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荆州博物馆馆藏明清刻本纸张原料及制作工艺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方媛 陈亦奇 +1 位作者 毛芳 龚德才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0-88,共9页
明清刻本纸张是承载古代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本实验使用了纤维测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等对荆州博物馆馆藏明清刻本进行了造纸原料及纸张制作工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批刻本纸张原料均为竹浆,在制作工艺上四套刻本均经过加填处... 明清刻本纸张是承载古代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本实验使用了纤维测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等对荆州博物馆馆藏明清刻本进行了造纸原料及纸张制作工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批刻本纸张原料均为竹浆,在制作工艺上四套刻本均经过加填处理,填料主要成分为白垩或滑石粉,这四套刻本纸张均经过涂布处理,涂布矿物含高岭土。自古以来,荆州的造纸印刷业就较为发达,五代十国时期已有繁荣的印刷业,明清时期成为全国的主要造纸槽坊之一,产有荆川纸。结合这批刻本在原料和工艺上存在的一致性,推测这四套刻本有可能产自荆州。本研究为荆州地区明清造纸情况、刻本纸张研究提供了参考,同时可为当地古籍文物的修复用纸选择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刻本 纸张原料 制作工艺 荆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州博物馆文物展陈环境空气中真菌数量及其群落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雷琼 肖璇 +4 位作者 马立安 章俊 詹亚斌 方芳 邱祖明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8-76,共9页
存在于空气中的微生物种类极其丰富,空气中有害微生物对文物安全和游客健康构成威胁,国内外博物馆均开展了馆内空气微生物的研究。为研究荆州博物馆文物展陈环境空气中真菌数量及种群分布,调查潜在的有害微生物,采用自然沉降法对3个展... 存在于空气中的微生物种类极其丰富,空气中有害微生物对文物安全和游客健康构成威胁,国内外博物馆均开展了馆内空气微生物的研究。为研究荆州博物馆文物展陈环境空气中真菌数量及种群分布,调查潜在的有害微生物,采用自然沉降法对3个展柜及其所在的展厅进行空气真菌采样。对分离到的真菌菌株进行形态和分子鉴定,并分析群落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展厅中真菌数量范围为17~74 CFU/m^3,展柜中真菌数量在12~21 CFU/m^3之间,青铜器和木漆器的展柜中真菌数量显著低于展厅(P<0.05);纺织品展柜和展厅中真菌数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共发现19属真菌,展柜空气中分离出8属真菌,展厅空气中分离出17属真菌。枝孢属(Cladosporium)和小球腔菌属(Leptosphaeria)分别占真菌总数的24.76%、22.86%,为优势真菌。枝孢属普遍存在于展厅和展柜中,小球腔菌属主要存在于展厅中,卵形孢霉(Oospora)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为展柜特有菌。总体而言,荆州博物馆展陈环境中展厅真菌数量和种类多于展柜,木漆器展厅真菌数量最高,种类最丰富。博物馆展厅和展柜在6月和7月温度、相对湿度有利于真菌类微生物滋长,枝孢属和小球腔菌属作为展陈环境中优势菌属,在适宜的环境下,容易大规模生长,对文物或人体具有一定危害,可采取空气消毒措施。该研究结果对了解馆内空气污染现状,保护游客健康和文物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为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环境 预防性保护 ITS鉴定 空气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荆州肖家窝汉墓M1发掘简报
3
作者 王明钦 罗廷 +3 位作者 王家益(绘图) 王莉(绘图) 彭巍(摄影) 李志芳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32,共9页
2017年8月,荆州博物馆对湖北省荆州市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范围内的肖家窝汉墓M1进行了发掘。该墓葬为长方形土坑竖穴木椁墓,出土陶器、铜器、漆木器等遗物,年代大致为西汉早期。墓葬的发掘为荆州地区汉墓的葬制葬俗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关键词 湖北荆州 肖家窝 西汉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8国道荆州段六朝、宋、明墓葬发掘简报 被引量:2
4
作者 朱江松 李志芳 +4 位作者 王家益 王莉 李永春 彭雪梅 陈新平 《文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9,F0002,F0003,共14页
为配合318国道荆州段改扩建工程建设,荆州博物馆在施工范围内的三处文物点发掘六朝、宋、明时期古墓葬29座,对了解当时的埋葬制度、随葬品组合特点及与周边同期墓葬的对比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 318国道荆州段 古墓葬 埋葬制度 随葬品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荆州枕头台子墓地西汉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2
5
作者 朱江松 李志芳 +1 位作者 李莉 王家益 《文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24,共11页
为配合高阳大道项目建设,荆州博物馆在湖北省荆州市枕头台子墓地发掘了18座古墓葬,含4座西汉时期墓葬。4座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随葬器物以陶质日用器、模型明器为主,另出土少量铜器、漆木器、玉器等,其中M18还出土签牌和木牍。这4座墓... 为配合高阳大道项目建设,荆州博物馆在湖北省荆州市枕头台子墓地发掘了18座古墓葬,含4座西汉时期墓葬。4座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随葬器物以陶质日用器、模型明器为主,另出土少量铜器、漆木器、玉器等,其中M18还出土签牌和木牍。这4座墓葬器物组合的时代特征明显,为了解郢城周边同期居民随葬品组合特点、丧葬习俗及与周边墓葬的对比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荆州 枕头台子墓地 西汉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荆州市张家屋台墓地发掘简报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德银 刘建业 +5 位作者 王家鹏 陈小明 朱枫 刘宏昊 彭巍 朱江松 《文博》 2017年第4期3-22,F0002,共21页
张家屋台墓地位于荆州区郢城镇荆北村境内,北距汉代郢城遗址约1公里,西南距荆州古城约1.5公里。为配合荆州新世纪房地产开发项目,2015年12月1日~2016年1月28日,荆州博物馆对张家屋台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共发掘古墓葬59座,时... 张家屋台墓地位于荆州区郢城镇荆北村境内,北距汉代郢城遗址约1公里,西南距荆州古城约1.5公里。为配合荆州新世纪房地产开发项目,2015年12月1日~2016年1月28日,荆州博物馆对张家屋台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共发掘古墓葬59座,时代涉及战国、汉、六朝、隋唐、宋及明清;出土一批较为重要的文物,为研究长江中游地区各时代文化演变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州 张家屋台墓地 墓葬形制 随葬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荆州西胡家台墓地发掘简报 被引量:2
7
作者 朱江松 杨开勇 +3 位作者 李志芳 彭军 王家益 陈新平 《文博》 2016年第2期20-34,F0002,F0003,共17页
荆州西胡家台墓地位于郢城城址西南部,为配合荆州市客运枢纽二期项目建设,荆州博物馆在项目选址范围内发掘西汉、东汉、六朝、宋、明时期的古墓葬27座,出土器物较为丰富,器类涵盖陶、铜、瓷器等。该墓地不仅延续时间长,而且墓葬时代特... 荆州西胡家台墓地位于郢城城址西南部,为配合荆州市客运枢纽二期项目建设,荆州博物馆在项目选址范围内发掘西汉、东汉、六朝、宋、明时期的古墓葬27座,出土器物较为丰富,器类涵盖陶、铜、瓷器等。该墓地不仅延续时间长,而且墓葬时代特征明显,对于研究郢城历史变迁与考古学文化发展之间关系提供了极好的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州 西胡家台墓地 郢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荆州土地台子、松林岗墓地2021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1
8
作者 郑雷 李志芳 +2 位作者 彭巍(摄影) 王莉(绘图) 王家益(绘图) 《文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35,F0003,共12页
为配合荆州高新区中国供销冷链物流园项目建设,荆州博物馆在土地台子墓地、松林岗墓地发掘古墓葬112座,墓葬时代有战国、南朝、宋代、明代,尤以南朝墓和明代墓数量最多,其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组合的时代特征最为明显。这批墓葬材料为研... 为配合荆州高新区中国供销冷链物流园项目建设,荆州博物馆在土地台子墓地、松林岗墓地发掘古墓葬112座,墓葬时代有战国、南朝、宋代、明代,尤以南朝墓和明代墓数量最多,其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组合的时代特征最为明显。这批墓葬材料为研究历史上荆州地区居民丧葬文化、社会信仰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荆州 土地台子墓地 松林岗墓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荆州朱家草场汉墓M29发掘简报
9
作者 李志芳 郑梅 +2 位作者 王家益(绘图) 王莉(绘图) 彭巍(拍照) 《文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29,共5页
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荆州博物馆在湖北省荆州市朱家草场墓地发掘墓葬36座,其中M29是一座竖穴土坑单室砖墓,并用空心砖封门。类似形制的墓葬在荆州地区发现较少,因此其价值尤为重要。通过与周边地区同类墓葬的对比研究,可以为当时社... 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荆州博物馆在湖北省荆州市朱家草场墓地发掘墓葬36座,其中M29是一座竖穴土坑单室砖墓,并用空心砖封门。类似形制的墓葬在荆州地区发现较少,因此其价值尤为重要。通过与周边地区同类墓葬的对比研究,可以为当时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提供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荆州 朱家草场 西汉 空心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荆州开元观遗址发掘简报
10
作者 肖玉军 陈程 +7 位作者 王威 彭巍 张波 张丙银 杜平 谢章伟 刘宏昊 刘祖梅 《文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29,共10页
荆州开元观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配合荆州开元观环境整治项目,荆州博物馆于2017年6月至8月对开元观遗址进行了首次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了甬道、路面、台基、墙基、散水等遗迹,出土了宋代至明清时期陶器、瓷器、钱币、建筑构... 荆州开元观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配合荆州开元观环境整治项目,荆州博物馆于2017年6月至8月对开元观遗址进行了首次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了甬道、路面、台基、墙基、散水等遗迹,出土了宋代至明清时期陶器、瓷器、钱币、建筑构件等遗物。本次考古发掘明确了开元观的整体范围及布局,同时为考察开元观的初始建筑年代、迁址时间提供了考古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荆州 开元观 考古发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荆州和悦汉、宋墓葬发掘简报
11
作者 朱江松 李志芳 +2 位作者 王家益 彭军 陈兴平 《文博》 2016年第1期17-22,F0002,共7页
荆州市和悦商业住宅项目位于郢城南部。为配合项目建设,2014年荆州博物馆工作人员抢救发掘西汉、宋代古墓葬9座,出土文物43件,为了解郢城周边台地的性质及其与郢城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资料。
关键词 荆州 郢城 古墓葬 西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靖边渠树壕壁画天文图中的黄道、日月及其重要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武家璧 段毅 田勇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2-71,共10页
靖边渠树壕东汉壁画墓天文图描绘了二十八宿、部分中官以及日、月的图像和位置。图中有一条"长白线"即黄道,说明汉人已掌握"日月循黄道"的规律。史载东汉和帝永元年间开始制造"黄道铜仪",测定二十八宿黄... 靖边渠树壕东汉壁画墓天文图描绘了二十八宿、部分中官以及日、月的图像和位置。图中有一条"长白线"即黄道,说明汉人已掌握"日月循黄道"的规律。史载东汉和帝永元年间开始制造"黄道铜仪",测定二十八宿黄道度数。中国式黄道坐标源自先秦,是中国天文学独立起源而不可能从域外传入的强有力证据。渠树壕壁画及时反映了中国式"黄道"体系形成的重要信息,通过日月位置以揭示"天道",显示了中国天文学在东汉时期取得的重大进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边渠树壕东汉墓 星象图 二十八宿 黄道 日月 天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荆州嵠峨山楚墓2020-2021年发掘简报
13
作者 江松 刘宏昊(绘图) +5 位作者 肖友红(绘图) 彭巍(摄影) 谢春明 黄冰冰 王威 陈程 《文博》 2025年第4期14-29,共16页
2020年10月—2021年5月,荆州博物馆对荆州太湖港北岸区域的嵠峨山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古墓葬72座,时代包括战国、两汉、唐、宋。其中战国楚墓44座,年代为战国早中期,出土陶器、铜器、漆木器、玉器等各类随葬器物277件(组)。... 2020年10月—2021年5月,荆州博物馆对荆州太湖港北岸区域的嵠峨山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古墓葬72座,时代包括战国、两汉、唐、宋。其中战国楚墓44座,年代为战国早中期,出土陶器、铜器、漆木器、玉器等各类随葬器物277件(组)。此次发掘是对嵠峨山墓地进行的第四次考古发掘,是对前三次发掘的补充,也为研究荆州地区楚墓分布和楚文化内涵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荆州 嵠峨山墓地 战国 楚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楚文化旅游进一步开发的几点构想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涛 肖璇 《理论月刊》 2004年第12期101-102,共2页
为了保证楚文化旅游的深入和可持续性发展,必须以战略的眼光来正确地定位楚文化,以武汉为突破口,调整楚文化旅游的发展框架,加大楚文化开发的保障和力度,以发挥楚文化在湖北旅游中的龙头作用。
关键词 湖北 楚文化 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座鸟架鼓辨正 被引量:13
15
作者 武家璧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7-62,共6页
关键词 关于《考工记》 楚墓 曾侯乙墓 图腾 文化现象 出土文物 乐器 中国古代 《周礼正义》 《说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铜时代与青铜文明概念管锥 被引量:5
16
作者 何驽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青铜时代 中国文明 早期文明 青铜文化 学者 起源 事实 概括 含混 理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山楚简历法新证 被引量:5
17
作者 武家璧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7年第1期28-34,共7页
该文利用四分历步气朔公式、求历元公式和“借半日法”对包山楚简历法材料进行计算,证明包简记日干支全部合历,楚国行用丑正崐殷历,将“借半日法”的使用提早到战国时期。还在一定条件下借助现代历表,引进“冬至平朔近似值”、“冬... 该文利用四分历步气朔公式、求历元公式和“借半日法”对包山楚简历法材料进行计算,证明包简记日干支全部合历,楚国行用丑正崐殷历,将“借半日法”的使用提早到战国时期。还在一定条件下借助现代历表,引进“冬至平朔近似值”、“冬至平月龄近似值”等概念,使在只知某年月某个朔日干支的条件下进行历法计算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山楚简 借半日法 丑正殷历 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山楚墓龙凤虎纹绣罗单衣的重构初探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丰 王淑娟 刘露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3年第4期79-85,共7页
湖北荆州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龙凤虎纹绣罗单衣以其精美的纹样造型和刺绣技法为世人所瞩目,但此单衣出土后破裂成四块,难以确知其原来的形制。本文在《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发掘报告资料的基础上,从文物保存现场实物调研出发,结合对同墓葬... 湖北荆州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龙凤虎纹绣罗单衣以其精美的纹样造型和刺绣技法为世人所瞩目,但此单衣出土后破裂成四块,难以确知其原来的形制。本文在《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发掘报告资料的基础上,从文物保存现场实物调研出发,结合对同墓葬中出土的两件近似服装N15和N16的调查研究,分析推断出龙凤虎纹绣罗单衣的结构,提出了该件单衣的重构复原方案,并通过复原实践,进一步讨论了马山楚墓中同类型服装的形制特点,尤其小腰这一特殊结构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山楚墓 龙凤虎纹绣罗单衣 形制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出土东周带扣看其起源与传播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志芳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58,共5页
一、带扣的型式划分及用途分析 以往的研究,对带扣进行分型定式主要是依据扣环来分,但是出土的带扣除了扣环有区别外,扣尾也有很大的区别。有的有扣尾,有的没有,有的则不分扣环和扣尾,整个为饰浮雕动物纹的牌状扣身,这就决定了... 一、带扣的型式划分及用途分析 以往的研究,对带扣进行分型定式主要是依据扣环来分,但是出土的带扣除了扣环有区别外,扣尾也有很大的区别。有的有扣尾,有的没有,有的则不分扣环和扣尾,整个为饰浮雕动物纹的牌状扣身,这就决定了它们的使用方法不同,所以本文根据带扣扣尾的差别,把东周时期的带扣分为A、B、C三型,型下面再分亚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扣 考古出土 起源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水坑环境出土彩绘陶器的保护 被引量:3
20
作者 罗敏 《文博》 2009年第6期314-317,共4页
在长江中游地区,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文物埋藏环境常见这种类型:即文物长年浸泡在封闭严密且水位较为稳定的地下水环境。这种埋藏环境中的文物,出土时保存状况往往相对较好,其中彩绘陶器的彩绘层在出土时大多保存完好、色泽鲜艳。但... 在长江中游地区,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文物埋藏环境常见这种类型:即文物长年浸泡在封闭严密且水位较为稳定的地下水环境。这种埋藏环境中的文物,出土时保存状况往往相对较好,其中彩绘陶器的彩绘层在出土时大多保存完好、色泽鲜艳。但由于颜料层中的胶接物质却早已失去粘性,即使较轻微的碰触,也很容易使之脱落。不仅如此,出土之后,随着保存环境的突变,伴随着陶器中水分的挥发,颜料层也会随之开始出现一系列病害,如变色、酥粉、脱落。因此,选择适宜加固饱水彩绘陶器的加固材料在出土后尽快对彩绘层进行加固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尝试从彩绘陶器颜料的组成、文物埋藏环境、出土后的环境因素三个方面来分析水坑环境出土彩绘陶器出现的各种病害的原因,并结合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提出几点关于水坑环境出土彩绘陶器的保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坑环境 彩绘陶器 PrimalAC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