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 1
-
-
作者
梁天刚
冯琦胜
黄晓东
任继周
-
机构
草地农业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52-258,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2135
40961026)
+1 种基金
教育部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708089)
国家"863"计划数字农业专题课题(2007AA10Z232)资助
-
文摘
草地类型是草地资源实体的高度抽象与概括,草地分类是草地类型理论的具体实践,是草业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基础问题之一。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SCS)以生物气候特征为依据,根据不同的热量级和湿润度将具有同一地带性农业气候特征的草地划为一类。据此所作的分类检索图是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的图谱表达,具有独特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随着RS、GIS、GPS等技术及地统计学中气象要素空间插值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系统在提出至今的50多年中在理论及实践方面已取得不少研究成果。系统总结了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方法在草地分类中的作用及意义、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以期为该方法在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关键词
草原
综合顺序分类系统
潜在自然植被
现存植被
研究进展
-
Keywords
grassland
comprehensive sequent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potential natural vegetation
current existing vegetation
study advance
-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
-
题名鸭茅香柱菌形态学、生理学及系统发育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王正凤
李秀璋
李春杰
-
机构
草地农业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8-125,共8页
-
基金
国家973计划课题(2014CB1387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2366)资助
-
文摘
本文对新疆鸭茅进行采样调查,发现在鸭茅的分蘖上长有真菌子座,子座圆柱状,成熟期为黄色,表面粗糙,子座长45~55mm;在PDA培养基上25℃培养2周后,菌落直径45~54mm,菌落正面白色,棉质,质地紧密,中央隆起或稍有皱褶,背面白色至黄色;菌丝体细长,分枝,分隔,不易产生分生孢子。在受到胁迫时产生孢子,孢子梗长13~33μm,基部宽2.7~4.1μm,顶端变尖小于1μm;分生孢子无色透明,椭圆形或肾形,单个顶生,(4.1±0.5)μm×(2.2±0.5)μm;为典型的Epichloё属真菌。利用碳源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蔗糖〉果糖〉葡萄糖〉淀粉。利用硝酸铵的能力最强,之后依次为蛋白胨和硝酸钾,具有分解酪蛋白淀粉能力。选择菌株Ed0907,利用rDNAITS序列分析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分离菌株(Ed0907)与Epichloёtyphina聚为一枝,相似率为100%。根据以上结果,确定分离菌株为Epichloё真菌。
-
关键词
内生真菌
Epichloё-Dactylis
glomerata共生体
培养特征
ITS序列
-
Keywords
endophyte
Epichloe-- Dactylis glomerata symbionts
culture character
ITS sequence
-
分类号
S543.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不同酸碱条件下内生真菌对三种禾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2
- 3
-
-
作者
彭清青
李春杰
宋梅玲
梁莹
南志标
-
机构
草地农业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2-78,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2007CB108902)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8BADB3B05)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531)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8-0256)资助
-
文摘
内生真菌可以通过提高禾草种子在干旱、盐胁迫等逆境条件下的萌发和促进植株生长而提高宿主的竞争力。本试验在pH为4~11的8个酸碱梯度下,对带菌(E+)与不带菌(E-)Neotyphodium属内生真菌的醉马草、中华羊茅和野大麦的萌发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不同酸碱条件下内生真菌对禾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弱酸至强碱胁迫(pH为6~11)下,内生真菌显著提高醉马草种子发芽势;酸胁迫(pH为4~5)下,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P<0.05);中性至强碱胁迫(pH为7~11)下,显著提高种子的胚芽长及胚根长(P<0.05);酸性至中性条件(pH为4~7)下,显著提高幼苗干重;强酸(pH=4)及强碱(pH=11)胁迫下,E+异状发芽率显著低于E-(P<0.05)。弱酸至碱胁迫(pH为6~10)下,内生真菌显著提高中华羊茅种子发芽势(P<0.05);强酸(pH=4)及碱胁迫(pH为8~11)下,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P<0.05);pH为4~11,显著促进中华羊茅胚芽生长(P<0.05);pH=10时对胚根的增益作用显著(P<0.05);酸胁迫(pH为4~6)下,显著提高幼苗干重;强碱胁迫(pH=11)下,异状发芽率显著增加(P<0.05)。pH为4~11,内生真菌显著提高野大麦种子发芽势(P<0.05);碱胁迫(pH为9~11)下,显著促进种子胚芽生长(P<0.05);碱胁迫(pH为8~11)下,显著提高胚根长(P<0.05);pH为4~11,显著提高野大麦幼苗干重(P<0.05);强酸胁迫(pH=4)下,E+异状发芽率显著低于E-(P<0.05)。相对于胚芽,胚根对酸碱条件变化更敏感。综合考虑,最适萌发pH条件分别为:醉马草pH为6~9;中华羊茅pH为6~7;野大麦pH为7~9。
-
关键词
内生真菌
酸碱度
醉马草
中华羊茅
野大麦
萌发
-
Keywords
Neotyphodium endophytes
pH value
Achnatherum inebrians
Festuca sinensis
Hordeum brevisubulatum
seed germination
-
分类号
S543.9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藏绵羊燕麦青干草冷季补饲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6
- 4
-
-
作者
李福厚
王召锋
侯扶江
程云湘
-
机构
草地农业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358-2365,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1402118)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向科研基金(20130211120033)
-
文摘
冷季牧草不足及营养品质下降是制约藏绵羊生产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提高高寒牧区草地及藏绵羊的生产力势在必行。作者查阅了藏绵羊冷季燕麦青干草补饲方面的文献,综述了藏绵羊冷季补饲的迫切性、燕麦青干草生产研究现状、燕麦青干草补饲对藏绵羊消化性能、繁殖性能、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并针对今后燕麦青干草作为补饲草料在饲喂价值、补饲机制及冷季补饲技术的普及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对燕麦青干草在藏绵羊补饲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藏绵羊生产中冷季补饲技术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燕麦青干草
藏绵羊
补饲
消化率
繁殖
肉品质
-
Keywords
Oat hay
Tibetan sheep
supplementary feeding
digestibility
reproduction
meat quality
-
分类号
S816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