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种检验中心助力草类植物种子学实验教学体系建立和实施
1
作者 刘亚洁 胡小文 韩云华 《中国种业》 2024年第2期45-48,共4页
农业农村部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兰州)是通过农业农村部机构审查认可和国家资质认定的4个部级草种质检中心之一,借助中心强大的硬件和软件平台优势,草类植物种子学实验逐步建立了以草种检验技术为基础,内容扩展延伸到... 农业农村部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兰州)是通过农业农村部机构审查认可和国家资质认定的4个部级草种质检中心之一,借助中心强大的硬件和软件平台优势,草类植物种子学实验逐步建立了以草种检验技术为基础,内容扩展延伸到专业综合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以及实践性实训实习的多层次立体化教学体系,该教学体系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全方位培养了学生实践动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其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种检验中心 草类植物种子学实验 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草业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动物营养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肖金玉 袁民 +1 位作者 翁秀秀 郭龙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68-2776,共9页
本文回顾了线下与线上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构建草业科学本科专业的“动物营养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课程结束时,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方式,评价效果。分析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动物营养学”课程理论部... 本文回顾了线下与线上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构建草业科学本科专业的“动物营养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课程结束时,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方式,评价效果。分析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动物营养学”课程理论部分的教学中应用,效果很好。可为进一步完善在线课程建设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营养学课程 混合式教学模式 构建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科教企融合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岳利军 沈禹颖 +3 位作者 乐祥鹏 杨倩 翁秀秀 张岩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1-164,230,共5页
为了全面提高草业科学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构建了科教企协同融合的实验教学模式。该模式创建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草业科学实验教学体系,搭建了教学实验室—高新科研平台—野外试验站—行业企业等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建立了院... 为了全面提高草业科学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构建了科教企协同融合的实验教学模式。该模式创建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草业科学实验教学体系,搭建了教学实验室—高新科研平台—野外试验站—行业企业等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建立了院士领衔的实验课程教学团队发展成长体系,融汇了创新实践内容—平台—指导—竞赛于一体,以科教企协同融合支撑学生的自主创新创业;从课程思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教学、学科特色教学资源和有组织的教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实验教学体系的综合改革建设,夯实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基础。该模式显著提高了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支撑了兰州大学获批建设国家级一流草业科学专业和草学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业科学 创新人才培养 科教企协同融合 实验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业科学专业“生态学基础”教学内容与模式改革 被引量:3
4
作者 郭正刚 凌宁 《草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033-3040,共8页
生态学基础是草业科学本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生态学基础统编教材为适用更多专业,内容相对笼统,因此各个专业需根据自身特色改革教学内容。本研究首先从系统化教学知识体系、融入思政元素以及丰富教学手段3个方面,分析了草业科学专业生... 生态学基础是草业科学本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生态学基础统编教材为适用更多专业,内容相对笼统,因此各个专业需根据自身特色改革教学内容。本研究首先从系统化教学知识体系、融入思政元素以及丰富教学手段3个方面,分析了草业科学专业生态学基础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性,然后从完善教学大纲、知识点向草业科学延伸、增加生活化案例、挖掘思政元素方面,以示例方式改革了教学内容,提出了主讲教师通过同行互评和模拟授课获取反馈意见的备课方式,以及幻灯片、短视频、主题研讨等多元化授课手段,建立了草业科学专业生态学基础教学模式。该模式明显提高了教学和学习效果,学生满意度超过86%,为草业科学专业生态学基础的教学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质量 生活化案例 思政元素 教学模式 阶梯式授课 多元化 知识延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野外台站的“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以兰州大学草业科学专业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伟斌 赵传燕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75-1780,共6页
利用野外台站建设的优势开展“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教学效果,是当前“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探索的重点方向。本文以兰州大学草业科学专业为例,从野外台站的选择、实践内容的设计与优化、新教... 利用野外台站建设的优势开展“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教学效果,是当前“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探索的重点方向。本文以兰州大学草业科学专业为例,从野外台站的选择、实践内容的设计与优化、新教学模式的探索等方面,系统论述了基于野外台站的实践教学在“自然地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总结分析了实践教学在“自然地理学”教学中的成效,并提出了改进方向,为今后“自然地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的应用和改进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台站 自然地理学 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草业科学专业“植物生理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兰州大学草业科学专业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马清 王锁民 +2 位作者 包爱科 张金林 赵祺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979-1986,共8页
双语教学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客观要求。“植物生理学”作为草业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实施双语教学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本研究以兰州大学草业科学专业“植... 双语教学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客观要求。“植物生理学”作为草业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实施双语教学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本研究以兰州大学草业科学专业“植物生理学”双语教学为案例,从教学团队建设、外文原版教材和中文参考教材选用、双语教学环节等方面,总结了“植物生理学”双语课程的改革举措,提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其学习兴趣的“植物生理学”线上和线下混合式双语教学模式,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草业科学专业其他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草业科学 植物生理学 双语教学 教学模式 线上教学 线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类植物种子学实验课大实验模式设计与实践
7
作者 韩云华 胡小文 +2 位作者 刘亚洁 余玲 王彦荣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0-265,共6页
课程大实验教学模式可有效融合课程知识点,提升教学的系统性。草类植物种子学实验课是草业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为解决草类植物种子学实验课内容分散、系统性不强的问题,在课程大实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兰州大学草类植物种子学实验... 课程大实验教学模式可有效融合课程知识点,提升教学的系统性。草类植物种子学实验课是草业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为解决草类植物种子学实验课内容分散、系统性不强的问题,在课程大实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兰州大学草类植物种子学实验教学团队从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方式革新、考核方式完善和教师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作为类似实验课程的改革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学实验 课程大实验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教学设计 教学方式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业生产的环境影响评价教学实验设计
8
作者 胥刚 林慧龙 +1 位作者 翁秀秀 常生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8-181,220,共5页
草业生产过程会造成显著的资源消耗与负面环境影响,量化评价草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情况,是进行农业环境改良与绿色消费引导的重要基础。教学中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通过目标与范围定义、建模、清单分析、结果解释与应用4个步... 草业生产过程会造成显著的资源消耗与负面环境影响,量化评价草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情况,是进行农业环境改良与绿色消费引导的重要基础。教学中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通过目标与范围定义、建模、清单分析、结果解释与应用4个步骤,设计了1 kg紫花苜蓿鲜草生产的环境影响评价模拟教学实验。该实验可以培养草学专业学生进行草畜产品清洁生产设计与绿色等级认证的技能,同时实验方法也对其他类型农产品生产的环境影响评价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草业科学 环境影响 绿色生产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野外台站服务本科实践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以甘肃庆阳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自奎 杨惠敏 +4 位作者 杨宪龙 马景永 王先之 杨倩 沈禹颖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8-623,共6页
在高等教育强调“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等教育理念的背景下,高校野外台站的定位也应在注重科学观测研究的同时,更加重视本科生实践教育功能的挖掘与利用。为此,以甘肃庆阳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为例,分析了试... 在高等教育强调“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等教育理念的背景下,高校野外台站的定位也应在注重科学观测研究的同时,更加重视本科生实践教育功能的挖掘与利用。为此,以甘肃庆阳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为例,分析了试验站服务本科生实践教学的历史与现状,提出了加强野外台站本科生实习功能建设的对策。庆阳站基础设施良好、科研基础扎实,已经依托站内试验田、子午岭等试验站周边自然资源及企业等开展了多年实践教学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议在台站布局上突出区位和学科特色,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充分利用台站及周边资源,加强野外观测平台和实践基地建设,积极联系政府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与实践基地等。论文可为高等学校野外台站建设和本科生实践教学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台站 实践教学 学科建设 庆阳试验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草业经济管理方向)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岩 刘贝贝 +1 位作者 唐增 胥刚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466-2474,共9页
兰州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以草业经济管理为方向的新型特色专业。微观经济学是该专业的核心基础课,针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入反转课堂教学法,强化课前-课中-课后联动、线上-线下结合,辅以经典文献和前沿文献研读等措施进行教... 兰州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以草业经济管理为方向的新型特色专业。微观经济学是该专业的核心基础课,针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入反转课堂教学法,强化课前-课中-课后联动、线上-线下结合,辅以经典文献和前沿文献研读等措施进行教学改革。实践证明这一教改实践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本研究也对今后的教学改革方向提出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业经济管理 微观经济学 翻转课堂 文献汇报 超星学习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大学草业科学专业畜牧领域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万宏 乐祥鹏 +1 位作者 翁秀秀 李发弟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82-587,共6页
兰州大学以“双一流”和“新农科”建设为契机,立足西部,放眼全球,按照社会发展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优化草业科学本科专业草畜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本文就兰州大学畜牧领域课程教学团队近9年来在草业科学本科专业草地农业... 兰州大学以“双一流”和“新农科”建设为契机,立足西部,放眼全球,按照社会发展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优化草业科学本科专业草畜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本文就兰州大学畜牧领域课程教学团队近9年来在草业科学本科专业草地农业生产领域相关的草畜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知识体系构建、课程设置、教学团队建设与教材编写等方面的优化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我国草畜复合型人才培养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高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一流本科课程 专业特色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草学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草学+信息技术科学”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敏 沈禹颖 +3 位作者 阎石 梁天刚 唐增 侯正豪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40-1547,共8页
面对我国草地农业发展中日益综合化和复杂化的实际问题以及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以草学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科学相融合为切入点,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草学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满足国家发... 面对我国草地农业发展中日益综合化和复杂化的实际问题以及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以草学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科学相融合为切入点,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草学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满足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草地农业领域专业技术人才。首先基于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187名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结合2014-2019年该学院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和近年中国500强企业中的农牧业企业招聘信息,分析得出目前草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还存在培养方案较为陈旧、行业发展需求未被充分考虑等问题,据此讨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草学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必要性,进而构建草地农业人才培养专业框架,提出“草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创新实践平台和考核评价标准等方面具体探讨草学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生培养 交叉学科 信息化 草地农业 新农科 人才培养 综合性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牧草与饲料作物栽培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宪龙 杨惠敏 +3 位作者 张建全 沈禹颖 王自奎 杨倩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9-525,共7页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举措。本研究基于多年教学实践,构建了牧草与饲料作物栽培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应从国家需求、学科发展、耕读教育、科研成果转化...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举措。本研究基于多年教学实践,构建了牧草与饲料作物栽培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应从国家需求、学科发展、耕读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案例、草业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中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元素,从推进实践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拓宽教学渠道、坚持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促进牧草与饲料作物栽培学课程思政教学成效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发展机遇 元素挖掘 教学模式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理念下草类植物种子学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亚洁 胡小文 韩云华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60-264,270,共6页
草类植物种子学作为草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直接服务于草业生产实践,是草种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和桥梁课程。在“种业振兴”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背景下,根据新农科建设的内涵,以OBE教学理念为指导,进行了草类植... 草类植物种子学作为草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直接服务于草业生产实践,是草种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和桥梁课程。在“种业振兴”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背景下,根据新农科建设的内涵,以OBE教学理念为指导,进行了草类植物种子学课程教学改革和思政元素挖掘。针对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情境和教学评价5个方面进行改革和思政建设,以期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种业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类植物种子学 OBE理念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高校实验室化学药品管理 被引量:23
15
作者 常生华 朱万合 +2 位作者 张程 翁秀秀 侯扶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87-289,292,共4页
药品的管理是高校实验室教学科研中的重要工作,管理不当,直接危害高校师生乃至社会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后果严重。通过对高校实验室药品管理的重要性、现状等分析,建议高校实验室药品管理,从提高思想认识、合理配置人员结构、科学规... 药品的管理是高校实验室教学科研中的重要工作,管理不当,直接危害高校师生乃至社会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后果严重。通过对高校实验室药品管理的重要性、现状等分析,建议高校实验室药品管理,从提高思想认识、合理配置人员结构、科学规范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力度等方面入手,使高校实验室管理痕迹化、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实验室 药品管理 管理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草类作物栽培学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惠敏 张建全 +3 位作者 杨宪龙 杨倩 王自奎 沈禹颖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年第9期1926-1930,共5页
在新农科建设逐步展开背景下,作为农林科学框架内的草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更新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草类作物栽培学专业基础课程为例,总结了国内草类作物栽培学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结合草学的学科特点、草牧业... 在新农科建设逐步展开背景下,作为农林科学框架内的草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更新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草类作物栽培学专业基础课程为例,总结了国内草类作物栽培学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结合草学的学科特点、草牧业的产业需求,探索构建了草类作物栽培学综合实践教学体系,为完善草类作物栽培学课程、建设草学一流学科提供重要支撑。该体系的构建,对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理论、提高草类作物栽培技能、培养创新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草类 栽培学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保护学课程全英文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6
17
作者 田沛 段廷玉 +9 位作者 李春杰 李彦忠 俞斌华 袁明龙 张兴旭 宋秋艳 古丽君 夏超 方香玲 南志标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年第5期1010-1015,共6页
草业科学是兰州大学特色与优势学科,也是“双一流”建设学科。草地保护学是草业科学专业教学体系中重要的专业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经过十余年的讲授与改进,兰州大学草地保护学已成为一门特色鲜明,综合性、知识性及实践性很强... 草业科学是兰州大学特色与优势学科,也是“双一流”建设学科。草地保护学是草业科学专业教学体系中重要的专业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经过十余年的讲授与改进,兰州大学草地保护学已成为一门特色鲜明,综合性、知识性及实践性很强的草业科学专业主干课程,同时具备了较为完善的英文教学内容、应用英语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和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群体等全英文教学所需的基本条件。针对全英文授课的特殊性,通过改进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建立多方位全英文考核方式,并及时根据学生反馈进行调整等方式方法开展教学。为进一步提升草地保护学课程全英文教学效果,应实施加快全英文教学资源建设、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创造学习与应用英语的氛围、全方位照顾不同英语能力的学生、中英文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等措施。草地保护学课程全英文教学使学生受益诸多,既掌握草地保护学专业知识,又提高了英文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和自信,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应对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保护学 全英文教学 教学方式 改进措施 教学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根-展叶-散绿”教学模式——以兰州大学《草类植物遗传育种学》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文刚 张吉宇 张建全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05-1710,共6页
草类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团队根据新农科建设内涵,围绕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国际化草业人才这一总体目标,针对课程特色和教学中存在的痛点,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培根-展叶-散绿”教学模式;通过构建国际化教学团队、构建“教室... 草类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团队根据新农科建设内涵,围绕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国际化草业人才这一总体目标,针对课程特色和教学中存在的痛点,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培根-展叶-散绿”教学模式;通过构建国际化教学团队、构建“教室+实验室+实习基地”协同联动的实践育人大课堂、构建有营养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培根”,夯实基础;结合研究性教学和中外教学资源融合让学生“展叶”,提升实践技能和英语能力。通过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教与学的方法和考核评价体系,提升“培根”和“展叶”效果;以促成学生成长和发展进行“散绿”。课程创新改革经验可为全国农业院校相关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育种学 教学模式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能量水平对绵羊睾丸发育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赵沛迪 杨可 +5 位作者 蒋玉奇 黄轲盼 马明宇 李开栋 许辉 李万宏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9-226,共8页
为探究日粮能量水平对初情期绵羊睾丸发育的影响,选取45只体重[(24.27±0.63) kg]相近的3月龄美利奴公羔,平均分成3组,每组15只,分别饲喂高(10.5 MJ·kg^(-1))、中(10.1 MJ·kg^(-1))、低(9.7 MJ·kg^(-1))3种能量水平... 为探究日粮能量水平对初情期绵羊睾丸发育的影响,选取45只体重[(24.27±0.63) kg]相近的3月龄美利奴公羔,平均分成3组,每组15只,分别饲喂高(10.5 MJ·kg^(-1))、中(10.1 MJ·kg^(-1))、低(9.7 MJ·kg^(-1))3种能量水平日粮。经过104 d的饲养试验后每组随机选择10只羔羊屠宰,测定其睾丸大小、睾丸组织总抗氧化能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睾酮水平,利用RT-qPCR方法检测与能量代谢和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不同能量水平日粮对羔羊体重[(51.73±0.56) kg,(50.69±0.55) kg,(51.51±1.03) kg]、睾丸重量[(253.60±19.69) g,(274.60±14.17) g,(262.40±19.91) g]、睾丸组织的总抗氧化能力[(10.59±1.13) U·mg^(-1)prot,(8.60±1.00) U·mg^(-1)prot,(7.86±1.73) U·mg^(-1)pro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0.28±0.08) U·mg^(-1)prot,(0.14±0.03) U·mg^(-1)prot,(0.23±0.03) U·mg^(-1)prot]和睾酮水平[(0.52±0.07) ng·mg^(-1)prot,(0.35±0.05)ng·mg^(-1)prot,(0.44±0.06) ng·mg^(-1)prot]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中能量水平组代谢相关基因IGF-1R和IGF-1以及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CYP19A1和3βHSD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高能量水平组和低能量水平组(P<0.05)。综上所述,初情期羔羊日粮水平对睾丸能量代谢活动存在影响,中等能量水平日粮促进睾丸组织中代谢相关基因IGF-1R和IGF-1以及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CYP19A1和3βHSD表达,但对睾丸发育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水平 繁殖能力 睾丸发育 初情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育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构成及生态位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5
20
作者 魏斌 陆妮 +2 位作者 李佳琪 赵敏 于应文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83-991,共9页
封育是天然草地管理的一种有效措施,利于草地生产力提高和退化草地恢复。该研究通过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放牧和封育草地物种多样性、植被构成、植物种生态位特征、草地演替度等分析,解析高寒草甸植物种间关系及草地演替方向。结果表明:(1... 封育是天然草地管理的一种有效措施,利于草地生产力提高和退化草地恢复。该研究通过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放牧和封育草地物种多样性、植被构成、植物种生态位特征、草地演替度等分析,解析高寒草甸植物种间关系及草地演替方向。结果表明:(1)封育显著降低了草地群落植物物种数以及α和β多样性指数,显著增加了草地1年生植物种数、地面芽植物种数和地上生物量。(2)放牧草地地上生物量以莎草科(59.7%)和禾本科(23.9%)为主,封育草地地上生物量以禾本科(85.0%)为主;放牧草地优势种为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和线叶嵩草(K.capillifolia),封育草地优势种为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早熟禾(Poasp.)。(3)放牧和封育草地的群落植物种重要值均与各自的生态位宽度变化规律一致。(4)草地植物种间竞争主要发生在不同科属植物种之间,封育增加了群落植物种整体生态位重叠值和植物种间竞争。(5)草地群落演替度为封育地>放牧地,封育群落处于较稳定状态。研究认为,封育促进了高寒草甸由莎草+杂类草群落向禾草+杂类草群落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育 物种多样性 生活型 生物量构成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值 草地演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