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ER理论提高学科解释能力的教学实践——以“废水中氨氮的去除”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姚明站 杨砚宁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0,共7页
借助CER理论模型,以废水中氨氮去除为真实情境,通过创设“情境问题”搭建脚手架,指导学生能够获取和处理信息以及分析推理获得与论断匹配的证据,形成“证据—推理—论断”的化学学科解释表达范式,提高学生的学科解释能力。
关键词 CER理论模型 情境问题 学科解释 证据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式教学中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以“从暖宝宝废渣中提取赭红”为例
2
作者 成斌斌 杨砚宁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43,共7页
表现性评价指在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评价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评价方式。以“从暖宝宝废渣中提取赭红”为例,分析如何确立指向核心素养的表现性目标,师生联动设计以项目为基础的表现性任务,开发基于学生表现和成果展示的... 表现性评价指在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评价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评价方式。以“从暖宝宝废渣中提取赭红”为例,分析如何确立指向核心素养的表现性目标,师生联动设计以项目为基础的表现性任务,开发基于学生表现和成果展示的评分规则,并对表现性评价方式和传统评价方式对学生知识、能力、心理、情绪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性评价 项目式教学 核心素养 评分规则 含铁物质的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紫甘蓝汁和pH传感器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被引量:9
3
作者 夏琴 杨砚宁 毛明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9-41,共3页
针对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实验作了改进设计。利用紫甘蓝汁稀释液作指示剂、干冰代替二氧化碳气体,由手持p H计的“断点式”检测,继而改用p H数字传感器“连续式”检测干冰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 针对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实验作了改进设计。利用紫甘蓝汁稀释液作指示剂、干冰代替二氧化碳气体,由手持p H计的“断点式”检测,继而改用p H数字传感器“连续式”检测干冰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通过观察混合液酸碱度和紫甘蓝汁的色差变化,从定性、定量和时间延续三个维度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变化过程。实验方法严谨,实验现象明显,突破了传统实验只用试管间断性检验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与NaOH溶液反应 自制紫甘蓝汁指示剂 酸碱度 PH传感器 实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黑枸杞的“化学平衡移动”创新实验设计及教学 被引量:10
4
作者 毕晓昀 杨砚宁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8-52,共5页
以黑枸杞水的颜色差异引入课题,设计了7个与之相关的系列探究实验。这些探究实验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及勒夏特列原理等化学知识,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关键词 黑枸杞 探究实验 化学平衡移动 勒夏特列原理 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课程评价改革实施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顾晓白 《中学语文教学》 2006年第5期79-80,共2页
苏州高新区教研室主要工作思路为:追求一个目标,即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寻求两项突破,即课程改革和教育科研的突破;抓住三个重点,即课堂教学研究、师资队伍培养和教学质量提高。苏州高新区教研室强调教研工作10字方针:即“学习、研究... 苏州高新区教研室主要工作思路为:追求一个目标,即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寻求两项突破,即课程改革和教育科研的突破;抓住三个重点,即课堂教学研究、师资队伍培养和教学质量提高。苏州高新区教研室强调教研工作10字方针:即“学习、研究、服务、指导和谋划”。强调精心打造优秀教研员队伍,热情培育良好教学研究氛围,周到服务基层学校,认真指导教师教学,有效提供有用信息,整体推进区域教研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评价 评价改革 课堂教学研究 苏州高新区 中学 语文 师资队伍培养 教研室 教育科研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改实践让思想先行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文伟 《中学语文教学》 2006年第5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批判精神 中学 语文 独立思考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