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标准化护理程序用于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2
1
作者 江水凤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5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程序用于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标准化护理程序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程序用于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标准化护理程序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救反应时间、院内反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程序在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与心率水平,缩短急救反应时间与院内反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护理程序 重症监护室 心力衰竭 血压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提压装置在83例心肺复苏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钟伟钦 李亚明 邓铃芝 《内科》 2015年第4期508-509,共2页
目的分析腹部提压装置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急诊科及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63例非心源性与心源性呼吸、心搏骤停(CPA)患者,依据心肺复苏(CPR)时所采取的不同心脏按压方式分为对照组(80例)与观察组(8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胸... 目的分析腹部提压装置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急诊科及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63例非心源性与心源性呼吸、心搏骤停(CPA)患者,依据心肺复苏(CPR)时所采取的不同心脏按压方式分为对照组(80例)与观察组(8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胸外按压进行心肺复苏,观察组采取腹部提压进行心肺复苏,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成功抢救率为60.24%,对照组为43.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苏30 min时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血压以及心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提压装置吸盘可吸于患者腹部,再加上手柄节律性的按压与提拉,能有效避免发生肋骨骨折,并且能使心泵与胸泵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通气作用较好,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提压装置 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的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江水凤 吴亚妹 陈小颜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4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的效果。方法: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深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导...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的效果。方法: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深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焦虑(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深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预防性护理的实施,可以延长导管留置时间,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改善,并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更加认可护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置管 血液透析 预防性护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