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里格气田苏54区块山2—盒8段河流相沉积特征及演化
1
作者 杨顺智 庞军刚 +4 位作者 笱顺超 李昊隆 王赞 张杰 袁晓琪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8-1113,共16页
苏里格气田苏54区块的勘探开发目标逐渐转向气水同层、含水气层,表现出高含水井逐渐增多、有效砂体连通性差、储层非均质性较强等特点,且对主力层位盒8、山1及山2段沉积相类型、沉积演化等方面的认识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应用沉积... 苏里格气田苏54区块的勘探开发目标逐渐转向气水同层、含水气层,表现出高含水井逐渐增多、有效砂体连通性差、储层非均质性较强等特点,且对主力层位盒8、山1及山2段沉积相类型、沉积演化等方面的认识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应用沉积学理论,基于岩心相标志特征,结合测井相分析,开展了单井及对比剖面相分析,分析了河流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并统计各段(亚段)砂体厚度与地层厚度比值(砂地比),以砂地比30%为边界,绘制了沉积微相河床心滩或边滩砂体边界。研究认为,苏54区块山2—盒8段属于河流相沉积,其中早期(山2、山1段)及晚期(盒8上亚段)主要发育曲流河边滩及河漫滩,而中期(盒8下亚段)发育辫状河心滩及泛滥平原。边滩表现为高幅锯齿状或光滑状钟形;心滩主要表现为锯齿状箱形或光滑状箱形。其中,盒8下段砂体厚度大,平面展布范围广,河道发育规模大,叠加型砂体发育。山2及山1段曲流河的边滩沉积砂体垂向上叠置,横向上连片,其中山1段部分井区砂体发育,砂体厚层叠置较为常见。心滩和边滩为研究区上古生界天然气聚集的主要储集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古地理演化 山2—盒8段 苏里格气田 苏54区块 鄂尔多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凝析作用对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气藏开发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建奇 杨志伦 +3 位作者 张春雨 张宗林 陈启文 王振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51,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气藏在开发中产生一定量的凝析油,含量约为10g/m^3,属于微含凝析油气藏,如果生产初期配产过大,那压力下降就会过快。在反凝析作用下,凝析油在近井地带析出形成多相流,堵塞微孔隙和吼道,导致气相渗透率降...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气藏在开发中产生一定量的凝析油,含量约为10g/m^3,属于微含凝析油气藏,如果生产初期配产过大,那压力下降就会过快。在反凝析作用下,凝析油在近井地带析出形成多相流,堵塞微孔隙和吼道,导致气相渗透率降低,使得气井产量大幅下降,部分被封闭的天然气无法采出,层内凝析对储层的伤害有可能是永久性的。为此,通过对该气藏层内反凝析机理、层内凝析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室内试验.再使用新建立的三维数学模型对单井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气藏"三低"(低孔、低渗、低产)特征加剧了凝析液对储层的伤害。同时还分析了气井产能降低的根本原因.并对气井生产管理提出了建议:①在保护开采阶段,投产初期应合理配产,以低于无阻流量的1/5~1/8配产,尽可能延长露点线以上开采时间,使凝析油尽可能不在地层中析出;②在反凝析阶段,要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准确的相态图,要快速通过该阶段尽早进入蒸发阶段,使已经凝析出来的凝析油再次蒸发汽化,从而降低储层污染。该研究成果对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气藏的科学开发以及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苏里格气田 上古生界气藏 致密砂岩 反凝析 凝析油 储层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低”气田放喷回收工艺在苏里格气田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胡朋伟 唐婧 +2 位作者 薄婷婷 王志恒 李鹏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1-145,共5页
苏里格是典型的低压、低产、低丰度“三低”气田,在开发过程中,必须对储层进行压裂试气,压裂完成后,需要采用放喷流程进行放喷排液、试气求产,在试气排液期间,通过点火的方式对排放出来的天然气进行燃烧处理,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和... 苏里格是典型的低压、低产、低丰度“三低”气田,在开发过程中,必须对储层进行压裂试气,压裂完成后,需要采用放喷流程进行放喷排液、试气求产,在试气排液期间,通过点火的方式对排放出来的天然气进行燃烧处理,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为此,在试气过程中,设计并应用“湿气收集+高压分离+天然气回收”的放喷天然气回收工艺,对现场33口井进行天然气回收,同时分析了不同类型气井运行的各项参数,达到了天然气回收的目的。该工艺能够较好的处理排液初期的混合物,分离天然气达到进站集输的条件;在水平井和直定井运行效果均较好,水平井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能够大量减少试气放喷二氧化碳排放并且有效满足苏里格气田不同井型试气放喷天然气的回收,实现较好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分离 放喷气回收 除砂 二氧化碳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长碳链疏水单体对缔合型聚丙烯酰胺缔合行为的影响
4
作者 杨蓉 赖小娟 +4 位作者 李起映 丁熙 王磊 文新 郭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1,共11页
通过溴代反应制备了3种不同碳链长度的疏水单体DQM1,DQM2和DQM3,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使3种疏水单体分别接枝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亲水性单体制备了疏水缔合聚合物DQM1-PAM,DQM2-PAM和DQM3-PAM。通... 通过溴代反应制备了3种不同碳链长度的疏水单体DQM1,DQM2和DQM3,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使3种疏水单体分别接枝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亲水性单体制备了疏水缔合聚合物DQM1-PAM,DQM2-PAM和DQM3-PAM。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产物进行表征,证实目标产物成功合成。荧光分析表明,随着聚合物分子疏水单体碳链的增长,聚合物耐温性提高,分子间缔合度增强,临界缔合浓度降低。扫描电镜对其进行形貌观察,发现随着疏水碳链的增长,分子聚集越紧密,分子间疏水微区增大。流变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聚合物DQM1-PAM,DQM2-PAM和DQM3-PAM在2×10^(4) mg/L NaCl及2×10^(3) mg/L CaCl_(2)盐溶液中随着碳链长度增加,流变剪切黏度保持率均增加,表现出良好的耐盐性,分子链作用程度增强,溶液黏弹性提高,且G′>G″,触变面积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 缔合微区 黏弹性 触变性 缔合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致密气水平井压裂工程参数经济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毕曼 来轩昂 +4 位作者 冀忠伦 王嘉鑫 郭青华 杨映洲 马占国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0-55,共6页
水平井开发可以提高致密气等非常规气藏单井产量,但是超长水平井、细分切割压裂、体积压裂等新压裂技术增加产量的同时也大幅增加建设投资。国内外对于致密气藏水平井压裂工程参数与投资、产出、经济边界产量和经济指标等关系仍不明确,... 水平井开发可以提高致密气等非常规气藏单井产量,但是超长水平井、细分切割压裂、体积压裂等新压裂技术增加产量的同时也大幅增加建设投资。国内外对于致密气藏水平井压裂工程参数与投资、产出、经济边界产量和经济指标等关系仍不明确,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与生产实际结合较少。文章通过回归分析苏里格致密气水平井压裂工程参数与单井建设投资和产出的关系,建立工程参数与投资和净现值数学模型,绘制工程参数经济边界产量关系图版,并结合参数与投资、产出和经济指标关系,分析最优经济压裂工程参数。研究结果明确了水平段长度、压裂段数、改造规模是影响水平井投资和产出的主要工程因素,并依据图版估算出不同工程参数对应的经济边界产量,参考不同工程参数范围的投资、净现值、回收期、盈利指数的变化趋势以及经济敏感性,优选经济效益最佳的技术参数,为下一步致密气效益开发提供技术经济一体化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水平井 压裂工程参数 经济边界产量 盈利指数 技术经济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耐温抗盐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流变性能
6
作者 陈姗姗 赖小娟 +4 位作者 邸一梁 吴泽昆 李海斌 王磊 文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43,共10页
为了解决传统的压裂液在高温高盐度环境下降解、失效、盐结晶、盐沉积等导致压裂液性能下降的问题,文中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疏水单体烯丙基聚乙二醇(APEG)为分子骨架,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 为了解决传统的压裂液在高温高盐度环境下降解、失效、盐结晶、盐沉积等导致压裂液性能下降的问题,文中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疏水单体烯丙基聚乙二醇(APEG)为分子骨架,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缔合型黏弹聚合物P(AM/AA/AMPS/APEG)。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扫描电镜及激光粒度分析仪对聚合物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流变性能、触变性能和黏弹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为黏弹性流体,在160℃,质量分数0.8%的聚合物P(AM/AA/AMPS/APEG)溶液表现出良好的耐温性能。在140℃,170 s^(-1)条件下聚合物P(AM/AA/AMPS/APEG)在20 g/L的NaCl溶液及CaCl_(2)溶液中剪切1 h后黏度分别为64.88 mPa·s和56.77 mPa·s;随聚合物浓度增加,疏水性基团的分子间缔合效率和溶液的表观黏度均增加;聚合物P(AM/AA/AMPS/APEG)具有良好的触变性、耐盐性及耐温耐剪切性能。该疏水缔合聚合物在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乳液聚合 疏水缔合 黏弹性 流变性能 耐盐 耐温耐剪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X丙烷回收装置热集成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蒋洪 肖琛 +1 位作者 周卫军 李浩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3-217,222,共6页
采用HYSYS分析了不同气质在同一热集成形式、同一丙烷回收率下的流程特性,在此基础上研究DHX丙烷回收装置的热集成形式对气质的适应性,并基于流程的热集成分析理论,根据不同气质工况条件提出对具有不同操作工况的2种热集成方法。研究结... 采用HYSYS分析了不同气质在同一热集成形式、同一丙烷回收率下的流程特性,在此基础上研究DHX丙烷回收装置的热集成形式对气质的适应性,并基于流程的热集成分析理论,根据不同气质工况条件提出对具有不同操作工况的2种热集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丙烷回收率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贫气、富气均适合将所有物流集中在单一主冷箱换热的流程,但富气需外加丙烷制冷,而在单一主冷箱换热的基础上对富气进行两级分离,既保证了丙烷的回收率又能进一步降低34.67%的冷箱UA和8.93%的装置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X流程 丙烷回收 (火用)损 能耗 热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油田某增压站天然气增压机组提效节能技术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静 李楠 +6 位作者 宋渊娟 马连伟 周少丹 马国华 王忠兴 张玉华 赵旭艳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7-104,共8页
针对某增压站的2台四列往复式天然气压缩机组气井气量降低,长期运行在小气量范围内,压缩机的实际效率偏低等实际问题,对机组开展了提效节能技术研究,为天然气压缩机组的提效节能提供了优化思路与技术路线。提出5种基于机组运行现状的效... 针对某增压站的2台四列往复式天然气压缩机组气井气量降低,长期运行在小气量范围内,压缩机的实际效率偏低等实际问题,对机组开展了提效节能技术研究,为天然气压缩机组的提效节能提供了优化思路与技术路线。提出5种基于机组运行现状的效率优化方案,并建立能效评价模型评估其运行效率、可行性与经济性。结果表明,将两级压缩改为单级压缩,二级双作用改为单作用的运行模式效率优化效果最佳;该方案使机组绝热效率最高可提升19.4%,比功率最高降低16.5%,其单级压缩模式可省去中间冷却器所占的该厂10%耗功,生产相同气量时单级双机方案的月耗电量与初始方案相比降低了25%~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压缩机 往复式 优化 绝热效率 比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等时试井资料解释改进方法对比 被引量:3
9
作者 马旭 常森 +2 位作者 王涛 陆佳春 姜楠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7-71,共5页
相比标准的产能试井,修正等时试井操作性更强,普及范围更大,应用程度更高。低渗透产水气井修正等时试井常规资料处理时,会出现二项式产能曲线斜率为负值或相关系数低的现象。为此,采用稳定流压(p_(wf))改进法、关井压力(p_(ws))改进法... 相比标准的产能试井,修正等时试井操作性更强,普及范围更大,应用程度更高。低渗透产水气井修正等时试井常规资料处理时,会出现二项式产能曲线斜率为负值或相关系数低的现象。为此,采用稳定流压(p_(wf))改进法、关井压力(p_(ws))改进法、压差(Δp^(2))取值改进法三种方法,从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例验证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对比,明确了适合苏里格气田D区产水气井修正等时试井资料解释改进方法,结果认为p_(ws)改进法因地层原因(渗透性差、污染等)导致关井恢复压力较低时运用效果不理想,而Δp^(2)改进法、pwf改进法对于产水井或积液井修正等时试井资料解释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该修正等时试井资料处理思路及方法可直接应用于同类型气藏,指导气田开发方案编制等,现实意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修正等时 产能方程 无阻流量 苏里格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路超声回波特性的在线腐蚀监测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奚运涛 崔熙 +2 位作者 张万里 刘君 冉照辉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1-126,共6页
针对目前地面集输系统缺乏在线腐蚀监测技术的问题,通过基于多路超声回波特性的实验设计,评价了4种常用超声测厚设备在不同厚度条件下测量值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优选Rightrax DL2作为主要硬件,配以数据采集、超声发射、超声接收处理等模... 针对目前地面集输系统缺乏在线腐蚀监测技术的问题,通过基于多路超声回波特性的实验设计,评价了4种常用超声测厚设备在不同厚度条件下测量值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优选Rightrax DL2作为主要硬件,配以数据采集、超声发射、超声接收处理等模块设计,研发了多路超声回波在线腐蚀监测系统。在气田集输管线弯头和净化厂再生塔等易腐蚀部位开展现场安装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系统的监测数据准确,传输稳定,能够真实反映监测点的壁厚变化和腐蚀情况,且具有安全预警功能,对保障地面集输系统的长期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路超声回波 在线腐蚀监测 地面集输系统 安全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马溪页岩微米防漏堵漏剂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文哲 傅栋 +3 位作者 王翔 郭青华 吴敬恒 王星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1-114,共4页
针对川渝地区长宁—威远区块龙马溪组地层微裂缝发育、承压能力低、漏点多、漏失量大、堵漏难度高的问题,采用表面特殊改性处理的可变形胶粒及强刚性、强拉伸强度合成石墨,形成专项防漏堵漏技术。室内研究结果表明,可变形胶粒D_(50)为0.... 针对川渝地区长宁—威远区块龙马溪组地层微裂缝发育、承压能力低、漏点多、漏失量大、堵漏难度高的问题,采用表面特殊改性处理的可变形胶粒及强刚性、强拉伸强度合成石墨,形成专项防漏堵漏技术。室内研究结果表明,可变形胶粒D_(50)为0.455μm,合成石墨D_(50)为1.121μm,满足龙马溪地层裂缝0.05~2μm填充要求,其最佳配方为:油基钻井液+0.5%~4%可变形胶粒+0.5%~8%合成石墨,该堵漏配方对钻井液流变性影响小,高温高压滤失量降低率高达92.86%,高温高压渗透封堵性升高25%,体系承压封堵能力最高可达9.57 MPa。该技术在N216H2-1井龙马溪组地层成功应用,结果表明,其可有效降低钻井液漏失速度67%~75%,堵漏成功后安全密度窗口由0.19 MPa扩大至0.5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马溪组 页岩气 微裂缝 堵漏 防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提氦联产LNG新工艺特性及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浩玉 罗亮 +3 位作者 胡朋伟 张君琴 黄靖珊 杨铜林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73,共10页
目的为降低利用单一低温法从天然气中提氦的工艺设备投资及能量损耗,提出一种新型天然气提氦联产LNG工艺。方法以国内某气田低含氦原料气数据为基础,对该新工艺的特性及适应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并通过遗传算法对混合制冷剂制冷循环进行了... 目的为降低利用单一低温法从天然气中提氦的工艺设备投资及能量损耗,提出一种新型天然气提氦联产LNG工艺。方法以国内某气田低含氦原料气数据为基础,对该新工艺的特性及适应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并通过遗传算法对混合制冷剂制冷循环进行了优化。结果①通过特性分析可知,节流前温度越低、节流压力越高,闪蒸罐对氦气的浓缩作用越好,同时可生产摩尔分数达到99.9%的高纯氮气产品,并自产液氮产品;②新工艺对原料气中氮气、氦气纯度变化及原料气压力均有很强的适应性,原料气压力越高、氮气和氦气纯度越低,压缩机轴功率越低;③通过特性及适应性分析、混合制冷剂制冷工艺参数优化可得闪蒸罐节流前温度为-150℃,节流压力为350 kPa,提氦塔压力为3200 kPa,脱氮塔和提氦塔塔板数均为12块,混合制冷剂压缩机一级和二级最优增压压力分别为1341 kPa和2767 kPa,混合制冷剂循环量为1722.7 kmol/h,压缩机总轴功率为3765 kW,冷却水用量为6474 t/d,综合能耗及单位能耗分别为1097216.00 MJ/d、3.66 MJ/m^(3)。结论该新型工艺的氦气回收率超过98%,粗氦摩尔分数高于70%,且可自产制冷剂,并得到高纯氮气和液氮产品,对原料气气质条件适应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氦联产LNG 特性 适应性 优化 综合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