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银北地区不同饲用燕麦品种适应性评价
1
作者 董嘉莉 何建龙 +4 位作者 杜建民 马雪鹏 陈彦龙 张蓓 曹文侠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99-2308,共10页
为筛选出适应在宁夏银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饲用燕麦(Avena sativa L.)品种。本研究选取了12份饲用燕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对其生长性状、生产特性和营养品质进行测定,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甜燕1号’的干草产量最高,为6545.60 kg... 为筛选出适应在宁夏银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饲用燕麦(Avena sativa L.)品种。本研究选取了12份饲用燕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对其生长性状、生产特性和营养品质进行测定,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甜燕1号’的干草产量最高,为6545.60 kg·hm^(-2),其次是‘海威’和‘贝勒’。‘A129’的干鲜比最小,‘海威’的茎叶比最小。‘A129’的粗灰分含量最高,为8.88%。‘喜越’的粗脂肪和粗蛋白的含量最高,分别为1.38%和11.65%;‘喜越’的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均低于其他饲用燕麦品种,分别为35.73%和55.60%,其相对饲喂价值和相对饲草质量也均高于其他品种。通过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表现最优的燕麦品种是‘喜越’,可作为优良饲用燕麦品种在宁夏银北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燕麦 生长性状 营养品质 相关性分析 隶属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与化肥减量配施对猫尾草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贺善睦 姚拓 +3 位作者 雷杨 付卫刚 杨晓蕾 李琦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06-2714,共9页
为研究微生物菌剂与化肥不同比例配施对猫尾草(Phleum pratense)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探究了100%(375 kg·hm^(-2))、85%(320 kg·hm^(-2))、70%(263 kg·hm^(-2))、55%(206 kg·hm^(-2))化肥与微生物菌剂(75 ... 为研究微生物菌剂与化肥不同比例配施对猫尾草(Phleum pratense)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探究了100%(375 kg·hm^(-2))、85%(320 kg·hm^(-2))、70%(263 kg·hm^(-2))、55%(206 kg·hm^(-2))化肥与微生物菌剂(75 L·hm^(-2))配施对猫尾草农艺性状、根系形态、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85%化肥配施微生物菌剂,猫尾草鲜草产量、地下生物量、株高、根长和茎粗较不施肥对照分别显著提高了50.11%、61.11%、30.33%、98.17%和36.80%(P<0.05);牧草相对饲用价值(RFV)较对照显著提高了46.39%(P<0.05)。85%化肥配施微生物菌剂,猫尾草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均为各处理最优。70%化肥配施微生物菌剂,根体积较对照显著提高89.79%(P<0.05)。主成分分析显示,85%化肥配施微生物菌剂对猫尾草促生效果最佳。研究结果为岷县猫尾草筛选出最佳的微生物菌剂与化肥减量配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 化肥减量 营养品质 农艺性状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祁连山高寒草本草地土壤微生物量及酶的季节动态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成德 龙瑞军 +2 位作者 薛莉 陈秀蓉 徐长林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8-84,共7页
以东祁连山珠芽蓼草地、禾草草地和嵩草草地为样点,对土壤微生物量和酶的季节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随季节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7月达最大值(P<0.05),9月下降至最小值(P<0.05),但土壤微生物量氮、磷的季... 以东祁连山珠芽蓼草地、禾草草地和嵩草草地为样点,对土壤微生物量和酶的季节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随季节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7月达最大值(P<0.05),9月下降至最小值(P<0.05),但土壤微生物量氮、磷的季节变化略有不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比率分别为0.16%~0.84%和0.48%~2.03%,其季节变化与微生物量碳、氮基本一致.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碳磷比和氮磷比分别为3.19~20.55、4.38~49.74和1.11~3.56,碳氮比最大值出现在7月,最小值在5月.土壤酶活性也呈季节性变化,土壤脲酶和中性磷酸酶的季节动态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祁连山 高寒草本草地 土壤微生物量 土壤酶 季节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鼢鼠干扰下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与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4
作者 薛飞扬 朱熙栋 +6 位作者 孙舰 索比努尔•木拉提 刘济泽 范雨荃 花立民 楚彬 叶国辉 《中国草地学报》 2025年第8期57-65,共9页
为探究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干扰对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及其内在关联变化,设置轻度、中度和重度3个干扰强度作为干扰区,以无鼠丘草地作为非干扰区,分别调查各样地植物丰富度、多度、土壤有机碳(C)、全氮(N... 为探究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干扰对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及其内在关联变化,设置轻度、中度和重度3个干扰强度作为干扰区,以无鼠丘草地作为非干扰区,分别调查各样地植物丰富度、多度、土壤有机碳(C)、全氮(N)和全磷(P)含量,分析不同干扰强度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化学计量比的差异和变化规律,明晰高原鼢鼠干扰是否对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和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关系产生影响。结果表明:(1)重度干扰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干扰强度,轻度干扰土壤全磷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干扰强度(P<0.05);(2)轻度干扰下土壤碳磷比显著高于其他干扰强度,土壤氮磷比显著高于非干扰区与重度干扰区(P<0.01),而不同干扰强度下土壤碳氮比无显著性差异;(3)随着干扰强度增加,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呈增加趋势,且显著高于非干扰区(P<0.05);(4)物种丰富度指数与土壤碳氮比和氮磷比的关系在非干扰区表现为显著正相关,而高原鼢鼠干扰后两者的显著关系消失,当高原鼢鼠干扰达到一定程度(重度干扰)会显著影响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氮磷比和碳磷比的关系,而植物均匀度指数与土壤氮磷比的显著正相关关系重新得以恢复。综上,高原鼢鼠干扰显著影响了土壤有机碳、全磷和全氮含量,有利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同时调控植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养分计量比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鼢鼠 干扰 土壤化学计量比 植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坏疽病Phoma foveata生防菌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12
5
作者 畅涛 王涵琦 +4 位作者 杨成德 薛莉 陈秀蓉 任月芹 王玉琴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7-252,共6页
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到了马铃薯坏疽病的生防菌ZA1,其对马铃薯坏疽病菌的抑制率为71.83%;通过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测定,结合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该菌为莫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抑菌谱测定表明,菌株ZA1对番... 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到了马铃薯坏疽病的生防菌ZA1,其对马铃薯坏疽病菌的抑制率为71.83%;通过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测定,结合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该菌为莫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抑菌谱测定表明,菌株ZA1对番茄早疫病菌Aalternaria solani、马铃薯褐腐病菌Stysanus stemonitis、马铃薯干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和马铃薯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occodes的抑制率分别达64.30%、41.05%、61.42%和74.92%。在贮藏库中进行10倍液喷雾,对马铃薯坏疽病的防效达64.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坏疽病菌 拮抗菌 筛选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