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荒野:国际视野与中国机遇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万斯.马丁
张倩
-
机构
荒野基金会(美国)
全球荒野基金会(南非)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自然保护地委员会荒野专家组
清华大学
-
出处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共5页
-
文摘
长久以来,荒野的概念通常是指遥远的、野性的、自然的、具有高度生态完整性的区域,但是不同的国家或文化中所使用的荒野概念有所不同。然而将荒野作为一种正式的自然保护地类型是相对近期的事情,其应用机制包括国家或省级的法律以及行政命令。荒野保护地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正式规定的自然保护地类型,荒野保护地与其他类型的保护地明显不同,因为它意指人类和野性自然之间直接而重要的关系。将荒野作为一种特定自然保护地类型的趋势,正在向世界各地许多不同的地区和文化扩展。中国已将生态文明作为国家政策并给予优先考虑,在此背景下,是时候了解其他国家和文化中是如何使用荒野概念的,这将极大帮助在中国开展荒野相关的研究和讨论,最终也将为在中国适用荒野保护概念提供参考。主要聚焦于陆地荒野,对于海洋环境中的荒野概念仅做简短介绍。
-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荒野
自然保护地
野性自然
自然保护
野地
-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ilderness
protected areas
wild nature
nature conservation
wildlands
-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城市野境:城市区域中野性自然的保护与营造
被引量:58
- 2
-
-
作者
曹越
万斯·马丁
杨锐
-
机构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自然保护地委员会荒野专家组
全球荒野基金会(南非)
荒野基金会(美国)
-
出处
《风景园林》
2019年第8期20-24,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编号14ZDB14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编号18BGL178)~~
-
文摘
城市野境是城市内部或周边区域中自然过程占主导的土地,其中人类开发和控制程度相对较低,允许在一定程度上发生自然演替和生态过程,各类野生生物能够与人类繁荣共存。城市野境在重新连接人与自然、促进人类身心健康、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服务方面具有重要和独特的价值。基于文献综述与案例研究,提出并阐释了保护与营造城市野境的4种途径,包括保护、修复、设计与融合,即在城市保护地中保护野性自然、再野化部分城市区域、在城市公园中营造类荒野景观以及在城市空间中系统性融入野性自然。建议在中国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中,融入野性自然保护与修复的理念,进一步探索城市野境保护与营造的理论与方法。
-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设计
自然保护地
城市野境
荒野
野性
再野化
-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rban design
protected areas
urban wildness
wilderness
wildness
rewilding
-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自然需要一半:全球自然保护地新愿景
被引量:13
- 3
-
-
作者
曹越
杨锐
万斯.马丁
-
机构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自然保护地委员会荒野专家组
全球荒野基金会(南非)
荒野基金会(美国)
-
出处
《风景园林》
2019年第4期39-44,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编号14ZDB14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8BGL17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708323)~~
-
文摘
在全球尺度上,自然保护地的现状规模和"爱知目标11"不足以减缓生物多样性的下降趋势,因此亟须为全球自然保护地设立更高目标,并进一步扩大自然保护地面积。2009年,荒野基金会发起"自然需要一半"倡议(Nature Needs Half,NNH倡议),建议将地球至少50%的陆地和50%的海洋区域作为某种形式的自然保护地,并增强连通性。系统梳理并介绍了NNH倡议的背景和发展历程,从思想萌芽、正式提出和近期发展3个阶段分析了NNH倡议的主要内容。进一步从理论、政策和实践3个角度讨论了NNH倡议的可行性。最后,建议中国积极参与并在NNH倡议和制定"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中发挥更大作用。
-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服务
荒野
国家公园
空间规划
-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iodiversity
ecosystem service
wilderness
national park
spatialplanning
-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