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汉平原不同土壤地力水平下油菜的肥料效应 被引量:2
1
作者 邹家龙 李彬 +6 位作者 卜容燕 余勇 杨文兵 毕强 李伟 贺必珍 李强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12-115,共4页
对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下油菜施氮、磷和钾肥的效应研究表明,油菜施氮肥、磷肥和钾肥均能显著增加产量,分别增产9.21%~167.12%(平均64.94%)、11.95%~65.55%(平均37.07%)和19.75%~75.89%(平均45.84%);氮肥农学利用率是2.88%~10.40%;磷... 对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下油菜施氮、磷和钾肥的效应研究表明,油菜施氮肥、磷肥和钾肥均能显著增加产量,分别增产9.21%~167.12%(平均64.94%)、11.95%~65.55%(平均37.07%)和19.75%~75.89%(平均45.84%);氮肥农学利用率是2.88%~10.40%;磷肥的农学利用率是7.59%~15.06%;钾肥的农学利用率是5.92%~13.98%。在较高、中等和较低土壤肥力水平下,油菜的最高产量施氮量依次是207 kg/hm2、227 kg/hm2和263 kg/hm2;磷肥推荐用量依次是60 kg/hm2、93 kg/hm2和104.5 kg/hm2;钾肥推荐用量依次是85 kg/hm2、102 kg/hm2和115 kg/hm2。氮、磷、钾肥的农学偏生产力低肥力地区略高于高肥力地区,随着肥料施用量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油菜的氮、磷、钾肥的农学利用率是低肥力地区高于高肥力地区,随着肥料的增加呈现的是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土壤地力 农学偏生产力 农学利用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秸秆还田配施钾肥对稻—油轮作生产力及土壤结构的影响
2
作者 付国星 梅青青 +3 位作者 李继福 李文君 王昌 邹家龙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5期10-10,12,共2页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研究周年秸秆还田对水旱轮作系统生产力和土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一个轮作周期后施钾和秸秆还田均有增产效果,以油菜季秸秆还田配施钾肥最优。长期秸秆还田能够明显降低耕层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通气孔...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研究周年秸秆还田对水旱轮作系统生产力和土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一个轮作周期后施钾和秸秆还田均有增产效果,以油菜季秸秆还田配施钾肥最优。长期秸秆还田能够明显降低耕层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和土壤含水量,但对毛管孔隙度无明显影响。秸秆还田或者施用钾肥均能提高耕层土壤>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旱轮作 秸秆还田 钾肥 生产力 土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油菜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替代钾肥的效应 被引量:41
3
作者 李继福 薛欣欣 +6 位作者 李小坤 任涛 邹家龙 陈华东 丛日环 周鹂 鲁剑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7-325,共9页
【目的】研究稻-油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配施钾肥对水稻和冬油菜产量、地上部钾素累积量、钾肥利用率以及土壤钾素含量的影响,明确长期秸秆还田替代钾肥的效果,为秸秆还田下稻-油轮作中钾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 2014年... 【目的】研究稻-油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配施钾肥对水稻和冬油菜产量、地上部钾素累积量、钾肥利用率以及土壤钾素含量的影响,明确长期秸秆还田替代钾肥的效果,为秸秆还田下稻-油轮作中钾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 2014年在湖北省粮油主产区-江汉平原选择土壤供钾能力较高的农田,布置水稻-冬油菜轮作定位试验。试验共设7个处理,分别为:1)CK(-K);2)+K;3)+S;4)S+1/4K;5)S+1/2K;6)S+3/4K和7)S+K。其中K和S分别表示钾肥和还田秸秆,K2O用量为90 kg/hm2。【结果】1)与不施钾(-K)相比,施用钾肥和秸秆还田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水稻和冬油菜年均产量和钾素吸收量,尤以秸秆还田配施钾肥处理(S+K)的水稻和冬油菜产量和地上部钾素吸收量最高,与对照(-K)相比增产率分别为12.8%和19.1%;地上部钾素(K2O)累积吸收量增幅分别达到35.7%和79.3%。2)在当前推荐钾肥用量条件下,秸秆还田对水稻和冬油菜的钾肥吸收利用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均使两种作物的钾素吸收利用率显著降低。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后水稻季的钾肥与钾素农学利用率明显降低,而冬油菜季则分别显著提高与持平;秸秆还田后,水稻季的钾素农学利用率显著降低,而冬油菜季则持平。3)通过对秸秆还田条件下钾肥用量与增产率、地上部吸钾量增幅的相关分析得出秸秆还田后当前的推荐钾肥用量偏高。根据肥效模型并结合实际产量和农田钾素养分平衡拟合得出,水稻和冬油菜的年均适宜钾肥用量分别为52.0和61.9 kg/hm2,比推荐用量可分别减少42.2%和31.2%。【结论】在土壤钾素含量较高的情况下,稻-油轮作区开展连续秸秆还田不仅能够降低钾肥投入量,获得较高的粮油经济产量,还可以提高土壤有效钾含量并维持农田系统养分平衡以及秸秆钾素资源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油菜轮作 还田秸秆 钾肥 钾肥利用效率 养分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处理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及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7
4
作者 郭晨 徐正伟 +5 位作者 李小坤 任涛 吴礼树 邹家龙 李彬 鲁剑巍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8-622,共5页
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及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肥料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CK)相比,各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稻谷产量,增产率为28.5%~40.0%;不同施肥处理间却无显著差异。施肥处理... 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及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肥料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CK)相比,各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稻谷产量,增产率为28.5%~40.0%;不同施肥处理间却无显著差异。施肥处理水稻产量的提高主要归因于有效穗和每穗粒数的增加,增幅分别为5.5%~26.1%,25.2%~57.0%。养分吸收结果表明,施氮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的氮素吸收量,且主要分配于稻谷,所占比例为71.3%~79.0%。与习惯施肥处理(T1)相比,优化施肥(T2)、控释尿素(T3)、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T4)处理在减少氮肥用量21.6%的条件下,稻谷产量没有降低,而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以及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收获指数都有所增加,分别提高3.2~6.9 kg/kg、11.7~15.4 kg/kg、7.0~30.6 kg/kg、0.04~0.08,且均表现为控释尿素处理(T3)处理最高。可见,采用合理的肥料及科学的施用方法均可显著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控释尿素 水稻 肥料利用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油菜钾肥效应及推荐用量研究 被引量:33
5
作者 李银水 鲁剑巍 +6 位作者 邹娟 李小坤 黄和平 余勇 姚忠清 彭文勇 李彬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9-475,共7页
通过22个田间试验研究湖北省油菜主产区钾肥效应和适宜用量。结果表明,适量施用钾肥对油菜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21个试验施钾比不施钾对照增收油菜籽70—1091kg/hm^2,平均增产337kg/hm^2,增产幅度在2.5%~68.6%之间,平均... 通过22个田间试验研究湖北省油菜主产区钾肥效应和适宜用量。结果表明,适量施用钾肥对油菜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21个试验施钾比不施钾对照增收油菜籽70—1091kg/hm^2,平均增产337kg/hm^2,增产幅度在2.5%~68.6%之间,平均增产率为18.6%;纯利润平均为871元/hm^2,产投比平均达3.91;钾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平均分别为34.8kg/kg K2O和4.2kg/kg K2O。根据肥料效应方程,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油菜生产的钾肥最佳经济用量平均为82.7kg K2O/hm^2,推荐幅度为0—150.2kg K2O/hm^2。土壤速效钾含量与油菜钾肥最佳推荐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7896^**,n=20),根据土壤速效钾含量(x,单位为mg/kg)水平,湖北省目前油菜生产适宜用钾量(Y,单位为kg/hm^2)可通过公式Y=366.28—62.646Ln(x)求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钾肥 产量 经济效益 钾肥推荐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油菜磷肥效应及推荐用量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李银水 鲁剑巍 +6 位作者 邹娟 李小坤 黄和平 余勇 姚忠清 彭文勇 李彬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4-50,共7页
通过20个田间试验研究湖北省油菜主产区磷肥效应和适宜用量。结果表明,适量施用磷肥对油菜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19个试验施磷比不施磷对照增收油菜籽75—1117kg/hm^2,平均增产489kg/hm^2;施磷增产4.3%-62.6%,平均增产率... 通过20个田间试验研究湖北省油菜主产区磷肥效应和适宜用量。结果表明,适量施用磷肥对油菜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19个试验施磷比不施磷对照增收油菜籽75—1117kg/hm^2,平均增产489kg/hm^2;施磷增产4.3%-62.6%,平均增产率为26.4%;施磷纯利润平均为1417元/hm^2,产投比平均达6.08;磷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平均分别为41.2kg/kgP2O5和7.3kg/kgP2O5。根据肥料效应方程,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油菜生产的磷肥最佳经济用量平均为67.8kgP2O5/hm^2,推荐幅度为0~114.3kgP2O5/hm^2。土壤有效磷含量与油菜磷肥最佳推荐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性(r=-0.7586^**,n=18),根据土壤有效磷含量(x,单位为mg/kg)水平,湖北省目前油菜生产适宜用磷量(y,单位为kg/hm^2)可通过公式y=161.43—36.436Ln(x)求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磷肥 产量 经济效益 磷肥推荐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稻不同推广方式的推广效果初探 被引量:4
7
作者 王中原 文震 +2 位作者 邹家龙 李学武 张善品 《中国稻米》 2010年第2期33-35,共3页
为了探索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方式,笔者结合农业部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选择了8个村进行技术培训、种子补贴、示范等不同推广方式的4个处理来推广超级稻新品种及新技术,结果表明,"专题技术培训+种子补贴+示范"效果最好,... 为了探索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方式,笔者结合农业部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选择了8个村进行技术培训、种子补贴、示范等不同推广方式的4个处理来推广超级稻新品种及新技术,结果表明,"专题技术培训+种子补贴+示范"效果最好,为在新形势下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有效推广方式确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推广方式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水稻-冬油菜轮作模式下钾肥的适宜用量 被引量:19
8
作者 肖克 唐静 +2 位作者 李继福 邹家龙 朱建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26-1233,共8页
研究长期施用钾肥对水稻-冬油菜轮作系统作物生产力、钾肥利用率和土壤供钾能力的影响,为水旱轮作区钾肥的统筹分配提供科学依据。2011—2016年在湖北省粮油主要生产区江汉平原布置中稻-冬油菜轮作定位田间试验。共设5个钾肥用量处理,... 研究长期施用钾肥对水稻-冬油菜轮作系统作物生产力、钾肥利用率和土壤供钾能力的影响,为水旱轮作区钾肥的统筹分配提供科学依据。2011—2016年在湖北省粮油主要生产区江汉平原布置中稻-冬油菜轮作定位田间试验。共设5个钾肥用量处理,分别为0 kg hm^(-2)(K0),45 kg hm^(-2)(K1),90 kg hm^(-2)(K2),135 kg hm^(-2)(K3)和180 kg hm^(-2)(K4),其中K2处理为当地测土配方推荐钾肥用量(K2O 90 kg hm^(-2))。在土壤供钾能力较高情况下,水稻和油菜年均产量分别为6.87 t hm^(-2)和2.25 t hm^(-2),经过一个轮作周期后施用钾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且冬油菜季的产量和地上部吸钾量增幅最为明显,分别为16.9%和63.8%。长期施用推荐钾肥用量后,水稻和冬油菜的钾肥农学利用率年均分别为5.1kg kg–1和3.2 kg kg–1,而钾肥吸收利用率和钾肥贡献率水稻季明显低于冬油菜,这表明水稻吸收的钾素主要来自土壤,而冬油菜则需要较多的外源钾来满足自身对养分的需求。通过线性加平台肥效模型拟合得出,水稻季适宜钾肥用量为70.5~100.9 kg hm^(-2),平均96.6 kg hm^(-2),比推荐用量提高了7.3%;冬油菜季适宜钾肥用量为75.6~118.2 kg hm^(-2),平均107.0 kg hm^(-2),比推荐用量提高18.9%,且冬油菜对钾肥需求高于水稻。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长期施用年均推荐钾肥用量(180 kg hm^(-2))不仅影响作物产量的稳定性,还导致轮作系统钾素持续亏缺和土壤有效钾含量降低,故钾肥应优先施用于油菜季并且重视作物秸秆还田、归还秸秆钾素,以维持农田钾素平衡和生产力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旱轮作 产量 土壤钾 钾肥适宜用量 钾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集中育秧的技术选择——以江汉平原早稻集中育秧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周先竹 胡正梅 +5 位作者 廖世勇 方非 梁华东 杨文兵 刘兵 邹家龙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3241-3242,3252,共3页
为实现水稻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在湖北省推行水稻集中育秧,其技术选择为基质选择、温棚建设、种子处理、播种管理、苗期管理和适时移栽几个方面。
关键词 集中育秧 技术 江汉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肥对江汉平原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彬 邹家龙 +6 位作者 李云春 余勇 杨文兵 毕强 李伟 贺必珍 李强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64-66,共3页
通过不同的氮磷钾施肥组合试验研究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养分含量及养分吸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氮磷钾肥配比试验条件下,水稻氮磷钾养分含量高,养分吸收总量大,能获得较好的增产效果。稻谷和稻草的养分需求差异大,稻... 通过不同的氮磷钾施肥组合试验研究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养分含量及养分吸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氮磷钾肥配比试验条件下,水稻氮磷钾养分含量高,养分吸收总量大,能获得较好的增产效果。稻谷和稻草的养分需求差异大,稻谷的氮磷钾吸收比例约为4∶2∶1,稻草约为1∶3∶6,而水稻总的氮磷钾吸收比例约为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平衡施肥 产量 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平原杂交棉施肥效果及推荐施肥量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素萍 陈钢 +5 位作者 鲁剑巍 李小坤 洪娟 黄翔 李彬 邹家龙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2期2850-2852,2916,共4页
开展了棉田肥料效应试验,设置了氮、磷、钾3因素4水平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施用肥料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其中氮肥增产效果最明显,增产子棉527 kg/hm2,增产率为18.3%,纯增收入1 770元/hm2;磷肥经济效益最佳,增产子棉453 kg/h... 开展了棉田肥料效应试验,设置了氮、磷、钾3因素4水平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施用肥料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其中氮肥增产效果最明显,增产子棉527 kg/hm2,增产率为18.3%,纯增收入1 770元/hm2;磷肥经济效益最佳,增产子棉453 kg/hm2,增产率为14.8%,纯增收入1 996元/hm2;钾肥增产子棉324 kg/hm2,增产率为10.4%,纯增收入323元/hm2。拟合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并结合试验实际情况,确定江汉平原棉田推荐施肥量,氮、磷和钾的最高产量施用量分别为322、157和245 kg/hm2,最佳经济施用量分别为230、135和11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Gossypium spp.) 施肥效果 推荐施肥量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土栽培技术现状及其应用 被引量:22
12
作者 关绍华 熊翠华 +3 位作者 何迅 杨文兵 郭凯 邹家龙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23期133-135,共3页
对无土栽培的发展作一概述,总结了无土栽培技术的优点与不足,具体介绍了无土栽培技术要点及其应用情况,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促进无土栽培技术快速发展,在现代化农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无土栽培 优缺点 现状 应用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