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贮藏条件下木荷花粉活力的研究
1
作者 叶敬欣 宁华珙 +3 位作者 钟子政 张方友 何茜 刘天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9-576,共8页
【目的】探寻木荷花粉的最佳保存条件,构建一个高效的木荷花粉贮藏体系。【方法】本研究以9年生木荷单株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开花阶段进行花粉采集,分析不同采集时间、花粉活力检测手段以及不同贮藏条件下花粉活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目的】探寻木荷花粉的最佳保存条件,构建一个高效的木荷花粉贮藏体系。【方法】本研究以9年生木荷单株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开花阶段进行花粉采集,分析不同采集时间、花粉活力检测手段以及不同贮藏条件下花粉活力的变化情况。【结果】对不同花蕾时期的木荷花枝进行水培,第1天开放的花朵均具有较高的花粉活力且无显著差异,花粉采集在上午10:00—12:00为宜,此时花粉活力强,能满足木荷授粉需要。TTC染色法最适合木荷花粉活力的快速鉴定,离体萌发法则更加精确。离体萌发培养基配方为0.1 g·L^(-1) H_(3)BO_(3)+100 g·L^(-1)蔗糖时花粉萌发效果最佳。在贮藏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降低贮藏温度能有效减缓花粉活力的下降速度,且不同温度对花粉活力有显著影响。需要短期贮藏时,4℃的低温条件能确保花粉在1个月内保持活力,完成当年的杂交授粉工作。对于花粉的长期贮藏,-20、-80℃的低温条件效果更佳。【结论】本研究结果不仅为木荷花粉的采集与贮藏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为解决种子园花期不一致导致人工杂交育种工作的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花粉活力 低温贮藏 花粉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炬松2代半同胞家系多地点生长变异及选择
2
作者 罗洁贤 宁华珙 +6 位作者 肖平江 何可权 陆跃堂 黎志强 张方友 黄少伟 刘天颐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2-54,共13页
【目的】对火炬松1.5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即2代)进行多地点测定,分析其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筛选出适用于不同地点的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旨在检验广东省火炬松良种选育工作的成效,并为火炬松的遗传改良、良种推广应用奠定科学基础。【... 【目的】对火炬松1.5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即2代)进行多地点测定,分析其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筛选出适用于不同地点的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旨在检验广东省火炬松良种选育工作的成效,并为火炬松的遗传改良、良种推广应用奠定科学基础。【方法】以贵州独山、江西安福、广东英德3个试验点的50个火炬松半同胞家系(含1个对照家系)为研究对象,测定其5年生林分的生长性状。基于BLUP模型,应用R与ASReml软件对数据进行遗传参数估算,根据育种值筛选优良材料,其中家系的入选率为10%,单株入选率为1%,并估算遗传增益。【结果】(1)3个地点单株材积的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独山>安福>英德,英德试验林的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材积生长量最大。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在地点间和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地点与家系交互作用显著。(2)进行单点分析时,材积、树高、胸径的单株遗传力变异范围分别为0.120~0.181、0.079~0.237和0.121~0.124,家系遗传力变异范围分别为0.402~0.556、0.383~0.544和0.365~0.537。多地点联合分析时,材积、树高、胸径的单株遗传力范围分别为0.110±0.033、0.160±0.041和0.104±0.031,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659±0.083、0.750±0.051和0.663±0.081。家系遗传力高,适合用于优良家系的选育。单株遗传力水平与已有文献报道差异不大,可开展单株选择。(3)独山入选的优良家系(P034、W14、P023、W28、P043)的材积平均遗传增益为0.7369 dm^(3);安福入选的优良家系(W14、W11、11、288、W08)的材积平均遗传增益为3.2784 dm^(3);英德入选的优良家系(W05、W07、287、W11、W14)的材积平均遗传增益为3.1157 dm^(3)。家系W14在3个试验点均表现优良。W11在安福和英德2个试验点具备良好的生长表现,在贵州虽未入选,但其表现亦处于上游,可以作为适用于多地点推广应用家系的后备选择。独山、安福和英德入选优良个体的材积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1.6956、7.1338和5.9533dm^(3)。【结论】火炬松5年生半同胞子代的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3个地点各选出5个当地适生的优良家系和20个优良单株,W14家系为3地点均适生的优良家系。研究结果有利于进一步向周边省份推广广东选育出的优良火炬松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炬松 遗传测定 多点试验 配合选择 遗传增益 良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炬松初级种子园和改良种子园无性系产脂量的变异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金榜 蒋开彬 +1 位作者 刘天颐 黄少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7-52,59,共7页
选出高产脂的火炬松无性系,为推广高产脂火炬松人工林提供材料,为火炬松高产脂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以火炬松初级种子园和改良种子园无性系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割脂的方法对种植于广东省英德市国家火炬松良种基地的初级种子园22个无... 选出高产脂的火炬松无性系,为推广高产脂火炬松人工林提供材料,为火炬松高产脂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以火炬松初级种子园和改良种子园无性系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割脂的方法对种植于广东省英德市国家火炬松良种基地的初级种子园22个无性系和改良种子园68个无性系的产脂量进行测定,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火炬松初级种子园和改良种子园无性系间产脂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火炬松初级种子园产脂量最大的是无性系P084,以总平均值+1个标准差作为选择标准,无性系P084、A257和W30为高产脂优良品系。改良种子园无性系5的产脂量最大,为4.74 kg,比总体无性系平均值大44.95%。以无性系与小区作为考察因素对产脂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自然环境条件对产脂量也有显著的影响。以总平均值+1个标准差作为选择标准,无性系5、J22、外2、11、J1和H3为高产脂优良无性系,6个高产脂优良无性系平均产脂量为4.60 kg,比群体高40.96%。本研究选出的9个高产脂优良品系,通过无性繁殖方式可进行生产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炬松 种子园 无性系 产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炬松种子园无性系花粉产量变异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金榜 王博 +2 位作者 杨雅婕 刘天颐 黄少伟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7年第5期21-26,共6页
为探讨火炬松(Pinus taeda)无性系花粉产量的变异,在火炬松1.5代种子园选出20个无性系,每无性系5株,共100株火炬松作为研究材料,调查胸径、树高、冠幅和花粉量,通过对比单株花粉量、单位面积花粉量和单位面积有效花粉量来筛选高花粉产... 为探讨火炬松(Pinus taeda)无性系花粉产量的变异,在火炬松1.5代种子园选出20个无性系,每无性系5株,共100株火炬松作为研究材料,调查胸径、树高、冠幅和花粉量,通过对比单株花粉量、单位面积花粉量和单位面积有效花粉量来筛选高花粉产量的无性系。结果表明,单株花粉量与冠幅呈显著正相关(P<0.05),单株花粉量最高的是243无性系,为1 302.55 g;单位面积花粉产量最高的是201无性系,为36.70 g/m^2;单位面积有效花粉量最高的是243无性系,为34.14 g/m^2;花粉活力最大的是298无性系,为100%。火炬松种子园的花粉产量变异主要来源于无性系间,最终筛选出243、201和298无性系3个优良无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炬松 花粉产量 优良无性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炬松基因资源的育种值预测与选择 被引量:33
5
作者 刘天颐 杨会肖 +2 位作者 刘纯鑫 王金榜 黄少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0-67,共8页
以引自美国的258个不同改良程度的火炬松家系作为试验材料,利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BLUP方法对258个家系14年生树高和胸径的育种值进行预测。首先以不同的模型分别预测半同胞家系和全同胞家系的育种值,再通过构建亲缘关系矩阵预测所有个... 以引自美国的258个不同改良程度的火炬松家系作为试验材料,利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BLUP方法对258个家系14年生树高和胸径的育种值进行预测。首先以不同的模型分别预测半同胞家系和全同胞家系的育种值,再通过构建亲缘关系矩阵预测所有个体的育种值,对各类群家系和个体育种值的差异进行分析。14年生时,在参试的各个类群中,入选率同为15%的情况下,各类群根据胸径育种值共选出优良家系39个;全同胞家系类群入选家系的胸径遗传增益最高,高于群体平均值1.40 cm,达8.56%。以配合选择方式选出优良单株77个,入选率为1%。入选的优良家系可从美国重复引种,为火炬松良种生产服务。根据火炬松核心-主群体育种系统的需要,入选的优良单株可用以充实第2代育种群体,其中10个进入核心育种群体,其余67个进入主群体。精确的BLUP预测值和基于个体育种值的选择将提高遗传改良进程中的选择效率和遗传增益,但在利用这些先进的统计分析方法提升林木良种选育效率的同时,必须对育种方案与试验设计进行改进完善。当参试家系数较多时,可采用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把所有参试家系统一在一个试验中,科学安排田间试验,以获得最大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炬松 基因资源 育种值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炬松基因资源林的空间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杨会肖 刘天颐 +2 位作者 刘纯鑫 王金榜 黄少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0-59,共10页
【目的】我国南方山地地形复杂,林木遗传试验林大多建立在丘陵地带,环境一致性相对较差,相邻的单株间在空间上存在相互作用关系,空间分析能够减少试验误差,提高遗传效应估算的准确性。【方法】利用不同的空间分析模型对火炬松第1代种子... 【目的】我国南方山地地形复杂,林木遗传试验林大多建立在丘陵地带,环境一致性相对较差,相邻的单株间在空间上存在相互作用关系,空间分析能够减少试验误差,提高遗传效应估算的准确性。【方法】利用不同的空间分析模型对火炬松第1代种子园控制授粉子代和第1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进行AIC值和方差分量比较,利用最佳的空间模型(AR1η+Rep·Fam)对火炬松2个子代类群10年生树高、胸径、通直度和枝下高进行遗传参数估算。【结果】不同空间分析模型显示所有性状的最佳空间模型为AR1η模型。空间分析可增加家系方差,减少环境误差方差,从而增加遗传增益的估计值,这使得BLUP预测各亲本的育种值更加准确;所有性状的相邻行间的相关和相邻列间的相关基本一致且均为极强相关,但相邻列间的相关要大于行间的相关。对于第1代种子园控制授粉子代类群,树高的加性方差提高9.1%,残差方差减少7.3%;胸径的加性方差提高0.7%,残差方差减少1.6%;枝下高的加性方差未有变化,残差方差减少18.2%;通直度的加性方差提高50.0%,残差方差减少1.9%。除通直度的单株狭义遗传力提高30.7%外,树高、胸径和枝下高的单株狭义遗传力分别降低24.4%,38.7%和18.7%。对于自由授粉子代,树高的加性方差未有变化,残差方差减少4.9%;胸径的加性方差提高3.2%,残差方差减少2.9%;枝下高的加性方差增加100.0%,残差方差减少20.8%;通直度的加性方差提高33.3%,残差方差减少2.5%。枝下高和通直度的单株狭义遗传力分别提高61.5%,5.8%,树高和胸径的单株狭义遗传力分别降低42.1%,34.2%。若将家系入选率定为15%,对于第1代种子园控制授粉子代,前6名家系与没有使用空间分析模型时的家系号完全相同,其胸径遗传增益比没有使用空间分析模型时提高7.2%;对于第1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类群,前6名家系中有5个与没有使用空间分析模型时相同,占83%,其胸径遗传增益比没有使用空间分析模型时提高24.5%。【结论】与混合线性模型相比,空间分析可降低残差方差,增加各性状的遗传增益,但不可以忽略试验设计,合理的田间试验设计和空间分析的联合分析能降低环境方差,准确地估算遗传参数,提高林木遗传试验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炬松 空间分析 遗传参数 育种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炬松生长和松脂性状相关候选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杨会肖 刘天颐 +3 位作者 徐斌 刘纯鑫 王金榜 黄少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5-81,共7页
【目的】对火炬松Pinus taeda生长和松脂产量相关功能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进行筛选与分析,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技术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对火炬松c DNA文库进行整理、比对、剪接、注... 【目的】对火炬松Pinus taeda生长和松脂产量相关功能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进行筛选与分析,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技术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对火炬松c DNA文库进行整理、比对、剪接、注释,挑选出与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及蒎烯合成相关的非重复序列基因(Unigene)作为候选基因片段,利用MEGA5.0和Dna SP4.0软件对火炬松36个单株的8个候选基因片段进行序列比对和分析。【结果】所测序列总长为5 177 bp,检测到184个SNP位点,平均36.9 bp的基因序列中出现1个SNP位点,其中123个为非同义突变、61个为同义突变SNP位点。核苷酸多态性πa和θw分别为0.020和0.016。对8个候选基因片段内SNP位点进行的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随着核苷酸序列长度的延伸,SNP位点的连锁不平衡在基因内部迅速衰退(R2≤0.2)。【结论】在火炬松中,基于候选基因内SNP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作图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炬松 候选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连锁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个油茶良种在广东英德的早期适生性评价
8
作者 李文锋 许金文 +2 位作者 奚如春 张恒 宁华珙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5年第5期139-146,共8页
为筛选适于广东英德地区栽培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良种,以引种于英德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的15个6 a生油茶良种为研究对象,于2024年对其花期、生长性状(地径、树高、冠幅)、果实经济性状(出籽率、含油率等)、产量性状(早实率、单果质量... 为筛选适于广东英德地区栽培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良种,以引种于英德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的15个6 a生油茶良种为研究对象,于2024年对其花期、生长性状(地径、树高、冠幅)、果实经济性状(出籽率、含油率等)、产量性状(早实率、单果质量、产果/油量)及炭疽病抗性进行了系统调查与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5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并运用隶属函数法结合权重进行品系适生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系间各性状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岑软3号C.oleifera'Cenruan 3'、岑软2号C.oleifera'Cenruan 2'和赣石83-4 C.oleifera'Ganshi 83-4'的综合得分值最高,分别为0.72、0.60和0.50,而粤韶77-1 C.oleifera'Yueshao 77-1'、华金C.oleifera'Huajin'、长林53号C.oleifera'Changlin 53'的综合得分值最低,分别为0.22、0.23和0.28。综上,岑软3号C.oleifera'Cenruan 3'、岑软2号C.oleifera'Cenruan 2'和赣石83 C.oleifera'Ganshi 83-4'适应性强,是适于在广东英德地区推广种植的油茶良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区域试验 抗病性 产量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荷基因组SSR位点开发及初步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林艳 何紫迪 +3 位作者 毛积鹏 蒋开彬 王金榜 黄少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66-1771,共6页
为开发木荷分子标记,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木荷基因组原始数据,经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木荷基因组序列进行序列拼接、组装和对比,共获得308 418条Contig序列和459 984条Scafford序列。采用MISA软件搜索木荷基因组序列中微卫星(Microsatell... 为开发木荷分子标记,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木荷基因组原始数据,经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木荷基因组序列进行序列拼接、组装和对比,共获得308 418条Contig序列和459 984条Scafford序列。采用MISA软件搜索木荷基因组序列中微卫星(Microsatellite)位点,共得到334 843个SSR序列,总长度5 074 708 bp,占木荷基因组大小的0.98%,木荷基因组SSR序列平均长度为15.2 bp,平均分布频率为644个/Mb。木荷SSR序列中,单核苷酸序列数量最多,共188 217个,占木荷SSR序列总数的56.21%,其次是二核苷酸(23%)>三核苷酸(13%)>四核苷酸(5%)>五核苷酸(2%)>六核苷酸(1%)。木荷全基因组SSR序列中共包括400种重复基元,其中单核苷酸重复基元A和二核苷酸重复基元AT是主要重复基元,分别占总SSR的56%和11%,SSR基元的重复次数分布在4~40次,主要分布在4~25次。本研究丰富了木荷分子标记类型,为进一步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SSR标记 生物信息学 基因组 高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辅助高精度造林 被引量:4
10
作者 杜澄举 李赛楠 +2 位作者 孙思 宁华珙 黄少伟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9年第1期49-53,共5页
在高精度要求的造林作业中,使用传统的造林方法进行造林作业会伴随着精度不足、效率不高、人力耗费大等问题。研究利用无人机航拍获得造林地的正射影像图,使用AutoCAD和ArcGIS软件设计种植方案,按照设计方案施工完成后,验证相对误差是... 在高精度要求的造林作业中,使用传统的造林方法进行造林作业会伴随着精度不足、效率不高、人力耗费大等问题。研究利用无人机航拍获得造林地的正射影像图,使用AutoCAD和ArcGIS软件设计种植方案,按照设计方案施工完成后,验证相对误差是否符合作业的精度要求。结果表明:(1)试验产生的相对误差极显著小于允许误差(P <0.01);(2)将劳动力和时间的成本量化为工作时后进行比较,试验中实际工作时约为10 h,远小于传统作业标准中所规定的工作时116 h。相较于传统造林方法,该方法不仅精度更高,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的劳动力和时间,该方法具备可行性和实用性,在具备设备条件与技术条件时,可以使用该方法进行高精度造林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高精度造林作业 低空遥感 正射影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炬松第三代半同胞家系与火炬松×加勒比松全同胞家系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宁华珙 王博 +3 位作者 陆结芳 刘天颐 王金榜 黄少伟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1期26-31,共6页
试验以火炬松(Pinus taeda)第三代半同胞家系及火加松(火炬松×加勒比松P.taeda×P.caribaea)全同胞家系作为研究对象,参试家系共20个,其中9个为火炬松第三代半同胞家系,11个为火加松全同胞家系,另以来自台山市红岭种子园改良... 试验以火炬松(Pinus taeda)第三代半同胞家系及火加松(火炬松×加勒比松P.taeda×P.caribaea)全同胞家系作为研究对象,参试家系共20个,其中9个为火炬松第三代半同胞家系,11个为火加松全同胞家系,另以来自台山市红岭种子园改良代湿地松(P.elliottii)种子园混合种子为对照(CK1),分析了2 a和5 a生长性状差异。结果表明:(1)火炬松第三代半同胞家系及火加松全同胞家系的各生长性状与作为对照的湿地松相比均具有明显优势;(2)火炬松第三代半同胞家系及火加松全同胞家系各项生长性状之间差异不显著;(3)以5 a平均材积为指标,对20个家系进行了优良家系选择,入选家系分别为09-15、09-9、44-12-5和26-Ⅲ-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炬松 火加松 遗传变异 优良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炬松针叶与树皮代谢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韦珊 黄林旺 +4 位作者 陈曼钰 毛积鹏 黄少伟 宁华珙 刘天颐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2年第1期51-61,共11页
火炬松Pinus taeda是一种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的针叶用材树种,针对火炬松针叶和树皮组织中的代谢产物的利用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探究火炬松针叶和树皮组织的代谢产物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UPLC-... 火炬松Pinus taeda是一种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的针叶用材树种,针对火炬松针叶和树皮组织中的代谢产物的利用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探究火炬松针叶和树皮组织的代谢产物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UPLC-MS/MS)对火炬松的针叶和树皮中的代谢物成分进行鉴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聚类和富集分析等方法对火炬松针叶和树皮中的代谢物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火炬松的针叶和树皮中共鉴定出523种代谢物成分,主要为氨基酸类、酚酸类、有机酸类、鞣质、脂质类和黄酮类等化合物。火炬松针叶和树皮组织部位之间代谢物成分含量差异显著,其中槲皮素、矢车菊素、原花青素、丁香树脂酚、表儿茶素等物质在树皮组织中的含量显著高于针叶组织,而柚皮素、山姜素、山奈酚、泽兰黄素、秦皮甲素等物质则在火炬松针叶组织中含量更高。此外,302种含量差异显著的代谢物显著富集于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黄酮与黄酮醇生物合成通路、氨酰tRNA生物合成通路、氨基酸生物合成通路及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炬松 UPLC-MS/MS 代谢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