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静电诱导黄瓜基因突变(性变)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熊建平 马超 +2 位作者 李锦兰 方运良 谢胜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06-110,共5页
高压静电可以提高黄瓜种子活力,诱导种子基因突变(性变),使原来只在第5节开花结果的黄瓜,变为 第2、3、4节都能开花结果(雄花变为雌花).测试了由20 kV/cm高压静电处理的两种黄瓜试验组和CK组的 种了活力,发现高压静电有时间效应,以处... 高压静电可以提高黄瓜种子活力,诱导种子基因突变(性变),使原来只在第5节开花结果的黄瓜,变为 第2、3、4节都能开花结果(雄花变为雌花).测试了由20 kV/cm高压静电处理的两种黄瓜试验组和CK组的 种了活力,发现高压静电有时间效应,以处理60 s的为最好,其活力增长率分别为26.70%和42.89%.黄瓜种植 后,出现了第2、3、4节开花结果的突变株.还对黄瓜蛋白质SDS-PAGE电泳和指纹图谱进行了分析,发现各 试验组与CK组的图谱在小分子蛋白区域有明显差异,这一结果为从分子角度表达水平解释高压静电诱导黄瓜 基因突变提供了直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 黄瓜 基因突变 性变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静电场处理干湿黄瓜种子的生物效应及机理 被引量:10
2
作者 邓红梅 韩寒冰 +1 位作者 毕方铖 熊建平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3-155,159,共4页
高压静电场对同一植物不同状态下产生的生物效应有所不同。采用强度为20kV/cm、时间为20s的高压静电场处理干、湿两种状态的黄瓜种子,结果表明:在静电场(20kV/cm,20s)处理后,干、湿两种黄瓜种子在萌发期各项生理指标均比对照组有显著的... 高压静电场对同一植物不同状态下产生的生物效应有所不同。采用强度为20kV/cm、时间为20s的高压静电场处理干、湿两种状态的黄瓜种子,结果表明:在静电场(20kV/cm,20s)处理后,干、湿两种黄瓜种子在萌发期各项生理指标均比对照组有显著的提高,而且高压静电处理吸胀种子比处理干种子的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艺学 高压静电场 试验研究 黄瓜种子 生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静电场对黄瓜种子萌发期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邓红梅 韩寒冰 熊建平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7-89,共3页
采用20 kV/cm高压静电场强度,分别以20、30、40 s处理黄瓜种子,结果表明:处理20 s的黄瓜种子在萌发期间各项生理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随处理时间延长,高压静电场对黄瓜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减弱甚至产生抑制作用。
关键词 高压静电场 黄瓜种子 萌发期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番木瓜性别研究的cDNA-AFLP分析体系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亚丽 沈文涛 +2 位作者 言普 熊建平 周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4期515-519,共5页
以番木瓜幼苗为材料,利用多重PCR技术快速鉴定其性别,建立适合番木瓜性别研究的cDNA-AFLP分析体系,分析影响cDNA-AFLP分析体系的各种可能因素(RNA提取、酶切与连接效率、预扩增效果等),并对影响选择性扩增反应的各因子进行优化。结果表... 以番木瓜幼苗为材料,利用多重PCR技术快速鉴定其性别,建立适合番木瓜性别研究的cDNA-AFLP分析体系,分析影响cDNA-AFLP分析体系的各种可能因素(RNA提取、酶切与连接效率、预扩增效果等),并对影响选择性扩增反应的各因子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选择性扩增的最佳体系,即在反应体系中,各因素终浓度分别为:Tap酶0.06U/μL;Mg2+2.4mmol/L;dNTP2.0mmol/L;引物0.48μmol/L。通过优化体系得到的选择性扩增产物,银染检测后条带清晰稳定。表明成功建立了适合番木瓜性别研究的cDNA-AFLP分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性别 cDNA-AFLP分析体系 选择性扩增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木瓜不同性别基因表达cDNA-AFLP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亚丽 沈文涛 +1 位作者 熊建平 周鹏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9年第5期468-471,共4页
在番木瓜幼苗期,利用cDNA-AFLP技术鉴定植株性别并分析不同植株性别基因表达的差异;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序列和功能分析,探讨调控番木瓜性别分化的分子机理。结果表明,每次反应扩增获得的稳定条带总数为25~75条,番木瓜3种植株性别... 在番木瓜幼苗期,利用cDNA-AFLP技术鉴定植株性别并分析不同植株性别基因表达的差异;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序列和功能分析,探讨调控番木瓜性别分化的分子机理。结果表明,每次反应扩增获得的稳定条带总数为25~75条,番木瓜3种植株性别基因表达存在明显差异,每种性别植株都有特异性条带,其中雄性株14条、雌性株13条、两性株9条。将获得的部分差异TDFs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所有序列进行Blastx和Blastn比对,其中一部分差异片段为未知功能基因序列,另一部分差异片段序列与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植物甾醇类激素合成相关基因、分裂原活化蛋白酶基因、与端粒相连的核酸序列、杨树叶中克隆的未知功能基因及拟南芥花和花蕾中克隆的未知功能基因等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因此,cDNA-AFLP技术可在幼苗期鉴定番木瓜的植株性别,不同番木瓜植株性别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是其植物体一系列功能基因调控植株性别发育及生长发育的综合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多重PCR cDNA—AFLP 基因差异表达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