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品管圈活动降低肿瘤患者PICC带管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虹 胡君娥 +1 位作者 陈红宇 丁永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24期64-66,71,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带管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2014年3月成立医护技共同参与的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主题后制定活动目标与计划,进行要因分...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带管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2014年3月成立医护技共同参与的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主题后制定活动目标与计划,进行要因分析和真因验证,针对真因采取改进措施,包括理论和操作培训、制作冲封管操作视频、改进PICC温馨提示牌和PICC患者专用服、建立PICC维护网点、拍摄PICC健康教育微电影等,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肿瘤患者PICC带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圈组成员工作能力。结果此次品管圈活动的目标达成率为104.04%;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肿瘤患者PICC带管并发症发生率由活动前的15.73%降至活动后的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圈组成员在PICC风险防范意识、解决问题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护理革新能力、团队凝聚力、工作责任心、品管圈手法、活动积极性等方面均较活动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肿瘤患者PICC带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圈组成员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品管圈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骨科护士床边交接班质量的规范化管理 被引量:25
2
作者 付沫 唐霖 +2 位作者 肖继荣 丁永艳 王红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4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规范培训提高骨科护士床边交接班质量的效果。方法规范床边交接班流程和内容,制定《骨科护士床边交接班评分表》;分析床边交接班存在的问题,以骨科代表性病种"脊椎损伤并截瘫"、"髋关节置换术后"拍摄交接... 目的探讨规范培训提高骨科护士床边交接班质量的效果。方法规范床边交接班流程和内容,制定《骨科护士床边交接班评分表》;分析床边交接班存在的问题,以骨科代表性病种"脊椎损伤并截瘫"、"髋关节置换术后"拍摄交接班视频,制作交接班思维导图、编制交接班顺口溜;采取理论授课、播放交接班视频、情景模拟交接班等形式,对骨科护士开展床边交接班培训。结果交接班项目中除"专科情况"外,其他项目培训后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结论规范培训能显著提高骨科护士床边交接班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护士 床边交接班 规范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心灵互动健康模式对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7
3
作者 胡君娥 付沫 +3 位作者 唐运香 王虹 李瑛 严妍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22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身心灵互动健康模式对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5例确诊为鼻咽癌行同步放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身心灵互动健康模式实施护理干预,分为导入、身... 目的探讨身心灵互动健康模式对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5例确诊为鼻咽癌行同步放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身心灵互动健康模式实施护理干预,分为导入、身心灵互动主题探讨、食疗讲座及答疑、冥想练习、体能训练、小组活动与分享、家庭作业布置与检查8项内容,为期6周。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及鼻咽癌生存质量量表(QOL-H&N35)分别在干预前、干预结束时、干预后6个月进行调查。结果干预结束时及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QLQ-C30及QOL-H&N35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同步放化疗鼻咽癌患者采用身心灵互动健康模式实施健康干预,以身体、情绪及思想三个层面作为主要介入途径,可减轻疾病及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身心灵互动健康模式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引导下行PICC 30例 被引量:40
4
作者 胡君娥 龚兰 +2 位作者 唐运香 张强 周志芳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0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引导下行PICC置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诊断需要行PICC且血管条件符合盲穿的肿瘤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盲穿法,观察组在CDFI的引导下穿刺置管,比较两组穿刺...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引导下行PICC置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诊断需要行PICC且血管条件符合盲穿的肿瘤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盲穿法,观察组在CDFI的引导下穿刺置管,比较两组穿刺置管成功率、局部组织损伤率、置管操作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穿刺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局部组织损伤率及操作时间显著低于和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CDFI引导下行PICC可提高局部血管状况较差患者的置管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及降低局部损伤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患者PICC带管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胡君娥 宋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5期126-131,共6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由PICC专科小组医、护、技12名成员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严格按照品管圈十大活动步骤开展活动,并将活动前356例PICC带管患者与活动后...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由PICC专科小组医、护、技12名成员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严格按照品管圈十大活动步骤开展活动,并将活动前356例PICC带管患者与活动后387例带管患者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PICC专项护理质量及圈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比较。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患者PICC带管并发症发生率由实施前的15.73%降至5.68%(P<0.01)。PICC专科护理质量由实施前的(75.33±3.77)分提高至(92.33±2.52)分(P<0.05),圈员综合素质大幅度提升(P<0.05或P<0.01)。结论正确应用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PICC带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PICC专项质量及圈员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导管头端异位入颈内静脉正位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30
6
作者 胡君娥 周志芳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7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PICC后导管头端异位入颈内静脉的处理方法,提高正位成功率。方法对28例PICC后导管头端异位于颈内静脉患者,针对其体型胖瘦分别采用超声探头压迫颈内静脉法、超声探头压迫颈内静脉加生理盐水推注法纠正PICC导管头端位置。结果28... 目的探讨PICC后导管头端异位入颈内静脉的处理方法,提高正位成功率。方法对28例PICC后导管头端异位于颈内静脉患者,针对其体型胖瘦分别采用超声探头压迫颈内静脉法、超声探头压迫颈内静脉加生理盐水推注法纠正PICC导管头端位置。结果28例患者PICC导管正位均获成功。结论根据患者体型胖瘦采取超声探头压迫颈内静脉法及超声探头压迫颈内静脉加生理盐水推注法正位可使导管头端到达理想的位置,有效纠正PICC导管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导管异位 颈内静脉 超声探头 生理盐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对卵巢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胡月 唐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8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初诊时合并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是否对其预后产生影响,以及伴有和不伴有临床症状的DVT合并卵巢癌患者的预后有无差别。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5年12月荆州市中心医院治疗的卵巢癌患者(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65例,其... 目的探讨卵巢癌初诊时合并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是否对其预后产生影响,以及伴有和不伴有临床症状的DVT合并卵巢癌患者的预后有无差别。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5年12月荆州市中心医院治疗的卵巢癌患者(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65例,其中DVT组15例,无DVT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及生存数据。结果 DVT组的中位总生存期明显短于无DVT组(21.7个月比40.0个月)(P=0.001),两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2个月比28.7个月)(P=0.361)。有症状DVT组的中位总生存期明显短于无症状D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5个月比37.9个月)(P=0.010)。无DVT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与无症状DVT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但明显长于有症状DVT组(P=0.008)。结论卵巢癌初诊时合并DVT为不良的预后因素,且主要体现在初诊时合并有症状的DVT降低卵巢癌患者的总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深静脉血栓形成 生存 有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患者照顾者益处发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周雪果 胡君娥 +2 位作者 何文斌 姚小云 严妍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5-67,88,共4页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癌症患者及其照顾者大多存在较重的心理负担。照顾者是指与患者一起生活,向其提供日常生活、身体或医疗照护,并对患者承担主要责任的家庭成员[1]。研究[2]显示,17.7%的癌症患者照顾者有自杀意念,2.8...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癌症患者及其照顾者大多存在较重的心理负担。照顾者是指与患者一起生活,向其提供日常生活、身体或医疗照护,并对患者承担主要责任的家庭成员[1]。研究[2]显示,17.7%的癌症患者照顾者有自杀意念,2.8%的癌症患者照顾者曾试图自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顾者 医疗照护 心理负担 自杀意念 癌症 益处发现 家庭成员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吸号码在输液中的应用
9
作者 黄丽萍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磁吸号码 静脉输液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应对方式在慢性病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向俊玲 陈红宇 +2 位作者 胡君娥 张高鹏 肖威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2年第1期35-39,共5页
医学应对方式作为应激反应的重要中介机制,具有调整认知和需要来适应环境的特征,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其相关研究仍处在不断深入之中。因此本文明确医学应对方式的相关概念、介绍医学应对方式的研究工具以及医学应对方式在慢... 医学应对方式作为应激反应的重要中介机制,具有调整认知和需要来适应环境的特征,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其相关研究仍处在不断深入之中。因此本文明确医学应对方式的相关概念、介绍医学应对方式的研究工具以及医学应对方式在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以期为进一步展开相关研究、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并为临床工作的展开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应对方式 慢性病 研究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效果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11
作者 何陈伟 陈亚君 +1 位作者 邹靖 张定富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效果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同步放化疗疗效,观察治疗前后DCE-MRI参数变化情况,同时分析...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效果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同步放化疗疗效,观察治疗前后DCE-MRI参数变化情况,同时分析治疗有效和无效患者DCE-MRI参数差异。结果200例患者经同步放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患者21例,部分缓解患者67例,疾病稳定患者72例,疾病进展患者40例,治疗有效率为44.00%;治疗无效患者FIGO分期ⅣA期比例、卡氏评分高于治疗有效患者(P<0.05);治疗后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容量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Ve)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有效患者病灶ADC变化值、Ktrans变化值、Ve变化值高于治疗无效患者(P<0.05);ADC变化值、Ktrans变化值、Ve变化值预测治疗有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5、0.770和0.905(P<0.05),截断值分别为0.35×10^(-3) mm^(2)/s、0.54 min^(-1)和0.22,灵敏性分别为66.60%、78.80%和85.50%,特异性分别为62.00%、75.50%和82.00%。结论DCE-MRI在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效果评估中有一定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局部晚期 宫颈癌 同步放化疗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