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悔的预约——评《生命的预约》
1
作者 杨卫民 《写作》 2002年第3期43-43,共1页
近些年来,文化散文因其视野的开阔、思考的理性、品位的高贵倍受读者的欢迎。世纪之交的中国人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乐于用自己的眼睛打量纷繁的现实,用自己的头脑思考民族的未来,从理想与现实的撞击中感受压力,在对传统文化的审视中获取智... 近些年来,文化散文因其视野的开阔、思考的理性、品位的高贵倍受读者的欢迎。世纪之交的中国人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乐于用自己的眼睛打量纷繁的现实,用自己的头脑思考民族的未来,从理想与现实的撞击中感受压力,在对传统文化的审视中获取智慧,从而定位自己的生命坐标。一滴水离开了大海就会干枯,一只大雁脱离了雁阵就会迷航,一个人缺失了文化之根,他的生命就会枯萎。刘海永将他生命的坐标定位在“大西北”,是因为在这块孕育神话、寓言,创造过文明奇迹的神奇土地上,作者找到了生命的坐标,寻觅到了华夏文化的深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的预约》 散文 当代作品 文学评论 叙事方式 文艺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