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葡萄树伤流液中矿质元素含量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艾尔肯.依不拉音 朱富荣 +1 位作者 布热米古丽.买买提 黄琼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08-211,共4页
研究了不同地区、不同品种新疆葡萄树伤流液中矿质元素的含量、特征元素和分布特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新疆葡萄树伤流液中各矿质元素的含量,并采用SPSS 17.0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测定结果... 研究了不同地区、不同品种新疆葡萄树伤流液中矿质元素的含量、特征元素和分布特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新疆葡萄树伤流液中各矿质元素的含量,并采用SPSS 17.0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测定结果进行特征分析。结果显示:经主成分分析得3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2.490%。第一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60.923%,故确定其所对应的Ca、Mg、P和S是新疆葡萄树伤流液中所含的特征元素。聚类分析将6个样品,基本按品种和地域性聚为2组。说明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葡萄树伤流液中矿质元素呈现一定的选择性累积和地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葡萄树伤流液 矿质元素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梯度洗脱法测定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被引量:30
2
作者 李翔 朱臻宇 +2 位作者 朱东亮 柴逸峰 娄子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1-333,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一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梯度洗脱法测定膜荚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方法:黄芪药材经甲醇-氨水(9:1,V/V)超声提取60min,确定实验条件并进行方法学考察;色谱条件:依利特Hypers订0Ds2色谱柱(4.6mm&...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一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梯度洗脱法测定膜荚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方法:黄芪药材经甲醇-氨水(9:1,V/V)超声提取60min,确定实验条件并进行方法学考察;色谱条件:依利特Hypers订0Ds2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A相为乙腈,B相为水,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室温;进样量:20μl。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条件:漂移管温度:40℃,载气(空气)压力:3.5bar(1bar-10^5Pa),增益值:7。结果:黄芪甲苷的理论塔板数为214798,分离度为1.858,拖尾因子为1.011。回归方程为y:1.415X+7.509,r=0.9994,线性范围在6.930~693.0μg/ml之间。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2.0%,48h内稳定性试验的RSD分别为1.24%,重复性试验的RSD分别为1.26%(n=5),最低检测限为0.6930μg/ml,加样回收率为97.05%,RSD-0.17%(n=3)。膜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标准。结论:该方法缩减了黄芪药材的前处理步骤,测定结果准确,适用于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 黄芪 黄芪甲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法对乳及乳制品中乳源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田兰 马晓丽 +2 位作者 陈春丽 孟磊 李新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8-111,127,共5页
采用毛细管电泳方法对原料乳、市售鲜奶、不同厂家的巴氏灭菌乳、不同厂家和产地超高温灭菌乳(UHT)、调味乳、乳酸饮料、复原乳、酸奶、奶粉中蛋白成分进行检测。选择聚乙烯醇涂层毛细管,采用柠檬酸缓冲体系,在紫外检测214nm、分离电压2... 采用毛细管电泳方法对原料乳、市售鲜奶、不同厂家的巴氏灭菌乳、不同厂家和产地超高温灭菌乳(UHT)、调味乳、乳酸饮料、复原乳、酸奶、奶粉中蛋白成分进行检测。选择聚乙烯醇涂层毛细管,采用柠檬酸缓冲体系,在紫外检测214nm、分离电压20kV条件下对乳及乳制品中的α一乳白蛋白(α-La)、β一乳球蛋白(β-Lg)、α-酪蛋白(α-CN)、β-酪蛋白(β-CN)和k-酪蛋白(k-CN)进行分离测定。结果表明:五种蛋白的含量在原料乳(巴氏灭菌乳、市售鲜奶)、UHT乳、酸奶、调味乳、乳酸饮料、复原乳中依次降低,而UHT乳含量随保质期的增加而减少,奶粉中蛋白质含量因其适应人群而有差异。乳及乳制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与其存在形式、产地及加工工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毛细管电泳 牛奶 乳制品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胶、龟甲胶中脂溶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被引量:20
4
作者 于海英 周永妍 程秀民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7-452,共6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并建立东阿阿胶、龟甲胶脂溶性成分的指纹图谱,为药用动物胶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采用液-液-液三相静态萃取方法制备样品,以水-乙腈为流动相进行二元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5nm,柱温25℃,分析时间为60min...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并建立东阿阿胶、龟甲胶脂溶性成分的指纹图谱,为药用动物胶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采用液-液-液三相静态萃取方法制备样品,以水-乙腈为流动相进行二元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5nm,柱温25℃,分析时间为60min。采集20批样品的色谱图并对其进行相似度和聚类分析。分别标定了阿胶、龟甲胶的共有峰,其相似度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胶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以有效地区别不同种属的药用动物胶,为动物胶剂的鉴别及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指纹图谱 阿胶 龟甲胶 鉴别 中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Q Orbitrap组合式高分辨质谱仪对饲料中同分异构体除草剂残留的鉴定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勇为 李秀琴 田进国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6-157,共2页
关键词 除草剂残留 同分异构体 高分辨质谱 结构鉴定 质谱仪 组合式 饲料 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信号在脑-肠轴中的传递及药物干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康安 郑啸 +1 位作者 文红梅 王小龙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1407-1412,共6页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与某些外周疾病具有共生的特点,由"脑-肠轴"介导的炎症信号在外周和中枢间的传递被认为是联系中枢系统疾病与外周炎症的重要途径,这一机制对于全面认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与某些外周疾病具有共生的特点,由"脑-肠轴"介导的炎症信号在外周和中枢间的传递被认为是联系中枢系统疾病与外周炎症的重要途径,这一机制对于全面认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脑-肠轴"介导的炎症信号传递对神经精神疾病,尤其是抑郁症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干预"脑-肠轴"炎症信号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潜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肠轴 炎症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葡萄树伤流液抗氧化活性及热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艾尔肯·依不拉音 阿吉姑·阿布都热西提 +1 位作者 李建光 买尔旦·买合木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6,共3页
采用羟自由基(·OH)体系检测并研究比较新疆不同产地葡萄树伤流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新疆葡萄树伤流液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特别是对·OH的清除能力较强。不同产地葡萄树伤流液中,和田红葡萄树伤流液对·OH清除率... 采用羟自由基(·OH)体系检测并研究比较新疆不同产地葡萄树伤流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新疆葡萄树伤流液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特别是对·OH的清除能力较强。不同产地葡萄树伤流液中,和田红葡萄树伤流液对·OH清除率最大为83.35%,是0.01mg/mLVc的2.5倍。阿图什和喀什红葡萄树伤流液·OH清除率分别为57.15%、50.58%,而吐鲁番无核白葡萄树伤流液对·OH清除率与Vc相近;研究还发现,和田红葡萄树伤流液对.OH清除率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树伤流液 抗氧化活性 羟自由基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化学传感荧光法测定维生素B_2片剂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章立华 刘伟星 +1 位作者 李健 艾尔肯.依布拉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7期9276-9277,9407,共3页
[目的]利用光纤化学传感荧光法,准确测定维生素B2片剂的含量.[方法]利用光纤化学传感荧光法检测系统,将维生素B2片溶解于水溶液中,测定其荧光光谱,定量分析其含量.[结果]该方法维生素B2最大发射波长为533 nm,质量浓度在3.2×10-5~8... [目的]利用光纤化学传感荧光法,准确测定维生素B2片剂的含量.[方法]利用光纤化学传感荧光法检测系统,将维生素B2片溶解于水溶液中,测定其荧光光谱,定量分析其含量.[结果]该方法维生素B2最大发射波长为533 nm,质量浓度在3.2×10-5~8×10-4 mg/ml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线为1.55×10-8 mg/ml,日内精密度为0.19%,日间精密度为1.2%,回收率为97.9% ~105.1%.[结论]采取该方法测定维生素B2药片含量的准确度高,检测线低,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化学传感 荧光法 维生素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逐步分离技术应用于常用果蔬防腐保鲜剂残留量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白娟娟 麦麦提.艾合麦提 艾尔肯.依不拉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200-2203,共4页
建立固相萃取逐步分离-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果蔬中残留的噻苯咪唑、邻苯基苯酚、联苯的检测方法。样品经高速涡轮旋转石油醚∶乙酸乙酯(2∶1)提取,30%甲醇溶液上样,C18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分离三种残留防腐剂,分别采用30%乙醇(酸,pH 2... 建立固相萃取逐步分离-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果蔬中残留的噻苯咪唑、邻苯基苯酚、联苯的检测方法。样品经高速涡轮旋转石油醚∶乙酸乙酯(2∶1)提取,30%甲醇溶液上样,C18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分离三种残留防腐剂,分别采用30%乙醇(酸,pH 2.5)溶液、55%甲醇(碱,pH 11.5)溶液、75%乙醇(酸,pH2.5)溶液依次洗脱分离固相柱中被保留的噻苯咪唑、邻苯基苯酚、联苯,对洗脱液进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表明:三种防腐剂在1~10μg.mL-1的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8。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2.1%~103.5%,相对标准偏差在1.2%~7.7%,样品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9,0.5和0.1μg.mL-1。该方法简便、灵敏、快速,能够满足同时测定果蔬中防腐剂残留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旋转提取 固相萃取分离 紫外分光光度法 果蔬 残留防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