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鄂薯4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杨新笋
严丽
+5 位作者
程航
黄钺
董华林
李芙蓉
刘作斌
李先兵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8-30,共3页
饲食兼用型甘薯新品种鄂薯 4号作食用品种收薯块的最迟栽插期为 6月 14日 ,最佳密度为 5 2 5万株·hm 2 ;作饲用品种刈割茎叶 ,以间隔 2周刈割 2 /4茎叶 ,其生物学总产量最高 ,间隔 4周刈割 4 /4茎叶 ,其地上部茎叶产量与蛋白质总...
饲食兼用型甘薯新品种鄂薯 4号作食用品种收薯块的最迟栽插期为 6月 14日 ,最佳密度为 5 2 5万株·hm 2 ;作饲用品种刈割茎叶 ,以间隔 2周刈割 2 /4茎叶 ,其生物学总产量最高 ,间隔 4周刈割 4 /4茎叶 ,其地上部茎叶产量与蛋白质总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薯4号
选育
栽培技术
甘薯
品种
食用
饲用
刈割
茎叶
生物学
产量
薯块
蛋白质
种植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系杂交小麦父母本混播制种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龚德平
谌鑫
+2 位作者
冯锦刚
颜昌俊
陈功海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2-23,共2页
通过对10个两系杂交小麦新组合进行父母本混播与分播制种产量对比,并对不同混播比例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各组合父母本混播制种产量明显高于分播制种产量,平均增幅13 4%,混播制种可明显提高母本结实粒数,父母本混播比例以父本有效穗达...
通过对10个两系杂交小麦新组合进行父母本混播与分播制种产量对比,并对不同混播比例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各组合父母本混播制种产量明显高于分播制种产量,平均增幅13 4%,混播制种可明显提高母本结实粒数,父母本混播比例以父本有效穗达到总穗数的20%左右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小麦
父本
母本
混播制种
试验
产量
结实粒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杂交棉新组合
被引量:
5
3
作者
赵世春
姚曲峋
+1 位作者
李先兵
徐定良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13,共2页
应用灰色关联度对本院 2 0 0 1年组配的 1 8个杂交棉新组合 F1代的多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 :在 1 8个新组合中 ,0 1 - 42的加权关联度最高 ,其表现为产量高 ,比对照增产 1 0 .65 % ,纤维品质优 ,综合性状好 ;其次是组合 0 1 - ...
应用灰色关联度对本院 2 0 0 1年组配的 1 8个杂交棉新组合 F1代的多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 :在 1 8个新组合中 ,0 1 - 42的加权关联度最高 ,其表现为产量高 ,比对照增产 1 0 .65 % ,纤维品质优 ,综合性状好 ;其次是组合 0 1 - 2 3、0 1 - 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杂交组合
综合评价
灰色关联度
产量
综合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49S温光型两系杂种小麦在江汉平原生产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6
4
作者
陈功海
龚德平
+2 位作者
郭西陵
邱文兵
何庆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7-148,共2页
利用C49S温光型不育系选育两系杂种小麦为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多年研究表明,由于受江汉平原气候影响及C49S不育系本身的一些缺点,限制了该类型两系杂种小麦在江汉平原生产上的应用。其主要问题是不育系育性不稳定,制...
利用C49S温光型不育系选育两系杂种小麦为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多年研究表明,由于受江汉平原气候影响及C49S不育系本身的一些缺点,限制了该类型两系杂种小麦在江汉平原生产上的应用。其主要问题是不育系育性不稳定,制种产量低而成本高、优质抗病组合少。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定的解决方法,旨在为该类型杂种小麦的生产、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49S温光型两用不育系
经济产量
穗发芽
敏感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杂交二代(F_2)杂交优势利用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陈功海
张强
+3 位作者
张宇庆
许辉
江庆生
王宗彦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08年第4期17-18,共2页
在当前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未取得重大突破的情况下,无法直接利用小麦杂交一代用于大田生产,但如果选择适合的杂交二代作种子,可有效规避小麦杂交一代直接利用的各种制约因素,我们对现有的小麦杂交二代进行选择,并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筛...
在当前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未取得重大突破的情况下,无法直接利用小麦杂交一代用于大田生产,但如果选择适合的杂交二代作种子,可有效规避小麦杂交一代直接利用的各种制约因素,我们对现有的小麦杂交二代进行选择,并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了有明显产量优势可利用的杂交二代组合,试图为杂交小麦研究找一个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杂交二代(F2)
杂交优势利用
经济产量
CHA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杂交棉新品种鄂杂棉17F_1
6
作者
赵世春
姚曲峋
+2 位作者
杨元欣
徐定良
张爱蓉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杂交棉
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组合比较试验
品种区域试验
农业科学院
湖北
杂交组合
生产试验
组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棉花温敏雄性不育两用系研究与利用
被引量:
18
7
作者
邵圣才
刘辉
《中国棉花》
2000年第12期18-20,共3页
在自然条件下经多年连续筛选出的棉花温敏雄性不育两用系“480 4 3”,当开花期出现连续 7~ 1 0天日平均气温达 2 8℃以上时 ,表现雄性完全不育 ,雌性可育 ,花药干瘪 ,不散粉 ,花丝不伸长 ,花丝数明显减少 ,利用该性状杂交制种 ,可简化...
在自然条件下经多年连续筛选出的棉花温敏雄性不育两用系“480 4 3”,当开花期出现连续 7~ 1 0天日平均气温达 2 8℃以上时 ,表现雄性完全不育 ,雌性可育 ,花药干瘪 ,不散粉 ,花丝不伸长 ,花丝数明显减少 ,利用该性状杂交制种 ,可简化制种程序 ,配制的杂交种纯度高 ,可大量生产第一代杂种供生产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温敏雄性不育
杂种优势
两用系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麦新品种鄂大麦10号的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
3
8
作者
谢磊
龚德平
+2 位作者
刘文超
张建中
屈亚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4895-4896,4898,共3页
就不同播期和密度对鄂大麦10号出苗、群体动态、生育进程、穗粒结构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播期和密度下,鄂大麦10号的产量结果差异不大,播期、密度互作效果不显著。出苗时间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而延长,在各个播期中,...
就不同播期和密度对鄂大麦10号出苗、群体动态、生育进程、穗粒结构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播期和密度下,鄂大麦10号的产量结果差异不大,播期、密度互作效果不显著。出苗时间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而延长,在各个播期中,播种越迟,冬前分蘖越少;尽管早晚播种的时间相差20 d,但成熟期仅相差5 d,可见播种期对成熟期的影响是有限度的;穗粒结构在试验中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呈现不规则的变化,千粒重与灌浆期长短和温度有关,早播种的明显偏高;在试验的播种期内,播期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单株分蘖数随密度的增加而递减,单位面积的成穗数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分蘖成穗率随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千粒重和穗粒数随密度的增大而递减,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也不明显。表明鄂大麦10号的自身调节能力比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大麦10号
发育期
播期
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荆杂棉142
9
作者
赵世春
姚曲峋
+2 位作者
扬元欣
梁红艳
张爱蓉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8-78,共1页
荆杂棉142(原代号荆142)是湖北省荆州农业科学院用鄂抗棉9号为母本.荆079为父本组配的杂交棉新组合.2001年组配杂交组合:2002—2003年参加组合比较试验:2004年参加湖北省棉花品种筛选试验:2005—2006年参加湖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
荆杂棉142(原代号荆142)是湖北省荆州农业科学院用鄂抗棉9号为母本.荆079为父本组配的杂交棉新组合.2001年组配杂交组合:2002—2003年参加组合比较试验:2004年参加湖北省棉花品种筛选试验:2005—2006年参加湖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6年参加湖北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07年7月获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农基安证字(2007)第007号:2008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棉花品种
品种区域试验
品种筛选试验
组合比较试验
生产试验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杂棉1号特点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10
作者
邵圣才
刘辉
肖忠珍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棉花
鄂杂棉1号品种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纤维品质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北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11
作者
胡德玉
成云峰
孙玉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3期56-58,共3页
介绍了湖北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取得的成就,提出了要重视优良种质的创新与利用,加大棉花杂种优势的研究力度以及扩大其利用途径等措施,认为加强湖北棉花杂种优势利用。
关键词
棉花
杂种优势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新品种“荆麦103”选育及特征特性
被引量:
2
12
作者
范进民
陈功海
+3 位作者
江娟娟
金卫军
张强
易苏丹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0年第3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特性
特征
选育
品种对比试验
区域试验
生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汉平原资源节约型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
1
13
作者
郭志明
柳冕
陈功海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1年第4期82-83,共2页
由于化肥、农药、人工等农业各生产要素的价格大幅上涨,加上精耕细作的传统种植习惯,使小麦的生产成本增加过快,但产值增加较慢,而使效益降低,江汉平原麦区就如何降低生产成本,种好小麦,采用资源节约型小麦栽培技术是关键。
关键词
栽培技术要点
资源节约型
小麦栽培
江汉平原
生产成本
生产要素
种植习惯
精耕细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汉平原小型西瓜延秋立架栽培技术
14
作者
张明权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9-70,共2页
在田间试验基础上,总结了小型西瓜延秋立架栽培的优势,从品种、育苗、栽培时间、立架方法、整枝方式、肥水管理等方面制订了适宜江汉平原地区的小型西瓜延秋立架栽培技术。
关键词
江汉平原
小型西瓜
延秋后栽培
立架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
育苗
整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棉花枯萎病圃活体繁殖接菌方法研究
15
作者
邵圣才
肖忠珍
+2 位作者
刘辉
文彬
王落霞
《湖北农业科学》
1999年第6期16-17,共2页
通过在枯萎病圃采用感病材料活体繁殖病原菌与棉子壳室内培养接种病菌两种方法的研究与比较表明: 利用感病材料活体繁殖接种病原菌既简化了病圃的接种, 同时又保持了病圃较强的致病力, 从而更加有效与准确地筛选抗病材料。
关键词
棉花
枯萎病
活体繁殖接菌
培养物接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薯4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杨新笋
严丽
程航
黄钺
董华林
李芙蓉
刘作斌
李先兵
机构
湖北省
农科院
作物所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武当路街道办事处
湖北省种子管理站
湖北省
荆州市农科院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8-30,共3页
基金
科技部攻关计划 ( 2 0 0 1BA5 11B11)资助
文摘
饲食兼用型甘薯新品种鄂薯 4号作食用品种收薯块的最迟栽插期为 6月 14日 ,最佳密度为 5 2 5万株·hm 2 ;作饲用品种刈割茎叶 ,以间隔 2周刈割 2 /4茎叶 ,其生物学总产量最高 ,间隔 4周刈割 4 /4茎叶 ,其地上部茎叶产量与蛋白质总产最高。
关键词
鄂薯4号
选育
栽培技术
甘薯
品种
食用
饲用
刈割
茎叶
生物学
产量
薯块
蛋白质
种植密度
分类号
S531.037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系杂交小麦父母本混播制种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龚德平
谌鑫
冯锦刚
颜昌俊
陈功海
机构
湖北省
荆州市农科院
湖北省
荆州市
农业局
江汉油田桥头农场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2-23,共2页
基金
国家计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6-120-56-4)
文摘
通过对10个两系杂交小麦新组合进行父母本混播与分播制种产量对比,并对不同混播比例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各组合父母本混播制种产量明显高于分播制种产量,平均增幅13 4%,混播制种可明显提高母本结实粒数,父母本混播比例以父本有效穗达到总穗数的20%左右为宜。
关键词
两系杂交小麦
父本
母本
混播制种
试验
产量
结实粒数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杂交棉新组合
被引量:
5
3
作者
赵世春
姚曲峋
李先兵
徐定良
机构
湖北省
荆州市农科院
荆州
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13,共2页
文摘
应用灰色关联度对本院 2 0 0 1年组配的 1 8个杂交棉新组合 F1代的多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 :在 1 8个新组合中 ,0 1 - 42的加权关联度最高 ,其表现为产量高 ,比对照增产 1 0 .65 % ,纤维品质优 ,综合性状好 ;其次是组合 0 1 - 2 3、0 1 - 35。
关键词
棉花
杂交组合
综合评价
灰色关联度
产量
综合性状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49S温光型两系杂种小麦在江汉平原生产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6
4
作者
陈功海
龚德平
郭西陵
邱文兵
何庆虎
机构
湖北省
荆州市农科院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7-148,共2页
文摘
利用C49S温光型不育系选育两系杂种小麦为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多年研究表明,由于受江汉平原气候影响及C49S不育系本身的一些缺点,限制了该类型两系杂种小麦在江汉平原生产上的应用。其主要问题是不育系育性不稳定,制种产量低而成本高、优质抗病组合少。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定的解决方法,旨在为该类型杂种小麦的生产、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C49S温光型两用不育系
经济产量
穗发芽
敏感温度
Keywords
Thermo-photo-sensitive Nucleus-male sterile wheat C49S
Yield of economics
Spike germination
Sensitive temperature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杂交二代(F_2)杂交优势利用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陈功海
张强
张宇庆
许辉
江庆生
王宗彦
机构
荆州市农科院
湖北省
农科院
出处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08年第4期17-18,共2页
文摘
在当前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未取得重大突破的情况下,无法直接利用小麦杂交一代用于大田生产,但如果选择适合的杂交二代作种子,可有效规避小麦杂交一代直接利用的各种制约因素,我们对现有的小麦杂交二代进行选择,并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了有明显产量优势可利用的杂交二代组合,试图为杂交小麦研究找一个新方向。
关键词
小麦杂交二代(F2)
杂交优势利用
经济产量
CHAF2
Keywords
Second - generation of wheat hybrid
Using of hybrid advantages
Economic output
CHAF2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交棉新品种鄂杂棉17F_1
6
作者
赵世春
姚曲峋
杨元欣
徐定良
张爱蓉
机构
湖北省
荆州市农科院
荆州
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杂交棉
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组合比较试验
品种区域试验
农业科学院
湖北
杂交组合
生产试验
组配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棉花温敏雄性不育两用系研究与利用
被引量:
18
7
作者
邵圣才
刘辉
机构
湖北省
荆州市农科院
出处
《中国棉花》
2000年第12期18-20,共3页
文摘
在自然条件下经多年连续筛选出的棉花温敏雄性不育两用系“480 4 3”,当开花期出现连续 7~ 1 0天日平均气温达 2 8℃以上时 ,表现雄性完全不育 ,雌性可育 ,花药干瘪 ,不散粉 ,花丝不伸长 ,花丝数明显减少 ,利用该性状杂交制种 ,可简化制种程序 ,配制的杂交种纯度高 ,可大量生产第一代杂种供生产上应用。
关键词
棉花
温敏雄性不育
杂种优势
两用系
育种
分类号
S562.03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麦新品种鄂大麦10号的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
3
8
作者
谢磊
龚德平
刘文超
张建中
屈亚夫
机构
湖北省
荆州市农科院
湖北省江北农场
农科
所
湖北省
荆州市
超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4895-4896,4898,共3页
基金
荆州市农业科学院资助项目
文摘
就不同播期和密度对鄂大麦10号出苗、群体动态、生育进程、穗粒结构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播期和密度下,鄂大麦10号的产量结果差异不大,播期、密度互作效果不显著。出苗时间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而延长,在各个播期中,播种越迟,冬前分蘖越少;尽管早晚播种的时间相差20 d,但成熟期仅相差5 d,可见播种期对成熟期的影响是有限度的;穗粒结构在试验中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呈现不规则的变化,千粒重与灌浆期长短和温度有关,早播种的明显偏高;在试验的播种期内,播期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单株分蘖数随密度的增加而递减,单位面积的成穗数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分蘖成穗率随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千粒重和穗粒数随密度的增大而递减,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也不明显。表明鄂大麦10号的自身调节能力比较强。
关键词
鄂大麦10号
发育期
播期
密度
产量
分类号
S512.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荆杂棉142
9
作者
赵世春
姚曲峋
扬元欣
梁红艳
张爱蓉
机构
湖北省
荆州市农科院
荆州
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8-78,共1页
文摘
荆杂棉142(原代号荆142)是湖北省荆州农业科学院用鄂抗棉9号为母本.荆079为父本组配的杂交棉新组合.2001年组配杂交组合:2002—2003年参加组合比较试验:2004年参加湖北省棉花品种筛选试验:2005—2006年参加湖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6年参加湖北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07年7月获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农基安证字(2007)第007号:2008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棉花品种
品种区域试验
品种筛选试验
组合比较试验
生产试验
湖北省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62.037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杂棉1号特点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10
作者
邵圣才
刘辉
肖忠珍
机构
湖北省
荆州市农科院
湖北省三湖农场
农科
所
出处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棉花
鄂杂棉1号品种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纤维品质
高产栽培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北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11
作者
胡德玉
成云峰
孙玉平
机构
荆州市农科院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3期56-58,共3页
文摘
介绍了湖北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取得的成就,提出了要重视优良种质的创新与利用,加大棉花杂种优势的研究力度以及扩大其利用途径等措施,认为加强湖北棉花杂种优势利用。
关键词
棉花
杂种优势
研究进展
分类号
S562.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新品种“荆麦103”选育及特征特性
被引量:
2
12
作者
范进民
陈功海
江娟娟
金卫军
张强
易苏丹
机构
湖北省
荆州市农科院
出处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0年第3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特性
特征
选育
品种对比试验
区域试验
生产试验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汉平原资源节约型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
1
13
作者
郭志明
柳冕
陈功海
机构
湖北省
荆州市农科院
出处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1年第4期82-83,共2页
文摘
由于化肥、农药、人工等农业各生产要素的价格大幅上涨,加上精耕细作的传统种植习惯,使小麦的生产成本增加过快,但产值增加较慢,而使效益降低,江汉平原麦区就如何降低生产成本,种好小麦,采用资源节约型小麦栽培技术是关键。
关键词
栽培技术要点
资源节约型
小麦栽培
江汉平原
生产成本
生产要素
种植习惯
精耕细作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汉平原小型西瓜延秋立架栽培技术
14
作者
张明权
机构
湖北省
荆州市农科院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9-70,共2页
文摘
在田间试验基础上,总结了小型西瓜延秋立架栽培的优势,从品种、育苗、栽培时间、立架方法、整枝方式、肥水管理等方面制订了适宜江汉平原地区的小型西瓜延秋立架栽培技术。
关键词
江汉平原
小型西瓜
延秋后栽培
立架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
育苗
整枝
分类号
S65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棉花枯萎病圃活体繁殖接菌方法研究
15
作者
邵圣才
肖忠珍
刘辉
文彬
王落霞
机构
荆州市农科院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1999年第6期16-17,共2页
文摘
通过在枯萎病圃采用感病材料活体繁殖病原菌与棉子壳室内培养接种病菌两种方法的研究与比较表明: 利用感病材料活体繁殖接种病原菌既简化了病圃的接种, 同时又保持了病圃较强的致病力, 从而更加有效与准确地筛选抗病材料。
关键词
棉花
枯萎病
活体繁殖接菌
培养物接菌
分类号
S435.62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鄂薯4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杨新笋
严丽
程航
黄钺
董华林
李芙蓉
刘作斌
李先兵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两系杂交小麦父母本混播制种试验研究
龚德平
谌鑫
冯锦刚
颜昌俊
陈功海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应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杂交棉新组合
赵世春
姚曲峋
李先兵
徐定良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C49S温光型两系杂种小麦在江汉平原生产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陈功海
龚德平
郭西陵
邱文兵
何庆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小麦杂交二代(F_2)杂交优势利用可行性研究
陈功海
张强
张宇庆
许辉
江庆生
王宗彦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杂交棉新品种鄂杂棉17F_1
赵世春
姚曲峋
杨元欣
徐定良
张爱蓉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棉花温敏雄性不育两用系研究与利用
邵圣才
刘辉
《中国棉花》
2000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大麦新品种鄂大麦10号的栽培技术研究
谢磊
龚德平
刘文超
张建中
屈亚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荆杂棉142
赵世春
姚曲峋
扬元欣
梁红艳
张爱蓉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鄂杂棉1号特点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邵圣才
刘辉
肖忠珍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湖北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进展
胡德玉
成云峰
孙玉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0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小麦新品种“荆麦103”选育及特征特性
范进民
陈功海
江娟娟
金卫军
张强
易苏丹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江汉平原资源节约型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郭志明
柳冕
陈功海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江汉平原小型西瓜延秋立架栽培技术
张明权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棉花枯萎病圃活体繁殖接菌方法研究
邵圣才
肖忠珍
刘辉
文彬
王落霞
《湖北农业科学》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