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议毒害草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迎新 王召锋 +1 位作者 程云湘 侯扶江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1-387,共7页
草原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也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大江大河重要的发源地和水源补给区。传统认为,毒害草是草原的绿色杀手,放牧牲畜的隐形敌人,极大地制约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草地农业系统理论为根据,分析了毒害草... 草原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也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大江大河重要的发源地和水源补给区。传统认为,毒害草是草原的绿色杀手,放牧牲畜的隐形敌人,极大地制约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草地农业系统理论为根据,分析了毒害草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观赏价值、药用、放牧管理和牲畜采食等诸多方面的特殊价值,认为毒害草是草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探讨草地退化的机理,毒害草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以期为退化草地恢复、草原健康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害草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 放牧 家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曲高寒沙化草地不同灌木根际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陶晓慧 张丽静 +4 位作者 张洪荣 刘雪云 周志宇 杜明新 卢鑫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02-2106,共5页
选取玛曲县高寒沙化草地3种不同灌木山生柳(Salix oritrepha)、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和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研究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量元素(Fe、Mn、Cu、Zn)含量特征及土壤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1)3种灌木的根际pH值均低... 选取玛曲县高寒沙化草地3种不同灌木山生柳(Salix oritrepha)、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和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研究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量元素(Fe、Mn、Cu、Zn)含量特征及土壤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1)3种灌木的根际pH值均低于非根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酸化作用。2)3种灌木根际全量铁、铜均高于非根际,紫穗槐和沙棘富集明显,而全量铜只有紫穗槐富集明显;除山生柳外,其余2种灌木根际全量锰含量均低于非根际;沙棘根际全量锌含量高于非根际,其余2种灌木均为根际低于非根际。3)紫穗槐的根际有效铁高于非根际,其他2种均低于非根际,紫穗槐的富集率最高,为29.81%;除山生柳外,其他2种灌木根际有效锰含量均高于非根际;有效锌的富集趋势与有效铜相似,依次为沙棘>山生柳>紫穗槐。4)根际及非根际土壤各养分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根际土壤中,铜的全量和其有效量呈显著正相关性;全量铁和铜全量、有效量之间表现出了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铁和锰的有效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在非根际土壤中,铜和铁的全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沙化 灌木 根际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生态涵养与高质生产耦合的城郊农业发展模式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兴元 沈禹颖 赵菏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44-652,共9页
我国西北部旱区城郊农业承担着城市生态屏障和经济发展的双重职能。传统的城郊农业功能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城市的城乡一体化布局和功能互补的需求,其功能定位已由单一的生产服务功能向生产、生态、景观与文化等多功能综合发展的方向转... 我国西北部旱区城郊农业承担着城市生态屏障和经济发展的双重职能。传统的城郊农业功能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城市的城乡一体化布局和功能互补的需求,其功能定位已由单一的生产服务功能向生产、生态、景观与文化等多功能综合发展的方向转变。以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为例,根据其自然资源特征和城郊农业发展现状及其功能定位与空间布局,从系统的功能耦合、产业耦合和空间耦合角度,设计了高效林草植被恢复生态保育模式、高质粮-果-草-畜耦合生产模式和休闲观光文化拓展模式。通过这3种模式的综合应用,以水土涵养和生态保育为基础,高效、优质生产为导向,农林牧耦合为手段,在西峰区城郊形成集高效、集约、生态、产业化、科技化为一体的现代城郊农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旱区 城郊农业 功能定位 耦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4
作者 梁天刚 冯琦胜 +1 位作者 黄晓东 任继周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52-258,共7页
草地类型是草地资源实体的高度抽象与概括,草地分类是草地类型理论的具体实践,是草业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基础问题之一。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SCS)以生物气候特征为依据,根据不同的热量级和湿润度将具有同一地带性农业气候特征的草地划... 草地类型是草地资源实体的高度抽象与概括,草地分类是草地类型理论的具体实践,是草业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基础问题之一。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SCS)以生物气候特征为依据,根据不同的热量级和湿润度将具有同一地带性农业气候特征的草地划为一类。据此所作的分类检索图是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的图谱表达,具有独特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随着RS、GIS、GPS等技术及地统计学中气象要素空间插值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系统在提出至今的50多年中在理论及实践方面已取得不少研究成果。系统总结了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方法在草地分类中的作用及意义、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以期为该方法在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综合顺序分类系统 潜在自然植被 现存植被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茅香柱菌形态学、生理学及系统发育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正凤 李秀璋 李春杰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8-125,共8页
本文对新疆鸭茅进行采样调查,发现在鸭茅的分蘖上长有真菌子座,子座圆柱状,成熟期为黄色,表面粗糙,子座长45~55mm;在PDA培养基上25℃培养2周后,菌落直径45~54mm,菌落正面白色,棉质,质地紧密,中央隆起或稍有皱褶,背面白色至黄色;菌丝... 本文对新疆鸭茅进行采样调查,发现在鸭茅的分蘖上长有真菌子座,子座圆柱状,成熟期为黄色,表面粗糙,子座长45~55mm;在PDA培养基上25℃培养2周后,菌落直径45~54mm,菌落正面白色,棉质,质地紧密,中央隆起或稍有皱褶,背面白色至黄色;菌丝体细长,分枝,分隔,不易产生分生孢子。在受到胁迫时产生孢子,孢子梗长13~33μm,基部宽2.7~4.1μm,顶端变尖小于1μm;分生孢子无色透明,椭圆形或肾形,单个顶生,(4.1±0.5)μm×(2.2±0.5)μm;为典型的Epichloё属真菌。利用碳源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蔗糖〉果糖〉葡萄糖〉淀粉。利用硝酸铵的能力最强,之后依次为蛋白胨和硝酸钾,具有分解酪蛋白淀粉能力。选择菌株Ed0907,利用rDNAITS序列分析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分离菌株(Ed0907)与Epichloёtyphina聚为一枝,相似率为100%。根据以上结果,确定分离菌株为Epichloё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Epichloё-Dactylis glomerata共生体 培养特征 ITS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酸碱条件下内生真菌对三种禾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彭清青 李春杰 +2 位作者 宋梅玲 梁莹 南志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2-78,共7页
内生真菌可以通过提高禾草种子在干旱、盐胁迫等逆境条件下的萌发和促进植株生长而提高宿主的竞争力。本试验在pH为4~11的8个酸碱梯度下,对带菌(E+)与不带菌(E-)Neotyphodium属内生真菌的醉马草、中华羊茅和野大麦的萌发进行了研究,旨... 内生真菌可以通过提高禾草种子在干旱、盐胁迫等逆境条件下的萌发和促进植株生长而提高宿主的竞争力。本试验在pH为4~11的8个酸碱梯度下,对带菌(E+)与不带菌(E-)Neotyphodium属内生真菌的醉马草、中华羊茅和野大麦的萌发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不同酸碱条件下内生真菌对禾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弱酸至强碱胁迫(pH为6~11)下,内生真菌显著提高醉马草种子发芽势;酸胁迫(pH为4~5)下,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P<0.05);中性至强碱胁迫(pH为7~11)下,显著提高种子的胚芽长及胚根长(P<0.05);酸性至中性条件(pH为4~7)下,显著提高幼苗干重;强酸(pH=4)及强碱(pH=11)胁迫下,E+异状发芽率显著低于E-(P<0.05)。弱酸至碱胁迫(pH为6~10)下,内生真菌显著提高中华羊茅种子发芽势(P<0.05);强酸(pH=4)及碱胁迫(pH为8~11)下,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P<0.05);pH为4~11,显著促进中华羊茅胚芽生长(P<0.05);pH=10时对胚根的增益作用显著(P<0.05);酸胁迫(pH为4~6)下,显著提高幼苗干重;强碱胁迫(pH=11)下,异状发芽率显著增加(P<0.05)。pH为4~11,内生真菌显著提高野大麦种子发芽势(P<0.05);碱胁迫(pH为9~11)下,显著促进种子胚芽生长(P<0.05);碱胁迫(pH为8~11)下,显著提高胚根长(P<0.05);pH为4~11,显著提高野大麦幼苗干重(P<0.05);强酸胁迫(pH=4)下,E+异状发芽率显著低于E-(P<0.05)。相对于胚芽,胚根对酸碱条件变化更敏感。综合考虑,最适萌发pH条件分别为:醉马草pH为6~9;中华羊茅pH为6~7;野大麦pH为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酸碱度 醉马草 中华羊茅 野大麦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供磷水平对紫穗槐生长及根系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张东梅 宋鑫 +3 位作者 张丽静 胡晓炜 陈晓龙 张燕慧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67-1773,共7页
以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为材料,利用土培法研究不同供磷水平对其植株生长和根系形态的影响,以期为在黄土高原确定适宜的建植地区及建植过程中合理的磷肥施用量奠定基础。结果表明,52.5mg·kg-1供磷水平下,紫穗槐植株株高、地... 以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为材料,利用土培法研究不同供磷水平对其植株生长和根系形态的影响,以期为在黄土高原确定适宜的建植地区及建植过程中合理的磷肥施用量奠定基础。结果表明,52.5mg·kg-1供磷水平下,紫穗槐植株株高、地径、总生物量、地上部及根系生物量均最大,叶片生长良好;根系平均直径、根系总长、根系总表面积和总体积最大,根系发育最好。17.5mg·kg-1低磷水平下,根冠比最大,通过维持较大比例的根系来响应低磷环境。供磷水平过低或过高对紫穗槐生长均产生不利影响,52.5mg·kg-1是紫穗槐生长的最适土壤磷浓度。紫穗槐对土壤磷素水平要求较低,能够在较为贫瘠的土壤中生长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穗槐 生长 根系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淹胁迫对紫穗槐生长及营养元素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金茜 王瑞 +5 位作者 周向睿 周志宇 卢鑫 赵萍 李金辉 周媛媛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04-909,共6页
通过对不同水淹条件下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植株营养生长及各组织中营养元素积累量的分析,发现紫穗槐在表面水淹条件下根系浅生化,半水淹条件下茎根生长不定根,近全淹条件下先生长茎后生出不定根来适应水淹胁迫。3个水淹处理组植... 通过对不同水淹条件下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植株营养生长及各组织中营养元素积累量的分析,发现紫穗槐在表面水淹条件下根系浅生化,半水淹条件下茎根生长不定根,近全淹条件下先生长茎后生出不定根来适应水淹胁迫。3个水淹处理组植株对氮、磷、钙、铁及锰的吸收表现为增益;对铜的吸收表现为降低;改变氮、磷、钙、锌和铜的分配以适应水淹逆境,均与对照组植株存在明显差异(P<0.05)。所有处理各营养元素的积累量均不低于植物正常生长水平,营养生长指标未见严重缺素症,表明紫穗槐可针对不同水淹条件选择最有效节能的适应机制,是优良的抗涝灌木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穗槐 水淹梯度 矿质元素 营养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多效唑浸种对多年生黑麦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芳芳 高洋 +3 位作者 赵春旭 赵韦 柴琦 刘照辉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43-2149,共7页
以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的7个品种为供试材料,用不同质量浓度(0、50、100、200、300和400mg/L)的多效唑溶液浸泡处理种子,采用纸上发芽法(TP)测定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多效唑浸种对7个黑麦草品种萌发和生长的影响,旨在... 以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的7个品种为供试材料,用不同质量浓度(0、50、100、200、300和400mg/L)的多效唑溶液浸泡处理种子,采用纸上发芽法(TP)测定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多效唑浸种对7个黑麦草品种萌发和生长的影响,旨在寻找出提高黑麦草萌发期抗旱性的最佳浸种浓度,同时为提高草坪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50~400mg/L多效唑处理对黑麦草种子萌发、苗质量、根长和根质量表现为促进作用,且促进作用随着多效唑质量浓度升高先加强后减弱,但对胚芽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且抑制作用随着多效唑质量浓度升高而加强。综上所述,以100mg/L的多效唑增强黑麦草种子萌发阶段抗旱性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草 干旱胁迫 多效唑浸种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紫穗槐对沙化土壤的改良效应 被引量:10
10
作者 卢鑫 周向睿 +6 位作者 杜明新 周志宇 陶晓慧 赵萍 李金辉 金茜 周媛媛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94-1001,共8页
以毛乌素沙地南缘沙化地不同种植年限的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种植年限紫穗槐对沙地的恢复效应。分析了紫穗槐灌丛土壤的机械组成、养分含量以及不同种植年限紫穗槐土壤养分与沙尘粒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 以毛乌素沙地南缘沙化地不同种植年限的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种植年限紫穗槐对沙地的恢复效应。分析了紫穗槐灌丛土壤的机械组成、养分含量以及不同种植年限紫穗槐土壤养分与沙尘粒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紫穗槐灌丛的土壤细化程度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逐渐增大,表层(0~10cm)土壤的细化程度为1951年>1976年>1983年>2005年,1951年种植的紫穗槐的沙尘粒含量达到了4.3%;各种植年份紫穗槐土壤垂直剖面pH值自下而上逐渐降低,表层土壤(0~10cm)pH值最低,同土层不同年份紫穗槐灌丛土壤pH值基本随种植年限延长而降低;0~20cm土层中养分含量(除全钾和铵态氮)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有机碳、全氮、硝态氮、全磷和速效磷等含量均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铵态氮和全钾含量则无明显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穗槐 毛乌素沙漠 土壤机械组成 土壤养分 恢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小麦、玉米经济效益比较 被引量:17
11
作者 刘会芳 南志标 +1 位作者 唐增 王丽佳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90-995,共6页
基于甘肃省5个样本县的调研数据,对农户苜蓿(Medicago sativa)、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玉米(Zea mays)种植的投入和产出、要素产出弹性和要素边际产出进行测算并比较。结果表明,苜蓿在三者中投入最少,玉米产出最高,而苜蓿产出最低;... 基于甘肃省5个样本县的调研数据,对农户苜蓿(Medicago sativa)、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玉米(Zea mays)种植的投入和产出、要素产出弹性和要素边际产出进行测算并比较。结果表明,苜蓿在三者中投入最少,玉米产出最高,而苜蓿产出最低;现阶段小麦和玉米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而苜蓿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苜蓿产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小麦和玉米各要素边际产量基本趋近于零,苜蓿种子投入和肥料投入的边际产量均远大于零,增加苜蓿种子和肥料投入可实现苜蓿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投入产出 C-D生产函数 要素边际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对黄土旱塬玉米土壤呼吸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倩 张清平 +3 位作者 蒋海亮 杨德雄 王先之 沈禹颖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10-1815,共6页
研究了实施保护性耕作10年后秸秆还田和免耕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和CO2释放的影响,采用LI-COR-6400-09土壤气室连接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测定了玉米(Zea mays cv.Zhongdan No.2)土壤呼吸速率,采用平板涂抹计数法测定了根际土壤细菌、真菌... 研究了实施保护性耕作10年后秸秆还田和免耕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和CO2释放的影响,采用LI-COR-6400-09土壤气室连接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测定了玉米(Zea mays cv.Zhongdan No.2)土壤呼吸速率,采用平板涂抹计数法测定了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结果表明,免耕和秸秆还田处理玉米花期土壤呼吸速率降低了8.3%和7.8%,玉米收获期土壤呼吸速率降低了15.5%和13.6%;土壤10cm处地温与土壤呼吸速率变化趋势一致,且在传统耕作处理下最高;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和秸秆还田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但各类微生物数量之间的比例恒定;土壤呼吸速率与3类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呈负相关,但不显著。可利用免耕和秸秆还田提高黄土旱塬土壤碳库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秸秆覆盖 土壤CO2释放 微生物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乌素沙漠南缘紫穗槐根际与非根际氮素含量特征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媛媛 杜明新 +6 位作者 周向睿 周志宇 卢鑫 陶晓慧 赵萍 李金辉 金茜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5-520,共6页
选择在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毛乌素沙漠南缘已生长60、35、28和6年的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样地,对不同株龄紫穗槐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全氮、铵态氮、硝态氮、有机碳的含量特征及土壤pH值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根际全氮、铵态氮(... 选择在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毛乌素沙漠南缘已生长60、35、28和6年的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样地,对不同株龄紫穗槐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全氮、铵态氮、硝态氮、有机碳的含量特征及土壤pH值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根际全氮、铵态氮(除28年龄外)、硝态氮、有机碳含量均高于非根际,其中有机碳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35年龄紫穗槐根际的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均高于其它株龄,分别比非根际高43.8%、30.3%和230%。有机碳含量根际与非根际都随着株龄增长而增加,而根际与非根际pH值随着株龄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根际全氮与有机碳、铵态氮、硝态氮均呈显著相关,而在非根际没有相关性。根际土壤养分均高于非根际土壤,种植紫穗槐可以有效地改良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穗槐 荒漠化 根际 养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真菌对野大麦种子人工老化处理下的生理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晓静 李秀璋 +1 位作者 王萍 李春杰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72-1277,共6页
以带Epichloё内生真菌和不带Epichloё内生真菌的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种子为试验材料,在58±1℃和100%相对湿度条件下设置0,5,10,15,20,25,30和35min人工老化时间,研究老化过程中种子的活力变化以及内生真菌对种子的生... 以带Epichloё内生真菌和不带Epichloё内生真菌的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种子为试验材料,在58±1℃和100%相对湿度条件下设置0,5,10,15,20,25,30和35min人工老化时间,研究老化过程中种子的活力变化以及内生真菌对种子的生理影响。结果表明:在人工老化过程中,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胚芽胚根长和活力指数随老化时间增加而降低;浸出液的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随老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与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长、胚根长和活力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但被内生真菌侵染的种子其老化生理反应变化明显有所减缓。研究认为,与未被内生真菌侵染的种子相比,内生真菌可促进野大麦的发芽,促进芽长根长的生长,降低膜的损伤,减少浸出液电导率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从而降低种子的劣变程度,延长种子贮藏时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野大麦 种子 人工老化 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管理的现代化转型——我国亟待补上的一课 被引量:26
15
作者 任继周 侯扶江 胥刚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45-1754,共10页
放牧是国内外普遍运用的土地管理的基本手段,至今全球陆地大约半数以上处于放牧管理之下。放牧是由人居、草地和家畜三要素构成的草地生态子系统,其内核为人居-草地-畜群放牧系统单元的健全与稳定。放牧历经原始游牧期、放牧转型期与以... 放牧是国内外普遍运用的土地管理的基本手段,至今全球陆地大约半数以上处于放牧管理之下。放牧是由人居、草地和家畜三要素构成的草地生态子系统,其内核为人居-草地-畜群放牧系统单元的健全与稳定。放牧历经原始游牧期、放牧转型期与以划区轮牧为核心的放牧现代化时期三阶段。随着科技与文化的发展,社会工业革命的完成,工业文明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内涵不断融入放牧管理系统,最终完成了放牧畜牧业的现代化转型,从而确立了以人居-草地-畜群放牧系统单元为内核的划区轮牧的基本模式。划区轮牧是一种开放的农业技术体系,具有多种方式,适应于不同的农业系统,可兼顾生态与生产的需求,是草地放牧管理的重大进步。本研究以美国为代表,剖析了历时300年的放牧现代化转型过程。我国囿于传统农耕文化,对放牧管理系统误解甚多,损失严重,而对放牧现代化转型几乎浑然不觉。这是我们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亟待补上的一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 转型 划区轮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KT蛋白与植物耐盐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常玉 李剑 +1 位作者 张金林 王锁民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04-1612,共9页
盐胁迫是一种严重影响植物生长的非生物胁迫,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种机制来抵御和适应盐胁迫。高亲和性钾离子转运蛋白(HKT)是植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类蛋白,对高等植物体内Na+再循环,维持植株地上部特别是叶片中的低Na+浓度和高K+/... 盐胁迫是一种严重影响植物生长的非生物胁迫,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种机制来抵御和适应盐胁迫。高亲和性钾离子转运蛋白(HKT)是植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类蛋白,对高等植物体内Na+再循环,维持植株地上部特别是叶片中的低Na+浓度和高K+/Na+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对HKT蛋白的分子特性、结构与功能及其与植物耐盐性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KT转运蛋白 结构与功能 K+/Na+ 盐胁迫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不同地区少花蒺藜草种子库与种子活力结构特征 被引量:18
17
作者 田迅 张志新 陈艳东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5-90,共6页
通过野外调查取样与室内试验相结合,对科尔沁沙地5个不同生境样地少花蒺藜草种子库数量特征与刺苞生活力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样地间种子库大小差异显著,高林屯样地刺苞总数和未萌发刺苞数显著高于其他样地(P<0.05),巴... 通过野外调查取样与室内试验相结合,对科尔沁沙地5个不同生境样地少花蒺藜草种子库数量特征与刺苞生活力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样地间种子库大小差异显著,高林屯样地刺苞总数和未萌发刺苞数显著高于其他样地(P<0.05),巴胡塔样地已萌发刺苞数最高。高林屯样地未萌发刺苞0种子的比例达77%,其他样地以2粒种子为主。所有样地未萌发刺苞内较大的种子(呈芒型)和较小的种子(呈心形)均有活性且比例最高(67%),而已萌发刺苞以较大的种子和较小的种子均萌发(36%)为主要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花蒺藜草 种子库 刺苞 生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不同株龄紫穗槐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变化特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宋鑫 张丽静 +5 位作者 代万安 周志宇 李晓忠 周媛媛 李金辉 金茜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26-1232,共7页
选取西藏拉萨人工种植的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于2010-2012年分别对其1龄、2龄、3龄植株连续3年监测根际非根际土壤全氮、全磷、有机碳、硝态氮、铵态氮、pH和速效磷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1龄和2龄根际土壤所有测定指标均表现出了... 选取西藏拉萨人工种植的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于2010-2012年分别对其1龄、2龄、3龄植株连续3年监测根际非根际土壤全氮、全磷、有机碳、硝态氮、铵态氮、pH和速效磷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1龄和2龄根际土壤所有测定指标均表现出了根际正效应,而3龄除pH、速效磷外,其余指标均未表现出明显的根际正效应。2)根际和非根际全氮、全磷变化不明显。3)根际和非根际硝态氮、铵态氮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增加;pH和速效磷则逐年减小。4)根际和非根际有机碳的变化表现为前两年逐年增加,第3年则根际减小而非根际仍在增加。5)根际全磷与全氮、速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pH与铵态氮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铵态氮与硝态氮呈显著正相关。6)非根际硝态氮与铵态氮呈显著正相关,与pH、速效磷呈显著负相关;pH与铵态氮呈显著负相关,与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紫穗槐 根际土壤 养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otyphodium属禾草内生真菌和球囊霉属菌根真菌对野大麦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方爱国 李春杰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7-461,共5页
禾草内生真菌提高宿主对生物及非生物胁迫抗性的同时也促进植物生长,丛枝菌根真菌促进植物根系对营养元素尤其是磷的吸收和贮存,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中同时存在这两种共生体。本研究比较了温室条件下这两种共生体共存及单独... 禾草内生真菌提高宿主对生物及非生物胁迫抗性的同时也促进植物生长,丛枝菌根真菌促进植物根系对营养元素尤其是磷的吸收和贮存,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中同时存在这两种共生体。本研究比较了温室条件下这两种共生体共存及单独存在时对野大麦生长的影响和其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内生真菌可抑制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内生真菌和菌根真菌均可显著增加野大麦地上生物量,菌根真菌可显著增加其地下生物量。二者共存时野大麦的全N含量显著小于单个共生体的处理;仅带菌根的野大麦P含量显著大于二者共存时的处理,内生真菌通过对菌根真菌的抑制降低了野大麦对P的吸收和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草内生真菌 丛枝菌根真菌 野大麦 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市少花蒺藜草群落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志新 田迅 +1 位作者 刘勇 黄贝梅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92-1398,共7页
2008年7-8月用样方法对科尔沁沙地通辽市及周边地区森林公园、高林屯、建国村和巴胡塔4个不同人工干扰地区的入侵种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及其伴生种进行调查,分析了各地区物种组成、盖度、高度、密度、重要值及多样性指数,... 2008年7-8月用样方法对科尔沁沙地通辽市及周边地区森林公园、高林屯、建国村和巴胡塔4个不同人工干扰地区的入侵种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及其伴生种进行调查,分析了各地区物种组成、盖度、高度、密度、重要值及多样性指数,以阐明少花蒺藜草及其伴生种在科尔沁沙地的多样性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少花蒺藜草在建国村的入侵程度最严重,而对森林公园样地的影响最小。少花蒺藜草入侵严重的样地物种相对较少,植被分布不均匀,植被盖度低,受人工干扰大且多样性指数降低。受人工干扰较少的生境系统在少花蒺藜草的入侵时更稳定。此外,植被分布方式与少华蒺藜草分布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干扰 入侵种 少花蒺藜草 多样性 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