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荆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突破口 被引量:3
1
作者 刘菊 曾德斌 +2 位作者 罗琳玲 龙永红 潘典进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2期244-245,共2页
本文分析了荆门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发展的3个突破口,一是加大力度治理生态环境尤其是土壤和水资源问题;二是加快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种植结构;三是加强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探索再生资源转化利用途径。通过这些措施,以... 本文分析了荆门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发展的3个突破口,一是加大力度治理生态环境尤其是土壤和水资源问题;二是加快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种植结构;三是加强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探索再生资源转化利用途径。通过这些措施,以期加快荆门市现代农业快速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制约因素 突破口 湖北荆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与对策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艾新龙 刘全科 张顺陶 《湖北植保》 2018年第6期52-55,51,共5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社会稳定和政府公信力,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和健康中国战略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12月23...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社会稳定和政府公信力,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和健康中国战略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12月23日-2016年1月28日,先后4次对食品药品安全做出指示批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荆门市 食品安全 身体健康 社会稳定 政府公信力 生命安全 人民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门市耕地质量保护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萍 蒋莉莉 +3 位作者 杨雪 刘丰国 李丽 王素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9期182-182,186,共2页
荆门市耕地资源丰富,但近年来全市耕地质量下降的趋势未根本扭转。本文对荆门市耕地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对策,以期提高荆门市耕地质量,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耕地质量 保护现状 对策 湖北荆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门市杂交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
4
作者 王艾鸿 姜华 +3 位作者 陈伟 张顺桃 杨蓉妮 杨细元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4期54-56,共3页
为了鉴定玉米(Zea mays L.)新品种在湖北省荆门市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抗病性,特组织实施了荆门市杂交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蠡玉88、蠡玉16、源育66等品种苗期生长势强,茎秆粗壮,抗倒伏,抗病性好,熟相好,高产稳产,适合... 为了鉴定玉米(Zea mays L.)新品种在湖北省荆门市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抗病性,特组织实施了荆门市杂交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蠡玉88、蠡玉16、源育66等品种苗期生长势强,茎秆粗壮,抗倒伏,抗病性好,熟相好,高产稳产,适合在荆门市种植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玉米(Zea mays L.) 品种筛选 荆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5
作者 夏振华 《广东蚕业》 2019年第4期141-142,共2页
文章阐述了农业行政执法的重要意义,从执法主体、执法程序、执法人员等方面分析了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建议。
关键词 农业行政执法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门地区鲜食玉米套种荆半夏高效模式试验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菊 张元虎 +5 位作者 王艾鸿 杨兴柏 肖习明 赵中来 李娟娟 刘伟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5期35-37,共3页
鲜食玉米与中药材荆半夏实行间作套种模式栽培,可以有效增加耕地复种指数,达到互利共生效果。鲜食玉米生长全过程充分利用荆半夏种植时所施肥料而不需再施肥,为荆半夏提供良好遮荫环境,延缓荆半夏倒苗,提高荆半夏产量。该模式试验亩产值... 鲜食玉米与中药材荆半夏实行间作套种模式栽培,可以有效增加耕地复种指数,达到互利共生效果。鲜食玉米生长全过程充分利用荆半夏种植时所施肥料而不需再施肥,为荆半夏提供良好遮荫环境,延缓荆半夏倒苗,提高荆半夏产量。该模式试验亩产值达12 000元以上,在荆门中药材种植区域具有较好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套种 荆半夏 模式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农业科技新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红秀 曾德斌 +2 位作者 顿晓曦 胡晓燕 潘典进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2期250-251,共2页
农业科技成果多而转化率低是公认的现状。本文分析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6个问题,建议规范鉴评环节、激发使用需求、宏观调控引导、加强保障投入、放活转化机制、建立信息体系,从而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关键词 农业 科技成果转化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门道地药材荆半夏产业发展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刘菊 张元虎 +5 位作者 王艾鸿 夏振华 杨雪 郑应莉 贺小芹 李娟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2期89-90,共2页
荆半夏是湖北省荆门区域的道地药材,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药用品质均为上乘。本文分析了荆半夏产业发展现状,总结了荆半夏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荆半夏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荆半夏 产业发展现状 栽培技术 湖北荆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隆平高科3个杂交水稻新品种在荆门地区的种植表现
9
作者 侯玲 罗冬玉 +3 位作者 胡俊丽 胡晓燕 姚以平 杨兴柏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6期266-268,共3页
从隆平高科引进两系杂交稻新品种隆两优298、晟优1278、V两优1219,同田对比试验,隆两优298、V两优1219综合抗性较好,产量较高,米质较优,拟推荐荆门地区继续示范。
关键词 隆平高科 杂交水稻 新品种 荆门 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贮玉米不同品种和生育时期植株体的营养品质分析 被引量:25
10
作者 曾德斌 王军民 +5 位作者 吴向阳 韩秀秀 龙永红 李旭春 张英 潘典进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85-87,95,共4页
青贮玉米不同品种营养品质差异较大,试验检测的7个青贮玉米品种中,郑青贮1号和北农青贮208两个品种品质较好。抽雄吐穗至黄熟期进行分期收获,综合考虑适宜青贮的含水量以及生物学产量和主要营养质量的最大化,青贮玉米的最佳收获期为抽... 青贮玉米不同品种营养品质差异较大,试验检测的7个青贮玉米品种中,郑青贮1号和北农青贮208两个品种品质较好。抽雄吐穗至黄熟期进行分期收获,综合考虑适宜青贮的含水量以及生物学产量和主要营养质量的最大化,青贮玉米的最佳收获期为抽雄后的30~35 d。高温季节(夏种秋收)种植青贮玉米不利于养分尤其是蛋白质的形成和积累,青贮发酵能改善和提高营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品种 品质 收获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贮玉米不同密度和宽窄行栽培试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军民 韩秀秀 +7 位作者 张文珍 刘道贤 王富 陈勇 吴吉平 瞿艳梅 王元珍 潘典进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S01期77-79,共3页
引进青贮玉米品种豫青贮23,以荆门市当地主导玉米品种郑单958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和宽窄行距对单位面积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豫青贮23青饲料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且可以作为子粒玉米收获;经统计分析,种植密度、宽窄... 引进青贮玉米品种豫青贮23,以荆门市当地主导玉米品种郑单958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和宽窄行距对单位面积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豫青贮23青饲料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且可以作为子粒玉米收获;经统计分析,种植密度、宽窄行方式单因素和交互作用对青贮玉米豫青贮23的产量影响不显著,抽雄后30 d即可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子粒玉米 密度 宽窄行 鲜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降解地膜在马铃薯生产上的运用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甘国平 许强 +2 位作者 王艾鸿 陈伟 张文文 《农业与技术》 2019年第19期36-38,共3页
本试验选用3种不同材料的降解地膜,以普通农用PE地膜作对照,考察不同地膜对冬季马铃薯生产的保温保墒、农艺性状以及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湖北光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生物降解膜对冬季马铃薯生产的保温保墒效果、农艺性状与... 本试验选用3种不同材料的降解地膜,以普通农用PE地膜作对照,考察不同地膜对冬季马铃薯生产的保温保墒、农艺性状以及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湖北光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生物降解膜对冬季马铃薯生产的保温保墒效果、农艺性状与普通农用PE地膜相当,自然降解性在3种降解地膜中表现最好,具有很好地市场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地膜 马铃薯 保温保墒 农艺性状 降解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青贮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华 王艾鸿 +3 位作者 杨蓉妮 陈伟 夏振华 汤少波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A02期152-153,176,共3页
为筛选出适合湖北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青贮玉米品种,对13份材料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以雅玉青贮8号为对照(CK),在物侯期、生物学特性、抗逆性、生物学产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和研究。结果表明,双玉919、华玉12、天玉612等3个品种综合性状优于... 为筛选出适合湖北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青贮玉米品种,对13份材料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以雅玉青贮8号为对照(CK),在物侯期、生物学特性、抗逆性、生物学产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和研究。结果表明,双玉919、华玉12、天玉612等3个品种综合性状优于雅玉青贮8号(CK),适合在湖北地区作青贮玉米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品种筛选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艺植物栽培中的土肥水管理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雯雯 王玲萍 陈峰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第8期41-41,共1页
本文主要是针对园艺植物栽培的土肥水管理进行探索,包括园艺植物栽培的土壤、肥料及用水技术。
关键词 园艺植物栽培 土肥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诱和性诱在水稻二化螟测报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雁 杨俊杰 +3 位作者 贺军 王家同 连道悦 王艾红 《湖北植保》 2018年第2期40-42,58,共4页
以期距法预测为基础,2016年~2017年开展灯诱、性诱在二化螟发蛾盛期的观测,阶段性观测结果显示,灯诱可用于一、三代二化螟羽化盛期的蛾量观测,性诱可用于一代二化螟羽化盛期的蛾量观测。期距法、灯诱、性诱三种方法用于二化螟预测预报... 以期距法预测为基础,2016年~2017年开展灯诱、性诱在二化螟发蛾盛期的观测,阶段性观测结果显示,灯诱可用于一、三代二化螟羽化盛期的蛾量观测,性诱可用于一代二化螟羽化盛期的蛾量观测。期距法、灯诱、性诱三种方法用于二化螟预测预报各有利弊,可结合起来运用,不断提高二化螟预测的准确率。本文为今后灯诱、性诱在二化螟预测预报上的运用,减轻测报人员工作强度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灯诱 性诱 测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僵菌与两种化学药剂对稻水象甲成虫的药效试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建军 艾新龙 +2 位作者 汤少波 周涛 张顺陶 《湖北植保》 2018年第6期33-34,共2页
为验证白僵菌对稻水象甲成虫的防治效果,本试验设置了两个浓度的白僵菌与两种化学药剂对稻水象甲成虫发生较重的田块进行了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三种药剂都有一定防治效果,药后7d对稻水象甲成虫的防效以400亿/g白僵菌50g/667m2最好,达到8... 为验证白僵菌对稻水象甲成虫的防治效果,本试验设置了两个浓度的白僵菌与两种化学药剂对稻水象甲成虫发生较重的田块进行了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三种药剂都有一定防治效果,药后7d对稻水象甲成虫的防效以400亿/g白僵菌50g/667m2最好,达到81.15%,但其速效性和持效性不及10%醚菊酯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菌 稻水象甲成虫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