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小RNA-218-5p靶向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超家族G家族第2个成员基因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魏薇 唐祎 +1 位作者 代婧 陈胡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84-988,共5页
目的:研究微小RNA(microRNA,miR)-218-5p靶向调控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超家族G家族第2个成员(ATP-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G member 2,ABCG2)基因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 目的:研究微小RNA(microRNA,miR)-218-5p靶向调控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超家族G家族第2个成员(ATP-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G member 2,ABCG2)基因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Tca-8113细胞和NOK细胞中miR-218-5p和ABCG2的表达。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18-5p和ABCG2靶向关系。用脂质体法将miR-218-5p mimic、ABCG2小干扰RNA(interfering RNA,siRNA)、miR-218-5p mimic+pcDNA-ABCG2分别转染至Tca-8113细胞中,噻唑蓝(methyl thiazol tetrazolium,MTT)法、Transwell法检测Tca-811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结果:与NOK细胞比较,Tca-8113细胞miR-218-5p呈显著低表达,ABCG2呈显著高表达(P<0.05)。过表达miR-218-5p、抑制ABCG2均可抑制Tca-8113细胞的增殖和迁移(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218-5p与ABCG2的靶向结合关系。过表达ABCG2可逆转上调miR-218-5p对Tca-811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上调miR-218-5p的表达可靶向调控ABCG2,抑制Tca-811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将可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微小RNA-218-5p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超家族G家族第2个成员 增殖 迁移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攻型和自攻型支抗种植体稳定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钟志华 贺国权 周先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2-123,共2页
目的:研究支抗种植体在正畸治疗中的稳定性。方法:选取52例成年双颌前突患者,支抗种植体植入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每个患者分上下左右对称植入自攻型和助攻型种植体各2颗,总共4颗。共计208颗微螺钉支抗种植体,植入2周后加力,常规... 目的:研究支抗种植体在正畸治疗中的稳定性。方法:选取52例成年双颌前突患者,支抗种植体植入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每个患者分上下左右对称植入自攻型和助攻型种植体各2颗,总共4颗。共计208颗微螺钉支抗种植体,植入2周后加力,常规矫治,矫治中松动无法行使加力功能的支抗种植体给予拔除后重新植入新种植体,做好记录。矫治结束后分别统计自攻型和助攻型支抗种植体的脱落数和部位。结果:自攻型脱落5颗,助攻型脱落8颗,发生在上颌10颗,下颌3颗。结论:自攻型和助攻型支抗种植体脱落率无显著性差异,支抗种植体上颌比下颌易于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螺钉种植体 支抗 前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内镜在颌下腺导管及导管内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贺国权 唐祎 +1 位作者 戴德华 周先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68-570,共3页
目的:评价涎腺内镜在颌下腺导管及导管内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自2006年9月至2007年2月因颌下区反复肿胀而在我科就诊的21例患者,行涎腺内镜诊治,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12-42岁,左侧14例,右侧7例。16例行颌下腺造影检查,5例行... 目的:评价涎腺内镜在颌下腺导管及导管内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自2006年9月至2007年2月因颌下区反复肿胀而在我科就诊的21例患者,行涎腺内镜诊治,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12-42岁,左侧14例,右侧7例。16例行颌下腺造影检查,5例行下颌横断咬合片检查。结果:X线片显示颌下腺导管阳性结石5例,其他原因致颌下腺导管阻塞16例。涎腺内镜检查显示:1)颌下腺导管病变:导管狭窄3例,扭曲2例,导管息肉2例,憩室2例。2)颌下腺导管内病变:阳性结石5例,阴性结石7例,粘液栓及脓栓在所有病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涎腺内镜术后,阻塞症状基本消失,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涎腺内镜是一种有前途的新技术,在颌下腺导管及导管内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中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内镜 颌下腺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con植体联合上颌窦内提升术用于上后牙种植 被引量:4
4
作者 钟志华 唐祎 施斌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87-789,共3页
目的:探讨Bicon植体联合上颌窦内提升术用于上后牙种植区骨量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已完成种植修复的13例20颗上颌后牙Bicon植体修复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临床检查和CBCT评估Bicon种植体在骨量不足情况下,通过上颌窦内提升技术,统... 目的:探讨Bicon植体联合上颌窦内提升术用于上后牙种植区骨量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已完成种植修复的13例20颗上颌后牙Bicon植体修复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临床检查和CBCT评估Bicon种植体在骨量不足情况下,通过上颌窦内提升技术,统计种植修复成功率。结果:20颗Bicon植体,上颌窦内提升高度2~5mm,临床检查初期稳定性良好,未见上颌窦黏膜穿孔,术后4个月骨整合良好,修复体负载1~2年后检查植体无动度,CBCT显示种植体周围无明显骨吸收,种植体留存率100%。结论:Bicon植体联合上颌窦内提升术可成功用于上后牙区骨量不足的种植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con 上颌窦 骨缺损 CB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膜干细胞在磷酸三钙/壳聚糖支架上生长的体外实验 被引量:3
5
作者 钟志华 施斌 周先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检测磷酸三钙(TCP)/壳聚糖支架是否适合培养牙周膜干细胞(PDLSC)。方法:制作3种不同比例TCP/壳聚糖支架,检测支架生物相容性,加入PDLSC和TCP/壳聚糖支架混合培养,扫描电镜检测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结果:扫描电镜检测到PDLSC... 目的:检测磷酸三钙(TCP)/壳聚糖支架是否适合培养牙周膜干细胞(PDLSC)。方法:制作3种不同比例TCP/壳聚糖支架,检测支架生物相容性,加入PDLSC和TCP/壳聚糖支架混合培养,扫描电镜检测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结果:扫描电镜检测到PDLSC在TCP/壳聚糖支架上生长良好,TCP/壳聚糖支架比单纯壳聚糖支架培养PDLSC的ALP活性高。结论:TCP/壳聚糖支架比单纯壳聚糖支架更能促进PDLSC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干细胞 磷酸三钙 壳聚糖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三钙/壳聚糖支架与牙周膜干细胞混合培养的动物实验 被引量:2
6
作者 钟志华 施斌 周先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检测磷酸三钙(TCP)/壳聚糖支架在动物实验中是否适合培养牙周膜干细胞(PDLSC)。方法:制作3种不同比例TCP/壳聚糖支架,加入PDLSC和TCP/壳聚糖支架混合培养24h后植入裸鼠背部皮下,4周后切取移植物,HE染色和Ⅰ型胶原(Col-Ⅰ)免疫组化... 目的:检测磷酸三钙(TCP)/壳聚糖支架在动物实验中是否适合培养牙周膜干细胞(PDLSC)。方法:制作3种不同比例TCP/壳聚糖支架,加入PDLSC和TCP/壳聚糖支架混合培养24h后植入裸鼠背部皮下,4周后切取移植物,HE染色和Ⅰ型胶原(Col-Ⅰ)免疫组化染色,镜检。结果:PDLSC在TCP/壳聚糖支架上生长良好,TCP/壳聚糖支架比单纯壳聚糖支架降解率减低,3组支架均有Col-Ⅰ生成。结论:TCP/壳聚糖支架适合培养PDL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干细胞 磷酸三钙 壳聚糖 Ⅰ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与瘤腔内注射类固醇激素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贺国权 张俊 刘四斌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9年第1期47-50,共4页
关键词 颌面部血管瘤 类固醇激素 治疗 婴幼儿 血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结节病(附5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周先略 徐靳 +2 位作者 唐袆 贺国权 杨宗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25-427,共3页
目的:通过对5例腮腺结节病进行分析,总结相关诊疗经验。方法:对1995~2006年间收治的5例腮腺结节病人进行回顾分析。男2例、女3例,年龄28~51岁。3例发生于双侧腮腺者经腮腺活检确诊后以强的松治疗,2例单侧腮腺患病者行手术治疗,摘除浅... 目的:通过对5例腮腺结节病进行分析,总结相关诊疗经验。方法:对1995~2006年间收治的5例腮腺结节病人进行回顾分析。男2例、女3例,年龄28~51岁。3例发生于双侧腮腺者经腮腺活检确诊后以强的松治疗,2例单侧腮腺患病者行手术治疗,摘除浅叶后病检确诊。结果:5例中有4例初诊误诊。腮腺活检及手术治疗的病例伤口均Ⅰ期愈合。强的松治疗者15~20d左右腮腺肿胀明显减轻,变软,治疗结束时基本恢复正常。5例经8月至11年追踪观察无复发。结论:腮腺结节病临床少见,症状不典型,为减少误诊需综合分析。发生于单侧腮腺者可手术治疗,发生于双侧腮腺者药物治疗也可获确实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病 腮腺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唇成形中的一种上提——降下技术
9
作者 章宏毅 周先略 +1 位作者 唐祎 柯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8-88,共1页
关键词 上唇成形 上提—降下技术 唇裂 修复治疗 三角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比灵治疗神经源性升颌肌群强直1例报道
10
作者 章宏毅 周先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00-300,共1页
关键词 神经源性升颌肌群强直 西比灵 脑血管扩张药 治疗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C、MMP-2在涎腺肿瘤中表达及意义
11
作者 魏薇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A02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研究涎腺肿瘤VEGF-C和MMP-2在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涎腺良性肿瘤和21例涎腺恶性肿瘤VEGF-C和MMP-2蛋白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VEGF-C和MMP-2主要表达在涎腺肿瘤细胞、胞... 目的:探讨研究涎腺肿瘤VEGF-C和MMP-2在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涎腺良性肿瘤和21例涎腺恶性肿瘤VEGF-C和MMP-2蛋白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VEGF-C和MMP-2主要表达在涎腺肿瘤细胞、胞浆中,涎腺恶性肿瘤表达强于良性肿瘤,涎腺肿瘤VEGF-C和MMP-2的MVD值呈正相关(r=0.718,P=0.0003),表达仅仅与涎腺肿瘤包膜和复发呈正相关.结论:VEGF-C和MMP-2在涎腺肿瘤病变进程中表达异常增高,有明显协同作用,两者在涎腺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C MMP-2 涎腺肿瘤 M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置临时桩冠的正畸牵引术治疗前牙龈下根折 被引量:1
12
作者 柯伟 陈国新 唐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82-884,共3页
目的:评价预置临时桩冠的正畸牵引术治疗前牙龈下根折,使其与龈缘平齐的效果。方法:6例9颗龈下根折前牙应用预置临时桩冠的正畸牵引术使根折断面暴露,观察患牙牵引前后及固定保持3个月后的牙龈形态及牙根的稳固性,通过X线片分析牙周膜... 目的:评价预置临时桩冠的正畸牵引术治疗前牙龈下根折,使其与龈缘平齐的效果。方法:6例9颗龈下根折前牙应用预置临时桩冠的正畸牵引术使根折断面暴露,观察患牙牵引前后及固定保持3个月后的牙龈形态及牙根的稳固性,通过X线片分析牙周膜健康情况。结果:患牙应用预置临时桩冠的正畸牵引术不仅根折断面能安全的到达与龈缘平齐的位置,且固定保持后3个月无复发。结论:预置临时桩冠的正畸牵引术能安全稳定使龈下根折的前牙达到修复前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牵引 龈下根折 临时桩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牙指数对正畸临床设计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柯伟 贺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44-746,共3页
目的:依据矫正治疗成功患者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以及模型测量分析,研究正畸患者实际拔牙情形和拔牙指数(E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矫治成功的错畸形病例141个,筛除EI拔牙指数值在150~155的临界病例21个,根据年龄及错分组,作拔... 目的:依据矫正治疗成功患者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以及模型测量分析,研究正畸患者实际拔牙情形和拔牙指数(E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矫治成功的错畸形病例141个,筛除EI拔牙指数值在150~155的临界病例21个,根据年龄及错分组,作拔牙指数EI准确性及相关性指标的回顾性检验。结果:拔牙指数EI对总样本中74.17%的病例做出了正确的预测,在青少年患者组中拔牙指数EI的预测一致率为81.63%,在成人组为69.01%,按错类型分类中,安氏Ⅰ类错病例总的一致率为75.00%,安氏II类错病例总的一致率为80.00%,安氏Ⅲ类错组中病例总的一致率为67.50%。总样本中拔牙指数EI对54例严重及中度拥挤病例所预测的一致率为68.52%,而对66例轻度拥挤病例的预测一致率为78.79%。结论:拔牙指数EI对矫治错畸形临床拔牙与否的判断中,无论是对安氏Ⅰ类、Ⅱ类、Ⅲ类错或是严重及中度拥挤组还是在轻度拥挤组,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指数 正畸 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组合力正畸牵引复杂阻生尖牙 被引量:1
14
作者 柯伟 陈国新 +2 位作者 付刚 杨友谊 蔡善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15-616,共2页
目的:通过施加组合力,将复杂埋伏阻生尖牙矫治就位,保留牙列的完整性,并避免损伤邻牙。方法:对5例7颗埋伏阻生尖牙进行翻瓣导萌术,术后正畸使用组合力牵引埋伏牙。结果:7颗埋伏阻生尖牙均进入牙弓并排齐,牙周附着良好,咬合功能正常。结... 目的:通过施加组合力,将复杂埋伏阻生尖牙矫治就位,保留牙列的完整性,并避免损伤邻牙。方法:对5例7颗埋伏阻生尖牙进行翻瓣导萌术,术后正畸使用组合力牵引埋伏牙。结果:7颗埋伏阻生尖牙均进入牙弓并排齐,牙周附着良好,咬合功能正常。结论:使用组合力有助于保护邻牙,降低牵引的阻力,节约支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生尖牙 组合力 正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