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院心血管内科“知心”护理服务文化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3
1
作者 何玲玲 黄行芝 +2 位作者 刘庆 潘慧 李静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6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知心"护理服务文化的实施及影响。方法:树立"知心"护理服务文化理念,制定"知心"护理服务标准,从2007年开始在心血管内科实施"知心"护理服务。结果: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及护理工作质量,... 目的:探讨"知心"护理服务文化的实施及影响。方法:树立"知心"护理服务文化理念,制定"知心"护理服务标准,从2007年开始在心血管内科实施"知心"护理服务。结果: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及护理工作质量,健康教育覆盖率及合格率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成就感也得以提升。结论:"知心"护理服务文化在提升医院服务品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心 护理服务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色服药卡在心内科老年患者院外服药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何玲玲 李静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5期39-39,共1页
目的探讨三色服药卡在心内科老年患者出院后的应用效果,旨在降低不良反应,提高药物效果。方法心内科住院治疗后需继续口服药治疗患者106例,使用三色服药卡指导用药。结果使用1周后随访,106例患者中仅3例次错用口服药,余均能正确按医嘱... 目的探讨三色服药卡在心内科老年患者出院后的应用效果,旨在降低不良反应,提高药物效果。方法心内科住院治疗后需继续口服药治疗患者106例,使用三色服药卡指导用药。结果使用1周后随访,106例患者中仅3例次错用口服药,余均能正确按医嘱服药。结论利用三色服药卡,可指导心内科老年患者出院后正确服药,减少不良反应,从而保证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科 老年患者 口服药 三色服药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梅素阻断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和分泌 被引量:3
3
作者 邵玲 周梦桥 +2 位作者 熊涛 邓长金 金露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0-594,共5页
目的有关杨梅素能否抑制心脏成纤维细胞的激活和功能进而抑制心肌纤维化的报道不多。文章探讨杨梅素对心脏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和分泌功能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乳鼠成纤维细胞,采用转化生长因子(TGF-β)刺激诱... 目的有关杨梅素能否抑制心脏成纤维细胞的激活和功能进而抑制心肌纤维化的报道不多。文章探讨杨梅素对心脏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和分泌功能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乳鼠成纤维细胞,采用转化生长因子(TGF-β)刺激诱导成纤维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泌。采用不同浓度的杨梅素(1,3,10,30,100μmol/L)孵育成纤维细胞24h,观察其对心脏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和分泌的影响;采用CK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采用RT-PCR检测促纤维化因子的转录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α-SMA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检测可能的信号蛋白的改变。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TGF-β组、30μmol/L杨梅素+TGF-β组、100μmol/L杨梅素+TGF-β组成纤维细胞α-SMA表达的荧光亮度明显增强(P<0.05);与TGF-β组比较,30μmol/L杨梅素+TGF-β组、100μmol/L杨梅素+TGF-β组α-SMA表达的荧光亮度减弱(P<0.05)。RT-PCR结果显示:TGF-β组、30μmol/L杨梅素+TGF-β组、100μmol/L杨梅素+TGF-β组刺激成纤维细胞48 h,成纤维细胞I型胶原、III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转录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30μmol/L杨梅素+TGF-β和100μmol/L杨梅素+TGF-β组细胞中上述促纤维化因子的转录水平均低于TGF-β组(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TGF-β组、30μmol/L杨梅素+TGF-β组、100μmol/L杨梅素+TGF-β组成纤维细胞smad2、smad3的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TGF-β组smad4表达增加(P<0.05);与TGF-β组smad2、smad3磷酸化水平和smad4表达(3.24±0.01、3.65±0.01、0.69±0.01)比较,30μmol/L杨梅素+TGF-β组(2.11±0.02、2.98±0.03、0.45±0.03)和100μmol/L杨梅素+TGF-β组(1.98±0.02、1.56±0.028、0.41±0.02)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杨梅素可以通过抑制smad信号通路阻断TGF-β诱导的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和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成纤维细胞 心肌纤维化 SMAD信号通路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16
4
作者 金鄂 杨春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1期31-33,共3页
目的使起搏治疗更规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146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采取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包括建立随访档案、制订复诊计划、进行起搏器知识专题讲座、电话随访等。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进行评价,分别于实施干预前、干预后6... 目的使起搏治疗更规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146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采取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包括建立随访档案、制订复诊计划、进行起搏器知识专题讲座、电话随访等。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进行评价,分别于实施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及1年进行3次问卷调查。结果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降低;起搏器及疾病有关知识水平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增强,复诊率增加。结论对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采取自我管理行为干预,使起搏治疗更规范,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起搏器植入术 自我管理 护理干预 焦虑 抑郁 疾病相关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致右股假性动脉瘤并动静脉瘘1例及文献复习
5
作者 胡玉洁 张洪斌 +1 位作者 黄晓娇 代治国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1期19-20,22,共3页
动静脉瘘是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动、静脉之间短路,血液不经过毛细血管网,直接在动静脉主干之间沟通。随着介入治疗的推广,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特别是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如股动静脉瘘渐多,但同发罕见。本... 动静脉瘘是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动、静脉之间短路,血液不经过毛细血管网,直接在动静脉主干之间沟通。随着介入治疗的推广,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特别是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如股动静脉瘘渐多,但同发罕见。本文介绍1例介入致右股假性动脉瘤并动静脉瘘的患者,分析治疗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 右股假性动脉瘤 动静脉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