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暗挖隧道初期支护联合系统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东勇 徐祯祥 王琳静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37,共4页
以深圳地铁暗挖隧道施工资料为基础,利用三维模拟程序对暗挖隧道施工过程及支护结构进行了模拟分析。对于喷射混凝土和格栅钢架组成的隧道初支系统,考虑了喷射混凝土的时间效应及格栅钢架与喷射混凝土的不同刚度。从分析结果可以得出,... 以深圳地铁暗挖隧道施工资料为基础,利用三维模拟程序对暗挖隧道施工过程及支护结构进行了模拟分析。对于喷射混凝土和格栅钢架组成的隧道初支系统,考虑了喷射混凝土的时间效应及格栅钢架与喷射混凝土的不同刚度。从分析结果可以得出,支护结构中的格栅钢架与喷射混凝土的受力是不同的。格栅钢架刚度较大,在施工过程中承受着主要的围岩荷载。喷射混凝土作为辅助的受力结构,其应力随着混凝土的凝结硬化而增大,与格栅钢架共同承受荷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暗挖 数值模拟 格栅钢架 喷射混凝土 支护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静孔隙水压力对砂土静动力剪切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许成顺 李艳梅 +1 位作者 潘霞 耿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50-1057,共8页
选取福建标准砂和滹沱河细砂,利用空心圆柱扭剪仪开展了一系列不同初始静孔隙水压力条件下的不排水循环扭剪试验和单调扭剪试验,着重探讨初始静孔隙水压力对超静孔隙水压力发展及其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初始静孔隙水压... 选取福建标准砂和滹沱河细砂,利用空心圆柱扭剪仪开展了一系列不同初始静孔隙水压力条件下的不排水循环扭剪试验和单调扭剪试验,着重探讨初始静孔隙水压力对超静孔隙水压力发展及其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初始静孔隙水压力对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发展产生显著的影响,从而影响砂土的静动力剪切特性。具体地,在不排水循环剪切过程中,初始静孔隙水压力越大,其超静孔隙水压力发展和变形发展越快;在不排水单调剪切过程中,初始静孔隙水压力越大,在砂土剪胀阶段产生负超静孔隙水压力越大,从而使砂土的强度显著提高。基于试验结果,初步探讨了初始静孔隙水压力对超静孔隙水压力及静动力剪切特性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研究地下水位以下土体(准饱和土)静动力剪切特性尤其是研究液化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初始静孔隙水压力对砂土抗液化强度的影响,室内试验应根据砂土所处的地下水位深度来决定初始静孔隙水压力(反压)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静孔隙水压力 循环扭剪 单调剪切 超静孔隙水压力 反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A/ECC的新型自复位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钱辉 裴金召 +1 位作者 李宗翱 康莉萍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4-73,80,共11页
为了提高框架节点塑性铰区损伤自修复自复位能力,减小结构的残余变形,实现框架结构震后结构功能的快速恢复,文章采用超弹性SMA筋和超高韧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增强RC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设计制作了5个1/2缩尺比例框架节点,其... 为了提高框架节点塑性铰区损伤自修复自复位能力,减小结构的残余变形,实现框架结构震后结构功能的快速恢复,文章采用超弹性SMA筋和超高韧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增强RC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设计制作了5个1/2缩尺比例框架节点,其中2个为考虑了梁端塑性铰区不同长度的SMA增强ECC节点模型,3个为对比节点模型,即普通混凝土节点、ECC增强混凝土节点和SMA增强混凝土节点。在新型SMA/ECC节点梁端塑性铰区,采用超弹性NiTi-SMA筋代替普通纵筋、ECC代替普通混凝土以增强其复位能力和耗能能力。通过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了新型节点的破坏过程、耗能能力、位移延性、残余变形和自复位性能。试验结果研究表明:往复荷载作用下,SMA节点均呈现"旗帜形"滞回性能,具有良好的自复位能力;ECC材料够优化框架节点梁端塑性铰的发展,提高结构的延性及耗能能力,延缓结构的屈服;SMA/ECC复合材料系统虽然会降低结构的初始刚度,但能够显著提高节点的延性及自复位能力,延缓刚度退化速度,提高结构抗侧移能力,可以实现结构损伤自修复和功能的快速恢复;覆盖梁端塑性铰区,SMA的长度的改变对自复位性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自复位 框架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