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证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高位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
作者 杨荆远 马春玲 +1 位作者 朱高峰 姚红 《中国血液净化》 2011年第4期219-220,共2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高位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1例采用肱动脉-肘正中静脉或肱动脉-贵要静脉高位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维持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观察组),并回顾性分析实施传统血管通路护理的11例...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高位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1例采用肱动脉-肘正中静脉或肱动脉-贵要静脉高位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维持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观察组),并回顾性分析实施传统血管通路护理的11例(对照组)。结果观察组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并发症如感染、皮下血肿、局部血管硬化和血栓形成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高位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实践中,解决了实际问题,使未行循证护理实施传统血管通路护理的并发症明显降低,提高了患者的透析生活质量。同时可以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丰富护理人员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血液透析专业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血液透析 高位动静脉内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对血液透析患者干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杨荆远 朱高峰 +1 位作者 马春玲 曹红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3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血液透析患者干体质量的影响,降低透析期间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对16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管理干体质量,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和目标、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实施措... 目的探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血液透析患者干体质量的影响,降低透析期间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对16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管理干体质量,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和目标、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实施措施和评价效果。结果实施3个月,患者干体质量显著降低,相关并发症除呼吸衰竭外,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干体质量的管理,可降低透析期间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持续质量改进 干体质量 并发症 患者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预充复用透析器效果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郑学香 朱高峰 马春玲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9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快捷、简便、安全有效的复用透析器预充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患者费用。方法将200只复用透析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只,对照组采用传统预充方法预充,即先将透析器中的消毒剂排出,再用生理盐水冲洗血室和透析液室;实验... 目的探讨快捷、简便、安全有效的复用透析器预充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患者费用。方法将200只复用透析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只,对照组采用传统预充方法预充,即先将透析器中的消毒剂排出,再用生理盐水冲洗血室和透析液室;实验组采用快速预充方法,先不排出透析器中的消毒剂,夹住侧管避免预充液流入,再将动脉血路驱净空气后直接连接复用透析器冲洗,并将透析机温度调至38℃。结果两组复用透析器测试全部合格,实验组生理盐水用量和预冲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快速预充复用透析器与传统预充法同样安全有效,且省时省力、节约成本,减少患者费用和等待透析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用透析器 预充技术 快速预充 预充时间 生理盐水 消毒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