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动因特网切换损失率研究
1
作者 何晓英 贾颖 +1 位作者 张勇 雷振明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332-1336,共5页
通过仿真研究了移动因特网网络层的硬切换和半软切换在泊松和自相似流量下的切换损失率 ,其中自相似流量下的切换损失率研究尚属首次 仿真数据表明 ,对于泊松和自相似流量 ,半软切换可以提供比硬切换更低的切换损失率 在网络负载均值和... 通过仿真研究了移动因特网网络层的硬切换和半软切换在泊松和自相似流量下的切换损失率 ,其中自相似流量下的切换损失率研究尚属首次 仿真数据表明 ,对于泊松和自相似流量 ,半软切换可以提供比硬切换更低的切换损失率 在网络负载均值和切换算法相同的情况下 ,自相似流量下的切换损失率要明显低于传统泊松流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结点 无线接入点 硬切换 半软切换 泊松流量模型 自相似流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测的JavaScript类型系统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世胜 程歩奇 +2 位作者 李晓峰 孙广中 陈国良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21-431,共11页
随着互联网和万维网的流行以及JavaScript在Web浏览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JavaScript程序的执行行为的研究将有利于提高浏览器的性能,改善用户的体验.传统的研究认为JavaScript语言的动态性是其性能的主要瓶颈,因此大部分主流的JavaSc... 随着互联网和万维网的流行以及JavaScript在Web浏览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JavaScript程序的执行行为的研究将有利于提高浏览器的性能,改善用户的体验.传统的研究认为JavaScript语言的动态性是其性能的主要瓶颈,因此大部分主流的JavaScript执行引擎都将优化集中在其动态性的处理上.为了更深入的研究JavaScript程序的动态性,提出了两种算法:类型预测算法和基于位置的内联缓存算法,分别用于处理JavaScript程序中元数据和对象的类型.以这些算法为基础,在SunSpider测试程序集上系统地研究了JavaScript的类型系统.实验表明,算法平均能够正确识别或者预测99%的类型实例,因此可以认为,尽管JavaScript语言提供了丰富的动态性,实际的应用程序所使用到的动态行为是有限的.这是已知文献中首次提出类似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预测 内联缓存 JAVASCRIPT 动态类型系统 算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应用程序性能 被引量:6
3
作者 李胜梅 程步奇 +2 位作者 高兴誉 乔林 汤志忠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949-1955,共7页
应用程序的性能分析能够给体系架构设计者和性能优化者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采用主成分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SPEC CPU2006的整型程序性能.模型选取性能监测单元采样到的事件为自变量,每条指令的时钟周期数(CPI)作为因变量.模型中采用主... 应用程序的性能分析能够给体系架构设计者和性能优化者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采用主成分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SPEC CPU2006的整型程序性能.模型选取性能监测单元采样到的事件为自变量,每条指令的时钟周期数(CPI)作为因变量.模型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消除了性能事件之间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在90%以上,对性能进行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5%.模型从量化上分析了L1,L2高速缓存缺失作为影响性能的关键因素是怎样影响程序性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分析 cache缺失 主成分分析 线性回归 SPEC CPU200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划分的全基因组并行拼接算法 被引量:5
4
作者 林皎 陈文光 +2 位作者 栗强 郑纬民 张益民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23-1329,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划分的全基因组并行拼接算法·该算法巧妙地将数据划分问题转化成图划分的问题,解决了传统数据划分算法中存在的节点负载不平衡的问题·同时,算法在建立关系图时有效地利用了WGS测序中所提供reads之间的长度信...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划分的全基因组并行拼接算法·该算法巧妙地将数据划分问题转化成图划分的问题,解决了传统数据划分算法中存在的节点负载不平衡的问题·同时,算法在建立关系图时有效地利用了WGS测序中所提供reads之间的长度信息和配对信息,使reads关系图能更准确地反映出数据之间的关系特性,从而提高了数据划分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准确地划分各种模拟数据、真实数据的数据集,相对于传统数据划分算法划分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拼接 全基因组鸟枪法 并行拼接 图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 MLD物理层抽象技术 被引量:4
5
作者 张金宝 郑洪明 +1 位作者 谈振辉 熊磊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共7页
物理层抽象的目的是对实时无线信道质量进行预测。对MIMO系统的物理层抽象算法的研究表明,EESM算法能够准确地估计使用MMSE检测的MIMO系统的无线信道质量;但是对于MLD,EESM完全不能工作。针对EESM的不足,基于信息论原理,提出了RBIR物理... 物理层抽象的目的是对实时无线信道质量进行预测。对MIMO系统的物理层抽象算法的研究表明,EESM算法能够准确地估计使用MMSE检测的MIMO系统的无线信道质量;但是对于MLD,EESM完全不能工作。针对EESM的不足,基于信息论原理,提出了RBIR物理层抽象算法。WiMAXIIDL环境下的仿真结果显示,RBIR物理层抽象算法极大改善了MIMOMLD物理层抽象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物理层抽象 MIMO MLD RBIR WIMAX I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回归方程偏导数分析应用程序性能敏感度的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胜梅 程步奇 +2 位作者 高兴誉 乔林 汤志忠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54-1662,共9页
性能敏感度反映了应用程序性能相对于性能影响因素的变化率,对性能敏感度的量化分析可为体系结构设计和程序性能优化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和指导.提出了一种分析程序性能敏感度的非线性回归模型(PS-NLRM),能够量化不同应用程序的性能敏感度... 性能敏感度反映了应用程序性能相对于性能影响因素的变化率,对性能敏感度的量化分析可为体系结构设计和程序性能优化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和指导.提出了一种分析程序性能敏感度的非线性回归模型(PS-NLRM),能够量化不同应用程序的性能敏感度.通过主成分分析消除了影响性能的性能事件之间的相关性,通过曲线拟合引入非线性项,建立了程序性能CPI和性能事件之间的非线性回归方程.模型应用在SPEC CPU2006整型程序之上,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达到90%以上的拟合度.基于非线性回归方程相对于性能事件的偏导数,得到不同应用程序的性能对性能事件的敏感度.利用性能敏感度对SPEC CPU2006整型程序性能进行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约为4.5%,比传统线性回归模型预测误差下降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敏感度 主成分分析 非线性回归分析 偏导数 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天线系统中有限反馈的码本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雷 李少谦 +1 位作者 郑洪明 吴晓芸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13-18,共6页
在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机利用来自接收机有限反馈的信道方向信息,能够提高系统容量和降低误码率.有限反馈的关键是码本设计,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码本设计主要包括基于Grassmann流形中子空间包和基于信源编码中向... 在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机利用来自接收机有限反馈的信道方向信息,能够提高系统容量和降低误码率.有限反馈的关键是码本设计,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码本设计主要包括基于Grassmann流形中子空间包和基于信源编码中向量量化的两种方案,涉及对象包括不同类型的多天线信道和发射数据流模式.详细介绍了这两种方案的原理和相应算法,并比较了它们的异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天线系统 有限反馈 码本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均互信息量的物理层抽象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金宝 郑洪明 谈振辉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58-563,共6页
针对物理层抽象技术缺乏理论模型以及等效指数信噪比映射(EESM)物理层抽象算法依赖调整参数和通用性较差的缺点,依据信息论、信号检测和概率理论,提出了物理层抽象的概率模型,并据此推导得出基于平均互信息量的物理层抽象算法——块平... 针对物理层抽象技术缺乏理论模型以及等效指数信噪比映射(EESM)物理层抽象算法依赖调整参数和通用性较差的缺点,依据信息论、信号检测和概率理论,提出了物理层抽象的概率模型,并据此推导得出基于平均互信息量的物理层抽象算法——块平均接收信息率(RBIR)算法。基于采用MIMO-OFDM技术和最小均方误差(MMSE)检测算法的WiMaxⅡ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对于ITU PedB 3kmph和ITU VA 30kmph信道模型、多种调制编码方式,该算法都能够获得与EESM算法相当的性能,并且不需要相关的调整参数,从而使得该算法更具一般性,能够较容易地扩展到不同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物理层抽象。该算法的有效性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物理层抽象概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物理层抽象 平均互信息量 多天线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 WiMaxⅡ下行链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块平均互信息率的物理层抽象算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金宝 郑洪明 谈振辉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54,共6页
物理层抽象是评估即时无线信道质量的主要技术,其算法性能直接影响无线系统分析与仿真的结果。传统的物理层抽象以平均信噪比作为无线信道质量的表征,对无线信道质量进行评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块平均互信息率的物理层抽象算法,利用平... 物理层抽象是评估即时无线信道质量的主要技术,其算法性能直接影响无线系统分析与仿真的结果。传统的物理层抽象以平均信噪比作为无线信道质量的表征,对无线信道质量进行评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块平均互信息率的物理层抽象算法,利用平均互信息量作为无线信道质量的表征,提高物理层抽象算法的性能。在本文的算法中,首先计算无线资源块所有子载波的平均互信息量,然后得到即时的无线信道质量。仿真结果表明,在Wi MaxⅡDL环境下,对于40%ITUPedA3 km.h-1-40%ITUPedB3 km.h-1-20%ITU VA30 km.h-1混合信道模型、多种调制编码格式以及ML和MMSE检测,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更精确地预测无线信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物理层抽象 RBIR WIM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环无线系统中基于向量空间分布的码本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金宝 郑洪明 +2 位作者 谈振辉 陈月云 熊磊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0,共4页
无线传输系统中,发射机利用来自接收机反馈的信道信息,构成闭环无线系统.闭环无线系统的关键是反馈方案的设计,而反馈的关键是优化的码本设计,能在给定反馈复杂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无线传输性能.本文分析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 无线传输系统中,发射机利用来自接收机反馈的信道信息,构成闭环无线系统.闭环无线系统的关键是反馈方案的设计,而反馈的关键是优化的码本设计,能在给定反馈复杂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无线传输性能.本文分析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提出基于向量空间分布的有限反馈码本,分析了这种码本的原理和相应算法,并比较了它与现有码本在闭环无线系统中的传输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现有的码本,本文提出的“基于向量空间分布的码本”能够获得更低的无线传输差错概率及更高的信道容量,将无线系统的传输性能提高1~2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环无线系统 有限反馈 码本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无监督自适应的兴奋解说检测和体育比赛精彩片断提取
11
作者 孙怿 欧智坚 胡炜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22,共3页
提出一种通过兴奋解说检测进行体育比赛精彩片断提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训练和检测两个阶段:在训练中,基于训练数据对兴奋语音和普通语音分别建立高斯混合模型GMM(Gaussian Mixture Model),构成初始的分类器;在集外检测中,首先使用最大... 提出一种通过兴奋解说检测进行体育比赛精彩片断提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训练和检测两个阶段:在训练中,基于训练数据对兴奋语音和普通语音分别建立高斯混合模型GMM(Gaussian Mixture Model),构成初始的分类器;在集外检测中,首先使用最大后验方法MAP(Maximum A Posteriori),基于测试数据对初始模型进行无监督自适应,进而利用更新后模型构成分类器识别体育解说的兴奋部分,经进一步处理得到精彩片断。将该方法用于足球比赛视频,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召回87%的进球。引入无监督自适应有效地减少了由干训练数据与测试数据失配造成的性能下降,提高了兴奋解说检测和精彩片段提取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比赛精彩片断提取 无监督自适应 高斯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LISSOM模型的人脸识别方法
12
作者 杨治 王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02-1104,共3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视皮层认知模型识别人脸的方法。该方法建立一种简化的感受野切片连接自组织映射简化模型(S LISSOM),模拟人脸图像在大脑视皮层的映射特征,作为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的观测向量进行人脸识别。实验结果同其他特征的人脸识... 提出了一种利用视皮层认知模型识别人脸的方法。该方法建立一种简化的感受野切片连接自组织映射简化模型(S LISSOM),模拟人脸图像在大脑视皮层的映射特征,作为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的观测向量进行人脸识别。实验结果同其他特征的人脸识别方法进行了比较,该方法更加有效的提取的人脸特征,提高了人脸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ISSOM 隐马尔可夫模型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