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尊严疗法对住院晚期癌症患者生活满意度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宁晓东 张永炼 +3 位作者 杨春 万恩桂 潘慧 李玲娟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6-311,共6页
目的:观察尊严疗法对住院晚期癌症患者生活满意度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22例肿瘤科住院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62)和对照组(n=60),对照组接受常规照护,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尊严疗法。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干预前、干预1... 目的:观察尊严疗法对住院晚期癌症患者生活满意度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22例肿瘤科住院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62)和对照组(n=60),对照组接受常规照护,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尊严疗法。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干预前、干预15天及30天时两组的生活满意度、焦虑、抑郁及尊严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生活满意度、焦虑、抑郁和尊严得分的组间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焦虑、抑郁和尊严得分的时间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生活满意度、焦虑、抑郁和尊严得分的干预与时间因素存在交互效应(P<0.05)。结论:尊严疗法能有效提高住院晚期癌症患者生活满意度及尊严水平,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严疗法 肿瘤 生活满意度 焦虑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理式沟通对尿毒症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潘慧 周梅香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5期14-16,共3页
目的探索同理式沟通在尿毒症患者人文关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6~12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116例作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将2016年6~12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同理式沟通性人文关怀。结... 目的探索同理式沟通在尿毒症患者人文关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6~12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116例作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将2016年6~12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同理式沟通性人文关怀。结果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出院时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同理式沟通,能有效缓解尿毒症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尿毒症患者人文关怀护理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护患沟通 同理式沟通 人文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凝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3
作者 周春梅 任慧敏 全正利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观察标准剂量肝素、超小剂量肝素以及低分子肝素钙在血液净化抗凝中的应用效果,为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抗凝用药提供选择。方法将57例慢性肾衰竭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标准剂量肝素钠组(A组)首剂给予肝素50~100U/kg,每小... 目的观察标准剂量肝素、超小剂量肝素以及低分子肝素钙在血液净化抗凝中的应用效果,为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抗凝用药提供选择。方法将57例慢性肾衰竭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标准剂量肝素钠组(A组)首剂给予肝素50~100U/kg,每小时追加500~1000U;小剂量肝素组(B组)肝素泵持续输注肝素500~1000U/h,直至透析结束;低分子肝素钙组(C组)首剂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无追加量。结果三组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穿刺点压迫时间显著长于B组和C组(均P<0.01),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与C组(均P<0.0125),透析后4h血浆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凝固时间显著长于B组和C组(均P<0.05);B组和C组上述各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125)。结论对于有出血倾向的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小剂量肝素钠抗凝效果确切,经济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肝素钠 低分子肝素钙 药物剂量 抗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个医嘱核对本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周春梅 江平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3期5-5,共1页
我院原有的医嘱查对记录本有查对日期、有无差错、医嘱执行者、转抄输液卡者、摆药者、核对者等项目。医生每日上午大查房后开出批量医嘱,护士基本上11:00处理核对完毕,记录于医嘱大查对本上。
关键词 医嘱 查对 护理安全 护理风险 单个医嘱核对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中双夜班在强化基础护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程云霞 李新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1期22-23,共2页
目的实行双中双夜班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切实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方法中班除原有上班时间17:30~1:00外,增设下半夜6:00~8:00班完成基础护理工作;夜班除原有上班时间1:00~8:30外,增设上半夜17:30~20:30班落实基础护理。比较两组基础护... 目的实行双中双夜班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切实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方法中班除原有上班时间17:30~1:00外,增设下半夜6:00~8:00班完成基础护理工作;夜班除原有上班时间1:00~8:30外,增设上半夜17:30~20:30班落实基础护理。比较两组基础护理质量考核合格率和基础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实施后的基础护理质量考核合格率和基础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P<0.01)。结论实行双中双夜班落实基础护理,提高了基础护理的质量,为患者提供了优质护理服务,确保了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夜班 基础护理 服务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气导管长度不足的改进 被引量:1
6
作者 施思 石晓红 刘雪娇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3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氧气导管 长度 护理工作 现代医学 护理操作 吸氧装置 导管脱落 氧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置针控制夹再利用
7
作者 施思 周春梅 罗运莲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23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留置针 微泵静脉注射 再利用 延长管 同时进行 护理人员 输液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