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GIS技术和聚类分析的汾河上游草地土壤养分空间特征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家新
景亚泓
+4 位作者
张俊
净思璞
杨宇星
范博阳
路文杰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8,共12页
土壤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在促进草地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汾河上游81个草原点的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调查。以土壤化学性质为主要标准的聚类分析将81个地点的表层土壤分为3类。本研究评估了0~10 cm...
土壤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在促进草地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汾河上游81个草原点的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调查。以土壤化学性质为主要标准的聚类分析将81个地点的表层土壤分为3类。本研究评估了0~10 cm、10~20 cm和20~30 cm这3个深度的土壤养分空间特征。研究发现,研究区草地土壤健康水平较差,自然含水率较低,全磷及碱解氮含量相对匮乏,土壤pH属弱碱性。各类养分相关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指标在不同土层中的最佳拟合模型不同,多数指标的空间自相关性较弱,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主要受结构因素和随机因素共同影响;各指标在水平方向上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异规律。土壤养分浓度高的地点周围也有土壤养分含量高的地点,即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汾河源头地区。土壤养分浓度低的地点也被土壤养分低的地点包围,即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汾河流域东部。低-高集聚区域较为分散,高-低集聚区较少,主要分布在汾河上游南部;在垂直方向上,土壤养分含量具有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逐渐减少的趋势。各指标的集聚特征无明显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可为退化草地修复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上游
土壤健康
聚类分析
地统计学
空间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功能性状对乡土植物混播草地产量及稳定性的影响
2
作者
禹安然
杨彦泽
+4 位作者
乔冠栋
张俊
董一丁
侯向阳
路文杰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57-2365,共9页
功能性状能够量化植物生理生态特征并预测生态系统功能。为探究功能性状对乡土植物混播草地群落产量和稳定性的影响,本研究以乡土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赖草(Leymus secalinus)、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和非乡土植物紫花苜蓿...
功能性状能够量化植物生理生态特征并预测生态系统功能。为探究功能性状对乡土植物混播草地群落产量和稳定性的影响,本研究以乡土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赖草(Leymus secalinus)、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和非乡土植物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各物种单播以及羊草-扁蓿豆、羊草-扁蓿豆-赖草、羊草-扁蓿豆-赖草-苜蓿混播,比较不同处理下产量和稳定性的差异,并基于性状加权平均值和功能多样性指数,探究功能性状对群落产量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物种和三物种混播产量较低,三物种和四物种群落稳定性在大部分时期都高于两物种;功能多样性指数的增大有利于维持群落稳定。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提高会对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综上所述,混播处理没有显著提高产量,两物种组合稳定性较差,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以及功能多样性是影响稳定性变化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植物
混播
功能性状
功能多样性
生态位互补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IS技术和聚类分析的汾河上游草地土壤养分空间特征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家新
景亚泓
张俊
净思璞
杨宇星
范博阳
路文杰
机构
山西
农业大学
草
业学院
农业农村部饲
草
高效生产模式
创新
重点
实验室
草地生态保护与乡土草种质资源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8,共12页
基金
山西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2018YJ38)
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202203021221166)
山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40237)资助。
文摘
土壤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在促进草地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汾河上游81个草原点的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调查。以土壤化学性质为主要标准的聚类分析将81个地点的表层土壤分为3类。本研究评估了0~10 cm、10~20 cm和20~30 cm这3个深度的土壤养分空间特征。研究发现,研究区草地土壤健康水平较差,自然含水率较低,全磷及碱解氮含量相对匮乏,土壤pH属弱碱性。各类养分相关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指标在不同土层中的最佳拟合模型不同,多数指标的空间自相关性较弱,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主要受结构因素和随机因素共同影响;各指标在水平方向上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异规律。土壤养分浓度高的地点周围也有土壤养分含量高的地点,即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汾河源头地区。土壤养分浓度低的地点也被土壤养分低的地点包围,即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汾河流域东部。低-高集聚区域较为分散,高-低集聚区较少,主要分布在汾河上游南部;在垂直方向上,土壤养分含量具有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逐渐减少的趋势。各指标的集聚特征无明显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可为退化草地修复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意见。
关键词
汾河上游
土壤健康
聚类分析
地统计学
空间自相关
Keywords
the upper reaches of Fenhe River
soil health
cluster analysis
geostatistics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分类号
S812.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功能性状对乡土植物混播草地产量及稳定性的影响
2
作者
禹安然
杨彦泽
乔冠栋
张俊
董一丁
侯向阳
路文杰
机构
山西
农业大学
草
业学院
农业农村部饲
草
高效生产模式
创新
重点
实验室
草地生态保护与乡土草种质资源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57-2365,共9页
基金
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202203021221166)
山西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2018YJ38)资助。
文摘
功能性状能够量化植物生理生态特征并预测生态系统功能。为探究功能性状对乡土植物混播草地群落产量和稳定性的影响,本研究以乡土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赖草(Leymus secalinus)、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和非乡土植物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各物种单播以及羊草-扁蓿豆、羊草-扁蓿豆-赖草、羊草-扁蓿豆-赖草-苜蓿混播,比较不同处理下产量和稳定性的差异,并基于性状加权平均值和功能多样性指数,探究功能性状对群落产量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物种和三物种混播产量较低,三物种和四物种群落稳定性在大部分时期都高于两物种;功能多样性指数的增大有利于维持群落稳定。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提高会对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综上所述,混播处理没有显著提高产量,两物种组合稳定性较差,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以及功能多样性是影响稳定性变化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乡土植物
混播
功能性状
功能多样性
生态位互补效应
Keywords
Native plants
Mixed sowing
Functional traits
Functional diversity
Niche complementary effect
分类号
S5434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GIS技术和聚类分析的汾河上游草地土壤养分空间特征分析
李家新
景亚泓
张俊
净思璞
杨宇星
范博阳
路文杰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功能性状对乡土植物混播草地产量及稳定性的影响
禹安然
杨彦泽
乔冠栋
张俊
董一丁
侯向阳
路文杰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