定的困难.钙和镁同时测定报道不多,常用原子吸收光度法,虽灵敏可靠,但仪器昂贵.本法可同时测定血清中钙和镁,无需分离和加掩蔽剂,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可靠.甲基... 血清中钙和镁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由于性质接近,又往往共存,给分析带来一定的困难.钙和镁同时测定报道不多,常用原子吸收光度法,虽灵敏可靠,但仪器昂贵.本法可同时测定血清中钙和镁,无需分离和加掩蔽剂,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可靠.甲基百里香酚蓝(MTB)是一种优良的金属络合染料,在碱性条件下只与钙、镁离子呈色.本文利用等吸收双波长消去法,在选定的两波长处,干扰组分具有相等的吸光度,钙、镁混合物吸光度的差值△A只与待测组分的浓度成正比,由此可计算待测组分的浓度.1试验部分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测定 双波长 吸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驻极体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和表面电荷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
20
作者 江键 宋诚荣 +4 位作者 王小平 崔黎丽 宋茂海 方影 孙庆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5-408,共4页
目的 :研究驻极体对成纤维细胞表面电荷的影响及其细胞表面电荷与细胞生长、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选用± 30 0V和± 10 0 0 V驻极体分别作用成纤维细胞 2 4、48和 72 h,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电泳技术测定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周期... 目的 :研究驻极体对成纤维细胞表面电荷的影响及其细胞表面电荷与细胞生长、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选用± 30 0V和± 10 0 0 V驻极体分别作用成纤维细胞 2 4、48和 72 h,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电泳技术测定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周期和细胞表面电荷。结果 :(1)负极性驻极体作用成纤维细胞使细胞的电泳率和 S期内的细胞数显著增加。 (2 )成纤维细胞表面负电荷和 S期内细胞数的增加量与驻极体的表面电位成正比。 (3)负极性驻极体能减少凋亡细胞的表面电荷量。 (4)正极性驻极体作用成纤维细胞使 G2 和 S期中的细胞数减少 ,同时减少了细胞表面的负电荷数量。结论 :负极性驻极体具有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和增加细胞表面负电荷量的作用。正极性驻极体具有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和降低细胞表面电荷密度的作用。凋亡细胞的表面电荷量较正常细胞要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极体 成纤维细胞 细胞周期 表面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