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冬夏硫酸盐和硝酸盐对黑碳混合态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杨一帆 汤莉莉 +7 位作者 许潇锋 蒋磊 刘丹彤 张运江 花艳 杜嵩山 王壮 周宏仓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21-1230,共10页
采用单颗粒黑碳光度计(SP2)结合MARGA在线分析仪对南京地区冬季和夏季黑碳(BC)的质量浓度,以及硫酸盐,硝酸盐对其混合状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季和夏季南京地区BC质量浓度分别在1.01~14.5μg/m3和0.20~3.81μg/m3之间,均值分别... 采用单颗粒黑碳光度计(SP2)结合MARGA在线分析仪对南京地区冬季和夏季黑碳(BC)的质量浓度,以及硫酸盐,硝酸盐对其混合状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季和夏季南京地区BC质量浓度分别在1.01~14.5μg/m3和0.20~3.81μg/m3之间,均值分别为(4.39±2.66)μg/m3和(1.67±0.76)μg/m3,均呈现早晚高值的双峰型日变化特征.运用相对包裹层厚度Dp/Dc表示BC混合状态,冬季和夏季Dp/Dc分别在1.39~2.34和1.03~1.45之间,均值分别(1.81±0.21)和(1.24±0.08),Dp/Dc日变化特征与BC相反,冬季Dp/Dc日变化幅度较大.冬季Dp/Dc与SO42-和NO3-的相关性较好,Dp/Dc与NO3-的相关性高于其与SO42-的相关性,夏季则相反.冬季清洁时期BC以本地源排放为主,其混合状态受硫酸盐和硝酸盐影响较高,冬季重污染时期,受排放源以及区域传输的影响,Dp/Dc与SO42-和NO3-的相关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黑碳 单颗粒黑碳光度计(SP2) 混合态 硫酸盐 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