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山茗茶生长发育最佳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程定芳 张翼 +3 位作者 李程 胡海英 胡义元 黄志江 《种子科技》 2022年第22期1-6,101,共7页
基于2013—2020年英山县茶树观测记录年报表、英山国家气象站和自动气象站数据,分析英山茶叶生育期气候特征,并探讨了茶叶产量与相关气象因子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2013—2020年,当地首轮茶芽膨大期始期最早出现在3月10日(2015年、2016... 基于2013—2020年英山县茶树观测记录年报表、英山国家气象站和自动气象站数据,分析英山茶叶生育期气候特征,并探讨了茶叶产量与相关气象因子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2013—2020年,当地首轮茶芽膨大期始期最早出现在3月10日(2015年、2016年),最晚出现在3月28日(2020年),平均百芽重9.9~11.9 g,实际鲜叶产量1 155.6~1 502 kg/hm~2;首轮茶芽膨大期平均温度最低为9.2℃,最高为14.4℃;降水量最少为0.4 mm,最多为62.1 mm;日照时数最少为6.3 h,最多为33.8 h;稳定通过10℃的日期基本上出现在3月上旬(2013年、2015年、2017年、2019年、2020年)、中旬(2014年、2016年、2018年)。茶叶生育期内各阶段的平均温度、地面温度、日照时数与产量均呈正相关关系,温度和热量条件对茶叶的影响较大;风速、相对湿度对茶树产量也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生育期 产量 气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害虫网络测控系统在英山茶园的诱杀试验
2
作者 段巧枝 张涛 +3 位作者 胡义元 高庆兵 徐欢 肖迎春 《湖北植保》 2022年第4期18-19,22,共3页
本文对害虫网络测控系统对茶园主要害虫监测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在63 d试验期内,智能联动控制系统诱杀害虫数量明显高于无智能联动控制系统,且诱捕的益虫数量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平均益害比1:219。通过开启害虫网络测控系统,发现主... 本文对害虫网络测控系统对茶园主要害虫监测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在63 d试验期内,智能联动控制系统诱杀害虫数量明显高于无智能联动控制系统,且诱捕的益虫数量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平均益害比1:219。通过开启害虫网络测控系统,发现主要害虫为害高峰期与人工调查测报吻合度高,既初步解决了长期存在监测与防控明显脱节的问题,又切实解决了当前农业部门基层测报力量严重不足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害虫网络测控系统 茶园 益害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蛙鳅鱼生态种养适宜密度筛选
3
作者 梅凯华 陈展鹏 +6 位作者 陈楠 丁凤菊 邹彩琼 李兴华 陈斌鹏 陈海萍 叶灼珠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0期14-18,共5页
为筛选出本地稻蛙鳅鱼生态种养模式下适宜的种养密度,在黄冈市科技示范园进行2年的密度种养试验,研究不同种养密度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及黑斑蛙产量的影响。设置2个水稻种植密度,分别为30 cm×40 cm(R1)和50 cm×60 cm(R2),并... 为筛选出本地稻蛙鳅鱼生态种养模式下适宜的种养密度,在黄冈市科技示范园进行2年的密度种养试验,研究不同种养密度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及黑斑蛙产量的影响。设置2个水稻种植密度,分别为30 cm×40 cm(R1)和50 cm×60 cm(R2),并设常规种植密度16.7 cm×20.0 cm作为对照(CK),黑斑蛙蝌蚪采取3个放养密度,分别为150.0万尾/hm^(2)(F1)、250.5万尾/hm^(2)(F2)和349.5万尾/hm^(2)(F3)。结果表明,稻田养蛙延长了水稻生育期,增加了水稻单株穗数,但降低了水稻的结实率;不同水稻种植密度和黑斑蛙蝌蚪投放密度对水稻产量有极显著影响,水稻密度对黑斑蛙产量影响不显著,但水稻密度与黑斑蛙蝌蚪投放密度共作对黑斑蛙产量影响极显著,水稻密植有利于增产,而水稻适当稀植有利于黑斑蛙增产,以50 cm×60 cm的水稻栽插密度最适合该综合套养模式;此外,黑斑蛙蝌蚪的投放量对黑斑蛙的产量影响极显著,投放量越大,黑斑蛙的产量越高,最终成蛙数越多,蝌蚪投放量最高达349.5万尾∕hm^(2);关于泥鳅、鱼的套养,水稻栽插密度、蝌蚪投放量及泥鳅、鱼苗的投放量对泥鳅和鱼的产量没有明显影响,但宜选择耐高温和适宜小水体养殖的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蛙鳅鱼生态种养 水稻 黑斑蛙 适宜 密度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抗寒性鉴定方法的建立和种质资源筛选 被引量:21
4
作者 闫蕾 蔡俊松 +7 位作者 高立兵 黄斌 马海清 刘清云 戴熙燕 张学昆 程勇 邹锡玲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4-83,共10页
为筛选可利用的抗寒种质资源,建立了甘蓝型油菜抗寒性鉴定方法:将3叶期到4叶期的幼苗经4℃预处理(低温锻炼)24h,然后分别做3种冷冻处理(-2℃1h、-2℃1h+-4℃1h、-2℃1h+-4℃1h+-6℃1h),随后统计存活率,计算抗寒指数,评估抗寒性。通过该... 为筛选可利用的抗寒种质资源,建立了甘蓝型油菜抗寒性鉴定方法:将3叶期到4叶期的幼苗经4℃预处理(低温锻炼)24h,然后分别做3种冷冻处理(-2℃1h、-2℃1h+-4℃1h、-2℃1h+-4℃1h+-6℃1h),随后统计存活率,计算抗寒指数,评估抗寒性。通过该方法对来自国内外的226份油菜资源进行抗寒性评价,结果表明:3种冷冻处理下,供试材料的存活率差别明显,抗寒指数范围是0~52。从中筛选出6份强抗寒性的种质,抗寒指数大于33;根据不同生态区划分,冬性、半冬性和春性材料的平均抗寒指数分别为8.10、7.70和9.10,春性材料抗寒性最优,也说明鉴定方法具有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幼苗期 抗寒指数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浆期叶面喷施不同硒源对水稻主要性状、硒含量和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余侃 刘永贤 +5 位作者 汪盛明 宋邦辉 郑倬 刘金龙 黄思思 郑威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86-1094,共9页
【目的】探索灌浆期叶面喷施不同硒源对水稻生长、品质、硒含量和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外源硒肥的选择及富硒水稻安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水稻品种鄂中5号为试验材料,设5个硒含量梯度(15.0、22.5、30.0、37.5和45.0 g/ha... 【目的】探索灌浆期叶面喷施不同硒源对水稻生长、品质、硒含量和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外源硒肥的选择及富硒水稻安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水稻品种鄂中5号为试验材料,设5个硒含量梯度(15.0、22.5、30.0、37.5和45.0 g/ha,以硒计),水稻灌浆期叶面喷施对应的生物纳米硒[3.0 L/ha(N1)、4.5 L/ha(N2)、6.0 L/ha(N3)、7.5 L/ha(N4)和9.0 L/ha(N5)]和亚硒酸钠[32.61 g/ha(Y1)、48.91 g/ha(Y2)、65.22 g/ha(Y3)、81.52 g/ha(Y4)和97.83 g/ha(Y5)],以喷施等量清水为对照(CK)。成熟后分别调查各处理水稻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品质性状、精米硒含量及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结果】与CK相比,生物纳米硒处理的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有不同程度提高,亚硒酸钠处理则出现一定程度降低。外观品质方面,2种硒源对稻米的粒长、粒宽、粒型和透明度影响不显著(P>0.05,下同),但显著降低垩白度和垩白粒率(P<0.05,下同),最大降幅分别为23.13%(N2处理)和39.60%(N5处理);N2处理显著提高稻米的碾磨品质,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分别提高3.07%和5.89%。在蒸煮品质方面,除Y2处理外其余处理均降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且Y5处理降幅最大(12.56%),施硒对胶稠度和碱消值影响不显著。施硒能提高稻米的蛋白质含量(4.76%~30.98%),且在Y3处理时增幅最大。硒对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不显著,但一定程度提高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大增幅分别为3.86%(N1处理)、18.86%(Y5处理)和5.57%(N4处理),且喷施亚硒酸钠后均显著降低根际土壤pH。施硒能提高稻米硒含量,生物纳米硒处理的稻米机硒占比均大于95.00%,而亚硒酸钠处理的大米有机硒占比均在85.00%以下。【结论】叶面喷施不同用量的生物纳米硒和亚硒酸钠均会影响水稻的千粒重、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硒含量。综合分析,水稻灌浆初期叶面喷施22.5或30.0 g/ha的生物纳米硒可生产出同时符合国家标准和湖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富有机硒大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物纳米硒 亚硒酸钠 硒含量 根际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硒对不同水稻品种主要性状、重金属含量及硒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余侃 肖秋水 +4 位作者 黄思思 龙小玲 蔡端午 刘金龙 郑威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06-1214,共9页
【目的】探索生物有机硒对不同水稻品种农艺、经济和品质等性状及稻米中重金属和硒含量的影响,筛选品质优良、安全性高和富硒能力强的优质水稻品种,为安全、简单和低成本的富硒水稻生产技术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湖北省主推的10... 【目的】探索生物有机硒对不同水稻品种农艺、经济和品质等性状及稻米中重金属和硒含量的影响,筛选品质优良、安全性高和富硒能力强的优质水稻品种,为安全、简单和低成本的富硒水稻生产技术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湖北省主推的10个优质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于灌浆初期分别叶面喷施同等剂量的生物有机硒溶液(硒浓度50 mg/L)和清水(CK),成熟后5点取样对每小区水稻的农艺、经济和品质性状及精米硒含量和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结果】生物有机硒对水稻株高和有效穗数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不同程度地提高8个水稻品种的每穗总粒数(1.09%~5.52%)和每穗实粒数(2.64%~6.54%)、9个品种的千粒重(0.73%~3.61%)和所有品种的结实率(0.96%~4.81%)。生物有机硒处理对水稻的品质性状有一定改善作用,其中润珠香占的垩白度和天两优616的垩白粒率分别较CK降低46.67%和21.88%,虾稻1号的整精米率较CK提高8.78%,香润2号的胶稠度较CK提高10.00%,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但生物有机硒对稻米粒型、直链淀粉含量和碱消值的影响较小。生物有机硒处理能提高10个水稻品种的精米总硒含量和有机硒含量,最大增幅分别达394.44%和453.19%,且有机硒占比均达95.00%以上;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部分水稻品种精米中铅和镉等有害重金属的含量,提高其安全性。【结论】硒对水稻性状的影响及稻米对硒的富集能力存在一定的品种差异性。综合分析,虾稻1号和丰两优香1号在产量、品质等性状上的表现较佳且富硒能力较强,可作为优质富硒稻米品种在湖北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硒 水稻品种 农艺经济性状 品质性状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报告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水利 唐一龙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2期33-36,共4页
在茶叶上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有机肥和配方肥不同用量对茶叶生物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与配方肥相结合,每公顷施有机肥2 250~3 750 kg、减少化肥20%~40%,单位面积投肥成本低,经济效益较佳。
关键词 茶叶 有机肥 配方施肥 减肥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龟子绿僵菌防治茶小绿叶蝉试验 被引量:8
8
作者 段巧枝 胡义元 +2 位作者 高庆兵 邓德志 肖迎春 《湖北植保》 2019年第2期8-10,共3页
为了验证杀虫真菌药剂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选择不同剂量的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80亿孢子/m L)可分散油悬浮剂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防治茶小绿叶蝉的效果较好,推荐使用剂量120mL/667m2,防治适期为茶小绿... 为了验证杀虫真菌药剂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选择不同剂量的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80亿孢子/m L)可分散油悬浮剂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防治茶小绿叶蝉的效果较好,推荐使用剂量120mL/667m2,防治适期为茶小绿叶蝉百叶虫量3头~5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龟子绿僵菌 茶小绿叶蝉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毛虫赤眼蜂和周氏啮小蜂防治茶尺蠖试验 被引量:3
9
作者 段巧枝 周国珍 +2 位作者 胡义元 罗汉钢 高庆兵 《湖北植保》 2020年第2期21-22,共2页
本文研究了松毛虫赤眼蜂和周氏啮小蜂对茶园茶尺蠖的防治效果,为其推广应用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第一次挂卡后30d防效最高为88.51%;第二次挂卡后40d防效最高为93.10%,其次为挂卡后30d,达到89.66%。试验表明,该技术对茶园茶尺蠖防治... 本文研究了松毛虫赤眼蜂和周氏啮小蜂对茶园茶尺蠖的防治效果,为其推广应用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第一次挂卡后30d防效最高为88.51%;第二次挂卡后40d防效最高为93.10%,其次为挂卡后30d,达到89.66%。试验表明,该技术对茶园茶尺蠖防治效果较好,且对环境无残留和污染,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毛虫赤眼蜂 周氏啮小蜂 茶尺蠖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硒源对家禽生理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思思 温晓洁 +4 位作者 王国平 余侃 宋邦辉 郑威 张友华 《中南农业科技》 2022年第5期184-188,共5页
硒(Se)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在自然界中有无机硒、有机硒和单质硒3种存在形式。在饲粮中外源补充硒是畜禽养殖行业的常见做法,不同硒源对家禽产蛋性能、抗氧化能力、生长性能、肉质和蛋硒含量具有不同的影响。纳米硒可以改善动物... 硒(Se)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在自然界中有无机硒、有机硒和单质硒3种存在形式。在饲粮中外源补充硒是畜禽养殖行业的常见做法,不同硒源对家禽产蛋性能、抗氧化能力、生长性能、肉质和蛋硒含量具有不同的影响。纳米硒可以改善动物生长性能,降低微生物负荷,保护动物健康,对活性氧还具有独特的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硒源 生产性能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防治茶小绿叶蝉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段巧枝 胡义元 +2 位作者 高庆兵 段礼 杨双齐 《湖北植保》 2021年第2期20-22,共3页
采用不同剂量的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单剂及其分别与植物源杀虫剂和化学杀虫剂混配防治茶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表明: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防治茶小绿叶蝉的防效较好,推荐使用剂量80 m... 采用不同剂量的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单剂及其分别与植物源杀虫剂和化学杀虫剂混配防治茶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表明: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防治茶小绿叶蝉的防效较好,推荐使用剂量80 m L/667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龟子绿僵菌 茶小绿叶蝉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比昂远程太阳能自动清虫杀虫灯诱虫效果试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庆兵 李晓兵 +2 位作者 熊满丽 段巧枝 石又存 《湖北植保》 2020年第2期34-36,共3页
选择英山县红山镇57.33 hm^2茶园,评价成都比昂远程太阳能自动清虫杀虫灯的杀虫种类及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试验60d中,单灯单日平均诱虫量为1797.6头,平均益害比约为1∶300;比昂灯各处理田间最佳防效在灯距30 m处,最高防效达到81.11%。... 选择英山县红山镇57.33 hm^2茶园,评价成都比昂远程太阳能自动清虫杀虫灯的杀虫种类及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试验60d中,单灯单日平均诱虫量为1797.6头,平均益害比约为1∶300;比昂灯各处理田间最佳防效在灯距30 m处,最高防效达到81.11%。试验表明,该杀虫灯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生态效益明显,是良好的绿色防控产品,适合在茶叶等农作物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昂杀虫灯 茶园害虫 诱杀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降解诱虫板诱捕茶小绿叶蝉试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迎春 何昭明 +2 位作者 段巧枝 高庆兵 刘水利 《湖北植保》 2019年第2期19-20,10,共3页
为探讨检验上海盛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全降解黄色诱虫板在茶园茶小绿叶蝉防治上的作用和效果,以获取科学、准确的试验数据,为大面积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按照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安排,笔者承担了全降解黄色诱虫板诱捕茶园茶小绿叶蝉... 为探讨检验上海盛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全降解黄色诱虫板在茶园茶小绿叶蝉防治上的作用和效果,以获取科学、准确的试验数据,为大面积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按照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安排,笔者承担了全降解黄色诱虫板诱捕茶园茶小绿叶蝉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小绿叶蝉 试验数据 全降解 诱虫 诱捕 光电科技 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昂太阳能杀虫灯诱杀茶园害虫试验
14
作者 汪澄 段巧枝 +2 位作者 高庆兵 肖迎春 石海泉 《湖北植保》 2019年第3期11-13,共3页
为了有效防治茶园害虫,进行了不同类型太阳能杀虫灯的诱杀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60d试验中,比昂杀虫灯的诱虫量是对照灯的1.44倍,单灯单日诱虫量比对照灯多544.5头,诱捕益虫比对照灯少242头;比昂灯各处理田间虫量明显低于对照灯,其... 为了有效防治茶园害虫,进行了不同类型太阳能杀虫灯的诱杀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60d试验中,比昂杀虫灯的诱虫量是对照灯的1.44倍,单灯单日诱虫量比对照灯多544.5头,诱捕益虫比对照灯少242头;比昂灯各处理田间虫量明显低于对照灯,其虫口减退率最高达84.3%,比对照灯高15.7%。试验表明,比昂灯对茶园益虫的诱杀力小、对害虫的诱集能力强、整体防治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昂杀虫灯 茶园害虫 诱杀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