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地理课程的三种未来:概念、路径及对教师的能力诉求
1
作者
大卫·兰伯特
缪鑫
张佳琦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8,共5页
本文以地理可行能力项目为研究锚点,立足于“强有力的知识”与“三种未来”的课程理论范式,揭示出地理课程发展的“未来三”情境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诉求。本文通过梳理“未来一”至“未来三”的演进逻辑,揭示了地理课程从注重知识传递的...
本文以地理可行能力项目为研究锚点,立足于“强有力的知识”与“三种未来”的课程理论范式,揭示出地理课程发展的“未来三”情境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诉求。本文通过梳理“未来一”至“未来三”的演进逻辑,揭示了地理课程从注重知识传递的“未来一”情境、关注技能训练的“未来二”情境向重视知识创生的“未来三”情境转型的必然性。同时,本文提出“未来三”课程实践需以“强有力的地理知识”作为核心媒介,通过教师的专业能动性实现学科价值向教育实践中育人价值的转化。本文旨在强调“未来三”并非对传统范式的否定,而是通过重构地理知识的认识论与教育实践意义,使教师成为联结学科思维和学生经验的关键行动者。这一理论探索为破解地理课程研究与改革中的“知识—技能”二元困境提供了第三条路径,也为教师职前教育课程的重构与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种未来
地理可行能力
强有力的知识
课程制作
教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作经验和职业教育与培训:衔接类型学和再情境化模型的启示
2
作者
戴维·盖利
杜树阳(译)
管辉(译)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6-15,共10页
本研究比较了工作经验的两种模式——工作经验的衔接类型学和知识模型的再情境化,并使用工作经验这一术语来指代参加学校和学徒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年轻人如何将他们的教育经验(以获得领域知识为代表)和工作经验(以职业价值观、技能和知识...
本研究比较了工作经验的两种模式——工作经验的衔接类型学和知识模型的再情境化,并使用工作经验这一术语来指代参加学校和学徒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年轻人如何将他们的教育经验(以获得领域知识为代表)和工作经验(以职业价值观、技能和知识为代表)衔接起来的方式。这两种模式之间的联系是,它们都承认教育和工作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关系。前者从跨界的角度探讨了这种关系,重点关注学习者在教育和工作之间的流动,并确定与不同工作经验模式相关的结果;后者侧重于知识在教育和工作环境中的表现以及学习者在这两种环境中的流动及其相互作用,其不同于衔接类型学,因为其考虑到了教育和工作环境的中介性质以及通过工作经验学习的过程。在再情境化的概念背景下,数字和移动技术也可以作为资源,通过学校和以学徒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工作经验促进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经验
职业教育与培训
衔接类型学
再情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理课程的三种未来:概念、路径及对教师的能力诉求
1
作者
大卫·兰伯特
缪鑫
张佳琦
机构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
华东师范
大学
地理科
学学
院
出处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8,共5页
文摘
本文以地理可行能力项目为研究锚点,立足于“强有力的知识”与“三种未来”的课程理论范式,揭示出地理课程发展的“未来三”情境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诉求。本文通过梳理“未来一”至“未来三”的演进逻辑,揭示了地理课程从注重知识传递的“未来一”情境、关注技能训练的“未来二”情境向重视知识创生的“未来三”情境转型的必然性。同时,本文提出“未来三”课程实践需以“强有力的地理知识”作为核心媒介,通过教师的专业能动性实现学科价值向教育实践中育人价值的转化。本文旨在强调“未来三”并非对传统范式的否定,而是通过重构地理知识的认识论与教育实践意义,使教师成为联结学科思维和学生经验的关键行动者。这一理论探索为破解地理课程研究与改革中的“知识—技能”二元困境提供了第三条路径,也为教师职前教育课程的重构与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三种未来
地理可行能力
强有力的知识
课程制作
教师能力
分类号
G633.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作经验和职业教育与培训:衔接类型学和再情境化模型的启示
2
作者
戴维·盖利
杜树阳(译)
管辉(译)
机构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
东北师范
大学
教育
学部
出处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6-15,共10页
文摘
本研究比较了工作经验的两种模式——工作经验的衔接类型学和知识模型的再情境化,并使用工作经验这一术语来指代参加学校和学徒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年轻人如何将他们的教育经验(以获得领域知识为代表)和工作经验(以职业价值观、技能和知识为代表)衔接起来的方式。这两种模式之间的联系是,它们都承认教育和工作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关系。前者从跨界的角度探讨了这种关系,重点关注学习者在教育和工作之间的流动,并确定与不同工作经验模式相关的结果;后者侧重于知识在教育和工作环境中的表现以及学习者在这两种环境中的流动及其相互作用,其不同于衔接类型学,因为其考虑到了教育和工作环境的中介性质以及通过工作经验学习的过程。在再情境化的概念背景下,数字和移动技术也可以作为资源,通过学校和以学徒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工作经验促进学习。
关键词
工作经验
职业教育与培训
衔接类型学
再情境化
Keywords
work experience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onnective typology
recontextualisation
分类号
G71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地理课程的三种未来:概念、路径及对教师的能力诉求
大卫·兰伯特
缪鑫
张佳琦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工作经验和职业教育与培训:衔接类型学和再情境化模型的启示
戴维·盖利
杜树阳(译)
管辉(译)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