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黑竹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珙桐和光叶珙桐种群特征及生境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马晓龙 程勇 +3 位作者 代世红 周勇军 叶信初 杨彪 《林业科技》 2019年第5期37-41,共5页
综合运用常规种群调查法和最大熵模型法,对四川黑竹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珙桐、光叶珙桐种群结构与适宜生境的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的珙桐、光叶珙桐种群处于初衰型和衰退状态,种群生存空间狭窄。珙桐种群的适宜、次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 综合运用常规种群调查法和最大熵模型法,对四川黑竹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珙桐、光叶珙桐种群结构与适宜生境的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的珙桐、光叶珙桐种群处于初衰型和衰退状态,种群生存空间狭窄。珙桐种群的适宜、次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39.54 km^2和158.75 km^2,主要影响因子为海拔、植被类型和坡度;光叶珙桐种群适宜、次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48.07 km^2和176.26 km^2,主要影响因子为海拔和植被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 光叶珙桐 最大熵模型 种群特征 生境适宜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大相岭保护区有蹄类动物活动节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平 张泽钧 +6 位作者 杨洪 韦伟 周宏 洪明生 付明霞 宋心强 余吉 《四川林业科技》 2021年第3期18-23,共6页
近年来,红外相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分布,以及活动节律和行为特征的研究中。本文以大相岭保护区2019年149台红外相机21238个相机工作日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为基础,主要拍摄到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四川羚牛(Bu... 近年来,红外相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分布,以及活动节律和行为特征的研究中。本文以大相岭保护区2019年149台红外相机21238个相机工作日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为基础,主要拍摄到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四川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tibetena)、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野猪(Sus scrofa)5种与大熊猫同域分布的有蹄类动物。通过相对丰富度指数(Relative abundance index,RAI)分析该5种动物的活动节律及季节性差异表明:(1)5种有蹄类动物在研究区域总丰富度达到了53.59%,其中毛冠鹿的丰富度最高为29.54%,其次依次为中华鬣羚(12.63%)、四川羚牛(4.09%)、野猪(3.97%)和林麝(3.37%)。(2)林麝、中华鬣羚、野猪在季节性节律方面表现出一致性,即秋冬季节活动最为频繁,春季逐渐下降,夏季达到活动低谷;而毛冠鹿和四川羚牛则刚好相反,在夏季活动最为频繁,从秋季开始逐渐下降,冬季跌到低谷,春季5月份开始回升。(3)林麝、毛冠鹿的日活动规律相似,清晨的活动高峰不明显,而18:00—20:00的活动强度极高;四川羚牛和野猪都主要集中在白昼活动。(4)林麝在春季出现一定的活动强度差异性,黄昏时期活动强度极大,中华鬣羚冬季夜间活动最为明显,毛冠鹿和野猪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5)中华鬣羚具有明显的夜行性行为。以上研究结果有助于监测有蹄类动物种群的变化,为保护区有效保护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同时,为大熊猫与伴生有蹄动物之间生态位分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为大熊猫的野外放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大相岭自然保护区 红外相机 有蹄类 活动节律 季节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四川大相岭保护区藏酋猴(Macacathibetana)生境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10
3
作者 余吉 付明霞 +3 位作者 宋心强 高飞 杨彪 李生强 《四川林业科技》 2020年第3期45-50,共6页
生境评价是野生动物有效保护与管理的基础。利用2017年6月至2019年11月期间保护区开展的本底调查和红外相机监测获得的藏酋猴分布点位数据以及环境变量数据,运用MaxEnt模型对大相岭保护区藏酋猴的生境适宜性进行评价分析。模型的评价结... 生境评价是野生动物有效保护与管理的基础。利用2017年6月至2019年11月期间保护区开展的本底调查和红外相机监测获得的藏酋猴分布点位数据以及环境变量数据,运用MaxEnt模型对大相岭保护区藏酋猴的生境适宜性进行评价分析。模型的评价结果为好。研究结果表明:海拔(69.59%)和坡向(19.08%)是影响藏酋猴生境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二者累积贡献率达到88.67%。生境适宜区主要分布于保护区的西北边大部分区域以及东南边的中部和上部区域,适宜生境面积总和为312.77 km2,占整个保护区面积的80.20%。藏酋猴偏好在海拔1500~2500 m(尤其2100 m左右)、山体的西北坡(阳坡)活动。藏酋猴适宜生境存在一定程度的破碎化。为了更好的保护该区域内的藏酋猴资源,有必要加强种群保护,注重生境斑块边缘的人为干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适当人工放归,促进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酋猴 MaxEnt模型 大相岭保护区 生境适宜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荥经县境内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迁徙路线及停歇地选择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聪 程勇 +5 位作者 朱恒大 韦定菊 李波 张洋 姚永芳 倪庆永 《四川林业科技》 2021年第1期83-90,共8页
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迁徙路线和动态始终是研究热点之一,对这一濒危物种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省荥经县辖区是黑颈鹤迁徙所途经和停歇的重要区域之一,但长期以来缺乏系统的监测及针对性管理。本研... 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迁徙路线和动态始终是研究热点之一,对这一濒危物种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省荥经县辖区是黑颈鹤迁徙所途经和停歇的重要区域之一,但长期以来缺乏系统的监测及针对性管理。本研究对2015—2017年间迁徙途经荥经县境内的黑颈鹤数量动态、迁徙路线和停歇地等进行了实地访查和定点监测,并对停歇地生境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黑颈鹤在春季向繁殖地迁徙大多途径荥经县西部的部分区域,而在秋季向越冬地迁徙时则倾向于选择东部区域。新庙乡和龙苍沟镇分别是春秋两季黑颈鹤在荥经境内的主要停歇范围,其对停歇地的选择受到食物资源、人为干扰、隐蔽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划定专门的保护小区,保留开阔的农地并在3月和11月迁徙期适当减少人为活动,是荥经县境内进行黑颈鹤保护的有效举措,有助于保证其顺利到达繁殖或越冬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鹤 迁徙动态 停歇地 荥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西雨屏区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下凋落物分解特性研究
5
作者 李玲 王玉杰 +4 位作者 张远彬 蒋豪 李平 补春兰 涂卫国 《四川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05-112,共8页
为了探究华西雨屏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下凋落物分解特性,在龙苍沟国家级森林公园布设了阔叶、柳杉、草本及其混合凋落物样品,分析了2.1 a内凋落物质量及营养元素随时间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1)柳杉、阔叶、草本和混合t95%分别为11.8... 为了探究华西雨屏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下凋落物分解特性,在龙苍沟国家级森林公园布设了阔叶、柳杉、草本及其混合凋落物样品,分析了2.1 a内凋落物质量及营养元素随时间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1)柳杉、阔叶、草本和混合t95%分别为11.85、5.89、4.03、8.13 a,凋落物最终质量残留率在20%~60%之间;(2)草本、阔叶和混合分解速率在初期最大,并呈季节性变化,柳杉分解速率在后期最大,无季节性变化;(3)混合凋落物分解呈非加和效应,各组分在1.0 a之前表现为协同效应,1.0 a之后表现为拮抗效应,其分解速率在秋冬季降幅最大,出现了C、N、P、K的积累,对季节变化最敏感;(4)4种凋落物的分解具有质量与营养元素双重释放格局,C、N、P最终残留率在20%~60%之间,C、N、P浓度随着时间增加基本呈波动性变化;(5)凋落物初始分解速率与初始C/N不完全相关,但从总的分解过程来看,凋落物质量残留率与C/N呈极显著正相关,N在该区域凋落物分解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西雨屏 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 凋落物分解 季节变化 非加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bCluster包的四川大相岭山系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种内单元划分
6
作者 程勇 杨洪 +2 位作者 孙治宇 张成成 戴强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58-63,共6页
划分物种种内单元的地理空间边界,对于实现有效的保护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相岭山系及其周边地区的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图层为基础,使用habCluster包,对大相岭山系大... 划分物种种内单元的地理空间边界,对于实现有效的保护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相岭山系及其周边地区的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图层为基础,使用habCluster包,对大相岭山系大熊猫的种内单元进行了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大相岭山系共被划分为20个大熊猫种内单元。这些种内单元的划分结果,良好地体现了研究区域被低HSI值的栅格所分隔的情况,可作为对大熊猫生境斑块的指示。大熊猫种内单元与现有保护区的叠加分析表明,大相岭自然保护区被划分至3个大熊猫种内单元,瓦屋山自然保护区被划分至4个大熊猫种内单元,羊子岭自然保护区被划分至2个大熊猫种内单元。对跨大相岭-瓦屋山种内单元,需要不同区域与级别的行政主管部门通力配合协调一致,以加强对该区域野生大熊猫的保护管理。对大相岭泥巴山种内单元,需降低道路对该区域大熊猫栖息地的负面影响,从而避免其栖息地进一步破碎化。研究为大相岭山系大熊猫的保护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可作为对其他区域的野生动物进行保护管理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相岭山系 种内单元 大熊猫 保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成活率
7
作者 周洋 《现代园艺》 2020年第2期194-195,共2页
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在城市化进程中,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在现代城市化建设中,绿化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城市居民更加向往园林式的城市和花园式的家园,在城市绿化工程建设中,植被成活率是制约城市绿化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在城市化进程中,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在现代城市化建设中,绿化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城市居民更加向往园林式的城市和花园式的家园,在城市绿化工程建设中,植被成活率是制约城市绿化发展的瓶颈,若不能有效提高植被成活率,将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分析了城市绿化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和前期准备任务,提出了提高绿色植被成活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绿化 可持续发展 城市绿化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