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理课程的三种未来:概念、路径及对教师的能力诉求
1
作者 大卫·兰伯特 缪鑫 张佳琦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8,共5页
本文以地理可行能力项目为研究锚点,立足于“强有力的知识”与“三种未来”的课程理论范式,揭示出地理课程发展的“未来三”情境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诉求。本文通过梳理“未来一”至“未来三”的演进逻辑,揭示了地理课程从注重知识传递的... 本文以地理可行能力项目为研究锚点,立足于“强有力的知识”与“三种未来”的课程理论范式,揭示出地理课程发展的“未来三”情境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诉求。本文通过梳理“未来一”至“未来三”的演进逻辑,揭示了地理课程从注重知识传递的“未来一”情境、关注技能训练的“未来二”情境向重视知识创生的“未来三”情境转型的必然性。同时,本文提出“未来三”课程实践需以“强有力的地理知识”作为核心媒介,通过教师的专业能动性实现学科价值向教育实践中育人价值的转化。本文旨在强调“未来三”并非对传统范式的否定,而是通过重构地理知识的认识论与教育实践意义,使教师成为联结学科思维和学生经验的关键行动者。这一理论探索为破解地理课程研究与改革中的“知识—技能”二元困境提供了第三条路径,也为教师职前教育课程的重构与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种未来 地理可行能力 强有力的知识 课程制作 教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历程回溯 被引量:3
2
作者 申霞 王建梁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32,共15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成立以来的77年中,以会议论坛、发布报告、制定规划、研制成果、传播理念、支持经费、援助技术、协调行动等多种形式,积极引领、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先后历经以开展扫盲教育为主的“点”的聚焦,以倡导纵贯人一生的终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成立以来的77年中,以会议论坛、发布报告、制定规划、研制成果、传播理念、支持经费、援助技术、协调行动等多种形式,积极引领、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先后历经以开展扫盲教育为主的“点”的聚焦,以倡导纵贯人一生的终身教育理念为引领的“线”的延伸,以追求覆盖全体的全民教育为追求的“面”的扩展,以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全民终身教育的纵横立体的“体”的交融,这些阶段总体呈现出“点−线−面一体”的教育治理理念与实践轨迹,进而有效地承担和发挥了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的思想实验者、能力培养者、标准制定者、合作推动者、信息交流站的角色与功能,有效地推动了全球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全球教育治理 演进历程 “点−线−面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经验和职业教育与培训:衔接类型学和再情境化模型的启示
3
作者 戴维·盖利 杜树阳(译) 管辉(译)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6-15,共10页
本研究比较了工作经验的两种模式——工作经验的衔接类型学和知识模型的再情境化,并使用工作经验这一术语来指代参加学校和学徒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年轻人如何将他们的教育经验(以获得领域知识为代表)和工作经验(以职业价值观、技能和知识... 本研究比较了工作经验的两种模式——工作经验的衔接类型学和知识模型的再情境化,并使用工作经验这一术语来指代参加学校和学徒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年轻人如何将他们的教育经验(以获得领域知识为代表)和工作经验(以职业价值观、技能和知识为代表)衔接起来的方式。这两种模式之间的联系是,它们都承认教育和工作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关系。前者从跨界的角度探讨了这种关系,重点关注学习者在教育和工作之间的流动,并确定与不同工作经验模式相关的结果;后者侧重于知识在教育和工作环境中的表现以及学习者在这两种环境中的流动及其相互作用,其不同于衔接类型学,因为其考虑到了教育和工作环境的中介性质以及通过工作经验学习的过程。在再情境化的概念背景下,数字和移动技术也可以作为资源,通过学校和以学徒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工作经验促进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经验 职业教育与培训 衔接类型学 再情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互假设理论在初中英语听说课中的运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韩啸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6期107-109,共3页
交互假设理论重视沟通在学生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期望教师建立真实语用环境,鼓励教师创造更多师生交流机会。针对当前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漠视学生主体地位、忽视双向互动、缺少真实交际的问题,结合交互假设理论,聚焦一线教师课堂,提... 交互假设理论重视沟通在学生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期望教师建立真实语用环境,鼓励教师创造更多师生交流机会。针对当前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漠视学生主体地位、忽视双向互动、缺少真实交际的问题,结合交互假设理论,聚焦一线教师课堂,提出应根据学情合理设计输入、基于课堂灵活调整主题、立足生成加强沟通理解、围绕疑点保障信息精度,以此促进英语解说课的质量。另外,提出交互理论的运用建议,即英语听说教学上应坚持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注重情境话题的真实性、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英语 交互理论假设 听说课 输入 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