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柘荣县太子参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5
1
作者 袁小坦 袁家雄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第7期68-70,共3页
分析柘荣县太子参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业优势,并提出其太子参产业化开发对策。
关键词 太子参产业 现状 对策 柘荣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荣县柑桔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车正权 《中国果业信息》 2009年第5期8-9,共2页
荣县位于四川省南部.幅员面积1609km^2,森林覆盖率26.48%。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7.6℃,极端高温39.7℃,极端低温-2.7℃。最冷月(1月)月平均温度7.3℃;最热月(8月)月平均温度26.7℃。≥10℃年有效积温580... 荣县位于四川省南部.幅员面积1609km^2,森林覆盖率26.48%。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7.6℃,极端高温39.7℃,极端低温-2.7℃。最冷月(1月)月平均温度7.3℃;最热月(8月)月平均温度26.7℃。≥10℃年有效积温5800℃,无霜期大于331天。年均日照时数1241.1小时。多年平均降水量1012.9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对策 生产现状 荣县 月平均温度 柑桔 年平均降水量 森林覆盖率 年平均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柘荣县茶叶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冬寿 《茶叶科学技术》 2002年第4期17-19,共3页
柘荣县地处闽东高寒山区,产茶历史悠久,所产茶叶具有香高、味浓、耐冲泡而著称.
关键词 柘荣县 茶叶 现状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年柘荣县中稻新品种区域试验总结
4
作者 黄钰淼 《福建稻麦科技》 2007年第1期31-32,共2页
为筛选出优质、高产、抗病中稻新组合,确保柘荣县农业健康、持续、稳步发展,更好地推进中稻优质与良种化的进程,近年来柘荣县不断引进新组合进行区试筛选试验,现将2005年柘荣县区域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关键词 柘荣县 试验总结 中稻 新品种 筛选试验 区域试验 新组合 良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荣县发展龙眼生产的可行性调查分析
5
作者 肖剑 车正权 黄杰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20期77-78,共2页
介绍龙眼生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根据荣县的自然气候特点,分析其发展龙眼生产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龙眼 环境条件 可行性 四川荣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柘荣县反季节蔬菜生产现状与发展思路
6
作者 袁家雄 《福建热作科技》 2007年第3期47-48,共2页
夏秋反季节蔬菜产业,是柘荣县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来源之一。针对柘荣县反季节蔬菜生产现状,提出做大柘荣县反季节蔬菜产业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反季节蔬菜 产业现状 发展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荣县椪柑采前落果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
7
作者 黄杰 车正权 肖剑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6年第2期57-58,共2页
荣县椪柑近年发展较快,2015年产量近9×10~4t,在四川椪柑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椪柑采前落果较为严重,给椪柑生产带来不利影响。通过观察,主要是气候、病害、管理等多种原因造成,文章就如何防止采前落果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椪柑 落果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农业科技推广中如何克服人际关系障碍
8
作者 林新容 林媛 《南方农业》 2015年第9期148-148,151,共2页
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人际关系在农业技术推广以及现代农村的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人际关系的良好展现也能够加深科技推广员与农民之间的情谊,从而更好更快地实现农业科技推广的目标和内容。基于此,针对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人际关系... 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人际关系在农业技术推广以及现代农村的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人际关系的良好展现也能够加深科技推广员与农民之间的情谊,从而更好更快地实现农业科技推广的目标和内容。基于此,针对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人际关系进行深入探讨,争取克服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人际关系障碍,促进人际沟通,实现农业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推广 人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水田杂交中稻组合类型对强化栽培的适应性 被引量:15
9
作者 徐富贤 熊洪 +6 位作者 朱永川 郑家奎 曾循明 万绪奎 唐荣华 杨大金 周远清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3-497,共5页
以18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进行强化栽培和传统栽培试验,研究了组合类型与强化栽培的关系。结果表明,强化栽培和传统栽培的稻谷产量差数与组合的每穗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小穗型组合在强化栽培条件下,虽然有效穗数有所下降,但着粒数大... 以18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进行强化栽培和传统栽培试验,研究了组合类型与强化栽培的关系。结果表明,强化栽培和传统栽培的稻谷产量差数与组合的每穗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小穗型组合在强化栽培条件下,虽然有效穗数有所下降,但着粒数大幅度提高,总颖花量增加,最终比传统栽培增产;与此相反,大穗型组合在强化栽培条件下,因分蘖力较弱,有效穗较传统栽培明显下降,结实率也大幅度下降,尽管着粒数增加较多但仍减产。传统栽培条件下着粒数不超过170粒的中小穗型组合可作为强化栽培参考的品种指标。强化栽培的增产作用与土壤肥力有关,在上、中等肥力下,强化栽培比传统栽培显著或极显著增产,下等肥力田两种栽培方式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水田 杂交中稻 品种类型 强化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子参连作障碍及其根际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变化 被引量:26
10
作者 林茂兹 黄少华 +1 位作者 陈巧巧 蔡永锋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6-721,共6页
福建柘荣太子参是道地药材,但是其连作障碍严重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研究太子参连作障碍及其形成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柘参2号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连作对太子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测定了未种植太子参的水... 福建柘荣太子参是道地药材,但是其连作障碍严重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研究太子参连作障碍及其形成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柘参2号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连作对太子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测定了未种植太子参的水稻田土壤(对照)和太子参—水稻轮作土壤、太子参—太子参连作土壤中尖孢镰刀菌的数量。研究结果显示:连作导致太子参产量下降为1/3,其根鲜重、分根数均极显著(P<0.01)下降,根长显著(P<0.05)下降,品质指标总人参皂苷和多糖含量均极显著(P<0.01)下降;太子参—水稻轮作土壤、太子参—太子参连作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比对照土壤的均极显著(P<0.01)增多,分别是对照土壤中的12.7和13.0倍,太子参—太子参连作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与"太子参—水稻—太子参"轮作土壤的相比略有增多,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研究结果说明太子参连作导致其产量和品质均显著降低,连作障碍现象极严重,而尖孢镰刀菌数量增多引起太子参枯萎病,可能是太子参连作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连作障碍 尖孢镰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玫瑰丰花1号在闽东高山区种植及干花营养成分表现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新永 李爱萍 +5 位作者 刘旭锟 徐晓俞 李程勋 张薇 袁家雄 陈春金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5期865-868,共4页
测定丰花1号玫瑰花朵中氨基酸、 矿质元素及多种活性成分及含量.研究表明,丰花1号玫瑰植株生长旺盛,第二年667 m2鲜花产量为100 kg,开花期50 d左右,能适应闽东地区的高山气候.经测定,花朵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达10.80%.活性物质含... 测定丰花1号玫瑰花朵中氨基酸、 矿质元素及多种活性成分及含量.研究表明,丰花1号玫瑰植株生长旺盛,第二年667 m2鲜花产量为100 kg,开花期50 d左右,能适应闽东地区的高山气候.经测定,花朵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达10.80%.活性物质含量中,多糖为1.76%,黄酮为5.14%,多酚为14.3%,每100 g含维生素C 58.7 mg;中微量元素含量中,钙、 镁含量分别为2.01、2.40 g·kg-1,铁、 锌、 铜含量分别为108.0、23.3和8.2 mg·kg-1;4种重金属含量及4种农药残留均符合相关标准.综合评价认为,闽东高山区玫瑰花的多种活性成分及中微量元素含量较高,且食用安全,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及保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玫瑰 丰花1号 高山区 种植表现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黑葡萄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宜清 林旭 +2 位作者 袁家雄 魏泽平 候凯强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11期313-316,共4页
本文作者通过夏黑葡萄快速育苗技术、计划密植技术、简化施肥技术、主枝更新技术、生草覆盖技术、控产管理技术、病害综合防控技术的集成应用,取得明显成效。示范园第一年种植苗木1 480株(行株距约90 cm×50 cm),第一年可出售葡萄苗... 本文作者通过夏黑葡萄快速育苗技术、计划密植技术、简化施肥技术、主枝更新技术、生草覆盖技术、控产管理技术、病害综合防控技术的集成应用,取得明显成效。示范园第一年种植苗木1 480株(行株距约90 cm×50 cm),第一年可出售葡萄苗1 200多株,实现亩产值12 000元;示范园第二年亩留种苗256株,平均株产1.75 kg,亩产量448 kg,实现产值6 272元;第三年亩产1 024 kg,实现产值14 336元。三年总产值超过3.260 8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黑葡萄 栽培技术 集成 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子参“柘参2号”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冬寿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太子参 “柘参2”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产量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田渗灌研究
14
作者 李广荣 黄贵明 +2 位作者 崔国芳 王延荣 王圆荣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263-265,共3页
研究表明渗灌为棉株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了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铵态氮、硝态氮和速效磷等都有增加。渗灌田棉株体内蔗糖的含量远远高于漫灌田棉株。渗灌下的棉株生长稳健,根系发达,结铃多,产量增加20... 研究表明渗灌为棉株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了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铵态氮、硝态氮和速效磷等都有增加。渗灌田棉株体内蔗糖的含量远远高于漫灌田棉株。渗灌下的棉株生长稳健,根系发达,结铃多,产量增加20%—30%,比漫灌节约用水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渗灌 浸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公害太子参的栽培技术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冬寿 《农技服务》 2005年第4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无公害 栽培技术 土壤 田块 砂壤土 种植地 连作 垃圾场 污染源 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世高等药剂对太子参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晓平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6年第4期57-58,共2页
试验主要考察不同浓度药剂对太子参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最佳药剂防治剂量。试验结果表明:甲基托布津等常规农药对太子参叶斑病已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差,10%世高40ml/667m2、30ml/667m2,25%使百克60ml/667m2药后20d防效可达87.64%~9... 试验主要考察不同浓度药剂对太子参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最佳药剂防治剂量。试验结果表明:甲基托布津等常规农药对太子参叶斑病已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差,10%世高40ml/667m2、30ml/667m2,25%使百克60ml/667m2药后20d防效可达87.64%~92.70%,其中10%世高40ml/667m2后期防效最好,药后40d防效仍可达7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荆 浓度 太子参 叶斑病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柘荣太子参”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被引量:7
17
作者 黄冬寿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11期21-22,共2页
文章指出了柘荣县太子参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柘荣太子参"产业发展的优势,并提出"柘荣太子参"产业今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柘荣县 “柘荣太子参” 产业现状 发展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施用“盛菁”生物有机肥试验结果初报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铃光 《茶叶科学技术》 2006年第2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茶树 复合有机肥 武夷山市 气候条件 肥料 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农村“三资”管理 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本林 《农技服务》 2017年第5期176-177,共2页
随着社会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我国农村、城市的经济水平都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农村集体经济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界人士意识到,只有加强农村的三资管理,才能进一步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但在目前的三资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较多不足与... 随着社会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我国农村、城市的经济水平都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农村集体经济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界人士意识到,只有加强农村的三资管理,才能进一步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但在目前的三资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较多不足与问题,因此,本文将对强化农村三资管理的建议展开简单的分析,以期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三资管理 强化策略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柘荣高山反季节蔬菜种植适宜品种及栽培技术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袁家雄 《农业与技术》 2014年第12期140-140,144,共2页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从事种植蔬菜的经验,分析了适合柘荣县高山反季蔬菜种植品种,重点从种植地选择、栽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高山反季蔬菜栽培的技术要点,以其为柘荣县今后发展和推广高山反季蔬菜种植技术打下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
关键词 柘荣县 高山反季节蔬菜 种植品种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