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南地区的伸展作用——以胶南—诸城一带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建新 杨天南 +1 位作者 许志琴 卢建成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2-128,共7页
胶南地区的胶南—诸城一带存在两期不同方向的伸展构造。早期以形成近EN向的拉伸线理为特征,并在不同构造层次上显示出不同的变形。出露于研究区中部桃林尚庄隆起的含榴辉岩片麻岩中,主要以LS的组构为特征,显示出早期伸展作... 胶南地区的胶南—诸城一带存在两期不同方向的伸展构造。早期以形成近EN向的拉伸线理为特征,并在不同构造层次上显示出不同的变形。出露于研究区中部桃林尚庄隆起的含榴辉岩片麻岩中,主要以LS的组构为特征,显示出早期伸展作用下地壳岩石的垂直轴缩短、EW向拉伸的共轴应变;而在把下地壳含榴辉岩片麻岩与以变沉积岩为主的中上地壳岩石分开的韧性滑脱带上,此期伸展作用则表现为从东向西剪切的非共轴简单剪切变形,具有近水平的拉伸线理及近水平的EW向剪切褶皱和鞘褶皱枢纽。晚期伸展作用表现为近SN的伸展垮塌作用,形成向北和向南倾斜的两条韧性正剪切带,且遭受低角闪岩高绿片岩相条件下的透入性均匀简单剪切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莱盆地 伸展作用 胶南地区 剪切带 造山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居石微粒微区成分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洪文兴 朱祥坤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67-172,共6页
采用电子探针 (EPMA)分析研究了花岗岩、伟晶岩和热液交代等三种不同成因的独居石微粒微区成分分布的特征。分析数据表明 ,花岗岩和花岗伟晶岩成因的独居石微粒中La和Ce的含量低 ,而Sm、Gd、Y、Th的含量明显较高。热液交代成因的独居石... 采用电子探针 (EPMA)分析研究了花岗岩、伟晶岩和热液交代等三种不同成因的独居石微粒微区成分分布的特征。分析数据表明 ,花岗岩和花岗伟晶岩成因的独居石微粒中La和Ce的含量低 ,而Sm、Gd、Y、Th的含量明显较高。热液交代成因的独居石微粒中 ,La、Ce的含量高 ,而Gd、Th、Y的含量明显较低。根据微区剖面 (0 .18mm)元素分布曲线 ,指出了La、Ce、Nd、P、Th、Si、Ca和U等元素表现出 8~ 10个微环带成分不均匀分布的特点 ,并认为成矿溶液的地质环境、温压和微量元素含量变化是不均匀分布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居石 微料微区成分 稀土元素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新应用(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Nick Belshaw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5-60,共6页
无机地球化学研究的进展通常依赖于新的技术开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可以进行高精度的同位素比值分析,使以前很难测定的元素的分析成为可能。牛津大学地球科学系已经越来越多地开展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着... 无机地球化学研究的进展通常依赖于新的技术开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可以进行高精度的同位素比值分析,使以前很难测定的元素的分析成为可能。牛津大学地球科学系已经越来越多地开展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着重于解决从宇宙至环境化学领域的诸多问题。目前主要研究Cr同位素,确定Cr对Jurassic-Triassic边界可能产生的影响事件,以及采用铀系列同位素进行海洋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同位素 Jurassic—Triassic边界 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