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国乡村分类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8
1
作者 郭紫薇 洪亮平 +1 位作者 乔杰 保罗.米尔本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5-81,共7页
我国乡村面域广阔、人口分散、发展历程迥异。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影响下,乡村地区日益分化,乡村分类工作急需开展。目前国内地理学界对乡村分类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但在涉及城乡动态演变和解决实际问题上仍存在不足。学习英国乡村分类... 我国乡村面域广阔、人口分散、发展历程迥异。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影响下,乡村地区日益分化,乡村分类工作急需开展。目前国内地理学界对乡村分类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但在涉及城乡动态演变和解决实际问题上仍存在不足。学习英国乡村分类的理论与方法有助于构建我国的乡村分类体系。本文从统计学和类型学两种分类视角,选取英国有代表性的四种分类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和实施效果评述。包括:保罗·克洛克提出的"乡村性"程度分类,由政府部门提出的英国城乡分类体系(RUC2011),特里·马斯顿提出的"后生产"时代乡村模式,以及基思·哈法克雷提出的乡村空间情景模式。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城镇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乡村地域类型识别和城乡空间系统的优化在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方面提出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乡村分类 统计学 类型学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可持续的工业遗产景观保护——英国布莱纳文工业景观保护实践 被引量:11
2
作者 唐斌 阳建强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4-109,共6页
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工业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了分析。从景观概况,运营、范围、目标、策略、经济和评估可持续方面对英国布莱纳文工业景观保护实践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国策和现实问题,从工业遗... 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工业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了分析。从景观概况,运营、范围、目标、策略、经济和评估可持续方面对英国布莱纳文工业景观保护实践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国策和现实问题,从工业遗产景观保护的理论、制度、层级、目标、模式和主体等方面对我国可持续的工业遗产景观保护路径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在我国建立面向可持续的,地区发展综合目标、整体系统规划管理、多元伙伴机制耦合的工业遗产景观保护新格局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工业遗产 景观保护 行动计划 可持续发展 布莱纳文工业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站点地区空间演化与规划应对 被引量:15
3
作者 曹阳 于立 李松涛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8-96,共9页
文章从多个高铁站点地区空间演化特征、影响机制和站点地区空间应对三方面展开研究:⑴运用空间模型研究,准确辨析每个站区的空间形态、功能结构、圈层空间功能分布和历年空间增长,提炼我国高铁站区空间演化的一般规律;⑵从城市能级、站... 文章从多个高铁站点地区空间演化特征、影响机制和站点地区空间应对三方面展开研究:⑴运用空间模型研究,准确辨析每个站区的空间形态、功能结构、圈层空间功能分布和历年空间增长,提炼我国高铁站区空间演化的一般规律;⑵从城市能级、站城空间关系和站点周边地区三方面提出高铁站区空间影响机制;⑶提出站区空间的规划应对。上述研究内容遵循“站区演化特征——影响因素——空间应对”的逻辑主线,以站区空间改进与优化为目标导向。无论对于推动高铁站区空间系统的健康发展还是提升设站城市在高铁网络中的综合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站区 空间演化 空间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导向的规划设计导则探索:基于纽约和洛杉矶的经验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雅兰 王兰 《南方建筑》 2017年第4期15-22,共8页
城市规划对健康的影响从被动解决卫生问题到主动干预城市环境,从简单的日照通风规范到精细的空间设计,致力于影响公众的生活习惯和体能活动。文章基于美国纽约和洛杉矶促进健康的空间设计导则,详细介绍其设置框架、具体空间要素要求和... 城市规划对健康的影响从被动解决卫生问题到主动干预城市环境,从简单的日照通风规范到精细的空间设计,致力于影响公众的生活习惯和体能活动。文章基于美国纽约和洛杉矶促进健康的空间设计导则,详细介绍其设置框架、具体空间要素要求和建议等,重点分析健康导向的设计原则,并探讨健康相关的规划要素和指标如何纳入我国规划设计导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导向 空间设计 规划要素与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重大项目规划的综合影响评估:案例分析与应用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张雅兰 王兰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6期90-95,共6页
重大城市项目规划与建设对环境、社会和居民健康必然产生影响。通过影响评估,可预测和判别项目各方面的潜在影响,为优化设计方案提供依据,同时为城市规划的编制提供指导。环境、社会和健康影响评估分别对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有... 重大城市项目规划与建设对环境、社会和居民健康必然产生影响。通过影响评估,可预测和判别项目各方面的潜在影响,为优化设计方案提供依据,同时为城市规划的编制提供指导。环境、社会和健康影响评估分别对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由于其各自的领域性强,易导致评估结果对于反映项目的整体影响有局限性。环境—社会—健康综合影响评估能弥补单一评估的局限性,通过整合三者的评估结果,提出协调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和鼓励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优化方案。通过解读重大能源项目综合影响评估,分析其综合影响评估的方法,探讨如何在我国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应用重大项目综合影响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影响评估 重大项目 环境影响评估 社会影响评估 健康影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乡村发展政策和措施对中国实现乡村振兴的启示 被引量:4
6
作者 于立 贾宁 +1 位作者 丁进锋 李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348-358,共11页
乡村振兴已经纳入中国的发展战略,深入剖析英国推进城乡共同发展和富裕中的经验,可为解决中国乡村振兴所面临的问题提供借鉴。该研究以英格兰为案例,深入探讨英国在社会和经济发展和转型进程中为解决乡村发展、推动城乡生产要素的流动... 乡村振兴已经纳入中国的发展战略,深入剖析英国推进城乡共同发展和富裕中的经验,可为解决中国乡村振兴所面临的问题提供借鉴。该研究以英格兰为案例,深入探讨英国在社会和经济发展和转型进程中为解决乡村发展、推动城乡生产要素的流动、以及空间的合理布局,实现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具体措施,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可行性建议。在推进城乡共同发展的过程中,英国制定的四项乡村政策对中国乡村振兴具有参考意义:1)以生态保护为核心;2)城乡平等为基础;3)乡镇振兴为空间枢纽;4)多元经济为导向和可持续农业为目标的系统性政策和措施。建议中国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中,应当:1)构建可持续的消费与生产模式;2)以乡镇的集约发展为枢纽空间,在严格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多样化发展;3)解决乡村人才短缺问题,实现内生性发展。研究可为中国城乡协调发展,解决乡村振兴政策所面临的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可持续 英格兰 生产要素流动 城乡均等 多样化 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生”融合视角下广东传统乡村聚落水体景观的解析与启示 被引量:15
7
作者 高海峰 于立 +2 位作者 梁林 张可男 陆琦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3-66,共4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城镇化的背景下,城市频繁出现的内涝灾害和水资源短缺反映出过往对水体景观的营造缺乏功能角度的综合性思考。在历史上,传统乡村景观堪称可持续发展的典范,能够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还集生产、生活、生态方面的多种功能...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城镇化的背景下,城市频繁出现的内涝灾害和水资源短缺反映出过往对水体景观的营造缺乏功能角度的综合性思考。在历史上,传统乡村景观堪称可持续发展的典范,能够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还集生产、生活、生态方面的多种功能为一体。研究以广东传统乡村聚落水体景观为例,从"三生"融合的可持续视角解析了水体景观的7种相互作用的功能。研究认为传统的"三生"景观营造是乡村居民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齐心协力探索和实践的结果。而在今天城市中专业细化不断加深的趋势下,改善人居环境的目标和过程被破碎化,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营造具有"三生"功能的可持续景观,应首先从社区营造做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景观 乡村聚落 “三生”融合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更新制度状况分析及其改进与优化 被引量:22
8
作者 阳建强 唐斌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共7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党的二十大都明确提出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这为城市更新制度的建设创造了历史性机遇。通过对我国城市更新制度建设进展情况进行梳理,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城市更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构筑系统、整体...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党的二十大都明确提出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这为城市更新制度的建设创造了历史性机遇。通过对我国城市更新制度建设进展情况进行梳理,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城市更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构筑系统、整体的城市更新制度框架,建立公众参与、多主体合作的可持续城市更新治理机制,构建多元化的城市更新资金保障体系,以及制定面向复杂现实的系统性城市更新政策等优化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制度框架 治理机制 资金保障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低碳城市更新:韩国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13
9
作者 唐斌 阳建强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4-128,共5页
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背景下,对绿色低碳城市更新的研究是当前的热点与难点。梳理分析了韩国低碳绿色城市更新的概念内涵、研究进展、指标体系,通过清州案例介绍了韩国低碳绿色城市更新规划的内容、指标和技术体系,... 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背景下,对绿色低碳城市更新的研究是当前的热点与难点。梳理分析了韩国低碳绿色城市更新的概念内涵、研究进展、指标体系,通过清州案例介绍了韩国低碳绿色城市更新规划的内容、指标和技术体系,以及碳排放量计算的逻辑方法等,剖析了中国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韩国经验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包括:引入明确的绿色低碳城市更新概念;将绿色低碳城市更新纳入国家重点研发与示范项目;以人民为中心,社会参与指标体系构建;以研究为基础,通过国家和地方的努力创新和修正相关制度体系;运用系统化手段对更新区各耦合体系进行全局性的更新规划和全面的绿色低碳升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色低碳 城市更新 概念内涵 研究进展 系统规划 指标体系 技术体系 碳排放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城市更新:概念、类型及政策立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唐斌 谭志宁 +1 位作者 赵志强 姚振同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3-67,共5页
21世纪初,随着城市更新概念的引入,韩国的城市重建逐渐向城市更新转变,相关的研究和实践也随之展开。文章介绍了韩国城市更新产生的背景、定义、研究现状和类型,梳理总结了韩国有关城市更新的政策立法,旨在为我国城市更新的相关发展提... 21世纪初,随着城市更新概念的引入,韩国的城市重建逐渐向城市更新转变,相关的研究和实践也随之展开。文章介绍了韩国城市更新产生的背景、定义、研究现状和类型,梳理总结了韩国有关城市更新的政策立法,旨在为我国城市更新的相关发展提供国际经验。研究表明,加强国家顶层的宏观调控是我国重要的城市更新发展路径,包括通过国家机构和法律的手段整合明确城市更新的概念,进一步提升城市更新的研究地位,通过国家机构加强城市更新的研究,明确全国的更新类型并将更新类型与政策制定相结合,建立以综合法律、配套法律法规、多元政策为核心的城市更新制度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城市更新 概念 类型 政策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的屋顶绿化雨水滞蓄效能自动监测系统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婷 欧嵘熹 +2 位作者 于立 漆海霞 章家恩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4-494,共11页
[目的]屋顶绿化通过植被层涵养和基质层滞蓄等作用可减少和延缓暴雨的径流峰值,通过实时监测降雨量、土壤含水量和溢流量等参数,对屋顶绿化雨水滞蓄效能进行科学研究。[方法]以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为硬件... [目的]屋顶绿化通过植被层涵养和基质层滞蓄等作用可减少和延缓暴雨的径流峰值,通过实时监测降雨量、土壤含水量和溢流量等参数,对屋顶绿化雨水滞蓄效能进行科学研究。[方法]以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为硬件控制核心组件,结合触摸屏技术研制屋顶绿化雨水滞蓄效能的自动监测系统,对降雨事件、降雨量、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和风速进行自动监测。[结果]实时监测系统的测量结果与气象部门观测数据吻合,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实现溢流量和基质土壤相对湿度的自动测量。不同植被的植物槽溢流量和基质土壤相对湿度存在差异,在试验过程中的一个连续降雨时期,大花马齿苋Portulaca grandiflora植物槽的滞蓄率为54.75%,南美蟛蜞菊Sphagneticola trilobata为26.63%,佛甲草Sedum lineare为38.34%;基质保水性存在季节差异,8月降雨后基质相对湿度普遍达70%以上,而9月南美蟛蜞菊基质相对湿度均低于70%,10月则更低。[结论]该监测系统可实现对室外屋顶绿化滞蓄效能及生态环境因子的有效、准确和实时动态监测。屋顶植物槽系统的雨水滞蓄效能、产流特征及基质土壤的保水性能与气象气候条件、降雨强度、降雨量、植物类型、季节变化和基质组成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滞蓄效能 屋顶绿化 数据自动采集系统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扶贫背景下退耕还林生态产品的经济效益——以核桃和茶树林为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天傲 李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9-415,424,共8页
[目的]将生态效益纳入成本效益分析,从生态和经济的角度研究退耕还林生态产品价值,为相关地区生态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分别以安徽省和四川省的退耕还茶树林和核桃林为研究对象,将水土保持作为退耕还林的主要生态产品... [目的]将生态效益纳入成本效益分析,从生态和经济的角度研究退耕还林生态产品价值,为相关地区生态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分别以安徽省和四川省的退耕还茶树林和核桃林为研究对象,将水土保持作为退耕还林的主要生态产品,利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计算其实物量和价值量,并将价值量作为收益的一部分纳入经济分析。[结果]①与裸地相比,研究区茶树林和核桃林均可有效减少土壤侵蚀,20 a累计减少侵蚀量分别为3.06×10^(4)t和2.12×10^(5)t。②茶树林和核桃林的单位面积水土保持价值分别为681.0和1285.5元/(hm^(2)·a)。将该价值纳入经济分析后,平均净收益分别为61.3和129.3万元/a,单位面积年均净收益分别为18.43和9.75万元/hm^(2)。③退耕还林补助标准对净收益影响较小。标准提高1倍后,预期净收益分别下降2.1%和4.6%。林产品价格减半后,预期净收益分别下降68.1%和77.1%。④茶树林和核桃林的生态效益分别占成本的4.4%和6.8%,最高比例达11.9%。[结论]经济林的生态效益可以抵消部分成本,应纳入经济分析净收益计算,实现生态产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退耕还林 经济分析 净收益 经济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