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走进“社会大课堂”——荆楚理工学院基层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
1
1
作者
田学军
严权
《成人教育》
2012年第11期24-26,共3页
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教学评价,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基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走进"社会大课堂",让社会优质师资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在社会活动中来培养人才,按社会标准来评价育人质量。
关键词
社会大课堂
人才培养
应用型人才
社会活动
社会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
28
2
作者
田伟
卢红学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61-62,共2页
文章从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出发,对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存在的新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旨在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
文章从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出发,对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存在的新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旨在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切实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经济社会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提升学校效能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突破口
被引量:
8
3
作者
王前新
陈丽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8-10,共3页
当前,学校效能戍为一个日益突出的话题。文章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发展的现状,提出了高职院校提升学校效能的策略,以及学校效能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校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高职院校品牌竞争力发展战略的思考
被引量:
20
4
作者
刘欣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3-16,共4页
文章在论述品牌战略理念的基础上,以探索品牌竞争力的生成机理为逻辑起点,重点从显性层面、隐性层面和整合层面,阐明高职品牌竞争力的差异性、能级性和匹配性三大基本特性,并进一步提出培育高职品牌竞争力的差异性战略、整合性战略...
文章在论述品牌战略理念的基础上,以探索品牌竞争力的生成机理为逻辑起点,重点从显性层面、隐性层面和整合层面,阐明高职品牌竞争力的差异性、能级性和匹配性三大基本特性,并进一步提出培育高职品牌竞争力的差异性战略、整合性战略、延伸性战略三大战略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品牌价值
生成机理
品牌竞争力
战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高校师德建设
被引量:
7
5
作者
刘俊平
刘欣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5-76,共2页
文章着眼于高校人力素质的提升,从高校师德建设的价值取向、内在要求、专业背景和行为规范四个层面,论述了高校师德建设的基本内涵,并着重从创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角度,阐明应从监督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竞争机制...
文章着眼于高校人力素质的提升,从高校师德建设的价值取向、内在要求、专业背景和行为规范四个层面,论述了高校师德建设的基本内涵,并着重从创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角度,阐明应从监督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竞争机制五个方面建立和完善高校师德建设的动力机制,以保证师德建设取得实效,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人力资源
师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化视野下的高职课程改革
被引量:
10
6
作者
严权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6-18,共3页
文化是反思高职课程改革的重要视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课程改革要增强文化的自觉意识,协调好传统课程文化和现代课程文化之间的关系,关注学生的社会实践,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
关键词
多元文化
高职课程
文化学反思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几种模式
被引量:
15
7
作者
雷呈勇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2-73,共2页
高职院校教师培养必须突出职业性、技能性和适应性。应在政府的协调下,积极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搭建培养平台,畅通培养路径,逐步完善院校与基地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校本培训模式和自我生成模式,努力培养一支数量充足...
高职院校教师培养必须突出职业性、技能性和适应性。应在政府的协调下,积极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搭建培养平台,畅通培养路径,逐步完善院校与基地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校本培训模式和自我生成模式,努力培养一支数量充足、质量合格、专业配套、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培养
"双师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被引量:
2
8
作者
严权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8-62,共5页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的必然产物。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基石、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并能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更新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的必然产物。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基石、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并能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更新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增强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联系;强化课程的整合;重视课程体系的开发;践行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观;走进社会大课堂,突出实践教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课程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农村职业教育人格本位价值取向研究
9
作者
严权
《职教论坛》
2007年第09S期53-56,共4页
“人格本位教育”的实施是新农村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人格本位”既强调受教育者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发展,又注重根据社会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新农村职业教育要树立“人格本位”的价值观,建构“人格本位”的课程体系,利用校园...
“人格本位教育”的实施是新农村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人格本位”既强调受教育者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发展,又注重根据社会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新农村职业教育要树立“人格本位”的价值观,建构“人格本位”的课程体系,利用校园文化唤醒学生的人文精神,加强对学生良好人格的熏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
人格本位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知识结构研究
被引量:
3
10
作者
马雪涛
孙泽文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年第12期89-90,共2页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愈扎实、科学文化知识愈广博、专业知识愈深厚、技术知识愈精湛,其适应高职院校教学的能力和进一步发展的潜力也就越大。因而,他们应在广博文化知识的基础上,精通两门以上的专业知识,尤其...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愈扎实、科学文化知识愈广博、专业知识愈深厚、技术知识愈精湛,其适应高职院校教学的能力和进一步发展的潜力也就越大。因而,他们应在广博文化知识的基础上,精通两门以上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具有多方面的技术知识,逐渐形成一种"π"型知识结构,使自己思维活跃,知识互补,提升操作技能,增强工作的适应性和创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师型教师
知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走进“社会大课堂”——荆楚理工学院基层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
1
1
作者
田学军
严权
机构
荆楚理工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学院
荆楚理工学院高教所
出处
《成人教育》
2012年第11期24-26,共3页
基金
潘懋元先生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高等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编号AIA080001)
湖北省人文社科2010年重点项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品牌发展战略研究>(编号2010d112)
荆楚理工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课程研究>(编号XJ201107)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教学评价,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基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走进"社会大课堂",让社会优质师资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在社会活动中来培养人才,按社会标准来评价育人质量。
关键词
社会大课堂
人才培养
应用型人才
社会活动
社会评价
分类号
G724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
28
2
作者
田伟
卢红学
机构
重庆教育
学院
荆楚理工学院高教所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61-62,共2页
文摘
文章从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出发,对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存在的新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旨在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切实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经济社会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
分类号
G71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提升学校效能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突破口
被引量:
8
3
作者
王前新
陈丽华
机构
荆楚理工学院
院长
荆楚理工学院高教所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8-10,共3页
文摘
当前,学校效能戍为一个日益突出的话题。文章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发展的现状,提出了高职院校提升学校效能的策略,以及学校效能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校效能
分类号
G71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高职院校品牌竞争力发展战略的思考
被引量:
20
4
作者
刘欣
机构
荆楚理工学院
高教
研究所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3-16,共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AJA0600102)“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国家重点课题“职业教育有效发展研究”子课题“高职院校品牌竞争力发展战略研究”
湖北省“十一五”职业教育科研规划重点立项课题“高职院校品牌竞争力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批准号:鄂教职成[2006]13.A03)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文章在论述品牌战略理念的基础上,以探索品牌竞争力的生成机理为逻辑起点,重点从显性层面、隐性层面和整合层面,阐明高职品牌竞争力的差异性、能级性和匹配性三大基本特性,并进一步提出培育高职品牌竞争力的差异性战略、整合性战略、延伸性战略三大战略构想。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品牌价值
生成机理
品牌竞争力
战略研究
分类号
G71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高校师德建设
被引量:
7
5
作者
刘俊平
刘欣
机构
荆楚理工学院
国际教育
学院
荆楚理工学院
高教
研究所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5-76,共2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品牌发展战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主持人:刘欣(课题编号:2010d112)
文摘
文章着眼于高校人力素质的提升,从高校师德建设的价值取向、内在要求、专业背景和行为规范四个层面,论述了高校师德建设的基本内涵,并着重从创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角度,阐明应从监督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竞争机制五个方面建立和完善高校师德建设的动力机制,以保证师德建设取得实效,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校
人力资源
师德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视野下的高职课程改革
被引量:
10
6
作者
严权
机构
荆楚理工学院高教所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6-18,共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科学2006年度国家重点课题"职业教育有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AJA060010)的子课题"农村职业教育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作用研究"(项目编号:AJA060010-2)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文化是反思高职课程改革的重要视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课程改革要增强文化的自觉意识,协调好传统课程文化和现代课程文化之间的关系,关注学生的社会实践,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
关键词
多元文化
高职课程
文化学反思
课程改革
分类号
G71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几种模式
被引量:
15
7
作者
雷呈勇
机构
荆楚理工学院高教所
出处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2-73,共2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科学2008年度"十一五"规划课题--"课堂互动教学研究"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项目编号:2008B310
文摘
高职院校教师培养必须突出职业性、技能性和适应性。应在政府的协调下,积极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搭建培养平台,畅通培养路径,逐步完善院校与基地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校本培训模式和自我生成模式,努力培养一支数量充足、质量合格、专业配套、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培养
"双师型"模式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ers'training
bi-qualified teacher
mode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被引量:
2
8
作者
严权
机构
荆楚理工学院
高教
研究所
出处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8-62,共5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点课题"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2014A039)
主持人:严权
文摘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的必然产物。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基石、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并能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更新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增强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联系;强化课程的整合;重视课程体系的开发;践行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观;走进社会大课堂,突出实践教学等。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课程
策略
Keywords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urriculum
strategies
分类号
G647.38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农村职业教育人格本位价值取向研究
9
作者
严权
机构
荆楚理工学院高教所
出处
《职教论坛》
2007年第09S期53-56,共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科学)2006年度国家重点课题“职业教育有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AJA060010-2)之子课题“农村职业教育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作用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人格本位教育”的实施是新农村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人格本位”既强调受教育者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发展,又注重根据社会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新农村职业教育要树立“人格本位”的价值观,建构“人格本位”的课程体系,利用校园文化唤醒学生的人文精神,加强对学生良好人格的熏陶。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
人格本位
价值取向
分类号
G71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知识结构研究
被引量:
3
10
作者
马雪涛
孙泽文
机构
荆楚理工学院高教所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年第12期89-90,共2页
文摘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愈扎实、科学文化知识愈广博、专业知识愈深厚、技术知识愈精湛,其适应高职院校教学的能力和进一步发展的潜力也就越大。因而,他们应在广博文化知识的基础上,精通两门以上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具有多方面的技术知识,逐渐形成一种"π"型知识结构,使自己思维活跃,知识互补,提升操作技能,增强工作的适应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师型教师
知识结构
分类号
G715.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走进“社会大课堂”——荆楚理工学院基层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田学军
严权
《成人教育》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田伟
卢红学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提升学校效能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突破口
王前新
陈丽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对高职院校品牌竞争力发展战略的思考
刘欣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试论高校师德建设
刘俊平
刘欣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文化视野下的高职课程改革
严权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几种模式
雷呈勇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9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严权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新农村职业教育人格本位价值取向研究
严权
《职教论坛》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知识结构研究
马雪涛
孙泽文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