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同时检测血清和尿样中肌酐、假尿苷、尿酸 被引量:19
1
作者 彭长华 王昌富 +3 位作者 李承彬 高清平 王植雄 张国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39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和尿样中的假尿嘧啶核苷、肌酐和尿酸,并与24h尿白蛋白排泄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血清假尿嘧啶核苷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一种新颖而敏感的指标,有助于连续监测肾脏的功能...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39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和尿样中的假尿嘧啶核苷、肌酐和尿酸,并与24h尿白蛋白排泄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血清假尿嘧啶核苷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一种新颖而敏感的指标,有助于连续监测肾脏的功能状态以了解病程的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假尿嘧啶核苷 肌酐 尿酸 血清 尿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呋辛酯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特征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吴刚珂 颜承农 刘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139-2143,共5页
采用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头孢呋辛酯(CFA)的浓度在1.959×10-6至13.71×10-6mol·L-1范围内,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浓度为2.0×10-6mol·L-1时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采用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头孢呋辛酯(CFA)的浓度在1.959×10-6至13.71×10-6mol·L-1范围内,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浓度为2.0×10-6mol·L-1时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按照Sterm-Volmer方程、Lineweaver-Burk方程和热力学方程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计算了表观作用常数(KLB:3.907×106L·mol-1),热力学参数的平均值(焓变ΔH:-13.43kJ·mol-1,熵变ΔS:81.90J·K-1和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θ:-38.34kJ·mol-1),测定了作用位点数(n:1.042),讨论了CFA对BSA的荧光猝灭作用机理。BSA和CFA作用可能形成了一种新的复合物,猝灭作用主要属于静态猝灭。认可热力学参数ΔH≈0,ΔS>0和ΔGθ<0,反应力主要是熵驱动力和静电作用力。在同步荧光光谱中色氨酸和酪氨酸的峰波长明显红移;在三维荧光光谱中,在加入CFA后二峰的发射波长蓝移;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中,三体系的最大吸收明显不同,这些均显现色氨酸和酪氨酸所处的微环境的变化,同时说明了加入CFA后BSA的构象发生了变化。这为讨论BSA的构象变化,阐明CFA的药理作用和在生物体内的生物学效应等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呋辛酯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热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原体487株药敏试验测定 被引量:7
3
作者 邱小燕 王文忠 +2 位作者 付千钧 陈实娥 王植雄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63-264,共2页
目的对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行支原体检测及药敏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IST试剂盒作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983例患者中分离到支原体487株,标本阳性率为49.5%,其中解脲脲原体(Uu)阳性率占74.7%,人... 目的对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行支原体检测及药敏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IST试剂盒作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983例患者中分离到支原体487株,标本阳性率为49.5%,其中解脲脲原体(Uu)阳性率占74.7%,人型支原体(Mh)阳性率占18.1%,Uu+Mh混合型阳性率占7.2%,药敏结果显示,支原体对多西环素最为敏感(98.1%),但对环丙沙星敏感度最低(17.3%)。结论多西环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可作为目前治疗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 感染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降低静脉血标本不合格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4
作者 刘昌丹 陈红宇 李承彬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降低静脉血标本不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成立静脉血标本质量管理小组,绘制标本采集送检流程图,对潜在的失效模式、失效原因及失效结果进行严重度、可能性、危机...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降低静脉血标本不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成立静脉血标本质量管理小组,绘制标本采集送检流程图,对潜在的失效模式、失效原因及失效结果进行严重度、可能性、危机值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改进措施并落实。结果:静脉血标本不合格率由0.80%下降至0.28%(P<0.01)。结论: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有助于提高静脉血标本管理质量,保证临床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静脉血标本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草酚的荧光光谱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吴刚珂 刘晶 +2 位作者 张青 颜承农 刘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25,共5页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麝香草酚(THY)在β-环糊精、CTMAB和牛血清白蛋白介质体系中的荧光增敏作用,以及缓冲溶液和溶液的pH值对THY荧光强度的影响,用三维荧光光谱佐证了增敏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6.672×10^9-5.338×10...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麝香草酚(THY)在β-环糊精、CTMAB和牛血清白蛋白介质体系中的荧光增敏作用,以及缓冲溶液和溶液的pH值对THY荧光强度的影响,用三维荧光光谱佐证了增敏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6.672×10^9-5.338×10^-8mol·L范围时,荧光强度与THY浓度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提出了应用荧光光谱法测定THY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草酚 荧光光谱 增敏作用 三维荧光光谱 药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对乙酰氨基酚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吴刚珂 颜承农 刘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64-967,共4页
在模拟人体生理环境下,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简写作PTL)与牛血清蛋白(BSA)之间的相互反应。试验结果发现:由于非辐射能量转移引起的荧光猝灭,BSA的荧光强度因与PTL相互之间的结合反应而... 在模拟人体生理环境下,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简写作PTL)与牛血清蛋白(BSA)之间的相互反应。试验结果发现:由于非辐射能量转移引起的荧光猝灭,BSA的荧光强度因与PTL相互之间的结合反应而明显降低。按Stern-Volmer方程和Lineweaver-Burk方程对所得实际数据进行了处理,求得此结合反应的静态平衡常数(KLB)为2.592×103mol.L-1(297 K),其结合位置距212位色氨酸1.94 nm。根据结合反应的热力学参数,推断PTL与BSA之间的结合力为疏水作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结合反应 对乙酰基酚 牛血清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研究吲哚美辛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热力学特征 被引量:11
7
作者 吴刚珂 颜承农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9期36-40,共5页
在模拟动物体生理条件下,用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吲哚美辛(ID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作用的光谱行为。结果表明,IDT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用Stern-Volmer方程、Lineweaver-Burk双倒... 在模拟动物体生理条件下,用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吲哚美辛(ID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作用的光谱行为。结果表明,IDT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用Stern-Volmer方程、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和热力学方程等处理实验数据,得到了在25℃、31℃和38℃下,结合反应的生成常数KLB平均值为2.081×105L·mol-1、热力学参数平均值ΔHθ、ΔGθ和ΔSθ分别为-10.43kJ·mol-1、-31.13kJ.mol-1和67.94J·K-1;发现IDT与BSA结合可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复合物,其荧光猝灭作用更符合静态猝灭作用特征,作用力可能主要是静电力;同时探讨了IDT对BSA构象的影响。为研究IDT的毒理作用、生态环境效应和生物学效应等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美辛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法 猝灭作用 热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嘧霉胺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热力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刚珂 颜承农 刘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3-618,共6页
在模拟动物体生理条件下,用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嘧霉胺(Pyrimethanil,简称PMT)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简称BSA)结合作用的光谱行为.实验表明,PMT对BSA有较强... 在模拟动物体生理条件下,用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嘧霉胺(Pyrimethanil,简称PMT)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简称BSA)结合作用的光谱行为.实验表明,PMT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用Stern-Volmer方程、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和热力学方程等处理实验数据,得到了在25~44℃温度范围内,结合反应的生成常数K_(LB)(平均值:3.512×104 L·mol^(-1))、热力学参数(平均值:ΔH~θ、ΔG~θ和ΔS~θ分别为-1.534 kJ·mol^(-1)、-26.77 kJ·mol^(-1)和82.01 J·K^(-1))和结合位点数(平均值:1.030);发现PMT与BSA可结合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复合物,其荧光猝灭作用更符合静态猝灭作用特征,作用力可能主要是静电力;同时探讨了嘧霉胺对BSA构象的影响.这为研究嘧霉胺的毒理作用、生态环境效应和生物学效应等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嘧霉胺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 热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均白细胞前向散射强度在尿路感染中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娟安 胡友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7期2707-2707,共1页
UF-100尿沉渣分析仪定量分析尿液中的白细胞对诊断尿路感染有着很高的临床价值[1].UF-100利用前向散射光强度(Fsc)、前向散射光脉冲宽度(Fscw)、荧光强度(Flc)、荧光脉冲宽度(Flw)等参数来描述尿中白细胞.凭借白细胞在散点图上... UF-100尿沉渣分析仪定量分析尿液中的白细胞对诊断尿路感染有着很高的临床价值[1].UF-100利用前向散射光强度(Fsc)、前向散射光脉冲宽度(Fscw)、荧光强度(Flc)、荧光脉冲宽度(Flw)等参数来描述尿中白细胞.凭借白细胞在散点图上分布的区域,可为急慢性尿路感染的初步诊断提供帮助.本研究对急慢性尿路感染患者尿液进行分析,以了解平均白细胞前向散射强度(WBC-MFsc)与急慢性尿路感染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慢性尿路感染 散射强度 白细胞 UF-100尿沉渣分析仪 前向散射光 脉冲宽度 荧光强度 初步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紫外-可见光检测器进行色谱峰的光谱分析方法
10
作者 彭长华 李承彬 +1 位作者 王昌富 张国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22-323,共2页
采用紫外-可见光检测器和自编吸收光谱分析程序对色谱峰在195~700nm波长范围内进行扫描,得到样品和标准品的吸收光谱图,通过对二者进行比较来鉴定色谱峰纯度,操作简便,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峰纯度 紫外-可见光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咪康唑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热力学特征研究
11
作者 吴刚珂 李素丽 +1 位作者 颜承农 刘义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7-161,共5页
在模拟动物体生理条件和不同温度下,用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硝酸咪康唑(Miconazole Nitrate,MI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光谱行为。用Stern-Volmer方程、Lineweav-er-... 在模拟动物体生理条件和不同温度下,用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硝酸咪康唑(Miconazole Nitrate,MI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光谱行为。用Stern-Volmer方程、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和热力学方程等处理实验数据,得到在16~37℃温度范围内的作用常数KLB及热力学参数;发现MIN与BSA可结合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复合物,其荧光猝灭作用更符合静态猝灭作用特征,作用力可能主要是静电力;同时探讨了MIN对BSA构象的影响。为研究MIN的治病机制和生物学效应等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咪康唑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 热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硝唑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热力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汪永红 颜承农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12期45-48,88,共5页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用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研究了25℃、31℃和38℃下甲硝唑(ME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热力学特征。采用Stern-Vol mer方程、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和热力学方程等分析实验...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用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研究了25℃、31℃和38℃下甲硝唑(ME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热力学特征。采用Stern-Vol mer方程、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和热力学方程等分析实验数据,得到了相互作用常数KLB的平均值为3.116×104L.mol-1,热力学参数ΔHθ、ΔGθ和ΔSθ的平均值分别为-1.259 kJ.mol-1、-25.73 kJ.mol-1和80.47 J.K-1,结合位点数的平均值为1.086;实验表明,MET与BSA可结合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复合物,其荧光猝灭作用更符合静态猝灭作用特征,主要作用力可能是静电力。为研究MET的治病机制、生物学效应和生态环境效应等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硝唑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光谱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热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