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斜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早期疗效分析
1
作者 王清富 李金盘 +5 位作者 廖木贵 陈铁峰 吴北太 赖忠安 王调育 谢维雄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第3期40-44,共5页
目的分析并探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茂名市电白区人民医院进行OLIF的6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回顾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术前术后椎间孔高度、椎间孔... 目的分析并探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茂名市电白区人民医院进行OLIF的6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回顾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术前术后椎间孔高度、椎间孔面积、椎间高度、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的变化。结果置入融合器的高度为10~14 mm,平均(12.4±1.13)mm,手术时间为60~135 min,平均(95.26±9.62)min;术中出血量为25~190 mL,平均(76.38±6.25)mL;住院时间为5~13 d,平均(7.97±1.52)d;术后影像学参数(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面积)、VAS评分、ODI评分及JOA评分等指标较手术前均得到缓解;术后不良反应率为5%(1例对侧神经根疼痛、1例术侧腰大肌无力、1例对侧屈髋疼痛);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为96.67%。结论OLIF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可取得理想的早期临床治疗效果,且手术安全有效,不良反应低,但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深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腰椎退行性疾病 早期疗效 微创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A受体和胞内信号传导相关分子拮抗骨肉瘤细胞黏附和迁移能力
2
作者 王清富 朱立新 +6 位作者 秦爱萍 陈铁峰 李金盘 吴北太 余晓 赖忠安 谢维雄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214-218,共5页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LPA)受体和胞内信号传导相关分子拮抗骨肉瘤细胞的黏附和迁移能力。方法:培养骨肉瘤细胞Mg-63,传至第3代采用表面抗原鉴定,采用Transwell体外黏附和迁移实验检测骨肉瘤细胞Mg-63体外黏附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并运用LP...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LPA)受体和胞内信号传导相关分子拮抗骨肉瘤细胞的黏附和迁移能力。方法:培养骨肉瘤细胞Mg-63,传至第3代采用表面抗原鉴定,采用Transwell体外黏附和迁移实验检测骨肉瘤细胞Mg-63体外黏附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并运用LPA受体及胞内信号传导趋化因子SDF-1α、MCP-1及其特异性阻断剂AMD3100、SB203580干预Mg-63,以明确骨肉瘤细胞Mg-63体外黏附和迁移的相关机制。结果:Transwell结果显示,第7天、14天,治疗组(LPA受体干预的Mg-63细胞)体外黏附和迁移能力与模型组(未经干预的细胞Mg-63)、对照组(正常成骨细胞)相比不断加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658,P<0.05;F=11.765,P<0.05)。治疗后第21天,治疗组体外黏附和迁移能力与模型组相比不断减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5,P>0.05)。胞内信号传导趋化因子SDF-1α、MCP-1在不同时相均能促进骨肉瘤细胞Mg-63的黏附和迁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163,P<0.05),经LPA受体干预及特异性阻断剂AMD3100、SB203580处理不同时相后,黏附和迁移能力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016,P<0.05)。结论:LPA具有促细胞骨架变化进而调节细胞黏附和迁移能力的作用,拮抗骨肉瘤黏附和迁移过程中存在不同时相的Mg-63细胞体外黏附和迁移,机制可能与MCP-1/CCR2、SDF-1α/CXCR4信号轴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细胞 黏附 迁移 胞内信号传导 趋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