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壳型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的研制 被引量:19
1
作者 刘杰凤 李春海 +1 位作者 王志辉 车伟林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8,共4页
采用预乳化工艺 ,半连续种子聚合法 ,通过MMA -St-BA -AA四元共聚反应 ,制得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苯丙乳液。讨论了乳化剂用量、阴 /非离子乳化剂配比、核壳两阶段乳化剂配比以及功能性单体对乳液聚合反应和乳液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核/壳型 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 涂料 预乳化工艺 半连续种子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涂料用聚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合成及其表征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杰凤 李春海 +1 位作者 周统武 巩育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98-700,共3页
Anionic emulsifier and nonionic emulsifier were used as the complex emulsifier.The levels of emulsifier under 3%,the waterborne coating acrylate microemulsion with the solidscontent up to 43.7% was developed,b... Anionic emulsifier and nonionic emulsifier were used as the complex emulsifier.The levels of emulsifier under 3%,the waterborne coating acrylate microemulsion with the solidscontent up to 43.7% was developed,by the technology of preemulsificationon and seed emulsion polymerization.The parameters of polymerization technology were optimized by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The structure and the properties of the polymer were charaterized by DSC,GPC,FT-IR and Lo-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涂料 聚丙烯酸酯 微乳液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印刷纸张上光油用乳液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杰凤 黄敏 金烈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1-44,共4页
通过预乳化工艺、种子乳液聚合法,选择合适的功能单体进行乳液粒子设计,合成了硬核软壳的苯丙乳液。探讨了在预乳化中能保持较小乳胶粒径的最大相比值,分析了功能单体加入方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此乳液配制成的水性上光油具... 通过预乳化工艺、种子乳液聚合法,选择合适的功能单体进行乳液粒子设计,合成了硬核软壳的苯丙乳液。探讨了在预乳化中能保持较小乳胶粒径的最大相比值,分析了功能单体加入方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此乳液配制成的水性上光油具有较高的光泽和较好的耐水、耐磨性能。乳胶粒的核壳结构由DSC及GPC表征得到初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光油 种子乳液聚合 印刷纸张 核壳结构 苯丙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法快速测定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 被引量:11
4
作者 林培喜 李德豪 周锡堂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2期135-136,共2页
报道了用微波消解取代油浴消解或灼烧法来测定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 ,详细讨论了微波消解法的有关测定条件。该法和传统的重铬酸钾油浴法相比 ,具有快速、经济、重复性好等优点 。
关键词 微波消解 土壤有机质 含量测定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催化微波消解法快速测定炼油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 被引量:5
5
作者 林培喜 周锡堂 +1 位作者 李德豪 陈少华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5-47,共3页
研究了无催化剂微波消解法测定炼油污水中的CODCr,详细考查了微波消解的有关条件,得到的最佳消解条件为:加入(S∶P=8∶1)混酸占总体积的55%,消解时间为12min,取样量为3.0mL,重铬酸钾溶液(浓度为0.15~2.0mol/L)3.0mL,功率720W。在最佳... 研究了无催化剂微波消解法测定炼油污水中的CODCr,详细考查了微波消解的有关条件,得到的最佳消解条件为:加入(S∶P=8∶1)混酸占总体积的55%,消解时间为12min,取样量为3.0mL,重铬酸钾溶液(浓度为0.15~2.0mol/L)3.0mL,功率720W。在最佳消解条件下跟踪一段时间,结果和回流法相符,相对误差在5%内。本法具有消解时间短,试剂用量少等优点,适合COD值在150~2000mg/L的炼油污水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污水 COD 微波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基二价钐配合物高效催化己内酯开环聚合 被引量:4
6
作者 齐民华 贾惠芳 +2 位作者 刘智生 沈琪 沈之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518-2520,共3页
以茂基二价钐配合物(C5H5)2Sm(THF)作为单组分催化剂催化己内脂开环聚合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用量、聚合反应时间和聚合反应温度对己内酯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物(C5H5)2Sm(THF)对己内酯聚合有极高的催化活性且产物的数均分子量较高... 以茂基二价钐配合物(C5H5)2Sm(THF)作为单组分催化剂催化己内脂开环聚合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用量、聚合反应时间和聚合反应温度对己内酯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物(C5H5)2Sm(THF)对己内酯聚合有极高的催化活性且产物的数均分子量较高,当催化剂与单体摩尔比为1:5000时,聚合产率仍可达到50.3%,数均分子量可高达32.4×104;温度升高,聚合反应的转化率增加,聚合产物数均分子量降低;催化剂用量增加,聚合转化率增加,聚合产物分子量降低,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布较窄;通过凝胶色谱法对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己内酯 开环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3H_6选择性催化还原NO催化剂Ag/γ-Al_2O_3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顾立军 谢颖 +3 位作者 郑慧玲 刘宝生 陈小平 王乐夫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4-87,共4页
采用低负载量的 ( 0~ 3% ) Ag/γ- Al2 O3 体系作为 C3 H6选择性催化还原 ( C3 H6- SCR)NO的催化剂 ,考察了银负载量、反应温度、空速对 NO转化率的影响 .同时对于原料气中氧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银负载量为 1 .5 %时 ,催化剂... 采用低负载量的 ( 0~ 3% ) Ag/γ- Al2 O3 体系作为 C3 H6选择性催化还原 ( C3 H6- SCR)NO的催化剂 ,考察了银负载量、反应温度、空速对 NO转化率的影响 .同时对于原料气中氧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银负载量为 1 .5 %时 ,催化剂表现出最高的反应活性 ;在考察的条件范围内 ,原料气中含氧对 NO的还原有促进作用 ,适宜的氧浓度为 0 .2 7% ;反应温度的过高会导致还原气中 C3 H6大幅度转化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H6 选择性 催化还原 一氧化氮 催化剂 Ag/γ-A12O3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银催化微波消解快速测定炼油污水的化学需氧量 被引量:4
8
作者 周锡堂 林培喜 李德豪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935-937,共3页
建立了以CuSO4-MgSO4为催化剂、800W微波功率进行一定时间的微波消解测定炼油污水的化学需氧量的新方法。该方法检测速度快、消耗少、成本低,特别适合批次多、数量大的炼油污水的检测,对其它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检测也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 无银催化 微波消解 快速测定 炼油污水 化学需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沙中甲烷水合物的降压分解实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周锡堂 樊栓狮 +2 位作者 粱德青 关进安 唐翠萍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2-55,共4页
为了解自然赋存条件下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性质,本研究在20~40目石英砂中进行了甲烷水合物降压分解实验。实验表明,与温度及压力一样,电阻是甲烷水合物形成和分解良好的指示参数。当水合物形成,电阻快速增大;水合物分解时电阻快速减小... 为了解自然赋存条件下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性质,本研究在20~40目石英砂中进行了甲烷水合物降压分解实验。实验表明,与温度及压力一样,电阻是甲烷水合物形成和分解良好的指示参数。当水合物形成,电阻快速增大;水合物分解时电阻快速减小。实验研究表明,与注热水分解相比,降压分解速率要小得多。同时当采取密闭的分解方式时,随着分解的进行分解速率逐渐变小。由形成/分解体系的物料衡算及反应速率方程可以得出分解速率常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水合物 石英砂 降压分解 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酯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1
10
作者 农兰平 钟振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35-436,共2页
A novel amphoteric surfactants,betaine type phosphate were synthesized from lauryl alcohol,epichlorphydyin,dimethylamine,chlorohydrin,acetic anhydride,phoshorus(V)oxide.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products... A novel amphoteric surfactants,betaine type phosphate were synthesized from lauryl alcohol,epichlorphydyin,dimethylamine,chlorohydrin,acetic anhydride,phoshorus(V)oxide.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products such as surface tension,foaming property,dispersion of calcium soap and solubilizing power were measu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酯甜菜碱 两性表面活性剂 合成 性能 表面张力 泡沫性能 钙皂分散力 增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填充改性 被引量:12
11
作者 胡智华 傅和青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61,64,共3页
论述了采用滑石粉、碳酸钙、硅灰石、玻璃微珠、红辉沸石以及其它材料填充改性聚丙烯的研究。
关键词 填充改性 改性聚丙烯 玻璃微珠 材料填充 红辉沸石 滑石粉 碳酸钙 硅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好氧废水处理HCR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德豪 周如金 +1 位作者 钟华文 林培喜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507-510,共4页
HCR作为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发展,具有占地少、氧利用率高、容积负荷和污泥负荷高以及抗冲击能力强等特点。S详细综述了HCR工艺的流程和特点以及利用HCR工艺处理有毒害作用废水的研究与应用的几个实例,最后展望了其研究与应用的前景。
关键词 高效好氧生物反应器 HCR工艺 有毒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甲酯的加压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滕俊江 乔艳辉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5年第9期568-569,575,共3页
以水杨酸和甲醇为原料,对甲苯磺酸催化作用下合成了水杨酸甲酯,考察了酸醇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反应压力对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合成工艺条件为:n(水杨酸)∶n(甲醇)摩尔比=1∶5,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5 h,反应压力162 k... 以水杨酸和甲醇为原料,对甲苯磺酸催化作用下合成了水杨酸甲酯,考察了酸醇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反应压力对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合成工艺条件为:n(水杨酸)∶n(甲醇)摩尔比=1∶5,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5 h,反应压力162 kPa,在此条件下,酯收率接近90.0%。产品经FT-IR确定结构,用气相色谱检测,产品纯度达到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甲酯 合成 加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O/γ-Al_2O_3同时吸附脱除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硫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英 王乐夫 +1 位作者 陈小平 李雪辉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0-394,共5页
利用固定床连续流动反应器研究了BaO/γ-Al2O3同时吸附模拟烟气中NO和SO2的工艺条件和再生循环使用性能,对BaO/γ-Al2O3进行了比表面积和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等表征分析.结果表明,BaO/γ-Al2O3的适宜工艺条件是SO2与NO体积比为2.9~... 利用固定床连续流动反应器研究了BaO/γ-Al2O3同时吸附模拟烟气中NO和SO2的工艺条件和再生循环使用性能,对BaO/γ-Al2O3进行了比表面积和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等表征分析.结果表明,BaO/γ-Al2O3的适宜工艺条件是SO2与NO体积比为2.9~8.4、原料气中O2体积分数大于4.5%、吸附温度448~523 K.BaO/γ-Al2O3在循环使用过程中吸附能力下降.与NOXSO吸附催化剂Na2CO3/γ-Al2O3相比,BaO/γ-Al2O3同时吸附SO2和NO的能力大、再生循环使用性能好、适宜的SO2与NO体积比范围宽、热稳定性好.将BaO/γ-Al2O3应用于NOXSO工艺可望提高该工艺的脱硫、脱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二氧化硫 氧化钡/γ一氧化铝 废气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kin反应合成肉桂酸工艺的改进 被引量:4
15
作者 谭丽泉 黄敏 +1 位作者 叶秀娟 曾德辉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5年第5期39-40,共2页
采用PEG400为相转移催化剂,以无水碳酸钾和氟化钾为催化剂,对肉桂酸的Perkin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通过考察催化剂配比、反应时间得到最佳的反应条件,产率可达64.86%。
关键词 肉桂酸 无水碳酸钾 无水氟化钾 相转移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氯废料焚烧氯化氢的形成与防腐措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智华 李宗宝 朱越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2期7-8,34,共3页
通过新型转式垃圾焚烧炉对含氯有机垃圾进行焚烧试验,研究了有机垃圾HCl的析出规律,分析中HCl生成机理与金属高温氯化腐蚀特点,探讨了物质降低HCl释放措施。结果表明,垃圾焚烧时在炉膛中喷入钙基粉未物质可在较大程度上降低烟气中HCl ... 通过新型转式垃圾焚烧炉对含氯有机垃圾进行焚烧试验,研究了有机垃圾HCl的析出规律,分析中HCl生成机理与金属高温氯化腐蚀特点,探讨了物质降低HCl释放措施。结果表明,垃圾焚烧时在炉膛中喷入钙基粉未物质可在较大程度上降低烟气中HCl 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 氯化氢 氯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转式垃圾焚烧炉焚烧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智华 祝建中 +1 位作者 李宗宝 陈烈强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0-72,75,共4页
   研究了新型转式焚烧炉稳定燃烧工艺和有机垃圾在新型转式焚烧炉中焚烧过程 HCl和 NOX释放和控制特性。结果表明,新型转式焚烧炉采用二次燃烧技术,能有效控制和降低二次污染物的生成。
关键词 焚烧技术 转式焚烧炉 垃圾焚烧炉 二次污染物 有机垃圾 释放 二次燃烧 新型 工艺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光度法快速测定炼油污水中COD_(Cr)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培喜 李德豪 +1 位作者 周锡堂 陈少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90-392,共3页
采用微波消解光度法测定炼油污水的化学需氧量,用炼油污水(回流法准确测定其COD值)作为COD的标准溶液制作工作曲线、或求取回归方程的新方法。CODCr的测定范围为90~2000mg·L-1。与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作为标准的CODCr值求得的回归方... 采用微波消解光度法测定炼油污水的化学需氧量,用炼油污水(回流法准确测定其COD值)作为COD的标准溶液制作工作曲线、或求取回归方程的新方法。CODCr的测定范围为90~2000mg·L-1。与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作为标准的CODCr值求得的回归方程相比,其值更接近回流法。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分析时间短、精密度高、且快速、成本低、二次污染少等优点,值得在石油化工企业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CODCR 微波消解 炼油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醛内酯生产工艺改进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周锡堂 林培喜 胡智华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32-135,共4页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现有葡醛内酯生产工艺中存在的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了提高产率,减轻污染以降低生产成本,进行了分阶段和全流程工艺实验,确认淀粉氧化工序中硝酸的浓度以70%适宜,氧化温度应控制在50℃或稍低,氧化淀粉水解前...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现有葡醛内酯生产工艺中存在的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了提高产率,减轻污染以降低生产成本,进行了分阶段和全流程工艺实验,确认淀粉氧化工序中硝酸的浓度以70%适宜,氧化温度应控制在50℃或稍低,氧化淀粉水解前用硼氢化钠或氢气对氧化淀粉进行还原是提高葡醛内酯产率的有效手段.通过控制用酸量、改进加料方式和改善吸收可以有效地减轻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醛内酯 生产工艺 淀粉 氧化温度 水解 加料方式 肝泰乐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2和NO在Na-γ-Al_2O_3上的吸附及相互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英 王乐夫 李雪辉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3-26,共4页
采用固定床连续流动反应器研究423K、常压下SO2和NO在Na-γ-Al2O3上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不论是否存在O2,低温下Na-γ-Al2O3均能同时或单独吸附SO2和NO,O2提高了Na-γ-Al2O3吸附或同时吸附SO2和NO的能力。SO2和NO在Na-γ-Al2O3上吸附... 采用固定床连续流动反应器研究423K、常压下SO2和NO在Na-γ-Al2O3上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不论是否存在O2,低温下Na-γ-Al2O3均能同时或单独吸附SO2和NO,O2提高了Na-γ-Al2O3吸附或同时吸附SO2和NO的能力。SO2和NO在Na-γ-Al2O3上吸附时存在相互作用,NO可以促进SO2的吸附,而SO2对NO吸附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SO2促进NO氧化转化,使NO吸附量增加,另一方面,SO2促使NO2脱附,降低了NO吸附量。O2促进了SO2和NO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工程 SO2 NO Na-γ-Al2O3 吸附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