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生”融合视角下广东传统乡村聚落水体景观的解析与启示 被引量:15
1
作者 高海峰 于立 +2 位作者 梁林 张可男 陆琦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3-66,共4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城镇化的背景下,城市频繁出现的内涝灾害和水资源短缺反映出过往对水体景观的营造缺乏功能角度的综合性思考。在历史上,传统乡村景观堪称可持续发展的典范,能够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还集生产、生活、生态方面的多种功能...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城镇化的背景下,城市频繁出现的内涝灾害和水资源短缺反映出过往对水体景观的营造缺乏功能角度的综合性思考。在历史上,传统乡村景观堪称可持续发展的典范,能够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还集生产、生活、生态方面的多种功能为一体。研究以广东传统乡村聚落水体景观为例,从"三生"融合的可持续视角解析了水体景观的7种相互作用的功能。研究认为传统的"三生"景观营造是乡村居民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齐心协力探索和实践的结果。而在今天城市中专业细化不断加深的趋势下,改善人居环境的目标和过程被破碎化,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营造具有"三生"功能的可持续景观,应首先从社区营造做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景观 乡村聚落 “三生”融合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街道评价体系的框架研究
2
作者 沈璇 《上海城市规划》 2020年第S01期48-54,共7页
作为最重要的城市系统之一,城市街道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面临着巨大挑战.传统发展模式无法支撑其作为交通运输、社会交往、经济活动、生态廊道等复合功能的要求.提出“可持续街道”的概念,通过构建评价体系来发现问题并为街道改造提供支... 作为最重要的城市系统之一,城市街道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面临着巨大挑战.传统发展模式无法支撑其作为交通运输、社会交往、经济活动、生态廊道等复合功能的要求.提出“可持续街道”的概念,通过构建评价体系来发现问题并为街道改造提供支撑.采用系统文献综述的方法,通过对建成环境中的“可持续”和“城市街道”这两个概念的梳理来建立“可持续街道”的理论基础.引入“可持续评估”的机制,包括对现有可持续评估体系的研究,以及对可持续评估方法的整理.最终构建“可持续街道评价体系”的框架:包括1份由3个子目标和15个评价标准组成的理论框架,以及1套可以扩展应用的实践框架.以期推动“可持续”和“城市街道”的理论发展,同时也为可持续街道的实践应用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街道 可持续 城市街道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