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无人驾驶技术如何重塑街道空间规划与设计——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视角
1
作者
杨柳
梁越
+2 位作者
张颂安
白杰
冯宇翔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7,共9页
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推动城市规划从“以车为本”向“人—车—境”协同范式转型。本研究基于理论演进与实践案例的双重视角,系统分析其对城市街道空间的重塑效应。理论层面梳理了街道空间的百年演变:从工业时代“车本位”主导,到2...
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推动城市规划从“以车为本”向“人—车—境”协同范式转型。本研究基于理论演进与实践案例的双重视角,系统分析其对城市街道空间的重塑效应。理论层面梳理了街道空间的百年演变:从工业时代“车本位”主导,到20世纪80—90年代人性化街道理念兴起,直至当前数字孪生与智慧交通推动的技术空间融合。通过美、日、加、中等国案例研究,揭示了技术落地面临的基础设施适配与空间权属重构等挑战。研究发现,无人驾驶将从三方面改变街道设计:功能尺度要素调整、路权重构与优先级转变和治理模式与基础设施革新。研究创新性提出分级应对策略:针对L3+单车智能提出道路断面优化方案,针对车路/车场协同设计停车空间改造方案。特别探讨了无人车在融合“端到端”和大语言模型的开发模式下,设计师需关注的设计议题。研究成果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了兼顾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的规划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驾驶
规划设计
街道设计理论
无人驾驶规划案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人驾驶技术如何重塑街道空间规划与设计——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视角
1
作者
杨柳
梁越
张颂安
白杰
冯宇翔
机构
东南大学建筑
学院
上海
交通
大学溥渊未来技术
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
学院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交通研究中心
出处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7,共9页
基金
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GZC2024025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2402504)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471498)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23M740601)
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2024ZB363)。
文摘
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推动城市规划从“以车为本”向“人—车—境”协同范式转型。本研究基于理论演进与实践案例的双重视角,系统分析其对城市街道空间的重塑效应。理论层面梳理了街道空间的百年演变:从工业时代“车本位”主导,到20世纪80—90年代人性化街道理念兴起,直至当前数字孪生与智慧交通推动的技术空间融合。通过美、日、加、中等国案例研究,揭示了技术落地面临的基础设施适配与空间权属重构等挑战。研究发现,无人驾驶将从三方面改变街道设计:功能尺度要素调整、路权重构与优先级转变和治理模式与基础设施革新。研究创新性提出分级应对策略:针对L3+单车智能提出道路断面优化方案,针对车路/车场协同设计停车空间改造方案。特别探讨了无人车在融合“端到端”和大语言模型的开发模式下,设计师需关注的设计议题。研究成果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了兼顾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的规划思路。
关键词
无人驾驶
规划设计
街道设计理论
无人驾驶规划案例
综述
Keywords
autonomous driving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street design theory
planning case studies for autonomous driving
review
分类号
TU984.113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无人驾驶技术如何重塑街道空间规划与设计——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视角
杨柳
梁越
张颂安
白杰
冯宇翔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